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制霸人生 第三十五章 文化广场

《重生之制霸人生》第三十五章 文化广场

作者:邓丁 字数:2582 书籍:重生之制霸人生

  在春雨纷飞的三月初旬,顾北一直忙着“江大大”漫画的事,空闲时间会去西泽美院陪夏诺,偶尔去学校上上课,日子倒也过得安稳平静,最让他觉得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事情,莫过于廖建新收购了玉林区的新林纺织厂。

  这件事是廖建新打电话告诉顾北的。

  当时顾北有些意外,立马就想廖建新急不可耐的推动玉林区八一路文化栏项目的原因,本来相较于晴川其他高速发展的城区,玉林区的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效能低下的国营企业大多集中于此地,房价相对较低,现在晴川市政府要大力建设精神文明城市,在玉林区八一路打造全国最长的文化栏,这块地段的价格肯定会大幅度上升,廖建新拿下位于八一路中段的新林纺织厂,目的昭然若揭。

  廖建新在电话里说:“老弟,你现在要没事的话过来一趟,我有点事儿找你谈。”

  顾北笑了:“你发了一笔横财,不会是找我分赃吧?”

  廖建新道:“哎哟,老弟你是不知道我的苦啊,过来详谈吧。”

  顾北挂了电话,给赵拓打电话,赵拓开车接他去了新林纺织厂。

  廖建新已经在新林纺织厂大门口等他,拿下新林纺织厂,他脸上倒也看不出有多高兴,顾北走过去,接住廖建新扔过来的黄鹤楼:“廖哥,你的情操可真高尚呀,新林纺织厂几百号职工的嘴巴以后就靠你了。”

  廖建新听出了顾北话里的揶揄,摸了摸光秃秃的脑门说:“我倒是想贡献一份力,只是这个新林纺织厂吧,已经回天乏术了,污染严重,设备老化严重,生产效率低下,拖欠职工大半年的工资,职工们天天鸡飞蛋打,加上市政府要在这边搞文明建设工程,这么一个污染严重的厂子搁这儿肯定不像样啊,市政府那边就想停了,可是厂子停了职工们咋办呀,刚好我跟玉林区邓书记认识,他就找到我,我觉得这是个商机,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顾北笑了一声,廖建新的说法倒也没错。

  那个年代很多经营不下去的国营企业都会转手卖给私人,说的冠冕堂皇点叫招商引资,实际上就是将国有财产私有化,并且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这个过程不可避免造成国家财富大量流失,可是没办法呀,经营不下去的国企卖了还能搞点钱,不卖就砸在自己手里,而且那么多职工的安置和买断工龄都要钱,只能靠贩卖国有资产来补足。

  在90年代,像新林纺织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投资体制落后,官僚主义严重,不尊重科学,盲目决策走向死亡,最终被资本家接盘。诚然,喊了几十年的投资体制改革虽然比当年进步多了,但国有资本作为投资主体,投资体制永远难以改革,投资效率也没有人来关心,投资失败也没有人去承担责任,所以改革开放到今天,乃至于后世的2017年,我们从来没有达到过改革的目标,在本质上,国营企业与改革前夕并无二致。

  究其原因,国有资本的真正股东是人民、是纳税人,而人民与政府或掌管投资的官员之间,并没有建立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与官员也没有一点为人民投资的意识和责任,这个所谓的“投资体制改革”将永远是一句废话,“国退民进”的号召同样是一句废话。

  想想后世中国各大商业领域,国有企业不再直接控制企业,而且通过资源和政策优势进行资本垄断,几乎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国有企业巨人般的身姿,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以城市建设为核心的投资行为成了这些年国有资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演绎了“国进民退”的另一种版本,同时,也为资本家们撬动国家财产铺就了一条最便捷回报率最高的财富之路。

  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全国性的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化向全国蔓延,巨大商机让资本家们发现了巨大的土地级差机会,他们通过各种重组并购甚至是承包经营的方式控制日薄西山的国营企业,但绝大多数资本家们志不在怎么经营好国有企业,而且进行土地开发,像吸血虫般钻入国家的心脏部位汲取巨额财富。

  显然,廖建新就是其中之一。

  廖建新收购新林纺织厂的目的就是土地商业化改造,顾北不得不承认廖建新的商业嗅觉足够敏锐,显然在推动文化栏项目之前,廖建新就盯上了新林纺织厂,更让他觉得廖建新实力强大的地方是,目前国有土地转让的方式主要是划拨与批租,能进行商业地产运作的家伙都是根基深厚的,另外,拿下这块大约六十亩的地三四千万肯定跑不了。

  顾北很快就理清了这里面的门道,他忍不住去想自己如何才能在这场饕餮盛宴当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带着这个问题,顾北在廖建新的陪同下参观新林纺织厂,赵拓叼着根烟跟在后面左瞧瞧右看看,新林纺织厂停产已有一段时日,路上寂寥无人,旁边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臭水沟,不时有野猫流浪狗窜出,老厂房门前杂草丛生,特别荒芜,令人唏嘘。

  一路上,廖建新不时给顾北介绍新林纺织厂的情况,但并没有说找顾北过来的目的,顾北其实前世就对新林纺织厂有一定的了解,问廖建新找他过来到底是什么事。

  廖建新也不藏着掖着,点了一支烟说:“老弟,本来我是打算搞高档住宅区的,但拿下这个厂子付出不少代价,这你应该猜得出,这年头的职工可不好糊弄,为了安置他们我出了血本呀,导致现金流出了问题,没办法盖房子,可是架在这儿也是浪费时间,正左右为难呢,老弟,你有眼力,要不给我出出主意呗?”

  顾北想了一下,说起来他对这一带还算熟悉,在他的印象中,前世大一的时候玉林区还是一副百业待兴的状态,但从大二开始,玉林区大刀阔斧进行旧城改造政策,把污染严重、生产效能低下的国企整体搬迁,大兴土木,步行街、商业中心高档、住宅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迅速崛起为晴川繁华地段之一。现在看来,当年玉林区的崛起与市政府在此处开展一系列文明建设工程密不可。

  顾北抬眼望向老厂大门,大门的正对面着落着一排低矮的平房,有几家生意清淡的小饭店,于是他说道:“我觉得吧,我们可以从老厂沿街往里纵深搞一个美食文化广场,这里的地理位置不用我多说了,市文明建设工程已经上马了,大学城距离这里也不远,是玉林区做餐饮最理想的地段。”

  “你这个想法好呀!”

  顾北的提议让廖建新眼前一亮,他为了拿下新林纺织厂付出不小的代价,没有财力搞商业化房产开发,但搞美食文化广场不需要推倒重建,可以进行旧厂改造,通过招租的形式迅速回笼资金,等有了资金,大可以深入开发把美食文化广场后面的土地全部建成高档住宅区,照样赚的盆满钵满。

  廖建新摸摸锃亮的秃瓢:“老弟,你继续说。”

  顾北伸手一指道:“你看,将这一片厂区都规划成一个美食文化休闲广场,至少可以容纳三十家风格各异的餐厅,在这里经营的餐厅目光不仅仅局限于熟客,而是要打造成晴川市就餐的首选地,这就涉及整个美食文化休闲广场的品牌运作和外部环境的统一整治……”

  说到这里,顾北扭头望向廖建新:“我看这么着吧,美食文化广场的品牌策划和运作我帮你做,我开了家广告公司越秀你也知道,实力很强的,公司里都是些广告界大拿,现在啥都不缺就缺业务。”

  廖建新眼珠子一翻:“我看你打的是文化栏竞标的主意吧?”

  顾北笑了,竞标文化栏可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廖建新不也等着竞标成功拿下文化栏的承建工程吗?再者说了,给他出了这么一金点子,不收回点利息怎么成?

  要知道美食文化广场的理念正好和市精神文明建设吻合,与八一路文化栏项目遥相呼应,相辅相成,如果能够将新林纺织厂改造美食文化广场的项目创意设计方案归于越秀公司身上,赢得政府领导的欢心,肯定能够大大提升竞标八一路文化栏项目的成功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