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记忆录 第105章 学会尊重,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情感记忆录》第105章 学会尊重,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作者:缪栋梁 字数:2668 书籍:情感记忆录

  多多少少,一旦感兴趣的事,就会洗耳恭听。

  不感兴趣的,或者觉得枯燥、乏味的,也就似听非听,在私底下做着自己另外一件事去了。

  台上演讲的人,看上去挺轻松的,就那么几句话,讲完道个谢,表示已讲完,便礼貌的走下了台,坐在了自己原有的那个位子上。

  但你不知道,台上演讲的人,是付出了多少的时间,以及多少的勇气?

  哪怕讲的再有一些,让你感觉欠缺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值得去尊重他。

  每一年,甚至某个时刻,无处不在,我都会看到这一幕,会感到心酸不已。

  那是一节化学课,进入了不同阶段的我们,难免会有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当然,不排除我,也会有。

  年轻教师,阅历上虽然没有年老教师身上的多数经验,但能看出,他已是尽力去讲课,这是我所能感觉到的。

  同样,他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去备课件,一次次的检查里面的不足之处,再去从电脑上加以改正。

  也同样的,第一次讲课,面对的是台下的所有学生,你可能需要具备的一种物质叫做勇气和胆量。生怕自己讲到一半的时候,会卡壳,也没事,你会随机应变的处理半途中的尴尬场景。

  有一节课上,这位年轻教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都低着看手机,有没有听懂我上课讲的东西?一会儿我讲玩,随机抽问,回答不出来的就扣平时分吧。”

  整个教室的学生,突然间变得寂静起来,私底下纷纷议论着,窃窃私语道:“怎么办?怎么办?”

  肯定猜想出,书上基本都是一片空白着,什么都没有,跟一本新书似的,没有任何的区别。

  上课的ppt课件已经讲完,化学老师咳嗽了几声,随机抽了位女同学,恰好怎么说呢?这位女同学也是够背的运气,抽到了她。

  她起初,没有站起来,直到化学老师,口中念到喊了两遍这位女同学的名字,才站了起来。

  班级里更是一片,变得鸦雀无声了。

  我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位子里,看见低下头的所有人,都目光集中在眼前的ppt课件上,还有一部分的就目光集中在桌上的课本上,来回的翻着答案,却依旧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这位女同学,站起来了,没有回答任何一个字一个词。

  过去一分钟了,仍旧一个样子,直直的站着。

  化学老师,走到这位女同学的身边,饶了一圈,问道:“这个你会不会讲呀?”

  女同学,依旧厚着脸皮,像是没有听到一样。

  这时,这位年轻教师终于沉不住气了,有点开始不耐心了,看得出像是生气了。

  于是,语气开始加重了,说道:“你会不会?”

  女生害怕的摇了摇头,依旧什么话都没有说。

  这位化学老师,又开口说道:“不会怎么不好好听?我以为你会了才不听,坐下。”

  全班本来的目光,集中注视在那前面的投影仪的ppt课件上,还有的注视在翻阅了数遍依旧没有找到任何化学老师提问的答案的书上,现在全部转移到了这位女生身上,让女生感觉整个人,变得压抑起来。

  女生伤心的哭了,边用衣服的袖子擦着眼角的泪,边跑出了教室。

  “嘭”的一声,教室门打开后又被狠狠的关上了。

  班级里没有一个人在玩手机了,这位化学老师担心跑出教室的女生,会出什么事,就派班级里的,另外一位女同学前去找她,让她回来。

  就这样,一节课很快因为这些动作,而没上多久,就下课了。

  回答不出来问题的那位女生,下课后被化学老师叫到了办公室,化学老师耐心的问她,截然与之前的态度不同。

  大概是因为他知道之前是有些冒失。

  女生也恭恭敬敬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时代的不同,孕育着每个人的想法,以及某些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

  也许是周围环境,或者是一些周围人的影响,带给他,然后再慢慢感染一个人。

  17年的十二月月底,那个寒冬。我大学周五放下了学,便急匆匆的早早等候着回家的公交车,准备回家。

  公交车上,碰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就是,一位看上去有30左右年龄的妇女,携带着一位自己的女儿,坐上了这趟公交车。

  从前门上的车,走到后面的售票员处,买了票,打算找个空位子坐下来。

  这趟车从终点站发出,我同这一对母女上车的车站,则是倒数第二站。

  车上人没有几个,只有一位上了年龄的老大爷,穿着旧棉袄。还有一位带着一大马甲袋素菜的大妈。

  剩下的只有开这趟车的司机,还有那位售票员。

  位子因此空着的很多。

  我是上了车之后,有个癖爱,不管坐什么车,都喜欢坐最后一个位子的最后一个角落边。

  清清楚楚的看见,这位妇女把带着的女儿,估摸着不到5岁的女儿,让她坐在了高高的那个侧对着的位子上,独立的一个位子。

  那这位妇女,坐在她女儿的对面,对视着女儿。

  不知道是怎么了,这趟车子在这天行驶的格外不平衡,一会儿往左晃着,一会儿往右晃着,再者,就是突然的急刹车。

  让我坐在最后一个位子,不得不紧紧的抓着前面的靠椅背。

  所有的乘客,也看得出车子歪歪晃晃的,自然都紧紧的同我一样抓着前椅子的扶手。

  突如其来的一个急刹车,这个坐在侧靠椅子的小女孩,因为个子小,也随着车颠来复去。

  奇怪的是,这个小姑娘的母亲,并没有看起来很担心的样子去,也没有让她从这张椅子上走下来,而是让她一直这么坐着。

  售票员,看不下去了,就好心的跟这位妇女说了一句:“你好,你是这位小女孩的妈妈,是吗?”

  这位妇女,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怎么啦?”

  售票员,回答道:“我们这车子那张侧靠椅子,年龄不到1米2的儿童不能坐,万一来个急刹车,给摔倒了,这个怪谁?”

  这位妇女,开始有些生气,嗓门也比较大,听起来不像是本地人,是外乡的,不知道哪里的人。说道:“关你什么事?你瞎操心,摔倒了又不需要你赔钱,又不怪你。你怕什么?”

  售票员,看这个女孩的母亲,有些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些生气,经过这么几句的过激言词。

  说了句:“你要不就别让你的女儿这么坐着,要么就把她抱在你的手里。”

  女孩的目前,更生气了,说:“我就喜欢让她这么坐着,你管我?”

  售票员,没有在和这个女孩的母亲继续吵。

  而是对着整个车厢的人说:“天底下,我还是头一次遇见这样的母亲,居然对孩子这样。太不负责任了。”

  突然间的吵闹声,变得鸦雀无声,没有过几站,这位妇女带着自己的女儿下了车,估计是到了家了吧。

  我依然坐在这趟公交车上,听见的只是公交车行驶的引擎声,缓缓开着。

  售票员对驾驶员说:“这个女孩的母亲,一点都不负责任,万一来个急刹车,肯定这个小女孩会摔倒,而且这个位子何况这么高,万一把牙齿磕破了,或者磕到了哪里?让谁承担?我们也是有孩子的了。说着不会让我们承担,万一真的出事了,肯定会找到我们。”

  驾驶员回答道:“这可不是吗?前几天有辆车就是发生同一个事情。和今天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又是这一对奇葩的母女。”

  这趟车的其余三个乘客,包括我,一句话都不说,车厢里继续回荡着是驾驶员与售票员两个人的对话声,缓缓驶过每一站。

  直到最后一站,我才下了车。

  意外,总会发生在一个人的不经意之间。哪怕你仅仅盯着,你已经预想到了的那个坏结果,该发烧的还是会发生。

  如果每个人都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用心良苦,那么我想,一些意外也就不会发生了,也不会闹得两个人,至死不渝。

  可是,偏偏这个世界,不会那么做。

  文化的多少,也同样与它挂钩着。

  家里人,对我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在我每次的出门前,必先说的,就像是一句历经百年的口头禅一样。

  这句所谓的口头禅就是,你去了学校上学,要好好听老师上课,不要开小差,不要做小动作,知道了没?

  多年后,我也才明白,父母的一句用心良苦的话语,保函着不光对你的所有爱,还有让你学会了如何去尊重一个人。

  这两个字,虽然笔画有些多,但对于一个人的素养,你可以完全看出那个人,在做事方面的某些修养,是值得该深交,还是不值得,没有必要,让你去深交?

  我想,真真切切的去尊重一个人,大概就如同父母,每日早晨,还是叮嘱了你已经有媳妇、孩子了。哪怕已经过了三十年龄的你,不管你是去公司上班,还是去上学的路上,叮嘱的那一句,历经百年永远不变的口头禅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