当前位置 首页 成凤计 第 93 章

《成凤计》第 93 章

作者:土豆茄子 字数:3566 书籍:成凤计

  沈牡丹仰起头,望着承干宫内顶上的彩绘双凤微微出神。

  绿萝从菱花槅扇后绕了出来,牡丹站起身,轻声问道:“姑母打算何时出发?”

  绿萝笑道:“恐怕还要半个时辰。方才陛下那边的夏公公传了口旨,让娘娘凤撵先到御书房,随后同陛下一同出发再去弘音殿。”

  牡丹不由喜不自禁,在今日这般款待各国使节的宫廷宴会上,皇帝同姑母并肩出席,这般殊荣如同帝后相携。想姑母主宰后宫多年,熬到今日地位,实属不易。虽说地位形同副后,但毕竟有所不同。她自然知道名位的重要性,名不正则言不顺,即便手握大权也难服众,反而因此受累。

  ——全因吃亏在这个“名”上。

  沈贵妃也很高兴,当即换下早已决定穿的绛色缎绣牡丹蝴蝶纹宫装,换成朱红色八宝纹四合如意云纹广袖宫装,连带着簪环也一并换掉了,十分郑重。她还嫌不够,叫过侄女牡丹,让她帮着瞧看。

  沈牡丹望着盛装丽服装扮之下的姑母,心内感叹,满眼俱是仰慕。这还只是贵妃服制罢了,今后还会有皇贵妃,最上面还有皇后,那才是全天下之母。这如画江山,壮丽山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可以在史书上留下记载,千秋万代,后世流传……

  那个位置,如今就近在咫尺。

  从小到大,姑母都是她的梦想,她的偶像。

  她甚至曾经在菩萨面前暗暗乞求过,也能有一个这样的未来。

  “走吧。”

  沈贵妃淡淡的吩咐道。

  凤撵缓缓行到了御书房,夏公公笑着迎了出来,行礼后,满面笑容的说道:“陛下还在同众位大人们商议国事,烦请娘娘稍等片刻。”

  沈贵妃客气的道:“国事为重,本宫在外间等着就是。”

  说着,迈步走入殿中。

  谁知她刚走进去,不由愣了一下,内里早有一人等在了那里。

  “贵妃姐姐来迟了些。”淑妃稳稳当当的坐在那里喝茶,见了沈贵妃进来,起身同她行了平礼。

  “看来陛下果然邀请了贵妃姐姐同去。”她微莞尔一笑,惊艳若盛开的昙花,缓缓说道:“原本陛下招了我来,我还想着自己不配,想着将姐姐也请来,咱们一同过去岂不显得和睦?”

  沈贵妃鼻翼微翕,瞬间便露出一个无可挑剔的笑容:“淑妃妹妹可是见外了,咱们姐妹本该一心的。陛下既叫了妹妹来,姐姐我也不好缺席。”

  淑妃笑着点了点头,道:“姐姐说得有理,那咱们姐妹俩就坐在这里叙叙旧,等着陛下商议完事再一起走吧。”

  沈贵妃落座,二人闲话了两句,都是不疼不痒的周旋之语。

  一时又瞧见了跟随而来的沈牡丹,淑妃满含深意的瞥了她一眼,笑了笑,道:“沈小姐同姐姐倒生得有几分相似,将来想必要许个好人家吧。”

  牡丹含羞垂头,沈贵妃端着茶抿了一口,淡淡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孩大了不中留,自然要许配人家的。”

  淑妃欢喜的一拍手,道:“姐姐不早说,我这里倒有一个上好的人选。”

  她身边的女官花鹤笑吟吟的接话道:“沈小姐这般美貌,自然也要一位翩翩君子来配。”

  “没错。”淑妃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道:“我一向听闻京中有几位最英俊的公子,家世人品都是上佳的,比如大学士王文渊之子,王端平公子。他还有一个妹妹,名唤王嬛君,也在入宫的名单之内,姐姐留意到了吧?”

  沈牡丹面色一白,并非淑妃所提人选不好,而是提得太好,与她家可谓门当户对。王端平她自然见过的,确实风度卓然,在一众年轻公子中也是拔尖的。只是她自幼年入宫的那一刻起,就立下了志向,再未想过离开。檀郎再好,可惜并非良配。

  她甚至有些担心姑母会答应这门婚事。

  沈贵妃皮笑肉不笑的道:“多谢妹妹这样看重牡丹。只是陛下已经发话,要亲自为牡丹指婚的,也就不劳妹妹费心了。”

  牡丹微微松了口气,心内隐现喜色。看来姑母对她的婚事已有了定夺。

  淑妃一脸可惜的叹气道:“既然姐姐执意如此,妹妹也不好再劝什么。只是有些可惜了。”

  “有何可惜之处?”

  “可惜咱们两家也没办法成为亲戚了。”

  “此话怎讲?”

  淑妃慢条斯理的道:“妹妹见了王家小姐,甚为喜欢,想着一会向陛下讨一份指婚,许配给我们四殿下。”

  沈贵妃眼皮一跳,按下胸口处的愠怒,装作随意的道:“王家小姐吗?似乎年纪大了些,比四殿下还大两岁呢。”

  “大了又如何?民间都讲究‘女大三,抱金砖’呢,可见妻子的年纪比丈夫大些,连日子都能过得更好。又知规矩,又懂礼让,小夫妻哪有相处不好的道理?就连已故的献皇后都比陛下大一岁呢,姐姐可是一直看在眼中的,不也是印证了这句话吗?”

  讽刺她老吗?

  沈贵妃忽然笑道:“淑妃妹妹每当提到献皇后在世时的事似乎都有些耿耿于怀,甚至曾自言生得晚了些,没赶上皇后在时的好时光。其实也是,年轻虽是好事,可惜与人相处还要看情分,这情分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凭空出现的,还有岁月的积累才是。”

  哼,以为旁人不知道她在背后抄些什么“君生我未生”之类的浓词艳赋糊弄陛下呢?还“夜夜栖芳草”呢,啊呸!

  不要脸。

  “两位爱妃在说什么呢?”

  皇帝忽然出现在二人面前,众人忙都跪下请安。皇帝笑呵呵的伸手将沈贵妃同淑妃搀起,拉她们同坐。

  “仿佛听见你们说献皇后的事。”皇帝说。

  “可不是!”淑妃娇声嫩语的说道:“姐姐同臣妾提起献皇后,说臣妾没福气,没赶上皇后在的好时候。”

  “陛下别信淑妹妹的话,您也知道,她年纪虽长了些,可那张小嘴依旧同当年一样,瞬间便能颠倒黑白。”沈贵妃玩笑着说道,同样也不甘示弱。

  在这深宫之中,期初人的本性还能隐藏,只是年深日久的,谁什么性格,对方早就在交手之中摸得一清二楚了,更别说是夜间常伴的枕畔之人了。

  皇帝果然笑指着淑妃道:“你方才的话朕隔着帘子都听见了,竟还敢在朕面前胡言乱语。”

  淑妃也不怕,只脉脉含情的凝视着皇帝,道:“陛下也不偏帮着臣妾些。统共臣妾就这一点子小聪明,还全被陛下发现了。您大人有大量,也不帮臣妾藏藏拙。臣妾就是想着自己入宫晚些,没能亲眼目睹献皇后的风姿。”说着,又似有些委屈。

  沈牡丹暗暗点头,这位淑妃娘娘果然不凡,一番话既撒了娇,又将方才的错处掩了。不,也许她就是想让陛下认为她是个只有小聪明的人,这样做远比表现得端庄贤淑,完美无缺来的讨巧。男人,似乎都对这样的女人更上心些。如果带上完美的面具,即便面面俱到,却也难免会令人在心中揣摩此人是否有另一种面孔,是好是坏,反而更难断定,也令人更难亲近。

  当然,这般投机取巧也并非十全之策,也自有其短处。但淑妃这般行为,想必也有自己的考量。

  她不由得偷偷瞥了姑母一眼。

  皇帝闻言,拍了拍她的手臂,感慨道:“你是个有心的。待有空闲,朕慢慢将她的事讲给你听。”

  沈贵妃心中一沉,果见淑妃喜出望外的道:“那就说定了。陛下一言九鼎,再不说诳话诓骗我的。今夜宫宴过后,陛下就去我宫里歇吧。”

  皇帝哈哈大笑道:“你这鬼灵精,就只会用这些小聪明糊弄朕。”一时又瞧见沈牡丹在场,便不再往下说了。

  沈贵妃心头冒火,面上却保持端庄持重的道:“陛下,今夜各国使臣都在,咱们可别去迟了。”

  她心里盘算着宫宴过后也许皇帝还有事情要办,还有人要见,淑妃的算盘也未必能打得响。她的兄长早向她透露了些口风。

  这就是她比淑妃有优势的地方,她在前朝的助力绝对是要远远超过她。

  她想得没错,只见夏公公匆匆走了进来,禀道:“陛下,唐将军、周将军有要事要求见陛下。”

  皇帝面色逐渐凝重起来,他站起身,简短的道:“宣。”

  他又转脸对沈贵妃和淑妃二人说道:“两位爱妃先过去宴上,朕过后再去。”又吩咐夏太监:“今夜朕就宿在御书房,你叫御厨那边准备着,就按照上次的那样准备。”

  夏公公一凛,忙应声去了。

  随着明黄龙靴的逐渐远去,淑妃缓缓从地上站起,甚觉扫兴。沈贵妃倒是心内如明镜一般,自是趁愿。她刚要问淑妃要不要同自己一起摆驾弘音殿,却见绿萝悄悄从外面走了进来,附在沈贵妃耳畔说了句什么。沈贵妃双眉紧蹙,立刻追问道:“你可当真?”

  绿萝点头彷如捣蒜,沈贵妃眉头紧扭,厉声道:“摆驾弘音殿。”

  ……

  妙懿立在小方桌前,只觉手脚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眼见着面前男子坐在桌前,将手腕搁置在桌上,神情随意的任由太医包扎伤口,不觉心内如煮沸一般煎熬。

  偏生那人还偏着头含笑着对她说:“唐女史请随意坐吧。”

  妙懿忆及方才发生的事情,仍旧心有余悸。

  眼睁睁的瞧着“火球”迎面朝她扑了过来,她几乎已经想好了遗言。谁知在紧要关头,一个人影挡在了她的面前。

  那人身材高大,只见他手中寒光一闪,转瞬便将那团火球劈成了两段。

  妙懿只觉得心头微震,上一次她遇险,也有一个人像这般挡在了她的身前,让她免遭风雨的侵扰。

  只是那个人,是绝对没有可能出现在这里的。

  “殿下!”“三殿下可有受伤?”“快传太医来!”

  三皇子扭身看了看妙懿,见她在望见自己的一刻时露出那样不可置信的表情,便笑了笑,道:“已经无事了。”

  妙懿默默无言,左右瞧了瞧,心说:“这下事情可大了。”

  跟随他的小太监忙忙的冲上来查看他的伤情,鬼哭狼嚎的叫道:“殿下的手受伤了!您这身子还未痊愈,这下该如何是好!”

  三皇子抬起手背一看,闲闲说道:“无妨,只是些许烫伤,何必大惊小怪。”

  说着,将手中长剑丢给他,转头看着妙懿,微微一笑,小声道:“这下你不必总避着本宫了吧?”

  他的语气中竟带着些揶揄,妙懿张了张口,却连该如何做答都不知道了。

  等她反映过来时,忙郑重蹲身行礼道:“殿下恩德,臣女永志不忘。”

  ——就算她忘了,旁人都未必忘得掉。

  她蹲得腿都麻了,却没有听到任何叫起的声音。正在这时,一个如同天籁一般的声音响起:“殿下,太医到了。”

  “知道了。”

  眼见着面前绣有云纹的靴子缓缓移开,并逐渐走远,妙懿仍不敢起身,只低头看着地上几乎被烧成黑炭的猫尸,一时不知是该怜悯它还是怜悯自己。正发愣间,手腕忽然被人擒住,身子不由自主的被拉了起来。

  她抬头一看,却是三皇子折返了回来,正不由分说,拉着她就走。

  妙懿的头都快炸了,这可是皇宫内院,是弘音殿前,是众目睽睽之下呀!

  她忙忙的想往回抽手,无奈对方力气太大,她只能任由他拉着走。周围的吸气声不断传来,还未来得及等她细想后果,人已经被三皇子拽到了弘音殿后侧,避开了众人的视线。

  妙懿待要求饶,想着先想法子摆脱眼前的困局再说,千万不能再同眼前之人搅在一处。却忽觉身子一轻,已被人打横抱了起来。

  她不敢置信,简直羞愤欲死,一时连到了嘴边的话都气得说不出来了。

  跟随三皇子而来的两名侍从都忙低下头去不敢去看,待走到了一处僻静厢房,三皇子便抱着妙懿走了进去。

  “传太医。”

  三皇子随意吩咐着便走入了内室,将妙懿放在了地上,自己则走到桌前坐了下去。

  “唐女史怎么不坐?可是有什么事情令你不安?”

  太医来了又去,侍从们也都溜了个干净,房内只余他们二人。

  ...

  ...

  (天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