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改革家 64、东风骤起(下)

《大唐改革家》64、东风骤起(下)

作者:可乐泡茶 字数:5417 书籍:大唐改革家

  两仪殿里面,李渊把李世民和李建成打发走了,然后把张超留了下来。而李渊最后坐在椅子上面,闭上眼睛闭目养神。然后张超在旁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为李渊把李建成和李世民打发走了,留下自己这个外臣到底想要做什么。不过,既然李渊没有说话,那张超只能够留在这里,不能够擅自离开。不过,大概过了一刻钟,也就是十五分钟左右,李渊终于睁开了眼睛,然后开始和张超说话了。

  “最近尚书右仆射萧瑀,侍中陈叔达,屡屡在朕面前说秦王好话,朕希望你去调查一下,他们为什么会帮助秦王说好话。去找出原因,然后把证据拿来给朕。”李渊说道。

  张超差点大骂,这个李渊可真的是坑人啊!居然让自己去调查两个宰相,真的认为自己能力太强了吗?萧瑀是尚书右仆射,是尚书省的名义上第三把手,相当于后世******常务副总理,并且加挂了常委的那种。而陈叔达是侍中,相当于后世人大委员长,这两个人可都是有资格在政事堂里面商议事情的宰相啊!政事堂是朝廷高官商议事情的地方,而在唐朝能够进入政事堂商议事情,按也都是可以被称之为宰相了。唐朝的宰相是委员制的,凡是能够进入政事堂那都是宰相了。可是他们虽然不像是过去的丞相那么有权利,可是好歹也都是有商议的权力了。可是李渊居然让自己去调查他们,这个真的是让张超自找麻烦吗?

  何况,张超当然非常清楚,尚书右仆射萧瑀和陈叔达早就和李世民穿一条裤子了。这两个都是在暗中支持李世民的,他们其实也都是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支持李世民。而在玄武门之变之前,也都是经常为李世民说好话,其实早就有了迹象了。这个张超当然知道,甚至不用调查也都知道了,历史典籍里面记载得一清二楚。可是张超能够说吗?这种事情其实不用多说的,李渊心里面其实早就知道了。只不过,李渊想要证据而已,没有证据李渊没有办法动他们。可是,哪怕有证据,那李渊能够动他们吗?人家也都是两个宰相,哪一个宰相身后不是有一大帮子的朋党亲信,然后代表了一个政治团体的利益呢?所以哪怕是李渊,也不是随便也都能够罢免宰相的。所以哪怕有了证据,那李渊又能够说什么呢?

  “哎,朕只是不希望他们太过分了了。”李渊无奈的说道。

  张超明白了,李渊之所以想要证据,并不是要罢免他们,只是希望告诉他们不要太过分了。可是,李渊现在其实也就是在拉偏架。李渊劝说他们两个不要太过分,其实不就是在帮李建成拉偏架吗?这两个宰相是支持李世民的,那李渊让他们收敛,那不就是在打击李世民吗?李世民可真的不太收到李渊的欢迎,几次李渊都是打击李世民,不支持李世民。都是作为自己的儿子,李渊怎么如此拉偏架呢?

  “那是在想,朕为什么会屡次偏向太子是吗?”李世民问道。

  而张超马上忍不住问:“皇上,太子和秦王,都是您的儿子,他们都是一时俊杰。你为何不能让他公平的竞争,每次都是偏向于太子呢?”

  “看你的意思,你是认为朕处事不公,并且你也许心里面认为秦王比太子更优秀?”李渊问道。

  张超马上回答;“臣不敢!”

  “是的,世民其实比起建成更优秀!”李渊说道。

  “那皇上为何还……”张超试着问道。

  李渊马上说:“因为太子是嫡长子!”

  “嫡长子?”张超真的想不通,这个嫡长子就这么重要吗?

  张超真的有些想不通,古人为什么会那么重视这个嫡长子的身份,非嫡长子不能够继承家业。张超不明白,这个嫡长子有什么用处。要知道在后世,所有儿女都是有继承权的,并不是什么长子次子就特殊待遇。而在古代,只有嫡长子才有继承权,而其他的儿子也都是不能够获得继承权。并且如果是嫡次子之类的嫡子,那还可以获得一些不错的身份,可是那些庶子就不行了,他们只能拿着一部分的财富离开家里面,自己去闯荡了。都是儿子,为什么把这个嫡长子看得如此重要,为此还设立了一套嫡长子继承制度。并且很多古人都把这个当做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认为嫡长子的继承权是神圣的,任何人不能够侵犯,张超真的想不通啊!

  “你认为,立储应该是立长还是立贤?”李渊再次问道。

  张超想都不想也就说:“应该立贤!”

  张超不认为凭借出生的顺序也就决定了继承权,在他心里面应该是完全凭借能力来获得继承家业的资格。这个也都是后世很多政治家族和商业家族一贯的做法,都是从几个儿子来选出一个最优秀的人来获得继承权,这样可以保证家业可以不受到衰落。可是在这个古代,立长和立贤都是有很多的支持者,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支持立嫡长子。不过张超思维不一样,他是来自后世,自然想都不想也就说出了立贤,选择能力强大的人来当继承人,这个也都是他在后世的思维。

  “何为贤?贤明的标准是什么?”李渊再次问道。

  “这个……”张超有些无话可说。

  李渊看到了张超无话可说,然后继续问:“如果让尉迟恭去绣花,让程咬金去看病,那会如何?”

  “这个……”

  张超真的不知道,李渊到底这个是在干什么,居然用这两个作为比喻。尉迟恭和程咬金,都是李世民手下两个大将,都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的勇将。而李渊说让尉迟恭去绣花,让程咬金去看病,这个简直是不可能的。

  “皇上,这个怎么可能?他们根本做不来这个事情啊!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必须要让他们使用到最合适的地方,这样才是用人之道。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所以,皇上这个比喻实在是太荒唐了。”张超说道。

  李渊听到了张超说他这个比喻荒唐,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接着说:“是的,每一个人的长处都不一样。这个也就足以说明能力强,这个是没有绝对的说法的。有些人擅长处理朝政,有些人擅长带兵打仗,可是如果让他们交换位置,他们能不能胜任这不好说了,甚至也许还会误了朝廷大事。从这点来看,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贤明,而是否贤明完全看他有没有用到合适的地方。可是,贤明与否没有一概而论的标准,那这样可就有得争议了。你说他贤明,可是别人就不这么认为。而他自己也都不会这么认为,所以这个完全是一笔糊涂账,谁会承认自己不贤明呢?”

  “所以,既然贤明是没有一个一概而论的说法。凡是敌人,都是不会认可对方是贤明的,都是认为自己比对方鲜明。这样冲突自然也就来了,肯定没有什么可以和好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立贤也就不过是一个无法解决的事情。那我们只能够选择了另一条路,那也就是立长。是否是长子,那很好判断,也就是从他们出生的顺序也就可以确定了。而如果立长成了一个规则,那这样反而能够解决很多的争端,能维护国家的安定,你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了吗?”

  张超顿时豁然开朗了,因为原来立嫡长子这个其实是有他内在的政治智慧的。因为是否贤明,这个无法判断,一千个读者也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根本是不能够解释得通的。而当事人自己也都不可能认为自己比别人笨,所以这样也就是无法调和了。立贤这个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虽然说是立贤,可是事实上却反而加重了他们的冲突。谁都不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差,所以立贤自然也就是加重了冲突。

  可是如果能立长,那反而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冲突。而儒家所谓的立长,那也就是确立了嫡长子的绝对继承权,这样只要确立了嫡长子的绝对继承权神圣不可侵犯,并且确立了嫡子的绝对优先继承权,那这样也就是确立了一个完善的继承体系。有了这个继承体系,那也就是完全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皇位继承权争夺。因为次子看到了自己晚出生一段时间,那这样也就是只能够认命了,有些人甚至放弃了争夺继承权的想法。一旦嫡长子继承制成了惯例,那这样确实能够避免很多冲突了。虽然未必能够彻底化解冲突,可是能够减少大部分了,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像是李世民这种有能力有手段有野心的次子。绝大多数皇子也都是庸碌之人,不是那种能力手段野心都具备的。那些庸碌的人,那最后只能够选择认命了。

  嫡长子继承制减少了冲突,这样让一个王朝能够更加完善的传承,避免太多的内耗。这里面是有着他深刻的政治智慧,所以存在必然是有道理的。不过,这个也只是能在这个封建王朝存在,在后世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古代是家天下的时代,一个国家都是一家一姓的天下,皇位都是世袭的。而正因为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这样这个家族的人都会想要争夺继承权。

  而张超所生活的后世,是一个共和国的时代,是属于公天下。张超生于共和国,长于共和时代,那个时代已经是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时代,绝对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了。所以这样大家都是选贤举能,选择优秀的人才来管理国家,而不是靠着血脉继承。所以在那个共和时代也都是靠着选举来选拔出人才了,这样都形成了规则,不怕出现意外了。再加上后世中国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谁也都不会做那种把国家当成自己家族的蠢事了,因为百姓不会同意的。

  可是古代这种世袭制,肯定是要面临家族争斗,这样为了避免争斗也都会设立一个合适的继承方法。可是如果为了继承权而闹得不可开交,产生了极大的内耗,那说不定家族也都会衰落。而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一个化解矛盾,维持家族不至于过度内耗造成衰落的方法。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是古代家天下时代的一种缓解矛盾的方法。因为古代家天下思维深入人心,大家都认为国家是一家一姓的,自然家族成员都有资格当这个“家主”。这样缓解家族矛盾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就应运而出了,这样让家族不至于因为内耗而衰落。而这种思维,是张超这个生于共和国,长于民主时代的张超所不能够那么容易理解的,如果不是穿越过来,他恐怕很难理解这个嫡长子继承制里面的政治智慧。

  “皇上,我明白了,我马上也就着手去调查萧仆射和陈侍中的事情。不过,臣还是认为皇上你这样做,其实没有用处的。”张超提醒说道。

  “你去吧!朕知道没有用处,朕只不过是求一个心安而已!”李渊苦涩的说道。

  张超看出来了,李渊现在好像再次老了几岁,因为他现在不像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只是一个老人。一个看着自己儿子为了皇位互相杀戮,然后自己却毫无办法。李渊对于两个儿子,并没有绝对的约束力。如果李渊对于局势有绝对的掌控能力,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废了李世民,然后让李建成当太子。可是李渊没有,这个是李唐王朝的先天不足,李渊无法能绝对控制两个儿子。

  “皇上,其实既然与其这种在私底下内耗,那不如把矛盾公开了。不如,让皇子们自己竞选继承权,然后让天下万民来选举太子,这样不行吗?这样,一切也都有了规则,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让皇子自己去竞选,那不是很好吗?到时候,让他们公开的竞选,也就不至于出现过度的内耗,然后让朝廷衰落。并且公开的选举,也都避免了很多的内耗,只要形成了规则那也都是不错的方法了。”张超说道。

  张超这个方法,其实也就是希望把皇族继承和民主选举结合起来,这样在张超心里面其还是也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样能够避免很多家族非正常的内耗,并且能够让大家选举出贤明的帝王了。

  李渊听了之后,突然陷入了沉思,因为这个何尝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既然家族争夺继承权已经成为了必然,那不如公开公正的进行竞争,然后让天下万民来评判。只要能够获得天下万民的支持,那也都是可以顺利继承皇位。而这样也都能够避免很多的内战,也都能够形成一个新的规矩,这样立贤也都形成了可能了,毕竟天下万民认可了,那也都是一个方法。哪怕输了,也都是输得心服口服,这样也都可以让他们都认输也都不会后悔了。不过很快李渊也都马上摇头了,显然认为这个方法不太合适。。

  “不行,如果这样,那帝王不过是世家大族的傀儡罢了!百姓不识字,如何能承担起如此重任呢?”李渊不客气的说道。

  张超再次叹了口气,看来还是教育普及率太低了的因素。张超这个皇子竞选的方法,其实是结合了民主制和世袭制的方法,其实这个何尝不是一个方法呢?可是张超却有些忽略了,目前这个时代识字率太低,绝大部分百姓无法承担起这个政治职责。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那很所谓的民主选举那绝对是一个闹剧。所以,如果真的放开来选举,那最后肯定是选举成为了世家大族的闹剧而已。因为百姓无法承担起这个责任,很容易被那些世家大族忽悠,然后按照世家大族的方法来选举,这样反而是要命的。

  所以,在文化普及率不高的情况下,不能够实行所谓民主制度。而提高文化普及率,必须要提高经济水平,让大家都能够有资本学习到文化。而提高经济水平,那必然要提高生产力,如果生产力不行那自然无法能够让更多的人脱离农业,进行脱离生产去学习文化。所以,这个也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不是轻易能够解决的事情。所以这个让张超非常的头痛,不知道怎么破解这个局面了。所以,张超这个皇权选举制度,其实反而非常荒唐,是一个不现实的方法。李渊当然知道这个提议,可是却没有可能实现。

  “皇上,臣告退!”张超说道。

  张超回到了家里面,然后把刘仁轨他们叫来了。

  “接下来,东风要起来了!”张超说道。

  刘仁轨不解的问:“何为东风?”

  “东宫的东风!现在太子和秦王的夺嫡,已经到了非常要紧的时候了。这个时候,稍有不慎朝廷之上也都会陷入一片血雨腥风,所以我们必须要小心。”张超说道。

  而刘仁轨马上问:“张御史,我们接下来应该如何?”

  “所谓危机危机,危险当中自然有着自己的机会。而这个时候,那些世家大族也都把精力投入到了夺嫡之战当中,对于我们的封锁必然会放松无数倍。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时候使劲发展,然后让我们能够好好的获得发展机会。世家大族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理会我们这些寒门了,我们这些寒门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癣疥之疾,并不会让他们太过重视。你们别看他们现在对我们看起来非常防范,可是他们事实上并没有把我们当回事,不过是把我们当做了小孩子过家家而已。尤其是这个时候,他们更是为了夺嫡之战,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面。所以,他们既然轻视我们,那我们也就好好的发展我们自己。这个时候他们不会有精力限制我们了,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稳固我们的根基。只要我们的根基稳固了,那接下来一切也都是非常轻松了。”张超说道。

  而很快刘纯也都开始说:“我们现在的寒门官员和我们合作的也都有七十多人了,不过都是八九品小官,没有一个高级的。”

  “当然了,上品无寒门嘛!”张超有些嗤笑说道。

  “我们接下来,要对我们的人进行培训,然后让他们明白我们阶级的道理。让他们明白士族是如何看不起我们寒门的,让他们明白我们寒门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够让他们安稳的生存。如果不团结,那也只是被士族当做一条狗而已。”张超说道。

  而在场的几个人也都显然满脸怒火,因为他们终于知道士族对于自己寒门的态度了。那些士族眼里面寒门不过是一个畜生而已,这个让他们做人的尊严收到了很大的侮辱。所以他们也都是选择非常的愤怒了,自从知道了士族对于自己的态度,那他们也都知道自己不可能和士族走到一起了。士族完全是靠着血脉看人,而他们这些所谓血脉,完全是建立在贬低寒门的情况下太高自己。他们通过侮辱寒门,通过看不起寒门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这样等于是把自己推到了寒门的对立面。所以,在张超告诉了大家士族对于寒门的看法,那这些寒门官员也都是彻底的打算和士族作对可。所以在张超组织的这个革新同志会的里面,那寒门的官员凝聚力是空前的提高。而这一切,也都是士族自己作死,他们自己侮辱寒门这才让寒门被迫团结起来对抗他们的。他们侮辱寒门的尊严,然后达到抬高自己的效果,所以这样等于是把寒门都推到了团结起来的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