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第三十四章 军户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三十四章 军户

作者:晓了个麒 字数:2810 书籍: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下一站就是青州府了,这里是白孝德的老家,他在当地也很有群众基础。经过上一次的教训,招工队开始改变方式,不再把百姓集中到县城,而是直接到村中直接招工。队伍分成了30只小分队,进入州城,县城周边的村落,每只小分队有3名一期生负责登记,20名锦衣卫负责保驾护航,其中有3人拿的是小规模战斗利器——诸葛连弩。

  接下来的行动就很快了,基本每个县城都只用停留2到3天,当地官府也配合的相当到位。这些贫苦百姓对于官员来说不是好百姓,因为他们时常不能按时交付税收,但由于当地的宗族集团力量相当强大,有时候就不能使用强制的手段。

  在当地,许多宗族都是由有功名的族人领头,而这些领头人相互之间都有交情,与官场也有交集。封建时代是一个皇权不下乡的时代,官府要到村落去办什么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依靠当地宗族的势力。太平盛世每年要被判砍头的人并不多,难道真的是百姓自律,不去触犯王法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大多数的刑法早就在宗族里就被判罚了,根本不用向县里或是州里禀报。

  官府把这些贫苦百姓视之为累赘,巴不得把他们赶快送出治下,但是宗族不这么想,族人再苦那也是一个家族里的,如果因为穷的过不下去了而远走他乡,那就说明这个族长能力不行,没法带领族人奔小康。那些贫苦百姓对于这次的皇太子招工不是很信任,也不愿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寻找不确定的未来,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看见成功的案例,所以招工队在青州府的13个县,总共300多个村的招工,仅仅招到100多户人家,平均下来三个村才有1户人家肯去,这还是因为有白孝德从旁协助,不然还会更少。牟斌,白孝德在当初小李庄制定计划的时候就预料到了这个情况,所以这次的结果并没有打击到他们的信心。

  这100多户人先是由部分锦衣卫护送,直接在大运河坐船去京城,剩下的人则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去兖州府,另外一部分去莱州府和登州府。白孝德和锦衣卫一个副指挥使去兖州,牟斌亲自去登莱二州。

  先说说兖州的白孝德,他的情况很稳定,兖州20多个县,将近500个村,一共招到了200户不到,不过其中还有几户是河南过来的。锦衣卫副指挥使带着这些百姓先回京城去了,白孝德带着剩下的人,再赶往登州,去帮助莫斌。

  这时候牟斌的队伍已经把莱州所有县城都走遍了,一共招到了50多户人,剩下的就是莱州的卫所了。来之前都想到招民户会很困难,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猜想。这么多县城一共才招了不到400户,成绩很不理想。这次朱厚炜给他们的目标是1000户,这还差着一大半呢。民户不行那就只有试试军户了。明朝的户籍制度和卫所制是开国就已经定下的,主要的就是民户可以变为商户,军户,匠户,也可以走仕途,但是军户,匠户,乐户就不是这样了。他们的身份从一生下来就是如此了,军户生的还是军户,匠户生的还是匠户,乐户也是如此,基本一生就是这样了。现在是明朝中期,但是军户的生活已经是水深火热了。卫所里都有田地,这些田地也是卫所的主要生活来源。不过这些年下来,卫所里底层军户的田地越来越少,更多的变成了上官的土地,大部分的底层军户甚至是没有土地的,他们只能帮上官种地来获得收入。

  碰到一个好点的上官,就多赏你一口饭吃,碰到个人品不咋样的那就苦了,一年到头不停歇地干活,吃不饱也穿不暖,还要倒欠上官的债。说起来很离奇,不过在卫所里却很平常。

  军户由于过得很苦,所以基本不会有民户跟他们结亲,他们只好找相同的军户来繁衍后代。由于家里实在穷的厉害,所以结婚时都是你的女儿嫁给我儿子,我的女儿就嫁给你儿子,彩礼那是低的可怜,有时甚至都没有。

  这一天,牟斌就带队来到莱州的浮山前所。到卫所招人是最后的办法,当时朱厚炜也是同意的。刚到浮山前所,牟斌的脸色慢慢沉了下来,在来的路上,他看到了正在路边田里劳作的军户。现在不过是三月上旬,天气算不得暖,大概也就15到20度,可是田里的军户基本都是光着上半身,裤子也是有许多破洞,放眼看去,一根根的肋骨清晰可见,每个人的脸颊都是瘦削的,耕种时也没有那种带着希望的表情,有的只是麻木。

  不一会儿就到了浮山前所的城内,城墙倒是威武得很。洪武三十二年(1398)年,朝廷在莱州即墨县以东设立了鳌山卫,下辖右、前、后3个千户所,其中前所设置在浮山寨,称“浮山备御千户所”,简称浮山所。浮山所的南面靠海,这里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建筑。浮山所城略呈长方形,南北长422米,东西宽403米,周长约1500米,占地约17公顷。这座如今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城池,当时却足足建了14年。浮山所城的城墙高约8米,厚5米,以夯土筑成,外面还包了青砖,城上还砌有雉堞(矮墙),从城外看上去颇具规模,威武雄伟。城内有十字大街,可跑马、行车,官署就设在十字大街的交叉口西侧街北。两条大街将长方形的所城均匀分为四个部分,各个姓氏分区聚集而居。

  城墙门口有几人正在恭候,牟斌骑马上前,只见那几人已经一路小跑过来,离着牟斌还有4,5米就跪下,领头的那人道“下官浮山前所千户金来宝叩见大人。”牟斌勒住缰绳,面部表情地说道“金千户起来吧。”金来宝立马站起来,谄媚地看着牟斌,一边拱手到“不知大人到此有何贵干?要有什么事,您说话,下官一定办妥。”金来宝看着大约40来岁,不到1.7米,体重却起码170斤,胖的脸上都不见皱纹,眉毛短而淡,一双金鱼眼,最挺大,身上穿的是崭新的公服,袍子是青色的,上面绣的是彪,腰间是一根素银色的腰带。看的出这位也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本官要来干什么你不知道?”牟斌眼皮半搭着,有些冷淡地说。

  金来宝继续谄媚道“大人可是为太子殿下来招长工的?”牟斌看了他一眼点点头。金来宝面露难色道“这招工的不是只有民户吗,千户所里却只有军户啊。”牟斌哼了一声“要本官给你看看圣旨吗?”

  金来宝面色一变,忙弯腰拱手道“不敢,不敢,有大人在这儿,下官听着吩咐好好去做就是了。大人大老远的过来一定累了,不如先进城到官署中休息一会,下官去把那些人都聚集起来,大人看怎么样?”

  牟斌点点头,坐在马上把缰绳一递,金来宝忙接过缰绳,牵着马,走向官署,后面的队伍也慢慢向城中走去。

  一进城,牟斌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刚从外面看,城墙威武雄壮,浮山所城也能称得上是一座坚城,但是进去后转头一看,上面基本没有军事器械,而且年久失修,不少城垛里面都已经掉土了,只剩下外面的薄薄一层,上城墙的台阶也是坑坑洼洼,要是快速地沿着台阶往城墙上跑,那非得摔一跤不可。

  街上也是不时传来异味,路面上也是坑坑洼洼,还有不少垃圾,就在路边甚至还有人和动物的粪便。街道上没有什么行人,街道旁的屋子基本都关着门,但是里面有人,有的人正在用一种好奇,畏惧的眼神透过门缝或是窗户缝看着牟斌的队伍。

  浮山城不大,不一会就来到了官署。牟斌下了马,被金来宝引到大堂,就让他去召集军户。金来宝便快步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城中响起了钟声,田里耕作的人有些疑惑地看着城里,然后都开始向城中走去,城里的屋子里也出来些人,不过人数不多,还基本都是女人。

  原来浮山所的军户非常穷,穷到什么地步呢?很多人家衣服都不能做到人手一套。他们就让出家门的亲人穿着衣服出去,不出家门的就浑身****地呆在家中。所以现在城里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牟斌在官署看着房子的装潢,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古代做官基本有个潜规则,那就是做官不修衙,但是卫所里是不一样的。文官在县里,州里做官,基本都是有一定年限的,到了时间,就会有京察,也就是上面的人来考评你的成绩,好的那就升官,做的不行的那就贬官,或是调任,年纪大了那就退休,总之会变动,也就是流官。卫所里很多千户基本都是世袭的,那么几代人都用一个官署,自然就会把官署修建的好一些,自己住的也舒服。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在官署前的空地上,陆陆续续地站满了赶来的军户,大概有个1000人左右,看着都是壮年男女,老人很少。牟斌已经来到了官署大门口,正站在台阶上。金来宝则是小跑过去,笑的跟朵花似得说道“大人,人来的差不多了,可以开始了。”牟斌点了点头,看向这些军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