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成凤计 第 77 章

《成凤计》第 77 章

作者:土豆茄子 字数:4172 书籍:成凤计

  却说众女来到弘音殿,本打算开开眼界,见识一下这座号称大明宫精华之所在的殿宇。哪知天缘凑巧,太后正在殿内赏乐,在座相陪的还有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

  几位少女互相对望了几眼,跟着宫女从黑漆角门入了正殿。但见此处何其雄伟,足能容纳下数千人。殿内左右各由十二根红漆大柱支撑,每跟柱子总有四五人合抱粗细,根根光可鉴人。上顶数层楼高的房梁,下撑墨玉凿折枝莲花纹地砖,巨大的琉璃四季繁花宫灯共悬了十来盏,光底下缀的流苏就有一人多高。铺设红毯的高高玉阶之上坐定一位老妇人,头戴金冠,身披凤袍,皇子们身着蟒袍玉带,分坐左右,宫女太监们执羽扇拂尘在旁侍立。玉阶之下,百名乐工跪坐于大殿正中奏乐,其技艺之高超,乐音之优美,足可绕梁三日。听到最后,连太后都露出了赞许之态。

  “此乐甚美,何名?”

  三皇子立起身来,朗声答道:“回太后,此乃乐师新谱之曲目,尚未取名,还望太后赐名。”

  太后想了想,道:“此曲中琵琶,琴,筝,鼓声俱全,再加笙、笛、萧、管等乐器,既有高山流水之境,又有百鸟朝凤之音,若想形容此曲,怕只能用“升平”二字囊括其音之盛了。”

  三皇子闻言,笑叹道:“无怪父亲常言,‘论起乐之一字,还是太后比我更胜一筹’,孙儿觉得实在再贴切没有了。”

  大皇子与四皇子也异口同声说道:“此名甚妙,太后比孙儿们高出百倍去了。”说得太后也欢喜起来。

  这时候,侍立在太后身旁的内侍太监在太后耳边轻声提醒了一句什么,太后的目光朝妙懿等人站立的位置扫去,面上的笑意尤未散去,道:“倒是把这些孩子们给忘了,快请过来坐吧。”

  众女忙走过去跪倒向太后请安,太后道:“都抬起头来,让哀家好好瞧瞧。我这眼睛也花了,冷不丁乍一瞧还以为瞧见了七朵会走路的花儿呢。”

  一名年岁大些的女官一边弯身倒茶端给太后,一边玩笑道:“可不就是七朵牡丹花吗?太后您老人家没看错,女史们个个都是人比花娇呢。”

  太后笑道:“雪梅你说得不错,乍一瞧我还以为牡丹那丫头变成七个了呢,莫非她学了□□术不成吗?”

  众人都听得笑了。

  大皇子忽然开口道:“学没学过□□术孙儿是不得而知,太后不如问问三弟,他常去贵妃娘娘宫中,定然知晓些内情。”说着,有些斜睨了三皇子一眼。

  三皇子洒然一笑,道:“大哥说得我好似万事皆知一般。论起来,她虽是我表妹,但毕竟不常见到。大哥若是关心她,还不如问问蕴琳,她们似乎总在一处做耍。”

  “我上次瞧见牡丹姐姐,她都没理会我。”四皇子嬉皮笑脸的接茬道:“还是三哥招人稀罕,我和大哥都比之不及。”

  三皇子不以为意的道:“许是她没瞧见你吧。应是四弟你总爱挑那没人留意的小径走的缘故,好几次在花园中瞧见你突然露头都差点吓到我。”

  “得了,四弟,反正你三哥永远都有原因,咱们兄弟合起来都说不过他。”大皇子泰然自若的垂下眼帘,将茶盏搁到桌上,顺势拈了甜白瓷碟子里的一枚碧玉糕放入口中,

  三皇子微微一笑,道:“大哥过奖,小弟不敢当。”

  这时,雪梅笑盈盈的提醒太后道:“小姐们都还跪着呢。”

  太后道忙道:“还不快搀扶起来。亏你还时时提醒着我,人老了,精神就不济。方才说道哪了?”

  雪梅笑道:“太后不是听闻姑娘们多才多艺,吵着要听听吗?”

  太后道:“是了,你不说我倒给忘了。”于是吩咐道:“你们挑了趁手的乐器,给哀家奏上一曲如何?”

  凡是从太后口中发出的就是懿旨,众女怎敢不从?忙纷纷应是。先前奏乐的乐师们早就退下,为她们空出了大片空地。几人坐定后,先是低声交头接耳一阵,很快便挑中了一只简单优美,并适宜合奏的曲子,韩慈苑向太后报了曲名后,恩准演奏。于是,众人按照所长,各自分配了乐器。弘音殿内的乐器都是现成的,几人各挑了琴、筝、笛子、琵琶等乐器,由王嬛君拨响了第一根琴弦,悠扬的乐声从她纤细的指下流泻而出,接着是吹笛子的陈可人,品萧的何美娘,众人逐一加入,很快便合成一篇天籁之音。

  忽而乐声渐止,只剩笛子呜呜咽咽,如月下同情人别离之殇。正自怨自艾间,琵琶声若有似无的掺了进来,琴音渐入佳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仿佛哀婉伤感的凄艳女子在月下翩跹起舞,回忆当年与情郎共度的美好时光。众人正沉醉在琵琶声中,琴萧又开始合奏,缓缓道出人世间悲欢之情。

  七人的合奏越发默契起来。

  琵琶是妙懿所弹,前后都没有她的事情,她只需弹奏中间短短的一段。本来她并不想挑琵琶,不过这里面只有她会弹些,便只好接过了这个任务。北疆离胡地本就不远,因当年昭君的关系,当地女子学琵琶很普遍,她在家时也同母亲学了两手,其他人都不擅长此乐器,生怕弹错了丢人,于是都挑自己最擅长的。妙懿想了想,单独演奏时还是决定少弹几个音。

  她抱着琵琶坐在一旁等待曲终,心内暗暗告诫自己,今后若非不得已,再不踏出房门一步。左右不过一个月的功夫,熬过也就好了。只要不留在宫廷,嫁给谁都无所谓。她还想常去看看生母和弟弟,若进了宫,就算一年半载也见不着亲人一回。

  一曲终了,众女拜谢了太后。太后用帕子沾了沾眼角,感慨道:“看着你们年轻姑娘家,让我也想到从前了。好,弹得好,难为你们了。”

  韩慈苑恬然一笑,道:“在太后面前我们已然是献丑了。能为太后演奏一曲,臣女只觉三生有幸。”

  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身边几位皇子:“你们几个觉得如何呀?”

  大皇子低头看了一眼玉阶下落落大方向太后回话的韩慈苑,又扫了众女一眼,道:“不错。”便再无评价。

  三皇子笑道:“孙儿都听得入了迷。尤其是琵琶,虽难免疏漏了几个音,但意境已经出来了。假以时日还可更进一步。”

  妙懿微微有些吃惊,不过转念一想,沈贵妃当年据说对歌舞乐曲极有研究,也以此渐宠于后宫,与官家也算是琴瑟和鸣。三皇子是她的儿子,精通音律也不奇怪。见三皇子没有朝她看过来,似乎并未留意到她,妙懿也稍微松了口气,头也就垂得更低了。不过,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因为害羞才如此的。

  四皇子心思早就长了草飞到别处去了,轮到他说时,便胡乱赞了两声,说笛子吹得不错,怎么能吹得这么好,该赏。说得手捧竹笛的陈可人面色一红,羞涩的低下了头去。

  太后又挑了几人问了些话,无非是爱好,父供何职,学了多少年乐器等等。其中她问王嬛君的话最多,后者懂事明理,说话也可人听,看太后的样子似乎也很是喜爱。

  等轮到妙懿时,太后就只问了一句读过几年书便略去问下一个了。

  对这样的冷落,妙懿不知该不该庆幸。唐家因为女儿得罪了太后,而后果恐怕要由自己来承担,想想都觉得窝火。正恼怒间,只觉有人正在看着自己,哪知她刚一抬头,那缕目光却又消失不见了。

  问了半日,太后觉得乏了,吩咐道:“你们在这里说话吧,哀家先回去了。”说罢,摆驾回宫去了。

  众人于是起身恭送。

  太后走后,四皇子也随即离开了,留下大皇子和三皇子,以及七位如花似玉的少女。

  三皇子温和一笑,道:“太后不在,你们也不必拘谨着。”

  正值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戴金冠,系玉带,腰间佩戴着刻有龙纹的玉佩,容貌俊美,意气风发,笑容看似和煦却又隐含威压之气,堪称皇子中最夺目的一位。殿中的气氛明显与刚才不同了,何美娘与郑端琳左一个三殿下,右一个三殿下的同三皇子攀谈起来,从乐器乐理到经史集子,最后又聊到了诗词歌赋。陈可人明显没有二人博学,年纪又小,只跟着凑趣,却又常常插不进话去,只得转而同王嬛君几人说话。

  大皇子面色有些阴郁,沉默的一个人饮茶。待杯盏空了,一只纤纤玉手伸了过来,指尖轻触青花瓷的杯壁,只见韩慈苑轻声说道:“让臣女帮大殿下倒茶。”

  大皇子没有动,任由她执壶把盏服侍。

  师灵芸小声同妙懿咬耳朵,道:“乖乖,真没看出来韩慈苑这般‘贤惠’,把人家宫女倒是挤到一旁去了。何美娘笑得太多了,郑端琳如此好的口才怎的从前我都不知道呢?”

  妙懿叹了口气,道:“人各有志,咱们不要纠结于此,否则容易钻了牛角尖。”

  耳畔忽闻一阵笑声,只听三皇子道:“方才你们那一曲‘十里桃花渡’着实动人,不知可否再奏一次给我听?”

  郑端琳与何美娘对视了一眼,咯咯笑道:“只要三殿下愿意,这有何难的?”

  说罢,召集七人复又操琴挽笛,吹弹起来。

  曲毕,三皇子喝彩连连,道:“着实精彩。”他的目光打量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妙懿手里的琵琶上,道:“小姐的琵琶弹得甚美,”

  妙懿感觉到旁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也能感觉到有几道并非善意,忙自谦了两句。郑端琳笑道:“唐妹妹确实弹得好,将我们这些人都给比下去了呢。”语笑嫣然间,她目光流转,眸光照人,说不尽的秀美妩媚。“只是三殿下有些偏心,臣女们就奏得不好吗?”

  三皇子抚掌笑道:“自然更好。”

  何美娘也吃吃笑道:“臣女还会旁的曲子,三殿下要不要听?”说着,拿眼睛去觑他。

  论姿色,她比郑端琳还高上一二成,瑰姿艳质,秀色可餐,一颦一笑都令人难以移开目光。

  三皇子欣然同意,还亲自命人取了自己的琴与众美合奏。妙懿心内感叹,只默默坐在一边,也不言语。不多时,殿内再次响起欢快的琴音,妙懿推说身体不适,悄悄告退,离开了弘音殿。

  殿外比里面安静了许多,和煦微风吹拂,鸟语花香中,妙懿这才觉得身上暖了些。

  如果说从前都是暗斗,现在也都差不多是摆上桌面的明争了。各人心思不同,目的不同,为了达到目的,现在已经不是隐藏的时候,要尽力争取了。她既无心,就该让开一条路出来,否则难免被人误伤到。

  她望了望如碧波淘洗过的天空,心说不知我想要争取的那个人正在做什么。

  一路分花拂柳,待到她回到揽月宫,刚走到自己房间门口,就见萧雨薇同虞佩珍、尤莲清结伴经过,四人互相打了招呼。

  虞佩珍道:“姐姐是从哪里来?可曾见着其他人了?我找个遍才找着两个,也不知大家都去哪里玩了。”

  妙懿本不欲多嘴,不过此事显然是瞒不住的,不说人家还会以为她心中有鬼,索性大大方方的将她们本打算去曲弘音殿见识一番,结果刚好碰见太后和几位皇子赏乐的事说了。

  虞佩珍不禁睁圆了双目,忙追问道:“现在太后可还在?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回来?”也许是意识到自己有些急了,便放缓了语气笑道:“我是怕贵人们还没走,现在过去恐扰了清净。”

  妙懿道:“太后已经摆驾回宫了,只剩大皇子同三皇子在与大家讨论乐理,姐姐若此时过去还可赶得上。”

  虞佩珍难掩眼底的兴奋,蠢蠢欲动的回身对萧雨薇道:“咱们也去吧。”没等她答应,又对妙懿央求道:“那弘音殿在何处呀?好姐姐,你好歹给我们带个路吧。这地方我实在是不熟悉,不知该怎么走去,烦请姐姐帮我们引一下路。”

  萧雨薇看了妙懿一眼,淡淡道:“这样恐怕不好吧。咱们自己问了宫女是一样的。”

  自从入宫之后,萧雨薇就对自己冷冷淡淡的,妙懿想着她是那人的妹妹,灵璧又是她的好友,便也不计较她的态度。世上总有些误会是不可出言解释的,只等时间来淡忘一切。

  “没干系,反正我也没事做。我们这边走吧。”

  于是,妙懿在前带路,几人跟着她穿过了花园。一路上,虞佩珍又向她细细问了她们方才在殿中都做了些什么,待听说几人合奏的时候,一脸懊恼的道:“错过了着实可惜。不知太后和几位殿下是何反应?”

  妙懿捡了些不疼不痒的话搪塞了过去。另外三人感叹了一番。

  待走到一处林木繁茂的三岔垂花小径路口时,虞佩珍问:“还有多远?”

  “再绕半个花园就到了。”妙懿指了指其中一条路道:“我方才回来时发现了这条近路,不过不是很好走。但比走石子路绕过花园要近了许多。”

  虞佩珍心急,恐迟了人就散了,忙道:“那就走这条近吧。”

  几人都小心翼翼的提了裙子,弯腰低头,生怕被树木枝叶弄乱了头发。不过是几步路的样子,眼看就要走出去了,尤莲清禁不住抱怨道:“姐姐选路也选得太急了些,这条路怎的这般崎岖,方才好悬刮坏了我的裙角。”

  虞佩珍脸上有些挂不住,微红了脸儿道:“方才你不是也没反对吗?”

  一语未了,几人忽然顿住了脚步。原来,在这条小径的尽头竟然连着一座玲珑亭台,也不知何年何月,谁下了旨意,在四处遍植琼花,白如积雪,大片大片如云朵一般,便称“琼花台”,也叫“琼花玉漱”。只可惜此处偏僻,路又不平,因此少有人过来赏玩。

  就在这座琼花环绕的亭台中,此时却坐着一位年轻的男子。看服饰装扮,却与几位皇子相仿。

  “什么人在此打扰?”内侍独有的尖细嗓音提醒着呆立着的四人,妙懿小声说道:“这位是二殿下。”

  四人忙福身行礼,齐声道:“见过二殿下。”

  (天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