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匈奴皇帝 第429章 南国弭兵

《匈奴皇帝》第429章 南国弭兵

作者:芈黍离 字数:1787 书籍:匈奴皇帝

  “不过王上或可答应周瑜!”郭嘉目含玩味地看着曹操:“有吴军在东牵制楚军,正可为我魏军于荆北吞食土地人口减轻压力!”

  “不管吴军如何,王上只需将稳稳将南阳诸邑化为我大魏县治便是!”程昱也乐呵道。

  听着二臣你一言我一语的,曹操乐意受谏,笑眯眯地吩咐道:“告诉周瑜,孤南来奔战日久,将士疲敝,暂时北撤休整。合力灭楚的事,孤答应了,孤欲与之共猎于襄阳!”

  周瑜的来信,对曹操来说,并不值得太过关注。顿了片刻方道:“楚国水军北上,还在淯水中游弋着。看其动向,对南阳之失,只怕是不甘心的!”

  “自然是不甘心的!”程昱当即道:“南阳大郡,县邑数十,人口众多,在刘表的治理下早恢复了当年的繁庶。王上夺南阳,无异于在楚国身上割取了一大块肥肉,其岂能轻弃!”

  “南阳太大,全据之难度也不小,接下来王上或可以宛城为中心,尽占南阳北部诸县,建立我大魏的统治。在南,则以新野为前哨,威胁楚国!唔,新野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弃之!楚国君臣,只怕也不会放任我军随时南下威胁襄阳!”郭嘉想了想,继续道:“国内虽有布置,但王上亦不可率中军长滞于外,胡夏与袁赵的威胁不可不顾!”

  曹操北撤,除了襄阳难下,楚国不可骤灭的原因之外,北方夏、赵的威胁也是重因。与赵国之间的嫌隙虽然又扩大了,但依旧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而袁赵正与夏漠东博弈着,短时间无力与曹魏纠缠着。

  问题还是刘夏,夏将徐荣出轵关,刘瑰出函谷,对魏河南之地大肆侵扰。近年来,夏每东出,不攻城、不略地、不夺民,唯行杀戮毁灭之事,对河南农事生产大肆破坏。

  夏以铁骑之利,城池能守住,但百姓需要耕作桑织,哪能受得了胡夏的“三光政策”。曹仁苦守着雒阳,有些扛不住了,诸多百姓已经陆续被东迁至兖豫安置。但雒阳军队的供给,压力一下子就大了!

  对雒阳,曹操已经有些放弃了。这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魏军北撤,滞留近月,占据了以宛城为核心的北南阳十余县,在逼退楚军北上之军后,留韩浩、于禁驻守宛城,率军北归。至河南,却刘瑰,而与曹仁合军,东退虎牢。魏国一放弃,河南之地顿成无主无人之地,而闻之的刘渊对其也没有兴趣。鸡肋罢了。

  楚国那边,复夺新野之后,也未继续北进,倒加强了南部诸县的防御。魏国有北迁士民的动静,楚亦南迁百姓安置。夏之武关守将郝昭,也趁机夺了南阳丹水、析县、顺阳三县,算是分了一杯羹。

  东边的周瑜得到曹操的回复,果断撤军至鄂县,孙吴大军也鏖战许久,甚是疲惫,亟待休整。当然周瑜是想减轻楚在东线的压力,方便其北上与魏军角力,谁料北面竟然没有打起来,令其颇为抑郁。

  此次攻楚,曹魏获了大利,连打酱油的胡夏都捞了三两座小邑,唯独他东吴,苦战许久,连江夏半壁都未拿下,更何论荆襄腹地了。思来想去,以周瑜之豁达,也不禁心生妒意。

  强行压下负面情绪,周瑜好好思量了一番,吴国暂时不适合与楚汉鏖战下去。这么些年来,东吴在孙坚、孙策父子的统治下,屡屡外战,再加几次内耗,楚国的趁火打劫,早已士族疲敝,民力枯竭。

  战争潜力几乎耗尽,孙权新继位,威望还不足,江东士族对孙氏仍旧抱以怀疑。休养生息,才是如今的孙吴最需要的。周瑜不是一个只致力于征伐,穷兵黩武的武夫,作为一个真正的统帅,他思考事情,也得从吴国全局着眼。

  暗下决心,周瑜决定了,荆州暂不可图,回建邺便谏言孙权,南向山越,将这些屡屡侵扰后方的蛮夷彻底化为吴民。那数十万山越,对民力匮乏的吴国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想想当年刘备于荆南剿抚武陵蛮,历时数年,便有今日稳定之湘州。

  当然,对荆州的野心,也只是暂时收敛起来。孙吴至今,已历三世,几乎就是在与上游的荆州相向攻伐成长发展的,两方之间,几乎没有共存的可能。

  周瑜也能看得出来,刘表垂垂老矣,命不久也!待其亡,以楚国的国情,必然难以安宁,那才是孙吴的机会。

  撤军鄂县,在东归建邺的道路上,周瑜想了很多,心里打着腹稿,针对未来的吴国,他有许多话想和吴王孙权讲。

  吴国若要扩张,北向曹魏不足取,西向楚汉暂不可行,向南,除了山越,还有那交州可以攻略。虽然偏狭,那也是一州之地,听闻其地可一岁两熟?

  马车缓缓行走在凹凸不平的官道上,极为颠簸,马车前后有两百余吴国悍卒,牢牢护卫着,默默行路。大都督的排场,总归是不小的。

  掀开窗幕,周瑜望着外边的风景,有些出神。沿途所遇吴国郡县,都弥漫着残破的气息,心中暗叹:吴国,确实需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了。

  周瑜还不到三十岁,但他两鬓发髻之上,已经有些许白发了。美周郎,正在向着“周老翁”蜕变。

  随着魏、吴、楚乃至夏,相继罢兵,华夏南国,暂时恢复了平静,进入一段相对平衡的时期。各家都在准备着,等待着局势平衡被打破的那一天。就看老迈的刘表,什么时候去见阎王。

  而刘表,经此一难后,彻底病倒了。只欲安心养病,不想再来点什么战事,尤其被人兵临城下。

  思及此次襄阳之危,他动了迁都江陵的心思。

  ......

  乾德八年(203年)夏,今岁的长安相比往年,有些炎热,且热得早。一支来自西域,横跨东西七八千里遥途的商旅,带来了陈王刘珩军的消息,引起了皇帝刘渊的重视。

  自陈王刘珩四千精骑远征西域,业已一年,一直杳无音信。到如今,终于有了点只言片语的消息。

  为书友“裘卡金”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