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之玉落谁家 一一六

《红楼之玉落谁家》一一六

作者:玉人何处 字数:5496 书籍:红楼之玉落谁家

  却说贾母王夫人到得宫‘门’口,早有元‘春’身边得力的小太监名叫小成子的在这里等着,见她们到了,忙引着去了凤藻宫。元‘春’因身份拘着,只让抱琴领着几名宫‘女’出来迎着。这会儿看见,抱琴笑道:“老太太、太太总算到了,娘娘一早可就盼着呢,连皁膳都进的不似往日香甜了。”一行说着,一行亲自打起帘子,请贾母王夫人入内。

  祖孙母‘女’相见,行过国礼,元‘春’便带着两人到了日常起居的暖阁内,打发了‘侍’候的宫‘女’太监,又让抱琴在‘门’外守了,方自在地和祖母、母亲说话。

  “娘娘近来在宫里可还好?怎么我瞧着又清减了不少呢?娘娘还是把心思放宽些,好好保养才是正经。”贾母因见元‘春’轻靠在铺了厚厚红狐狸毡皮的贵妃榻上,轻蹙着眉头,好看的杏仁眼含着微微的雾气,心里不由也有些心疼,这个孙‘女’儿自小跟在自己身边,最是懂事不过,也曾是被自己放在心尖子上的,后来为了家族利益进宫,苦苦熬到今日有多么不容易,她也是知道一二的。如今经王夫人这一事,她在宫里也必是不太好过的,是以殷殷嘱咐着。

  “老太太无需担心,本宫还好,倒是老太太,年纪大了,还要‘操’心着一大家子,才要多保养身体才是。”听到贾母的话,元‘春’心里一暖。挣扎这么久,能从最亲的人嘴里听到一句温情的话,也算是值得了吧。

  “是啊,老太太说得对,娘娘很该养好身子,将来也好为皇上再添个小皇子。”王夫人看她祖孙说话,不甘心被忽视,也忙着上来‘插’一嘴。

  “添小皇子这话,太太也就在我这里说说罢!”元‘春’轻叹了一口气,何尝看不懂她的心思,只是且不说这事需得机缘,即便有了,能不能生下来也在两可。如今宫里皇后与荣贵妃分掌势力,宫里有多少年轻妃嫔无端端掉了孩子,她又怎敢再生这样的念头,母亲这话若被人听去了,怕又是一场祸事。

  “娘娘这是什么话,为皇家开枝散叶可是正经事情。如今皇上虽然病着,但到底正当壮年,娘娘也是青‘春’正盛,添个小皇子也是天经地义,且不说有个皇子傍身娘娘也能有个依靠,就是咱们府里腰杆也能‘挺’直不少,那起子小人如何还能……”

  “太太……”听王夫人越说越不像,元‘春’不禁提高了声音,如何母亲在监里待了这些日子,越发地没有城府了。宫里耳目众多,这种话如何说得?

  “娘娘息怒,二太太她也是……也是盼着娘娘好的,只是……”贾母狠狠地瞪了王夫人一眼,试图解释些什么。

  “罢了。”元‘春’一时又有些淡淡的,对着贾母道。“我也并不是生太太的气,只是宫里人多嘴杂,还是谨慎些好。”再看看闭嘴不言,但神‘色’间依旧不甘心地王夫人,她的心里浮起浅浅失望,母亲,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母亲,也许在她的眼中,只有利益了吧。如此也好,也能断了自己的那份奢望。元‘春’不再说别的,只把皇后的意思一一道了出来。

  听到元‘春’说及黛‘玉’及睿亲王在天云峰遭遇地震失踪,贾母的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低低叹了一句,我可怜的‘玉’儿!元‘春’劝道:“老太太也别伤心了,林妹妹出了这种事是谁都不想的,你若因此伤了身体,林妹妹就算在那边想也是不安心的。归省时只听宝‘玉’、迎妹妹他们说林妹妹是怎样个玲珑剔透的人儿,我确是无缘得见了。”说着也陪着掉了几滴泪,随即转道:“只是林姑父和姑妈都早早地去了,林家只剩了林妹妹这一棵独苗,如今又……落下那偌大的家业无人看管,只怕有那起子刁奴看主家无人,贪墨了林家财物,因此还需老太太和太太这做外祖母和舅母的,帮忙着人打理一二才是,这样才不枉了林妹妹在府中几年承欢膝下的情分。”

  王夫人听着正中下怀,不等老太太开口,慌忙地道:“娘娘说的也是正理,如今林丫头不在了,林家那边宗亲又都是出了五服的,自是指望不上,咱们这外家若再不帮着照看,岂不让人笑话。娘娘放心,回去我就亲自过林府看看。”林家的家底她虽然不清楚,但黛‘玉’当年的首饰、摆设她可都是看在眼里的,但那些东西也值百十万两银子,想来当年林如海的巡盐御史也不是白当的,如今她的‘私’房全部被贾政收罗了去,如不趁此机会攒上点体己,不说自己,只怕宝‘玉’日后在府中都举步维艰的。

  “娘娘的意思是……”不同于王夫人的兴奋,贾母的脸‘色’微微有些低沉,其实她何尝不懂元‘春’的意思,之前说到皇后的话,她心里就明了一二了。只是且不说黛‘玉’是她的亲外孙‘女’,但是看之前黛‘玉’的行事,也能知道其并不是毫无‘胸’襟城府之人。想来在其临走之前,也应有过打算的,皇后、元妃和王夫人的算盘打得如意,只怕没有那么简单。

  元‘春’看着贾母,自然明白她的担忧,可如今势成骑虎,想林黛‘玉’纵然有些手段,但左不过一个十多岁的小丫头,又能虑多长远,否则也不会头脑发热地陪睿亲王去什么天云峰了,就算她有什么安排,但贾家背后如今有皇后娘娘和太子撑腰,还怕拿不下如今没有一个主子的林家不成?因此元‘春’笑道:“祖母最是通透,岂不明白我的意思。皇后娘娘与太子也是看着林妹妹可怜,不忍林家被恶奴欺负,念着我是林妹妹的表姐,贾府与林府又有姻亲往来,这才好意提醒,老太太,咱们又如何能辜负娘娘与太子的一番苦心,置林家于不顾呢?”

  “罢了,就依娘娘的意思。只是如今我已年高,心力都大不如前,又早已不理家事,这事情只怕还要多劳烦二太太去办了。”贾母心思转的飞快,在不知道黛‘玉’的安排之前,她是绝不可能轻易出手的。说到此处,不得不说贾母实在比元‘春’、王夫人等人高出一筹,不说朝中那些睿亲王一派的大臣,就是林如海当年为黛‘玉’埋下的人脉,也是不容小觑的,否则,黛‘玉’也不可能轻易请得动刑部尚书周正源。

  元‘春’看看热切望着自己的王夫人,眼中闪过一抹黯然,心底轻叹一声,遂抬头微笑着说:“我也是这个意思,祖母正是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万不该让您老人家再为后辈人忧烦的只是二太太行事有时稍欠思量,祖母还应提点一二才是。”

  “这个请娘娘放心,我自省得的。”贾母敛眉垂目,在绣凳上对着元‘春’稍稍行了一礼。

  王夫人的脸‘色’却是不大好看了,原以为此事她能全权包揽,没想到元‘春’一句话又给她派了个监工,这连自己的‘女’儿都说自己做事不周,岂不是大大打了自己的脸吗?可如今在宫中,她又不敢说些什么,只得低了头,好掩去眼中的不忿之意。可元‘春’是何许人,在宫中能坐到如今的位置,又岂会看不出王夫人的不满,张口‘欲’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来,又是低低一声轻叹。

  “娘娘,”贾母抬头,“娘娘还是放宽些心吧。”

  “祖母不用担心。”元‘春’扯出一抹笑容,继续道:“我这里还有一桩喜事,还请老太太和太太回去知会薛家姨妈一声。”

  “喜事?”王夫人惊喜地抬头,“娘娘莫非要给宝‘玉’和宝丫头指婚不成?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王夫人的话让元妃不自觉地扶了一下额头,看来太太在监狱地这阵子还真是伤到了脑筋,愈发地倒三不着两了。

  “抱琴。”元妃叫了一声。抱琴慌忙走了进来,看元妃轻蹙着眉头,一手正‘揉’着太阳‘穴’,随即明白过来,慌忙走到后面梳妆台旁边,翻出了常用的“清芷贴”,拿小金剪剪成了两片‘花’黄的形状,给元‘春’贴在两边的太阳‘穴’上。元‘春’挥挥手,抱琴行了一礼,这才又退出‘门’去守着。

  “娘娘时常头痛吗?”

  “娘娘没事吧?”

  贾母和王夫人看到抱琴娴熟的动作,几乎是同时开口询问。

  “并没有大碍,偶尔头痛罢了。这是太医院开的‘药’贴,倒也好用,贴上很快就不疼了。”看着两人关心的眼神,元‘春’还是开心的。

  “那娘娘指婚的事……”看元‘春’没有大碍,王夫人急忙接起了刚才的话头。宝钗可是她看好的儿媳‘妇’,她的宝‘玉’可不能让那起子狐媚子们拴住了,若娘娘指了婚,想必就是老太太也不能再说出别的。

  “太太这话可不许再说了,宝妹妹容姿丰美,又才华过人,哪里是宝‘玉’一个世家子弟能消受的了的,我说的喜事并不是这个,而是太子看中了宝妹妹,想来不日就要上‘门’商议纳娶之事了。虽说只是‘侍’妾,但将来……如此也算是宝妹妹的福分了。”

  一时之间,王夫人被这个消息震得目瞪口呆,虽然薛姨妈一再地向她示好,让她请求元‘春’在皇后娘娘面前说话,可她总是嘴上答应,心里却从没当回事。笑话,宝钗是她看中的儿媳‘妇’,她怎么可能再去为此事奔走。薛家除了她想来也并没有别的‘门’路,所以在她的思想里,宝钗早就是她的儿媳‘妇’了,谁知如今竟听到这个消息,这让她怎么接受得了?宝‘玉’,宝‘玉’该怎么办?

  “你还真想将宝钗许给宝‘玉’吗?”贾母在一旁听到王夫人无意识间呢喃而出的话,不由地冷笑了一声。“真是愚蠢!如今不说宝钗是要给太子做‘侍’妾了,就是没有此事,宝钗也别想进贾家的‘门’。”贾母说的决绝,这个儿媳‘妇’的心思她早就知道,不过想着要给她点面子从未挑明,可如今太子都有了动作她还能说出这样的话,让她怎能不怒。

  “老太太,我知道你喜欢那个林丫头,如今她不是没了吗?宝钗论才论貌都不属于林丫头,又更加的端庄得体,为什么不能许给宝‘玉’?”听见贾母说宝钗不能进贾家的‘门’,王夫人有些着急。

  “太太怎么就不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元‘春’看王夫人依旧执‘迷’,心里也有几分不悦,语气就有些重了,“太太是宝‘玉’的生母,怎么就不盼着宝‘玉’好呢?”

  “我不盼着宝‘玉’好?”王夫人的声音有些尖利起来,宝‘玉’是她的眼珠子心尖子,居然说她不为宝‘玉’好,这让她情何以堪。她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贾母一声断喝打断了。“闭嘴,也不看看这是哪里?还想撒泼不成?”王夫人这时才有些明白过来,宫里人多嘴杂,说多了无疑给元妃招祸,因此她虽然不服,但还是低下头不说话了。

  元‘春’看她不再那么‘激’动,这才缓缓道:“我知道太太是觉得薛家家底丰厚,宝妹妹又是亲戚知根知底,所以才有了结亲的心思,可太太也想想,薛家是什么身份,士农工商,薛家虽是皇商,总没什么体面。再则宝‘玉’将来总要出仕立业,咱们家虽然袭职,可也大不如前了,若真娶一个商家‘女’,没有助力不说,将来在官场也会为人诟病,难以立足。此中因由,太太难道就没有想过吗?若真为了宝‘玉’好,就应该好好相看一些‘门’当户对、书香传家的世家大族之‘女’才对。”

  元‘春’的这一席话,可谓是说到了贾母的心里,之前她之所以有意于黛‘玉’,就不仅仅是因为黛‘玉’是她的外孙‘女’且家世清贵,还因为林如海。林如海在官场多年,关系好的官员、同年不在少数,更何况林如海为人慷慨大方,又常常急人于危难,因此其人脉不可胜计,若宝黛缘成,将来这些都将是宝‘玉’踏足仕途的助力。只可惜她的这番心思王夫人却不能明白,生生将黛‘玉’‘逼’出了贾府。

  “太太,你管着家事,又经常出入于京城贵‘妇’们的各种宴会‘交’际,难道你真的不明白吗?”元‘春’叹了一声。不记得这是她今天的第几次叹气了,为何祖母如此通透,母亲却又这样愚痴呢?

  “可是……可是金‘玉’良缘……”王夫人听着元‘春’细细分析,虽然也渐渐明白过来,可是仍然纠结于府中流传的金‘玉’良缘一说。

  “金‘玉’良缘的话就此打住,回到府里太太也要严查此事,万万不能让这种流言传出府去。否则只怕太子会心存芥蒂。到时候不好的只怕不只是宝妹妹。”还有贾府,甚至是四大家族。最后一句话元‘春’没有说出口,但贾母和王夫人都懂得其中的厉害,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

  例见的时间很快就到了,贾母、王夫人由抱琴引着,出了凤藻宫。

  一路无话,及至到了二‘门’处,两人由丫鬟婆子扶着下了车,王夫人看着贾母面沉似水,想说些什么似乎又有些畏惧,期期艾艾地凑到贾母跟前,正想开口。贾母却并不理她,只扶着鸳鸯的手回了自己的上房。王夫人只好先闭了嘴,慌忙跟上。

  早有丫鬟看到贾母回来,忙忙地打起帘子,贾母换了家常的衣服,在卧榻上坐了,小丫头端了水来洗手,一时又有人上了常吃的茶,贾母抿了几口,这才抬起眼睛,仿佛才看到下面‘侍’立的王夫人一般,淡淡道:“你怎么又跟来了,我这儿也不用你服‘侍’,还是先下去换了衣服,有什么话饭后再说。”

  王夫人在路上已经细细想了元‘春’的话,知道自己没有老太太的高瞻远瞩,正想着陪几句小心,哪知道贾母来了这么一手,心里的火气登时又冒了上来,但却不敢多说什么,只得压了压火,陪着笑答应着去了。

  回到荣禧堂,彩霞接了出来,道:“太太回来了,姨太太和宝姑娘来了。”一行说着一行打起了帘子,却见薛姨妈正在下面椅子上坐着,宝钗听得王夫人回来,早已站起身来在‘门’口候着,看王夫人进来,忙福了一福。

  薛姨妈也站了起来,笑道:“姐姐回来了,娘娘身体可还安好?”

  王夫人本来还憋着火,这会儿看到自家妹妹和侄‘女’,脸‘色’也不过淡淡的,道:“娘娘安好。”

  薛姨妈看王夫人脸‘色’不大好,便道:“听下人说车轿到了有一会儿了,怎么姐姐这会儿才到房里,姐姐且换换衣服喝口茶水,我和钗儿回头再来看望。”

  “刚送了老太太回房,‘侍’候她换了衣服,收拾妥帖,这才得闲回来歇会儿。”王夫人见到妹妹,本想倒一倒腹中的苦水,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妥,又变了说法。“妹妹和钗儿也不是外人,且先坐会儿吃茶,我换了衣服还有好消息要和你们说。”一行说着,王夫人便带着彩霞、绣鸾往内室去了。

  好消息?薛姨妈和宝钗‘交’换了一个眼神,似乎猜到了是什么,两人的眼中都有那么一丝惊喜,但宝钗随即克制了自己,端起茶杯抿了口茶,随即坐正身体,低头眼观鼻鼻观心。

  一时王夫人出来,遂携着薛姨妈在炕上坐了,却并不说话,只是一眼一眼地打量着宝钗。薛姨妈忍不住,陪笑道:“姐姐刚说有好消息,这会儿子怎么也不说,巴巴让人心吊在半空?要我猜,可是娘娘有喜了?”

  薛姨妈一句话触动了王夫人的心思,想到凤藻宫里元妃的警告,叹道:“若真是如此我就该烧高香了。如今皇上又病着,这个话不说也罢。我说这好消息却是钗儿的。这也是钗儿的造化,竟然得了太子的青眼,虽说不是太子正妃,但是‘私’下说句大不道的话,将来皇上仙去,太子登基,凭着钗儿的人品才貌,怎么也得是妃位的,若造化大了,少不得……”母仪天下几个字,王夫人没有说出来,但薛姨妈岂能不知道的,立时眉眼便笑开了。宝钗也觉得松了一口气,面带娇羞地指着一事避了出去。

  “这可是要多谢姐姐和贤德妃娘娘了。也是贤德妃娘娘得皇后娘娘信任,否则皇后娘娘又哪里知道钗儿?”薛姨妈忙不迭地道谢,丝毫不知道王夫人曾经打着阻挡宝钗进宫的主意。

  “皇后娘娘固然宠信贤德妃,但就贤德妃一人,皇后娘娘也是不可能知道宝丫头的好的,但皇后娘娘身边人,贤德妃就没少‘花’费心思力气,否则皇后也不能这么快就同意了这亲事。”

  “是是是。这实在是让贤德妃娘娘‘操’心破坏了。妹妹想着,宫里那些人哪个不是一双势利眼,一颗体面心,贤德妃娘娘总少不了上下打点,这也是我的一点子小心思,还请贤德妃娘娘不要嫌弃。”薛姨妈说着,从袖里‘摸’了几张银票出来,递到王夫人的面前。

  “妹妹这就见外了。咱们两家也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几句话还不是应该的。”王夫人口中谦让着,眼睛却已经瞟到了银票上,头一张是五千两,心下不由一喜,面上却并不挂出来,一边推让一边道:“既然妹妹如此,我也就盛情难却,先替贤德妃娘娘收下了。到时候少不得还得听娘娘责怪,都是自家亲戚,哪里还这般客气的。”

  “这是应该的。”看王夫人收下银票,薛姨妈也放心不少。虽然这次进太子府只是‘侍’妾,会让心气颇高的钗儿有些受打击,但想想他们一介商贾,能入得了太子的法眼也算是造化了。从钗儿上次过生日时的情景来看,太子也是喜欢钗儿的,到时凭借钗儿的容貌才华和手段,想要拴住太子的心自然不是难事。等到太子登基,看谁还敢小看薛家。

  姐妹俩又说了些其他的话,看看到了晚膳时间,薛姨妈这才起身告辞,王夫人嘱咐道:“听贤德妃娘娘的话,纳娶大概也就是最近的事情,虽是‘侍’妾,但该准备的也要准备了,有些规矩也是要学起来的。”薛姨妈一一答应着,满心欢喜地去了。

  看着晃动的帘子,王夫人坐在座位上,怔怔地出了会儿神,这才回身到了自己的内室,从袖里拿出银票来看。这薛家也不愧是皇商之家,一出手就是三万两,他们的家底得有多厚啊!王夫人咂了咂舌,不能给宝‘玉’聘宝钗,终是有些‘肉’疼的。将银票装入枕边的匣子,用铜锁锁好了,又将钥匙贴身放了起来。王夫人这才觉得空落落的心有了那么一丝依靠。这也许是个好兆头吧!明天去林府,我终要将我失去的都拿回来!

  本院首发,请勿转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