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里有女初长成 第三章这事不地道

《山里有女初长成》第三章这事不地道

作者:鸳鸯腿 字数:1777 书籍:山里有女初长成

  大丑左看右寻,他发现了一个“大土堆”,上面有个小洞,而且洞四周特别光滑。

  “就这儿,开挖。”大丑说。

  “刨人祖坟,这多缺德。”王二嫂说。

  在农村,村民们最忌讳的三件事,刨人祖坟,扒人房屋,深更半夜敲寡妇门。

  “这坟没主了,活着时有两个闺女,只是这闺女都嫁到外地去了。早就不回来了。”大丑说。

  “你吃不吃花生,是面子重要,还是花生重要。

  要不,等会刨出花生来,不许你吃。”

  大丑一边说一边拿起铁锨挖起来,大伙见了,一拥而上地挖起来。

  只有兰花花,躲在后边,她实在下不去手。

  再说,这只田鼠,一粒粒的把花生扒出来,再拉到窝里,这要费多少精力啊。

  挖走了田鼠过冬的食物,即使它逃过人类的残忍,在漫长严寒的冬季,它就要被冻死。

  那田鼠窝叽哩拐弯的,挖了好大一会,一只灰色的胖老鼠猛地从洞里窜出来,正撞在兰花花腿上。

  兰花花从小就怕这玩意儿,吓的惊叫一声,几乎跌倒。

  幸好大丑眼尖手快,一个箭步穿过去,对着大老鼠踩了下去。

  那老鼠被端了老窝,慌不择路,一下被大丑踩了个着,“吱”地一声,从嘴里,耳朵里溅出血来,死了。

  果然,不负重望,大伙挖到了田鼠的粮库,里面满满当当的,花生,黄豆,还有苞谷粒儿,草籽壳儿,足有十几斤重,这是一只勤劳的老鼠。

  大伙走过坟地,就坐在地边上吃起来。

  大队长周庆三又走了过来,抓起一把花生放进口袋里,

  “大伙使尽吃吧,这没违反规定,这叫鼠口夺粮。”

  没有人理队长,大伙唯恐落下,争着抢着抓花生吃。

  兰花花也吃,她放下了读书人的矜持,毕竟,吃饱了肚子才是硬道理。

  “兰花花,我家小姨子的婆哥,长的又帅,一担能挑二百斤的苞谷,他爹还是大队会计,介绍给你好不好?”

  大丑趁剥礼生壳的当儿,半真半假地说。

  “哟,这条件不错,人家老爹还是当官的。”有人附合。

  “当官的又什么了?兰花花,我给你介绍我的三表弟,可有本事呢?”王婆说。

  “拉倒吧,你的三表弟长的歪瓜瘪肚,又是个懒蛋二流子,一点活不干,这不是糟蹋兰花花吗?”有人抗议。

  “这年头,出力的不挣钱,挣钱的不出力,你知道人家有多挣钱吗?”

  王婆毫不示弱。

  “不就是一个卖老鼠药的,成天在旮旯胡同里,东躲西藏的,要是前几年,早被割了尾巴了。”那人又说。

  兰花花脸红了,低下了头,在学校,她努力地读书,说实话,她没有远大的理想。

  她只想考上大学,走出这闭塞而令人绝望的大山。

  听着她们的议论,兰花花不由地感到了一阵悲哀,难道这一生中就走不出大山了吗?

  天麻麻黑的时候,放工了。

  兰花花浑身像散了架,疲惫不堪地朝家里走。

  他的父亲,老兰头己坐好了饭,正坐在房门口等着她。

  “闺女,回来了?”

  “嗯。”

  “累不?”

  “不累。”

  老兰头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野马泡,递给兰花花。

  这是今天在芦苇荡放羊的时候,老兰头寻找的野山果,模样像个西瓜,只有拇指大小,但却香酥可口,兰花花从小就爱吃。

  兰花花没有接,只是走到饭桌旁,端起一碗山竽粥,一股气喝个一干二净,然后走回里屋,一头扎在了床上。

  干了一天农活,疲惫不堪的不只有身体,还有心里的痛,那种痛令人刻骨铭心,从今天起,她,兰花花,就正式成为了旮旯村的社员。

  她原本也想成为一只飞出大山的金凤凰,没想到,翅膀还未展开,就被永远禁固在了大山里面。

  “咳,闺女太累了。”老兰头重重地叹了口气。

  “呜啊呜啊。”一头驴叫声传了过来,该给牲畜们添料了。

  这是一头有个性的驴子,吃不饱就闹腾,它的左邻是头牛,右邻是头骡子,都被它踢伤过。

  没办法,也不知挨了多少鞭子,它依然驴性不改。

  老兰头只得把它单独拴在一个槽上,就这也不行,它饿了撞墙,把驴头撞的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老兰头连忙向牲畜屋走去。

  “老兰头,吃饭没?”有人打招呼。

  老兰头一看,是村头的王婆。

  老兰头和王婆不是一路人,这王婆就像一个山雀儿,成天叽叽喳喳的,从耳朵进去是老鼠,从他嘴里出来就成了大象。

  两人在路上走碰了面,向来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从来没搭过腔。

  今天王婆天黑上了门,不但抢先打招呼,还笑的满脸的包子褶都舒展开了,仿佛一朵正在开放的山茶花。

  这突如其来的热情,令老兰头很不自然。

  “他婶啊,饭熟了,还没吃呐,要不,一起吃吧。”

  “好嘞,好嘞。”王婆毫不客气,扭着肥大的屁股就进了屋,大大方方地坐在饭桌前。

  山竽粥,白加黑饼,(黑面饼上罩了一层白面丿,当然,还有一个熟鸡蛋。

  这鸡蛋可是稀罕物儿,普通人家还真舍不得吃,这是老兰头特意为女儿准备的。

  王婆毫不客气,先把鸡蛋剥了皮,一口吞了下去,噎的直翻白眼儿,一边拍着胸脯一边朝上蹦。

  老兰头怕出意外,连忙盛了一碗稀粥递过去。

  王婆接过来一饮而尽,又喝了三碗稀粥,王婆才安稳下来,一边吃着白加黑,一边说,

  “我说老兰头,你家祖坟冒青烟了,走运了。”

  “怪不得早晨,院前的老柿树上落了一只喜鹊,叫的那么欢。”老兰头说。

  “大队长周庆三的儿子,周小刀看上兰花花了,托我来做媒。

  这周小刀啊,家境没得挑,三间瓦房,再大的雨,也不会漏水。

  而且人品没得挑,又踏实又肯干,这三村五里,这样的条件,还真找不到。”

  周小刀和兰花花是初中同学,初中一年级毕业以后,凭他父亲的关系,被弄在了供销社赶马车。

  这是个肥差,那时交通不便,供销社的油盐酱醋,全靠马车拉进大山里面。

  不干农活不说,而且有固定工资,虽说少点,但也算半个公家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