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殁者 第271章 战前态势

《战殁者》第271章 战前态势

作者:大红辣椒 字数:2904 书籍:战殁者

  第271章战前态势

  “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这是错误的……”仇战叹了一口气说道。赵子立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这小子,居然敢直言不悔地指责委员长和最高统帅部……

  “这只是委员长的说词,他与最高统帅部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从多方面作出考虑的。”吴逸志看了一眼仇战解释道:“他们并不是没有考虑到日军占领长沙之事,而是因为考虑得过于充分。

  现在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日军现在无法分兵至武汉,也正是基于这个想法放弃长沙,从而造成日军兵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化,让其由主动进攻变为被动防御,也给予我军反攻的机会。”

  “我们的观点与最高统帅部出现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想法比较理想化。而我们的想法更为务实而已。”薛岳叹了一口气说道:“对于他们来说,放弃长沙可行。对于我们来说放弃长沙不可行。

  在我们接连失利的过程中,日军占领了我们近半个中国。但他们分兵驻防已经牵制了其大量的兵力。

  放弃长沙,必将再牵制其两个师团。而原驻守岳阳等地的兵力无法进行抽调。我军虽然如你所说被进一步压缩,但日军真想达到他们的战略目的至少要在武汉地区增四到五个师团对我军才能构成威胁。

  这样反而给我军更多的发展空间,一个平稳的发展空间。委员长的静待时机也就是这个意思。我军发展壮大了,就可以更好地配合世界反抗联盟一起对日军进行打击。

  说得简单一点,手中的军队壮大了,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就大。再说各帝国想借助中国的力量来牵制日本,而委员长也想多借助一下他们的力量来制衡日本。也可以借机争取更多的外援。这就是政治!

  至于说我们务实,是因为我们只是从局部战场上来分析问题。一旦长沙失守,我第九战区的处境将会非常艰苦,而收回长沙时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对于我们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仇战心中暗叹了一口气。自己还是嫩了一点,看问题不够全面,这也是他与这些老将们的差距。他所看到的仅仅只是第九战区的情况,说远一点也就是一个局部战区。

  经薛岳这么一解释,委员长和最高统帅部的决定也无可非议。他们之间的分歧实际上就是战略空间的差别。一个是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角度考虑这场战争,一个是从本地域的作战角度来考虑这场战争。

  他们还有一个差别就是,第九战区做了胜利的打算,而最高统帅部从失败的角度来切入。日军集结的是五个师团十多万人,而第九战区名义上有五十多个师,最终参战的也仅仅是三十多个师的样子,兵力不超过三十万。

  而且还是在物资非常缺乏的情况之下开始这场战役。按常规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第九战区的胜算并不是很大。最高统帅部从失败的角度来思考无可非议。

  而刚刚取得万家岭大捷和武宁大捷的薛岳,面对这一次的会战,信心明显高于最高统帅部。由于认知上的不同这争议也就合情合理。

  “仇老,事实上薛将军的说法是对的。当时最高统帅部的分析也没有出错。”赵政国想了想说道:“随着日本开避了南洋战场之后,国民军从各战区抽调了几十万大军入甸作战,第九战区的兵力也减少了不少。

  同样日军的武汉战区也抽调了部分精锐部队进入南洋作战,对我军的进攻频率也下降了下少。从而围绕武汉地区形成一种军力平衡。”

  “是这么一回事。”仇老点了点头说道:“当时我也的确没有想到国际局势会对中国战区影响那么大。苏联在中苏边境屯兵百万,日军在关东的几十万部队根本就无法抽身。他们开辟南洋战场最后还要从中国战场上抽调精锐作战部队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后期因为抽调了一部分精锐部队进入南洋,日军在武汉的部队数量没有什么改变,但战斗力还是下降了不少。他们也从此无心针对中国战场。也让中国缓了一口气,在此期间争取了大量外援发展了不少军队。”

  “然后把这些军队用于内战之中。”李家豪说道。仇老和赵政国都看着李家豪没有说话。

  “我们不谈这个问题。”赵政国看了一眼李家豪又看了看仇老说道:“关于第一次长沙会战,很多网友都抨击国府放弃长沙的决定。从仇老所讲的来看他们的做法并没有错。

  保持强大的抗抵力量是每一个元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讨论国民军强大军队是不是用于后面的内战,但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样做是必须的。

  中日之间的消耗战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中日之间的决战迟早会爆发。后期虽会没有预想之惨烈,但他们还是想这样做。只不过国际局势发展太快,快到日本人措手不及。

  那枚核弹提前结束了这场不应该发生的战争。至少为中国减少了千万人的死亡,也替日本人减少了几百万人的死亡。

  更重要的一点,苏联没有借口以强大的兵力由东三省打到中国腹地,最后中国也象德国和朝鲜一样被强行分割,成为另一个战场的焦点。我想这也是美国不想看到的。”

  “这……”李家豪看着赵政国,没有想到还有这些道道。

  “小赵说得对。”仇老笑了笑说道:“如果不这么快结束战争,美国被日本牵制,苏联必将从东北向关内推进。随后美国必将介入中国事务,这将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李家豪点了点头。一旦苏联进入中国然后扶持中国共1产党建立政府,扶持自己的势力,美国也将马上派兵直接介入进来。两大阵营将会在中国再一次展开一块战争。内战也不会那么快就结束了,中国的主权也会被长时间分割。也不会这么快重新站起来。

  这中日之战结束得早,苏联自然就不会有这样的打算,毕竟刚从二战中走出来,还不宜马上展开另一场战争。他们与美国也就都默契地选择不干涉中国事务。在中国对日本军队的战争介入的深浅直接决定了他们这些超级大国对中国的态度。

  “这核武好呀!用得好!”李家豪点头说道:“中国应该感激这枚原子弹。仔细一想真的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仇老,还是继续吧。”越说越离谱了,赵政国忙重新引入话题道。

  薛岳坚持守长沙的确是仇战的那番话坚定了他的决心。长沙不守,军人的职责何在!先不管国际形势如何,薛岳作为一名战区司令长官首先要考虑的是他所守的这方土地。

  他不是坐在国府的那些高级参谋,他深刻地体会到沦陷区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他深刻地体会到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艰辛。放弃容易,拿回来就难了。不知道有多少生灵涂炭!

  这就象是一局棋,长沙这枚棋子拿在了日军的手里,主动权就在日本这一方。作为一个方面的将领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刀柄拿在敌人的手里,就如如鲠在喉一般难受。

  仇战随后每天都在战区作战指挥室。薛岳连续三天打电话给委员长,委员长最后干脆不接他的电话。至此薛岳不得不放弃了陈情。

  部队的布置发生了微调,第4军仅留下了一个师在岳麓山一线,原守长沙的两个师全部移到了捞刀河一线,把作战区域前移至汨罗江至捞刀河一线。也算是应付了委员长不守长沙的命令。

  原计划把第73军、87军调至长沙外围的方案不得不停下来,第54军也只派了两个师上去。这样加上第5军和新6军一共10个师没有参战。另外摆在湘江西岸的第99军也基本上用不上,第4军的三个师最终也只有一个师参战。参战的部队也就是三十多个师而已。

  日军方面的布置也开始清晰起来。江西方面,第106师团一部在武宁集结。第106师团一部与第101师团主力在南昌外围集结。

  鄂北方面,第33师团在通城集结。湘北方向,第6师团,由第3师团抽调的上村支队,再加上第13师团奈良支队,兵力应该是两满编师团以上。至少有五万人左右。还没有算上他们将在汨罗登陆作战的部队。(注:实际上在汨罗营田登陆的是上村支队。)

  压力已经很明显,作战的重心是湘北地区。他的三个方面作战指挥,罗卓英、王陵基和关麟征,以关麟征的压力最大。

  他们一直没有放松对汨罗营口地区的警惕,但这支登陆作战部队的出场必须要等到中前期才会登台。目前还不能锁定目标。

  不难理解,日军武汉第11军一共是七个半师团,江南四个半师团,江北三个师团。其106师团警备武宁,101师团警备南昌,独立混成第14旅团警备九江庐山地区。第6师团警备岳阳,第33师团警备鄂南地区。

  江北三个师团分别警备,第3师团驻应山,负责应山至信阳一线。第13师团驻云梦,负责平汉路以西,安陆以南地区。第34师团驻黄陂,负责宣化店、麻城、宋埠等地区。

  对南作战时,他们只能在江北抽调部队,对北作战时也只能从江南抽调部队参战。由于他们都有防区,必须要保证相对的防御力量,所以只能抽调机动部队参战。

  本部来自看书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