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改革家 66、政局多变

《大唐改革家》66、政局多变

作者:可乐泡茶 字数:5551 书籍:大唐改革家

  “皇帝李渊交给我的任务,去调查陈叔达还有萧瑀和李世民勾结的事情,可是他们没有理由勾结啊?”张超想道。

  张超开始在白纸上面,然后用自己刚刚做出来的鸡毛笔开始写写画画。这个鸡毛笔是张超为了适应后世的习惯,用来做一些草稿用的。一些不是正式的文书,他也多是使用鸡毛笔来进行书写打草稿,然后才用毛笔进行重新抄录。不过,他现在并不是在写草稿,而是在进行分析一些关系。

  “陈叔达是当年南陈时期的皇族,南陈被隋朝灭了之后,他进入隋朝为官,算是亡国皇族。陈叔达在江南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代表了江南豪族的利益。而萧瑀,萧瑀是西梁皇族的宗室,而西梁起源于南梁,而南梁被南陈的陈霸先灭亡。他们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敌人,关系应该不好。而之前的局面也都表明了他们的关系并不好,经常争吵起来。”

  “可是,他们为什么会一起为李世民说话?江南豪族并没有支持李世民的想法,至少表面上没有太过明显的情况。而西梁更是和李家没有什么合作关系,不论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当皇帝,那他们其实都可以安享富贵。可是,他们为什么会一起支持李世民,没有道理啊!”

  张超在这个白纸上面把陈叔达还有萧瑀和李世民三个名字写到了一起,然后想办法分析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是张超想破脑袋也都想不出来,这个萧瑀和陈叔达为什么会帮助李世民,偏向于李世民帮助他说话,尤其是在李渊面前帮助李世民说好话。当然,如果按照原来历史上的记载,那是表明他们看中李世民,认为李世民是明主,所以才会支持李世民。

  可是张超鬼才会相信这种狗屁理由,历史书绝对不能够相信,历史也就是一个婊.子,谁都可以来“操”两下。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陈叔达和萧瑀这两个代表了两个亡国皇族的身份,并且还都是关系不好的人居然一起支持一个人,这里面绝对有文章。他们两个其实都是有亡国之仇,陈家灭亡了南梁,造成萧瑀的萧家被迫在北方政权的帮助下建立了西梁,然后后来并入了隋朝。这个也就是关系到当年南北朝的事情了,不过后来那南陈最终也都是被隋朝灭亡,这样两个家族都是亡国皇族。可是萧瑀和陈叔达代表了两个家家族在唐朝的身份,而他们其实关系很差,毕竟祖先有亡国之仇,不是那么容易消解的。

  至于另一方面,他们其实没有必要参与夺嫡之战,他们参与夺嫡之战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好处。他们都是亡国皇族,身份上的超然地位让他们无法能够在李唐获得绝对的高位。他们不管是支持谁,他们其实背后也都代表了江南豪族的利益,他们其实也都是江南豪族的代表。他们没有理由参与夺嫡,夺嫡对于他们的利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巨大。

  可是这个萧瑀和陈叔达居然一起支持了李世民,这个肯定有他的内在联系。不过张超一时之间也都无法能够判断出他们的内在联系在那。如果不弄清楚这个内在联系,那张超也都无法完成李渊交给他的任务。因为李渊让他调查陈叔达和萧瑀为什么支持李世民,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萧瑀和陈叔达的属下并没有直接出面支持李世民,也都没有公开支持李世民。他们只是在两个宰相私底下暗中支持李世民,只是出于在关键的时候帮助李世民说两句好话,可是也仅限于此了。所以,这一切的证据也都表明江南豪族并没有加入到这次夺嫡之战里面。从过去的历史来看,江南豪族在争霸天下的‘游戏’里面并没有太多的优势,都是在北方统治南方。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北统南为主,所以造成了北方的政治团体占据主要优势。而最近数百年以来,统治中国的都是以关陇集团为主,山东士族也都被打压了不少,并不占据主流。至于江南豪族,根本没有太多资格参加到争霸天下这个游戏当中。他们距离中原太远了,无法有效的影响到中原。他们想要支持李世民,那他们的‘后勤压力’可真是够大的。从江南输送政治影响力,太不现实了。他们与其参与到夺嫡之战,不如好好的想办法经营好本土,然后固守一方,最后派出几个优秀的人参与到中央的争权夺利,互为表里也就行了。至于夺嫡之战,难道不是太多余了吗?”

  张超很快也都分析出来了,江南豪族没有理由参与夺嫡之战。这次夺嫡之战,其实也都是北方的关陇集团还有山东士族有资格参加,至于江南豪族他们参加这次夺嫡之战成本高,收益低,所以他们应该不会如此愚蠢的参加这次夺嫡之战。并且朝廷之上也都没有证据表明江南豪族的代表大量参与了这次夺嫡之战,甚至这个陈叔达和萧瑀也就是通过了一些说好话之类的简单帮助来帮助李世民,并没有用全力支持李世民。

  而张超马上开始思考,原先历史上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当了皇帝马上罢免了萧瑀和陈叔达两个人。而如果从这方面来看,李世民这个行为显然有些问题。历史上虽然把萧瑀和陈叔达列为了帮助李世民夺嫡的重要功臣之一,可是为什么李世民刚刚当了皇帝没有多久,也就罢这两个家伙的宰相职位都给免除了?而如果只是从表面上来看,李世民也许并不相信这两个家伙。当然,当时也不排除李世民是想要把宰相的位置留给自己人,也就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这几个高级亲信。

  可是李世民这个直接免除元老宰相的行为,是不是吃相太难看了,不怕别人寒心吗?陈叔达和萧瑀明显也都是帮助他夺嫡的功臣,可是李世民居然刚刚当皇帝没几天也就废了他们的宰相职位。这个显然不符合常理,因为任何一个皇帝刚上任,虽然必然会面临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况,可是李世民却显得太着急了,完全不像是一个政治家应该有的举动。

  可是,能够凭借他如此“冲动”的行为也就判断李世民不是一个成熟政治家,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恐怕历朝历代的皇帝每一个人能称之为成熟政治家了。李世民不蠢,反而非常聪明。可是李世民居然做了这么一件“蠢事”对于人事调整太过着急了,尤其是宰相的人事调整,那简直是“硬干”啊!那建立在李世民不蠢的情况下,那说明李世民是经历了深思熟虑的,他认为哪怕硬干也要把这两个宰相给“撸了”。

  “李世民不蠢,他刚刚当了皇帝才不过几个月,也就把宰相给罢免了,并且在大家眼里面这两个还是他的功臣亲信,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也都不应该这么快啊!那从这点足以说明,陈叔达和萧瑀未必是李世民的亲信,甚至李世民对他们根本不放心,甚至不信任。可是难道萧瑀和陈叔达也就是蠢货,帮助一个不信任自己的皇子吗?他们这个是何苦来哉呢?”张超再次想道。

  张超对手下一个书吏问道:“你从我大唐开国以来也就开始任职了,你说说当年陈叔达和萧瑀是如何当上宰相的,当时朝廷经历了什么了吗?”

  那个书吏听到了张超询问,马上非常乐意的解释说:“当年皇上刚刚起兵,手下都是从太原带来的人。而那个时候,皇上身边的亲信不多,尤其是能够胜任宰辅之人更是非常稀少。能力足的资历不够,资历足够的能力不足。当年皇上在创业的时候,不拘一格用人才,甚至连义原郡公武士彟这个商人出身的人也都加以重用,甚至当做了亲信好友来对待。可是当时我皇上接受禅让的时候,朝廷中枢的三省却没有太多人可以担当宰相之位。当初皇上称帝之时,以窦威和萧瑀一起担任内史省内史令,也就是中书省的中书令。刘文静为纳言,也就是现在的门下侍中,裴寂为尚书仆射。虽然秦王是尚书令,可是却没有实际能够管理尚书省的权利,事实上裴寂也就是事实上的掌管尚书省的人。”

  “后来,刘文静谋反,被皇上诛灭。然后窦抗接任了纳言,这样也就造成了内史和纳言两个宰相都是窦家的人。”

  张超马上问:“皇上不避讳一下吗?窦家可是外戚啊!”

  “是的,窦家是外戚,自然不可重用。可是当时皇上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没有合适的人才,那自然也就是要优先使用自己的亲人。不过接下来,窦抗很快也就被皇上下令不能够干涉纳言的职权,改为让陈叔达来负责门下省。陈叔达当时开国之时是门下省的黄门侍郎,所以实际上负责门下省的是陈叔达。窦抗去世之后,那也就是陈叔达顺势接任纳言之职位,后来也就是改变称呼成为现在的侍中。而窦威后来也都逐步淡出了朝廷,以外戚身份荣养,没有继续干涉政务。所以萧瑀也就成为了内史省的直接掌管人,后来升迁担任尚书仆射。”

  张超马上接着问:“那为什么皇上要让萧瑀和陈叔达拜相呢?”

  “因为皇上没有人可用,所以这才会让他们担任宰相。想要担任宰相,不是那么容易的,出身、资历、能力等等缺一不可。所以,皇上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只能暂时用他们了!”

  张超继续思考,大唐初期的政治人事安排其实并不太合适。因为李渊居然在关键的时候拿不出一个挑大梁的人才,不惜任用外戚。而当宰相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唐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当宰相,按更是不容易。出身、能力、资历甚至是机缘也都是缺一不可,尤其是出身问题,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鸿沟,也是最难以跨越的鸿沟。李渊刚刚开国到时候,当然不可能任用寒门出身的官员当宰相,因为他要获得士族的认可。如果直接任命寒门担任开国的宰相,那肯定是要让很多士族寒心,不会支持李渊了。所以,以后怎么办那以后再说,可是开国时期必须要让士族担任宰相,必须要给士族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可是李渊身为关陇集团的人,首先不可能任用山东士族的人。而当时李渊身边关陇集团的人没有太多,能力强的资历不够,资历足够的能力不够。所以只能够用外戚,可是外戚也是一个危险的玩意。所以李渊任用外戚窦家也都是临时的个选择,并不是长期的。果不其然,很快出身江南豪族的萧瑀和陈叔达也就上位了。也许这个是李渊没有办法的办法,任用江南豪族,这样能够避免自己内部的混乱。李渊这个是在和稀泥了,既不用自己的关陇集团人,也都不用山东士族。

  如果从政治方面来看,在双方都在争抢一个位置,那他们肯定会争斗起来。而有的时候双方实力差不多,如果争斗起来必然会陷入一种两败俱伤,然后让政权覆灭的结果。而这个也不是双方都想要看到到结果,所以他们很容易达成一个平衡。如果双方实力差不多,争斗下去会两败俱伤,那不如安排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人选,这样平衡大家的利益。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所以也许李渊是出于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之间的一次的平衡,然后任用江南豪族出身的萧瑀和陈叔达了。

  “如果是这样,那确实能够解释得通了,萧瑀和陈叔达只是李渊在没有合适的人选的情况下,一个平衡各方利益的选择。可是,这种平衡各方利益的选择,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一旦各方达成了一个新的妥协,那么他们也都不可能能够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那也就是说原先历史上萧瑀和陈叔达被免职,虽然是李世民在过河拆桥,可是也是一个历史上的必然因素。他们的宰相位置来得非常的侥幸,只是出于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互相妥协的结果。所以,不管是李世民当了皇帝,还是李建成当了皇帝,那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要把他们清理出去。因为等到了大唐第二代皇帝开始的时候,第二代皇帝身边已经聚拢了很多人才,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做法,新的皇帝肯定要扶持自己人上去。萧瑀和陈叔达这两个老臣,就显得非常碍眼了,所以他们被免职是历史的必然因素。”

  “可是,陈叔达和萧瑀难道就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作为一个成熟政治家,自然应该看得出来自己是一个平衡的产物,他们肯定能够看出来自己这个位置坐不久了。如果一个官员在再知道自己当官当不久了,马上就要退休了之后,他们会有什么想法呢?”

  张超开始推测陈叔达和萧瑀的想法,他们应该知道自己当宰相当不久的,他们既然知道自己当不久,那肯定要想想办法好好的为自己牟利。张超在后世,经历了很多官员,他当然知道哪些快退休的官员都有一个想法,那也就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陈叔达和萧瑀既然知道自己很快也就不能够继续当宰相了,他们肯定是要想办法在这个最后的权力范围之内为自己牟利,这样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个应该也就是陈叔达和萧瑀的想法。

  “我明白了,他们也许是在进行权力寻租罢了。他们和李世民的关系,不过是一个给出利益,然后他们帮助李世民说好话。他们并不是代表了江南豪族帮助李世民夺嫡,只是为了在自己最后这个担任宰相的时候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他们和李世民的关系,绝对也就是赤果果的利益交易,李世民不知道拿出了什么好处,然后让萧瑀和陈叔达为他说好话,这样陈叔达和李世民也都不过是一锤子的买卖而已。反正他们也都知道不管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当了皇帝,那自己也都要圆润的离开,那他干脆也就是使劲勒索了。趁着自己还在宰相的位置的时候,也就选择了和李世民合作。反正李世民给他们的利益足够了,这样他们也都会和李世民合作了。”

  张超算是想清楚了,这两个家伙是被李世民用金钱利益来收买了,所以他们也都是选择支持李世民。而李世民也都选择收买了这两个宰相,所以让这两个宰相帮助自己在李渊面前说好话。李世民早就算准了他们会有这种想法,然后花费金钱利益来收买他们,这样他们也都会为李世民说好话。不过这个仅仅是代表了个人支持李世民,并不代表江南豪族的支持李世民。

  “李世民为了当皇帝,可是准备了很久了。他不但在李建成身边安插人手,并且还早就做通了两个宰相的工作,这样两个宰相已经投靠到了他这里。而所谓历史上李世民天命所归,并且还是什么被李世民仁义所打动,所以那些宰相都帮助李世民,这样肯定是李世民用金钱来收买了。”张超想道。

  历史上也就是李世民利用金钱来收买了各种人,然后塑造出了所谓的李世民是一个好人的情况,好像李建成时坏蛋。不过,张超其实从心里面并不排斥这些,因为其实政治也就是这么肮脏,绝大部分都是权钱交易,甚至各种赤果果的交易。皇子为了继承皇位,收买臣子。而臣子为了获得荣华富贵,在这里进行政治投机。至于说什么靠着人格魅力取胜,这个几乎没有多少的。至少李世民也许人格魅力不错,可是只是在中下层出身的人。李世民对于中下层的人物非常关心,所以拉拢了很多像是程咬金尉迟恭这一类的寒门出身的武将,所以李世民在军队方面的影响力很大。

  可是在面对那些士族来说,这些所谓的人格魅力是没有用的。士族更看重赤果果的利益,所以都是一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家伙。而李世民也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对于下层采用的是人格魅力,而对于士族采用的是赤果果的利益收买。这样才能够形成了一个能够遍布上层下层社会的网络,让这个网络都支持李世民当皇帝。李世民其实在这之前,都是在织网,努力编制自己的关系网,然后可以最终的成为帝王。

  李世民的能力是非常不错的,战场上是一个优秀的统帅,能够带领多个名将打赢战争。而哪怕在后方也都是擅长于治理民生,而阴谋诡计也都是非常擅长的。从这点来说,李世民确实比李建成优秀。

  “不过,这个和我没有关系,我现在只是想要拿出一些东西来交差罢了!”张超想道。

  张超目前的职责不是负责支持李世民,或者是反对李世民。他目前只是要抓住陈叔达和萧瑀和李世民进行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证据,只要找到了证据,那才能够给李渊交差。现在张超的老板是李渊,首先要照顾好自己老板的任务,而不是讨好某一个老板的继承人。反正自己也就是一个“底层员工”,这种高层的争斗直接没有太多的关系,所以他只要把老板的任务完成也就行了。

  “可是,李世民是怎么把这些钱,交给他们的呢?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资金输送渠道,那恐怕任何人都能够知道李世民和他们勾结了,所以李世民和陈叔达还有萧瑀,必然有一个隐秘的资金输送渠道,不然他们根本不会能够达成交易。我们的职责也就是把这条资金输送渠道给找到,并且交给李渊这个皇帝,接下来也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张超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