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18章 大明京城的奇怪艺人(二更)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818章 大明京城的奇怪艺人(二更)

作者:星星草 字数:1877 书籍:回到明末当帝王

  大明的京师北京,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帝国的核心。自从当年燕王朱棣把大明的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这个核心就定下了。

  从此拉开了天子守国门的序幕,这个国门就是指当时的大明国都北京。

  因为虽然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燕王朱棣有北赶了蒙元,但是蒙古人的实力仍然很强大,退到大草原上之后和大明的战争不断。

  朱棣即明成祖,又为永乐大帝,长期坐镇北京,抵抗北元或者蒙元,因此才有天子守国门之说。

  从那时开始,作为帝都的北京逐渐繁荣兴盛起来,又经过多年的改建扩建,这里就成为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经历了十多个地王的积蓄发展,一直到君王死社稷的崇祯屌丝到了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这里都是,明朝最繁华的大都市。论城市面积,论居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论繁华程度,这200多年间,没有一个城市的规模能与这座城市相媲美,包括朱元璋曾经建立的都城应天府,也就是南京市。也包括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就连后来曾经也作为帝都的西安,四川的成都,以及包括后来,南明的几个短命帝王的都城,都无法与大明的京师北京相媲美。

  更别说自朱由崧穿越过来之后,把大明大厦将倾的都城,从南京一路又迁到了北京。

  又经过这几年的大明复国战争,消除了党争的局面,东林乱政,宦官掣肘亦不复存在。军阀割据不听朝廷,流贼蜂起,天灾人祸造成的流民遍地,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离井背乡,等等内忧外患的局面已经成为历史。

  现在帝王励精图治,百官政吏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小冰河的气候影响已经结束,全国的经济经济复苏,国库亏空的局面彻底扭转,国库的数字连年翻番。表现在帝国的都城,大明的京师北京又呈现出了少有繁荣昌盛的局面。

  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人口超过百万。城内,城外,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全都是人了。

  宫城和皇城一般人是进不去的,宫城是皇上,娘娘,妃子,宫女,太监,及禁卫军活动专用场所,内城是百官的机构。外城和内城才是老百姓活动的场所,车水马龙,门店地摊,熙熙攘攘,一天到晚川流不息。就是到了晚上闭城期间,京城里也是火树银花,一派不夜天的景象。

  这一天,京城的东门外突然来了一伙人。为首的是两个喇嘛僧人,一身黄色僧衣,头上戴着鸡冠帽,帽下面是剃的油光发亮的秃脑袋。

  是他们的营养太好了,两个僧人满脸的油光,脖子里面挂着一串黄色的佛珠,斜披着僧衣。

  他们俩的身高都比汉人高了一头,个个彪满肉肥,透着壮实,往那一站,跟两幢石碑一样。

  “师兄,这里应该差不多了吧。”其中一个僧人看了看这里非常繁华,人流量也大,人来人往的络绎不绝。

  “师弟,就这里了,开始吧。”

  两个僧人说着,从背后的长条的口袋里,拿出两面锣。

  在没敲锣之前,那个师弟对师兄低低的声音道:“师兄,你心里有底儿吗?”

  “你怕啦?”

  “不是。听说上一次他们可是派了2000人,而这一次我们只有二十人,这种办法能成吗?就算得手了,我们能够全身而退吗?”

  “太后自有运筹,第一高手都来了,功夫深不可测。”

  “这个我当然知道,但是我们的对手据说也是神功盖世,天下无敌,他们俩真要拼到一块儿,也不知道谁高谁低。”

  “不管谁高谁低,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得手之后,我们立即就离开这里,只要能出了城,凭我们的本事,任凭他们万马千军,也休想抓住我们。”

  “嘘,别说话了,已经有人向我们过来了。”

  两个喇嘛僧赶紧止住,就开始敲锣。锣声响亮,很快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

  觉得人差不多了,两个僧人停止了敲锣,把锣放了下来。

  其中的那个是师弟,冲四周围过来的,看热闹的老百姓抱拳拱手,向四周转了一圈,然后一开口,声若洪钟。

  “贫僧是西方人,法名洪志,这位是贫僧师兄的洪森,有人要是认为我们师兄弟来到贵宝地卖艺求帮,化斋求援,赚香火钱可就错了。实不相瞒,贫僧不缺钱,我们有的是金银珠宝,不信,各位请上眼。”

  当师弟的刚说到这里,师兄打开一个长条包口袋,沉甸甸地往地上一倒,哗啦的一声,长条口袋里的东西全出来了。

  白的是银子,黄的是金子,还有珍珠,玛瑙,翡翠,钻石,堆成了一大堆,应有尽有。

  看热闹的老百姓一看,这里的喇嘛僧真是有钱呢,就这些东西折合成银子,那可不是几千两千万两,至少是几十万两,几百万两,甚至可以说可以说价值连城。

  老百姓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值钱的东西,顿时眼睛立马就直了。心里话,这两个喇嘛僧怎么这么有钱,该不会是偷来的吧?看样子不像,如果要是偷来的,他们敢在这闹事露脏吗,这可是大明的京师,天子脚下,他们就不怕官府把他们抓起来砍了脑袋。但是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呀?

  这时那个当师弟的喇嘛僧继续道:“乡亲们可不要误会,这些东西来路光明,一不偷,二不抢,都是我们当家的给的。当家的给我们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当然有一定的道理,这便是今天我们要摆场子的原因了。大家可听好了,我们当家的早知道大明有尚武的传统,京师乃天子脚下,藏龙卧虎,命我们师兄弟二人特来以武会友。这次以武会友可不白会,只要敢跟我们下场比试的都有酬劳,至少是纹银十两,能跟我们师兄弟打个平手,每人50两纹银,能把我们师兄弟俩打趴下一个,一锭金子。倘若是,把我们师兄弟俩都打败,两根金条,过几天我们当家的还要来,如果,谁能把我们当家的赢了,这些东西就全都是他的啦。”

  在场的老百姓听完之后,众皆哗然。

  今天实在是太忙了,上午的活儿一个挨着一个,下午又开会,一直开到晚上。今天只能给大家弄两更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