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明伟业 第六十三章 建立工业体系的胚胎

《晚明伟业》第六十三章 建立工业体系的胚胎

作者:竹篱茅舍 字数:2417 书籍:晚明伟业

  时间回到半月前,成都府,四川巡抚衙门。

  一顶轿子刚落地,一七品官员就急急忙忙地掀开轿帘,跑进了巡抚衙门。

  此人就是四川巡按御史刘之勃,他此时刚从保宁府赶回来,还没来得及歇息就忙将川东上分巡道葛奇祚的信函递给了四川巡抚陈士奇。

  “你看吧,东乡县已于九月初七日被贼寇攻陷,东乡县县令翟相和被杀,C陈阁老之子陈世勋、冒襄公子、生员关嘉仁俱被杀害,还有两百名京营骑兵包括高百户在内也被贼寇所杀。”

  四川巡抚陈士奇刚刚从提学副使升为巡抚还不到三月,前任巡抚就是因为阻击张献忠不力而被崇祯帝所杀。

  如今,川东地区又有流贼作乱,对陈士奇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股流贼不但造反占了县城还杀了两个重量级的人物。

  谁都知道陈演是个瑕疵必报的人,又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如今他的公子在自己的辖区被贼寇所杀,只怕事情会变得很不简单;还有那冒襄可是复社四公子之一,如今也在我四川境内死于非命,只怕东林党人也不会罢休,这冒家在朝中也颇有势力。

  陈士奇很快就看完了巡按御史刘之勃递给自己的信函,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股贼寇着实可恨,不但杀了本官的门生不说,还惹下如此大祸!”

  陈士奇愤怒地将信函往桌上一拍,说后又道:“刘御史,依我看,此事暂时还不能上报,而且得立即告诉葛奇祚,在剿灭贼寇之前,不能让朝野知道这个消息!”

  巡按御史刘之勃点了点头,他对于陈士奇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感到奇怪,而且还很是赞同。

  一般而言,地方出现变故,地方官员们都是能瞒则瞒,能拖就拖,更何况这次死于四川境内的是两个关系甚大的人物,一旦把消息报上去,只怕陈阁老和冒家人会借此迁怒于四川地区的官员,到时候丢了乌纱帽事小,只怕会有杀身之祸。

  “为今之计只有先瞒住,等剿灭贼寇立下大功后再上报,即便陈阁老等人说我等护境不力,皇上也不会罚我等有功之臣,而且,据葛巡道带来的可靠消息称:汉家村的贼寇不到千人,而我们在川东地区就有官军两万,可以说,三月之内剿灭贼寇是轻而易举的事”。

  无论是巡抚陈士奇还是巡按御史刘之勃,还包括四川布政使和按察使等地方大员在内,都没有觉得杨明的汉家军能构成多大的威胁,相反他们更担心的还是陈演和朝中的东林党官员,所以他们都很赞同巡抚陈士奇的决定,并很积极地配合起来,调兵遣将、征集粮草,准备在朝廷得到消息之间剿灭杨明和他的汉家军。

  “这么快?”

  杨明微微一愣,以他想来,自己占领东乡县城后,夔州府的官员肯定会先上报给四川巡抚,然后四川巡抚再上报给朝廷,这样一来,怎么也得要大半年时间才会发兵来剿。可他没想到这一次,朝廷方面竟然会反应这么快。

  白千因为人机灵且以前在汉中就是有名的混混,打探消息最是擅长,所以杨明就让他当了情报组织锦衣使者的负责人。

  锦衣使者是杨明从汉中就跟随自己来四川的老战士中严格选拔出的一批忠诚度极高,且已无任何亲戚关系的人,以负责打探成都、南京、北京以及关外等地消息为目的特务人员,人数虽少但在杨明的短期培训下已经具备基本的情报侦查能力,而且很快就渗透到了夔州府、保宁府、以及成都府的大小官衙中。

  “公子,这一次情况特殊,因陈演之子陈世勋和复社巨子冒襄死于我们手中,四川巡抚陈士奇决定先隐而不报,并先发制人,要在半年以内剿灭我们”,白云将大致缘由大概说了一遍,并道:

  “四川巡抚陈士奇已经在调兵遣将,准备发两万大军,兵分两路剿灭我们,其中一路是夔州参将曾英所部,一路是重庆参将赵荣贵所部;且万县和云阳等地的锦衣使者来报,这两路大军已经准备于三月后出兵,而川东上分巡道葛奇祚也已进驻夔州,直接负责剿匪诸事。”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继续打探消息,特别是重庆府的石柱土司”,杨明说后就又低声命道:“陈大鹞子,你现在立即派人通知东乡县军政各级负责人,于明日寅时之前务必到县衙,就说我杨明有要事相商!”

  安排好后,杨明依旧是云淡风轻地巡视着汉家铁场,这些新聘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也依旧沉浸在得到银元的兴奋中,完全不知给他们银元的流贼马上就要面对朝廷数万官军的围剿。

  而云蝶和徐水仙以及王鹏等汉家军内部人员知道白千带来的消息后也都缄默不语,虽然心里也很担忧,但他们见杨明不发言也都不敢随便发言。

  在金钱的刺激下,新聘的工程师和工匠们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即便杨明走进来,他们也没有丢下手中的锤子和火钳。杨明倒也颇有兴致地观赏着大明在十七世纪的炼铁场面,诚如《天工开物》里记载的那样,明代的工匠们已经学会用柳木棍搅拌,并炒制出生铁含碳量低,比熟铁含碳量高的钢材出来。

  现如今的汉家铁场,就有几处炒铁炉,几个熟练的炒铁手正耐心地搅拌着生铁液,杨明见此也想试试,却被刘铁匠给拉住了:“公子,可别,这不是谁都会的,这几个老师傅都是学了几年才摸到里面的诀窍,你这一搅会费了他们老半天的心血。”

  杨明见此只好作罢,并向刘铁匠问道:“刘叔,据我所知,这搅拌炼铁法有个缺点就是会产生酸性炉渣,会腐蚀砂层而导致产铁量降低,你说要是在在底部铸层铁板会不会改善许多,另外,如果用我给你说的再次熔炼和坩埚炼钢,会不会能制造出好的铸件和液态钢,这样造火铳不久更好了吗?”

  自从来到明朝,杨明就时不时地与刘铁匠探讨些钢铁冶炼方面的问题,尽管杨明是个仅有高中化学水平的理科生,说的东西也都是些零碎而又不太准确的后世技术,而且大都还是从网络小说上得来的,但刘铁匠却把杨明说的这些很是认真地记了下来,并一直在摸索着,渐渐的,也摸索出一些门道。

  刘铁匠现在已经学会了写字,杨明这么一说,他就立即掏出本子记了下来,并道:“公子你说的这些,老朽都试过,前面几个都已经叫人把这些炉子照这样子改进了,但是公子你说的钢水,这个有点难,主要是找不到耐火的炉子,而且这东西得要木炭烧,煤球不管用,老朽我试了好多次也都没弄出公子你所说的那种液体钢。”

  “不急,慢慢来,哪有那么容易就锻造出精钢好铁,要是这样,我也不会只是让孟云朴那家伙造燧发枪了,先造些大刀长矛吧,另外照我给你们的弩箭图纸,先多造些弓弩出来,有这些东西,应该足以对付官军了”,杨明说着就把负责驻守在汉家铁场的第三队队正王鹏叫了来:“从现在开始,这里改名为汉家军械所,是我们的军事机密要地,除了这里的工作人员和汉家村内部人员,不准任何外人进来,一经发现可就地处决,不必上报!”

  “公子放心!”

  杨明点了点头,他深知以后要想大批量生产枪炮,首先得有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得有一个集钢铁冶炼、机械制造与加工、火药研制等为一体的工业基地,而这汉家铁场无疑是建成工业基地的一个优良胚胎。杨明既然已经决定要将这里复制出自己的近现代工业世界,自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尤其是他的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