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第四十一章 疟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四十一章 疟疾

作者:晓了个麒 字数:2905 书籍: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今天朱厚照兄妹三人来到小李庄,观看改建工程。现在工程才刚开始,主要做的就是把原先的房子全部拆掉。3000多人一起拆房子,场面壮观得很。

  老李和白孝德还在旁边作陪,几人看着工程开始,心情十分不错。不一会儿,黄德良面色沉重,快步向朱厚照走了。朱厚照看着黄德良的表情,不由问道“子得(黄德良的字),出了什么事了?”黄德良沉重地说道“疟疾”。几人面色都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朱厚炜问道“现在有几人?”黄德良面色稍缓“有3户人家,现在已经发病的有4人。”

  疟疾是有传染性的,在明朝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很难治愈。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现在正值夏天,蚊虫很多,一开始得病的4人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妥。直到今天,四人都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盖了再多的东西也还是觉得冷。这是疟疾的发冷期。

  疟疾一共分为潜伏期,发冷期,发热期,和出汗期。潜伏期与常人无异,所以也看不出什么。要了发冷期才有明显症状,而黄德良最近还在为村民检查身体,一听到患者家属的报告就立马过去诊断,算是发现地比较早了。

  现在怎么办是在场几人讨论的问题。依着大明时期的做法就是把病人往偏僻处送,再把病人用过的东西都烧掉,能挺过去就接回来,要是挺不过去那就没办法了。

  最后朱厚炜说道“现在为了以防万一,所有人都回家呆着,让锦衣卫到京城去买驱蚊之物,分发各家,在到市面上找臭蒿,榨成汁给病人服下,要是周围没有,就立即派人到陕西去找,这几天都不要出门,所有的粮食全部由食堂做好,派人送往各家。”黄德良问道“二殿下,这臭蒿可以治疗疟疾?”

  朱厚炜点了点头“应该有用,让患者家属与病人分开吃住,最好不要呆在一起,屋子也要通风。对了,把村里有人得疟疾的事情告诉村民。”

  老李急忙说道“不可,要是说了,人心就乱了,指不定出什么事情。”朱厚炜听了摇了摇头“让他们全部呆在家中,却不告诉他们为什么才更容易出事,告诉他们就说黄御医已经有了治愈的办法,大家在屋子里等着就好,不用几天就能出来了。”老李听了点了点头,然后就叫人去敲锣召集众人了。

  不一会儿,刚才还热闹非凡的工地就没人了,整个庄子一片安静。所有工作的村民全部回到了家中,然而没过多久,300多朱府的一期生开始挨家挨户地到每一户人家里传达了太子的话,也就是朱厚炜刚才说的,另外,还加入了新的东西,就是朱厚炜借鉴后世的一些卫生习惯。主要就是勤洗澡,勤换衣,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街上不能随意吐痰,不管大人小孩一旦要排泄必须到建造的厕所里去,或是自家也行,有异味的饭菜也不要舍不得,一定要丢掉,不能吃,不然就容易得病,非常可能得传染病,不仅害己,连身边的亲人也会被伤害。

  这个时代的人,社会精英分子还好些,至于百姓基本是没有什么卫生习惯概念,所以一旦发生传染病,最后损失一般都会很严重。有了这一次的卫生讲座,以后村里也就不太容易得病了,既然不能有效地治愈各种疾病,那就只能尽可能去预防了。

  由于知道村里有了传染病,兄妹三人也就早早地回了皇宫。到了晚饭之后的闲谈,朱厚炜把这事告诉了弘治。弘治听完也是面色一凝,问道“那小李庄离京城不过20里路,会不会传到京城?”朱厚炜回答“现在小李庄基本已经被封锁,只有少数人进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京师人口近2百万,一旦有疫情那就是大灾难了,不可不防啊。”弘治点了点头“如何去做?”“分两路,一路派顺天府以及锦衣卫搬出京城的垃圾,让工部的人梳理京城的各条水流,大的水流清淤,一些小的水沟,死水全部填没,这样就能减少蚊虫滋生,另一路就是在《明报》和《百姓报》向百姓灌输卫生习惯,还要点明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这样一来才能做到最好的预防。”

  弘治想了想“打扫垃圾还好说,只是这清淤估计也是颇费钱粮啊。”朱厚照这时说道“爹爹放心,朱府还有钱财,可以从朱府支出。”弘治听了笑笑,微微摇了摇头。朱厚炜想了想说道“爹爹,不如这样,清淤的银钱由户部支出,所有人员的支出就由内库支出,每人三两,由朱府来付款。”弘治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就以厚照的名义发下去吧。”

  第二日,锦衣卫就买来了大批的驱蚊之物,还有少量的臭蒿,黄德良马上带人把榨出的汁给患病的人送去,然后继续在村中为村民检查,结果今天发现2人也开始发冷了。黄德良一面叫锦衣卫继续收附近的臭蒿,一面告诉朱厚炜,让他派人到陕西去采一些过来,要给村里人都喝上一些,以防万一。《百姓报》的白时中也和朱厚炜谈了一会,然后开始把朱厚炜的卫生习惯条例在润色一下,准备出版在下一期。

  经过了半年多,《百姓报》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大部分的底层百姓都是选择《百姓报》,一些文人也开始认可或是不反对《百姓报》这样的新事物。由于受众开始增多,一些商人开始谋求合作,一开始是要求入股,然后在报纸上给自己的产业做专门的介绍,也就是广告,白时中拒绝了,后来找上门的商人越来越多,白时中只好向朱厚炜报告。最后在朱厚炜的指导下,白时中把这些商人聚集一起,开始竞标广告位,广告位一期只有10个,时间是半年。这些人对于新的广告模式还不是很相信,所以10个广告位总共售出6800两,这也是《百姓报》第一次盈利,本来报纸出售价格都是成本价,根本不赚钱,甚至还要亏钱。这笔钱不算多,不过朱厚炜知道,一旦这些商人尝到甜头,以后会出更高的价格来竞拍广告位,那时才是报纸的果实成熟之日。

  现在的百姓报业已经不是只有白时中光杆司令一个了,半年来陆续招募了10几个读书人,大部分都是举人,或是在民间,家乡有着不小名气的读书人。有了这些人相助,白时中办起报业来更加得心应手了,甚至连大比的心思也淡了,现在的生活他很满意,除了在朱府授课,就是到报业来和志同道合的读书人研究将要出版的报纸内容,现在朱厚炜给他每个月30两的月薪,再过段时间,他就可以在京城买上一座不小的院子了,到时候再把家人接来,那样就完美了。

  《百姓报》上的内容已经交给白时中了,现在就等着工部来计算将要花费的银子了。不过锦衣卫和顺天府的衙役捕快已经开始把京城的角落的一些垃圾向城外运输,然后到指定地点焚烧。不打扫不知道,一天下来,光是运垃圾的马车就50辆,还是全运了两次,这还只是京城的一角。城中百姓一开始还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么平时耀武扬威的官差做这些杂事,可是一天就打扫出这么多,百姓的心里也有着不小的触动,合着自己在大垃圾堆上住了这么久,自己还不知道。一些比较勤快的就开始在家里开始了大扫除。

  今天是患者喝了臭蒿汁的第二天,虽然这东西味道不仅难闻,还很难喝,可是为了自己的性命和家人,不得不一口气全喝掉。第二天得时候,最先发现的四人已经慢慢不再畏冷,而且也没有进入到发热期,不由让家人都放心了,黄德良来复诊的时候也是惊喜交加,没想到这让人讨厌的臭蒿竟然对疟疾这种顽症有这么好的疗效。

  今天村里又发现一人患病,不过现在黄德良心中充满信心这群患者早晚会被治愈的。黄德良到访的村民看见他脸上的笑容,不禁心中也安定下来。

  整个京城的大扫除还在持续着,短短三天,扫出的垃圾就让50辆马车来往运了10趟,但是还没全部打扫完。工部已经计算出这次的清淤一共要花多少银两。大概算下来要花10万,不过京城每过几年都要清淤的,所以户部的人很豪爽的把钱付了,毕竟同一个京城,同一片环境,干净点总是没错的。

  《百姓报》这一期刊登之后,京城从原来的少数人发展到了全城人,都开始了大扫除。朱府特意招募了200京城内的穷人,老人,让他们做环卫工人,每月1两半的银子对于这些人来说不异于久旱甘霖。京城的大街小巷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大竹篓,这是专门让行人摆放垃圾的,城内百姓家门口也会有这么一个竹篓,每天都会有环卫工人来收,最后运出城外处理掉。大街小巷得偏远处还修建了公厕,方便行人如厕,里面的产物也会有人来收。

  清淤也在有条不絮地进行着,河底的淤泥被一船船地挖出,最后送到各个皇庄,进行肥田,小的死水沟全部被填埋,减少了蚊虫的滋生,整个京城焕然一新,基本就闻不到怪味,臭味了,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贫穷百姓对于这一次朝廷的举动都纷纷称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