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匈奴皇帝 第299章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匈奴皇帝》第299章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作者:芈黍离 字数:3550 书籍:匈奴皇帝

  “称帝之事,就不要再提了!”纵使心中百般期盼,袁绍此时也只能强行按下那种悸动。

  他才将天子接到邺都,重立朝廷中枢,此时称帝,算什么事,不正是自相矛盾。袁术这么做,已经将袁氏架到火炉上烤了,他袁绍若再来,那他袁氏真要声名扫地了,为天下所厌了。

  “主公,袁术此举,已经成为邺都朝廷天然的大敌。主公手握天子,袁术这是在挑战朝廷正朔,此时,主公您的立场必须坚定。袁术必须剿灭,否则长此以往,让袁术的成国得存,那汉帝在您手中,将没有那么大的效用!”荀谌起身,严词禀道。

  “诸位都是这么想的?”袁绍眼神微冷,看向其他人。

  大部分谋臣都点了点头,董昭起身肃声道:“不仅要广传檄文,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还要快!邺都,需要快速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做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忠实拥护者,董昭自然允许袁术这等逆乱之举,猖狂天下。

  许攸在侧叹了口气,对袁绍道:“主公,曹操在睢阳已经打起讨伐叛逆的大旗了,用不了多久,其必南下。臣料,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坚,绝不会放过此良机,必会一同出兵攻打袁术。在这三方夹击之下,袁术势必不能挡!”

  袁绍悠悠一叹:“只怕孟德表现地这么急切,是想要侵吞淮南之地啊!孤如今却只能看着其借大义而肥自身啊!”

  “就这么定了吧!”袁绍有些无奈道:“陈琳,你亲自拟檄文,召天下诸侯剿平逆贼,共击袁术!”

  散议之后,袁尚悄悄地跟上许攸,低声问道:“子远先生,尚有不解,以父亲如今的声势,纵使代汉称帝,只怕天下也无人能制吧?”

  方才文丑等人提议称帝,他也是激动不已,若袁绍为帝,他就是皇子了!再进一步,那就是太子!然后......

  转头看了会儿袁尚,其眼中的热切几乎能凝成实质,许攸抚须叹一声:“时机不对啊!”

  邺宫之中,刘协也得知袁术称帝的消息了,此事袁绍并未遮掩,任其传到刘协耳中,他要让刘协清楚,天下有多少野心勃勃之辈,若无他袁绍,他这皇帝是做不长久的。

  刘协表情很冷,还有些惴惴不安。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天下竟真有人胆敢行此逆举。如多年前的张举,不过一跳梁小丑,掀不起什么波澜。

  但这次,是袁术,当今大汉有数的诸侯,又是袁氏嫡出。实在令刘协忐忑,袁绍与袁术可是兄弟,他有些拿捏不准,袁绍对此事会做什么反应。

  之前经历了诸般苦难,在这邺宫之中,方有他一安稳之地。不管大汉天下如何崩坏,他都是正统天子,纵使在袁绍手中,就算为其利用,那也是大汉天子。按照他的计较,默默忍耐,像一只毒蛇隐藏起来,等袁绍如董卓那般露出破绽,而后一击致命,重掌山河。

  但这个时候,刘协迷茫了,担忧了,他不知晓袁绍对袁术称帝的态度是什么。是举兵讨逆,或淡漠不闻,抑或是直接撕破伪装,直接杀了自己登基。

  枯坐在案上,董后满脸忧虑地看着闷在那里的刘协。

  “赵公到!”外边传来了宦官高呼声。

  抬眼望去,便见袁绍一身公侯装扮,身后袁尚领着甲兵数十,跨入殿中。

  “拜见陛下!”袁绍拱手一礼,连腰都没弯一下。

  “赵公,进宫有何事?”刘协声音有些颤抖,显然心绪不宁,袁绍这动作,令其更加忐忑。

  看刘协的反应,袁绍嘴角露出点笑容,他此来,就是打算威慑其一番。

  冷声道:“袁氏出逆贼袁术,悍然称帝,臣心中怒极。已拟好讨贼诏书,传檄天下诸侯共伐,请陛下用印!”

  说完便从袖中拿出一诏书,摊在刘协面前。传国玉玺虽然不在手中,但天子有其他印玺。见袁绍道明来意,虽然那般跋扈,刘协心中反而松了口气,至少证明,袁绍没有废他自立的打算。

  “天下局势不宁,还请陛下安居宫中,臣保证,这天下,还是陛下的!臣告退!”一摆手,袁绍转头便离去,拿着几封诏书。

  站在邺宫之外,袁绍表情莫名,良久叹了口气。他心知,袁术距离败亡不远了。他露出这么大的破绽,只怕曹操与孙坚几人,会像恶狼一般扑上去,将其吞食殆尽。

  虽然下诏申讨,但袁绍心中隐隐有个声音,他希望袁术能撑久一些,甚至面对几路夹击,能生存下来。若袁术这个天子能长久存在,那他是不是也可趁势登上那九五之尊。

  对称帝,袁绍,显然也是动心了的。只不过,他忍住了。

  ……

  邺都这边,讨伐篡汉逆贼袁术的檄文迅速诏传天下,然檄文未至,曹操已然出兵了。从睢阳南下,亲率三万精锐,入沛国,击溃袁术在沛国南部的守将梁刚与李丰,向九江进军。同时间镇守徐州的夏侯渊亦从下邳出兵五千,渡淮水,从侧威胁袁术。

  南边的孙坚见袁术敢称帝,早按捺不住了,发三万水陆大军,进逼牛渚,欲从此渡河北击袁术。镇守庐江南部的程普动兵北上,与袁术委任的庐江太守张勋斗在一起。

  荆州的刘表亦出兵,命江夏太守黄祖统军一万,自西陵东进,也来凑凑热闹。

  袁术还没享受多长时间的皇帝生活,就感四面着火,局势急转急下,令他有些慌了。

  “恨煞朕也!这些叛逆,真是不识时务,竟敢公然起兵攻朕!”寿春的皇宫大殿上,袁术气急败坏,怒声道。

  底下一众文武大臣,分列而立,着统一服饰,与大汉朝服相异。这面子工程,袁术这边做得还是足的。一干人面对盛怒的袁术,都显得惴惴不安。大部分人都明白,成国的局势,不妙啊。

  底下的阎象眼中忧色一闪,他之前是极力反对袁术称帝的,可惜拗不过袁术。袁术估计也是计较此点,称帝之后其他人都升官封爵的,就他得了个侍中的虚职。

  事人主,则尽其忠。袁术的昏招已令阎象看到了他日寿春城破的场景,不过他还是袁术的臣子,还得为袁术谋划。

  出列劝解道:“陛下,还请息怒!”

  袁术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看向阎象,对他态度好了些:“曹操、孙坚、刘表三路发兵而来,局势危急。爱卿,可有策教朕?”

  阎象沉声应道:“敌军三路而来,然为患者只曹操与孙坚二人也。刘表那一路偏军不足为虑,只要陛下能挡住曹孙二军,当可无虞!”

  “如何抵挡?”袁术急问道。

  “敌军南北夹击,然其动兵不是很多。陛下仍有兵近十万,可分兵拒之。江东的孙坚屯兵牛渚,乐就将军那边兵少将缺,还请陛下遣大将、派重兵,增援驻守,务必将孙坚挡在对岸。庐江有张府君,以其之能,足以挡住刘孙偏军!”阎象缓缓献策道。

  “曹军那边,朕亦分兵派人去对付!”听阎象之言,袁术当即有些兴奋道。

  阎象摇摇头:“淮南诸县,除却寿春,并无坚城可守。若陛下完全分兵去守,反而容易给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曹操用兵之能,陛下也有所体会吧。臣提议,收缩兵力,尽屯于寿春,放曹军进来。”

  “寿春城高池深,粮草足用,曹军远道而来,必不可久攻。且臣闻,曹操属地,粮食紧缺,只要拖得些时日,待其粮尽,必退军。陛下同时可遣汝南的陈兰将军统军绕袭曹军后路,曹军之患可除!”

  “不可!”闻阎象之策,旁边的杨弘当即反驳道:“寿春乃陛下帝都,怎能不战而放任敌军兵临城下!”

  袁术也是摇了摇头,放任曹操来攻,他做不到。

  “纪灵!”袁术唤道。

  “臣在!”纪灵出列应声。

  “朕与你两万大军南去历阳,给朕将孙坚拦在对岸,能做到吗?”袁术冷声道。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纪灵当即许诺。

  想了想又下诏:“命桥葳为主将,雷薄、陈纪为副将,领军四万,北拒曹操。太子袁耀领禁军负责寿春城防。梁刚、李丰,兵败沛国,有负朕所托,暂且收监下狱。”

  “诺!”

  对敌之事,就这么被袁术定下了。阎象见袁术这般安排,心中默默叹了口气,桥蕤有才,但如今军心动荡,只怕其与雷薄二人难支,哪儿是曹操与他那干良臣勇将的对手。

  “陛下!”有小校慌忙入殿。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袁术眉头一皱。他似乎忘记了议军之前,自己的歇斯底里了。

  “陛下,淮南尹郑泰,弃官北逃了!”

  殿上似有阴风起。

  “可恶!那郑泰,当初其谋算董卓,仓皇逃亡,是朕收留了他!如今竟敢背叛朕!真是不当为人子!”猛拍一下御案,袁术脸色阴晴不定。

  此前郑泰称病,不能上朝,他允了,还使专人慰问,这转头便弃官而逃了。封他为淮南尹,足见对其重视,郑泰的背离,怎能令袁术不气。

  “都散了吧!”袁术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

  讨袁之战随着袁术动作,彻底拉开大幕,淮南大地完全陷入战火之中。在袁术治下,本就不复当年富庶的淮南,即将被战争摧毁。

  为了应对南北两边的敌人,袁术于淮南大肆征粮、征壮丁,派摊徭役。穷兵黩武之下,还硬是将曹孙挡住了。

  桥蕤领军北上,驻于沛国与九江交界处,与曹军交战,竟然小胜机场。派陈纪领军对付东边的夏侯渊,出人意料的是,曹军悍将夏侯渊居然为其所败,被生生赶回了下邳。陈纪以弱击强,战而胜之,趁势进击,欲渡河追击。

  牛渚的孙坚,也被纪灵挡住了,尝试过几次渡河,不得建功。纪灵于江北,多造烽火台,严防孙军偷渡。

  大军渡河,从来都是不容易的,纵使江东水师精锐,但面对纪灵严防死守,也不敢冒失地尽全力强渡。有尝试过分兵牵扯,但纪灵耐心很足,不确定孙坚主力,绝不轻动,令孙坚很是头疼。

  两方就在牛渚一线相望,对峙了许久。孙坚对淮南土地充满了野心,就是难以渡河。

  南边孙坚,寸步难行;北边曹操,竟有“败象”;庐江程普,为张勋所阻;江夏黄祖,东出郡县便裹足不前,坐观成败。

  袁术的反击,似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他的成国,似乎还能维系下去。

  冀州的袁绍,虽未动兵,但一直默默地关注着淮南战事。心里又是纠结,又是期待。刘渊在关中,也敕书谴责袁术称帝,沐猴而冠,不自量力,看戏般地也关注着淮南战事,津津有味。

  在淮南战事日酣之时,从益州传出一个消息,再次令天下哗然。

  刘焉称帝了!

  就是这么出人意料,刘焉,汉室宗亲,蜀侯,称帝了,在邺都天子还在之时,竟与袁术一般,行此逆举。

  刘焉称帝,令天下失声,如今天下局势的变化,令不少人都感到无所适从了。这大汉天下,越发让人看不懂了。

  与袁术一样的结果,声讨刘焉之声,甚嚣尘上。可惜,刘焉割据益州,据二川天险自成一国。纵使叫得再欢,对刘焉,并不能造成半点损失。

  天下诸侯多隔空喊骂几声,却不能拿刘焉有什么办法。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这话道理不浅。

  刘焉周边势力,东边的刘表,在面对东边乱象,尤其孙坚这头时而对他露出獠牙的恶虎,绝不可能耗费兵力,劳师跨越险山恶水去打刘焉。

  汉中的张鲁,嗯,还老实地臣服在刘焉麾下。至于关中的刘渊,对益州自有野心,但这个时候,正忙着消化关中这块宝地,以及应对凉州联军的侵袭。

  可以说,只要刘焉自己能稳住治下,益州不乱,他这个皇帝,可以猖狂地做,外人根本无法对其造成什么威胁。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刘焉入益也这么多年了,他是个颇有手腕的人,对州郡的掌控,也足够强力。其称帝也,虽有不少反对,但都被他镇压了,登基之前,刘焉在成都祭起了屠刀。

  刘焉称帝之事,令人侧目。没过多久,荆州的刘表,在蔡、蒯诸世家的合力拥戴下,“无奈”称楚王,立楚国。此事,在天下反倒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