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匈奴皇帝 第317章 封赏与善后

《匈奴皇帝》第317章 封赏与善后

作者:芈黍离 字数:3527 书籍:匈奴皇帝

  陈仓捷报传来之时,刘渊正在万年夫人身上驰骋,贴身肉搏着。张让从殿外小心地禀报,正舒爽不已刘渊被稍微打断,自然一怒,不过张让从门外补上胜利消息,一下子令刘渊更兴奋了。

  “好!好!!好!!!”刘渊忍不住连叫三声好,一声比一声高昂,一声比一声激动。身体配合着在万年身上连“刺”几下,精神与身体一时间攀上最高峰。

  “唔......”万年一双玉臂紧紧搂住刘渊脖子,嘴里娇吟不断,直到刘渊激情结束。如堕云端的感觉,长时间来笼罩在身心的压力散去,刘渊如释重负。

  伏在万年身上喘息几口,激战一场,身上满是汗水。

  “大王!”万年粉面上满是红潮,轻轻推了刘渊一下。

  在万年胸上抓了两把,刘渊径直起身,提上裤子,简单地披上件单衣,朝外而去。万年怔怔地望着刘渊的背影,眼中异色一闪,夏军又胜了。撑起双腿,用手捂住下体,不让刘渊的“精华”流出。她一直想要个孩子,可惜,刘渊对她耕耘不少,就是种不出果实。

  “有详细军报吗?”至宣室殿堂,刘渊问道。

  “大王,报捷信使,正在外边等候!”张让一脸的兴奋,对刘渊禀道。

  “宣!”

  转头瞥向张让,见其老脸上的皱纹都快堆成一朵花了,不由问道:“你笑什么?”

  “前线我军大胜,奴臣喜不自禁,是为大王而喜!这些日子见大王为陈仓战事日夜操劳,奴臣心中着实不忍,如今可好了!”张让赶紧拍着马屁。

  大笑一声,刘渊微微摇摇头,思绪一转吩咐道:“派人,传李儒、贾诩进宫!”

  报捷信使入殿,刘渊一眼就认出来了,出声呼道:“段凌!”

  “臣,段凌,叩见大王!”迎着刘渊的目光,段凌屈身行礼。

  风尘仆仆而来,一身军甲上边,还残留着凝固的深褐色鲜血,手臂上有几处白巾包扎。眉宇间有煞气,很有百战将士归来的气质。

  “起来吧!”刘渊手一挥,两手撑在案上,身体朝前倾,急问道:“与孤将陈仓战事,详细道来!”

  “诺!”段凌一拱手,开始将破敌前后之事,一一讲述。

  听完汇报,刘渊嘴角的笑意怎么也掩不住。真正确认了胜报,双手乱动,不知道该摆在哪里为好。缓了许久,刘渊畅笑道:“须卜赤弇不负孤之所托,前线诸将士都是真正的勇士,此仗打得好!”

  “大王,这是大司马的奏报!”这时,段凌从腰间褡裢中取出一份军报,捧在手上。

  旁边的张让见状,赶紧下阶,取过,呈给刘渊。此前一直心忧陈仓战事,刘渊内心未尝没有一点期待前线出现奇迹,如今夏军大胜,心里是真的大松一口气。兴奋尽头过去,刘渊很快恢复了正常,接过一览,表情平静了下来。

  军报上,大战前后经过被须卜赤弇尽书于其上,比起段凌的描述,更详细地多。包括如今敌我情况,须卜赤弇的下一步计划,也做了请示。

  仔细阅完,没有错漏过一字,刘渊抬头盯着段凌,不作话,看得这个在厮杀一线颇为凶悍的小将有些紧张。

  过了一会儿,刘渊方笑道:“不愧是将门虎子,有勇有谋,屡有建树,段氏有你段凌,又当显耀于世数十年!”

  刘渊这话,已经足以表现出对段凌的重视了,段凌闻言,赶紧出言道:“大王谬赞了!”

  “你这就谦逊了,在战场上,你可是英勇却敌的小段将军啊!年纪轻轻地,就该飞扬跋扈,可别学你那叔父啊!”刘渊呵呵轻笑道:“须卜赤弇所报,陈仓鏖战前后,你是立功不小。孤正思,如何奖赏于你!”

  听刘渊之言,段凌眼中一阵喜色,须卜赤弇派他来报捷,就是存着让他好好表现领功的意思,这点段凌有所预料。奋战这么久,不就是为了博一场荣华嘛,虽然心中期待,却不敢让自己表现出急切。

  刘渊摸着下巴思索一会儿,没让段凌等多久,开口道:“孤封你为翊军将军,继续随军西入凉州!再建功勋,孤不吝爵禄!”

  称号将军之封,令段凌有些吃惊,心中一时间激动,还是抬头稍显局促道:“大王,臣年不过二十,虽有小功,也多奈士卒之英勇。受之有愧啊!”

  虽然心里振奋不已,但段凌还是不敢直接应下。

  “该是你的功劳何必推却,须卜赤弇上书力荐你,他的眼光孤是相信的。何况,孤岂会以年龄而视人才!你若觉功勋不够,他日再建功,以酬今日之赏便是!”

  刘渊都这么说了,段凌岂能会再矫情,他心里可期待得紧了,赶紧谢恩:“臣,谢大王!”喜上眉梢,今后他也是有名有号的段将军了,他人当不会再唤他“小段将军”。

  侧坐在下的杨修盯了眼段凌,眼中不由得露出一丝艳羡,其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如今刘渊口诏一下,便成为夏国上将。

  杨修入宫为尚书郎,自认乃为保家族,他自负机智有才,心中可是傲气地紧,平日里哪怕面对刘渊,也是沉着机谨,多得刘渊夸奖。自觉,这还是他未如何表现的缘故,若他一用心,刘渊的高官厚禄必赏于他。

  但此时面对段凌,杨修想得多了,一时间竟有些失衡。待杨修回过神来,刘渊已然继续开始行封赏之事。

  “吕布复爵温侯,刘仇进爵一等,乌华黎封池阳侯,须卜赤弇加食邑三百户!至于刘珩......”刘渊沉吟一会儿:“此次其表现不错,但难抵此前之大罪,继续从军赎罪!”

  “其余大小将校皆以功论赏,厮杀军士,由须卜赤弇报备军功,容后封赏。将士们为孤血战,力克强敌,保三辅安宁,护孤王统治。孤,自当厚待之!”

  “大王英明,前方战士闻此消息,必对夏王感恩戴德,奋勇杀敌!”底下的段凌闻言,立刻拱手道。

  刘渊不置回应,转头唤道:“德祖!”

  “嗯?”骤闻声,杨修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随即身形一振,不敢怠慢,赶紧答道:“臣在,不知大王有何吩咐?”

  刘渊打量着这个杨氏嫡子,少年俊杰,面露莫名之色,缓缓道:“德祖可愿为孤之使者,前往前线传诏,替孤犒赏大军?”

  闻令,杨修有些愣住了,代表夏王犒军,妥妥的钦差大臣啊,刘渊竟然会派自己去。一时间摸不着头绪,但杨修还是立刻回道:“臣愿往!”

  前面杨修还在艳羡段凌,这一刻,他也为旁边的伏德所羡慕了。

  “你休养一日,便回军去!”刘渊对段凌吩咐道,看向杨修:“你就与段凌一道!”

  “诺!”

  ……

  “臣等参见大王!”李儒与贾诩联袂入殿,持礼拜道。

  “二位来了,快免礼!”刘渊还是一身单衣,颇为爽快地令二人免了那虚礼。

  起身入座,李儒立刻眉飞色舞,向刘渊贺道:“恭喜大王!”

  很明显,二人也已经得知陈仓大捷的消息了,神色之间,轻松极了。此前扶风糜烂,三辅受累,关中有变,二人与刘渊商议过不止一次。

  长安这边不管如何应对治下乱象,如何弥补,都难消弭关中之危。唯有打退敌军,三辅的局势才会有稳定下来的希望。在后方做再多应变之事,都不如大败敌军的效果来得一锤定音。

  一切都得看孤立无援的陈仓夏军,身处后方,不知前线情况,只知陈仓亦不妙。李儒与贾诩推演过,想要败敌,需出奇计,奇计往往代表着风险,还得看运气。

  这边还在焦头烂额,前方却已传来捷报,李儒惊喜之余,却也不禁好奇,陈仓夏军是如何击败凉军的。

  察觉到了李儒与贾诩的好奇心,刘渊将案上军报,传视二人。

  “天意助夏啊!”过了片刻,李儒不禁发叹:“古有田单火牛阵,一战而破燕军,复齐国!今须卜大司马施火马计,解关中于险恶困境。火马之策,风险可不小,稍有不慎,敌未破而自乱阵脚。然最终胜者,仍然是我夏军,以寡敌众,此殆天命在夏,在大王啊!”

  李儒这般吹捧,令刘渊有些受用,毕竟很少见李儒有如此拍过自己马屁。由此可见,前方胜利的消息带给他的激动,毕竟其此前为关中局势,消耗了诸多心力,却始终没有有效解决困厄之策。

  “须卜大司马,真乃一代人杰!有此帅才,实乃大王之福,大夏之运啊!”旁边的贾诩也不禁低声叹道。

  贾老狐狸在董卓麾下时便有时闻须卜赤弇之名,彼时其还在河东攻略,屡败董军。到此时,贾诩方真正接受了,这个须卜赤弇虽为胡人,却是真正的帅才。

  他这个时候有些相信气运之说了,从匈奴到胡夏,北方胡族的气运似乎就是爆发了出来,才会诞生生如刘渊、须卜赤弇这样的雄主与统帅。且还有更多的非匹夫莽汉的胡人将校,如刘仇、仆固怀荌、乌樾、贺兰当阜、万俟槿等等。那么些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夏国贵族将领,此时贾诩也不敢小视。

  其有预感,若是天下诸侯将之以一般的胡人头领相视,必将吃大亏!

  “好了,陈仓大捷,我军大胜,固然可喜,但对整个关中来说,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沉重!”想起三辅遭到的兵灾破坏,刘渊语气低沉了下来:“就看长安城外那数万无家可归的难民,扶风竟成一片废墟,孤心里实不甘呐!”

  见状,李儒心中暗叹,刘渊这又是不满足了,之前情势危急之时,其所言可是只要能逼退凉军,再大的代价也愿意付出。这边方胜,口风就变了。

  不由禀道:“这胜利终究是属于大王的,只要这些人口还在,扶风终有重建的一日!”

  刘渊不禁摸了摸鼻子,转变话头对李儒与贾诩道:“孤召二位,实为善后事宜!”

  “马腾与韩遂虽然败归凉州,但三辅境内,仍有那些敌骑猖狂。孤自不能放任其于治下再行破坏之事!”刘渊冷声道。

  见刘渊眼神不断地朝自己方向瞄,贾诩出言道:“大王,凉州主力大军都败了,其辈必不能持久,待其得知陈仓消息,必撤回,不敢久留于关中!”

  刘渊眼泛寒意:“贼骑分散,孤料陈仓之战的结果还未传到其耳中,孤欲趁其未得消息之前,全出关中精骑,将之剿杀殆尽!”凉骑这么长时间以来的泛滥,早激起了刘渊的杀心,他自不会放其轻易地撤回凉州。

  与李儒对视一眼,贾诩微微摇摇头,向刘渊道:“若大王真有心剿灭之,应当尽快散播陈仓大捷的消息啊!”

  “这是为何……”刘渊反问道,随即回过味来:“倒是孤愚拙了,先攻其心,再灭其军,就这么办!文优,立刻将陈仓大捷的消息广布于外,告诉三辅士民,这关中,还是孤王的!”

  “诺!”

  “如今须卜赤弇率军趁势西进,攻入汉阳郡,对凉州败军穷追不舍。其上报孤请求支援,文和以为如何?”刘渊目光有些闪烁问道。

  “大王之意?”贾诩心有所料,反问道。

  刘渊手敲铜案,直接道来:“机不可失,孤欲令其西进,全据凉州,保关中后顾无忧!否则此次放过他们,以马、韩在凉州的根基与影响,他日仍是孤背后之患。此次,正可一劳永逸!”

  体味了一番刘渊的语气,贾诩心知,刘渊心中只怕下定了趁势西进的决心了。默默思量一会儿,贾诩抬首道:“凉州与关中唇齿之间,若要关中统治安宁,凉州必须平定。大王可传令须卜大司马,一路向西进军,攻金城,平武威,争取将张掖、酒泉等边郡一齐拿下。不过区区数千里路之路遥,以夏军之精锐,以夏国之国力,轻而易举便可定之!关中这边,再全力剿杀凉骑,双管齐下,大王对关中的统治将固若金汤!”

  听其前面之言,刘渊还点了点头,到后面,就愣住了。瞟了贾诩几眼,刘渊失笑道:“贾文和啊!”

  “好了,孤这便下诏,前线大军不得急进,不可越过汉阳郡。待关中安定之后,再求图凉!”刘渊缓缓道:“不过这三辅之内的敌骑,孤必不放过!传令吕布,令其回军,配合剿灭之!”

  “大王英明!”

  为了码字,放老中医鸽子了,只能再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