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里有女初长成 第二百三十七章金柱认爹

《山里有女初长成》第二百三十七章金柱认爹

作者:鸳鸯腿 字数:1740 书籍:山里有女初长成

  “你同意了?”老德顺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男婚女嫁,这很正常嘛。”金柱说。

  大伙儿不由得鼓起掌来,这个儿子还真开明。

  “不过嘛?”金柱看了看身边的那个牌友,皱起了眉头。

  “不过什么?”兰花花问。

  “不过,要付一点点的彩礼,不多,也就一点点。”

  “多少?多了我可拿不起。”老德顺愣了愣。

  “不多也就三百块钱。”

  金柱话一出口,老德顺连忙朝屋里跑。

  他生怕金柱反悔,老德顺跑到屋里从床底下掏出了一个小箱子,打开来,摸出一个锈蚀的铁盒子,从那里边倒出了一些钱,五块,十块,五毛,一毛的都有,还有五分,二分,一分的硬币。

  老德顺很细心地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然后用一个塑料袋子,兜起来就朝门外走。

  金柱接住了那一小袋钱,连忙数出来给牌友,还一边唠叨着,

  “这是今天欠你的两百块,这是上个月欠你的五十块,咱们两清了哈。”

  “你不是说跟着你来,有十块钱的跑腿费吗?”

  金柱一听,有点儿不耐烦,但还是又掏给了他十块钱。

  “好了,爹啊,你们过你们的快活日子吧,我要走了。”金柱说着就朝外走。

  “你上哪儿去?”麻六皮问。

  “你说我上哪儿去?我手里有了钱,我要把我输的去赢回来。”

  金柱边说边兴高采烈地又向赌场里走去。

  望着金柱一伙人离去的背影,老兰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问老德顺,

  “老哥啊,你什么时候把大白脸接过来,我们好喝你的喜酒呢。”

  老德顺摇了摇头,“哎呀,这婚我不结了,我死心了,有了这样的儿子,我家里就是有座金山,也架不住他这样糊弄啊!”

  歪瓜说,“花花啊!也真是没有办法。这冰天雪地的,你看,满村的人儿,都缩在家里,又没有活干,还不把人憋疯了,他们不去麻将场里,耍一耍,又干些啥呢?”

  “就是呀,花花。你去过城里,你又读了那么多的书本儿,你头脑活络。

  能不能给大伙儿找个活干干,挣点儿小钱也比闲着强啊。”老兰头说。

  面对着莽莽苍苍的大山,一望无际的原野,能找什么活干呢?兰花花想着。

  一阵大风刮过来,窑场外的芦苇荡里,那密密麻麻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就像一群喝醉了酒的人,在跌跌撞撞地跳舞。

  这些芦苇,在土坯房盛行的时候,可是香饽饽,用芦苇覆盖房顶,那可是最好的材料。

  只可惜时过境迁,土坯房已成了历史,家家户户盖房都用上了楼板,或者直接用水泥浇顶,最不济的瓦房,也用上了黑褐色的小瓦。

  这芦苇就成了烧锅的材料,而现在的农村人,有的已经烧起了煤球。

  寒冬腊月的天气里,谁也不想跑十几里路,来到芦苇荡里割芦苇回家烧锅。

  因此,芦苇荡里这些密密麻麻的芦苇,只有在这片浅浅的水域里面,悄悄而又野蛮地生长着,然后又悄无声息地腐朽,灭亡。

  “如果把这满山遍野的芦苇利用起来,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兰花花心里想着,就问老德顺,

  “叔啊,你见多识广,整天在芦苇荡里面钻来钻去,这芦苇啊,还有哪些用处。”

  “这芦苇的用处可多了,除了覆盖房顶以外,还可以织成凉席,扎成扫帚。

  我从小的时候呀,村里的人就有几户以这为职业的,都是上不了档次的东西,这扫帚吧,咱们现在村里人都还在用。

  也不知道城里人,用不用这些玩意儿,都是不值钱的东西。”

  老德顺的一段话,提醒了兰花花。

  对了,有门儿,就在凉席上做文章。

  兰花花一下子有了注意,就是让大伙去到芦苇荡里,把芦苇割下来。

  然后各人拉回自己的家里,就在家里编凉席,扎扫帚,这下村民就有活干了,也可以挣到钱了。

  兰花花不仅为有这样的想法而兴奋。

  “现在村里,谁还会这种技术?”兰花花问。

  “这技术嘛,看着容易,真做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我小的时候,有张,王,赵三家在做,特别是王婆的丈夫,赵杆子,编席子更是一把好手。

  只可惜,这些老人都去世了。”老德顺摇了摇头。

  “难道没有一家会做的?难不成,还要去外面请师傅?”兰花花问。

  “噢,有了,我想起来了,老三八是赵家的上门女婿,这老小子刚嫁过来的时候,跟着他老丈人干过两年,估计他的手艺没有丢。”老德顺猛然拍了拍脑袋说。

  “这老小子跟俺家有过节。我还真不想用他呢,我一看这个头顶长疮,脚底淌脓的家伙,就厌烦。”老兰头说。

  “哪能呢,为了大伙儿都有事干,有钱挣,再厌恶也得请他出山呀。”兰花花说。

  兰花花是个爽快的人,她心里窝不住事儿,心里既然有了主意,那就要去到老三八家去问一下。

  老三八这个倒插门女婿,以前有四个儿子,牛叉的不得了。正在老三八要晋升为旮旯村的“大狗头”时,不料小儿子却被高压线电成了焦碳,这才老实了不少。

  老三八还剩三个儿子,除了一个儿子是电工,另外两个儿子在工地搬砖。

  有人劝他让儿子去兰花花窑上干活,这样离家近,方便不说,而且挣的钱比搬砖的要多一些。

  老三八说,“我一个有儿子的人家。干嘛非要跟“绝户头”去打工呢,不去。”

  儿子,就是老三八的资本,儿子,就是老三八的腰杆杆,别管儿子济不济,三个儿子朝面前一站,老三八的腰杆杆挺的就像一座山。

  就连兰花花给村里老人送温暖,送大米油盐的时候,老三八也骄傲地说,

  “有钱怎么了?有钱不是照样巴结我,你看看,我就在家里什么也不干。

  她,兰花花,不是照样老老实实地给我送东西来了吗?”

  老三八觉的自己活成了一条狼,即使是头独狼,也要骄傲而自豪的活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