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330章 朕不妨装一次怂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330章 朕不妨装一次怂

作者:星星草 字数:1819 书籍:回到明末当帝王

  朱由崧面对清廷的四大王十万清军,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玩了一招阴的,但是这个阴招无疑是要时机做支撑。

  为了赢得时机,朱由崧首先为豫亲王和英亲王哥俩摆那了个营中营的防御阵势,以守为攻,让御营铁骑和忠贞营在北营和南营坚壁其垒,围墙之内多布弓箭手,后来又准备了一万军队,对冲进围墙内的鞑子予以全歼。

  经过半夜的攻防大战,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不辱使命,连续打退了清兵军数次进攻,清军吃了大亏,南营和北营两大战区加在一起,一夜之间折损了五万人马,全线溃退。

  这个大胜仗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朱由崧的火器营始终没有放一枪一炮,让鞑子们误以为弹药将近尽,为下一步打下铺垫。

  这一战由于朱由崧准备的充分,明军的伤亡并不大。美中不足的是,忠贞营的副指挥使马万年不慎伤了一只眼睛。

  好在医药及时,朱由崧令最好的御医为其诊治,箭已经取出,包扎用药之后,伤势稳定下来,以已无性命之忧。

  朱由崧率领众卿亲自探望,安抚了这对兄妹之后,继续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天亮之时,明营忙得不亦乐乎,清扫战场,掩埋尸体,救治伤员,打理刀枪马匹等战利品,处理战后事宜。

  大战期间围墙之内的工程并没有停下,一万明军继续挖地道,该换班的换班,该休息的休息,一筐一筐的虚土从地下面抬了出来。

  这些施工的明军将士得知又一次大获全胜时,再一次为御营和忠贞营竖起大指,当然更多的是盛赞他们的陛下运筹帷幄。

  将士们的干劲儿更足了,现在负责砌墙的军将也开工了,有损毁之处他们修补好,继续按朱由崧的图纸施工。

  这次朱由崧没有大肆犒赏三军,只是命军务司将将士们的功劳全部登记在册,等这一仗大获全胜的时候,在再行升赏。

  第二天,斥候和锦衣卫来报,洛阳和白沙岗的清军又有大动作了,他们在集中炮火,看样子要炮轰明营。

  工程才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一,如果此时清军动用炮火来捣乱,无疑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况且朱由崧知道,清军的炮火也不可小觑,历史上李自成就是吃了清军炮火的亏,因为潼关大战相持了数月之久,最后还是清军运来了一批红衣大炮,攻破了潼关。

  众将皆面露犹豫之色,看向朱由崧。

  “朕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朱由崧一笑,胸有成竹。

  “不知陛下如何应对?”

  “和谈。”朱由崧冒出这样两个字,众卿愕然。

  “和谈?”

  “为了给我们的工程,赢得时间,朕不妨装一次怂。”

  但是清军吃了那么大的亏,现在还是敌众我寡,鞑子能坐下来跟我们谈吗?众将甚为疑惑。

  朱由崧继续道,“当然,这次朕须下些本钱,打算与他们划长江而治,让他们签字,我们退兵。”

  这个本钱的确不小,现在大明的军队已经打过了黄河,划长江而治,就意味着明军主动撤退上千里,长江以北归鞑子,长江以南属大明。

  这个代价的确太大了,大明朝自立国二百多年从未有过之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从洪武大帝朱元璋,到有道无福朱由俭,从未有过这样的求和事件。

  虽然只是假意和谈,众将也不无担忧,御马监提督太监安林用他那特有的鸡鸭嗓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皇爷,恕奴婢愚钝,万一鞑子真要在和谈文书签了字,陛下岂不是要兵退千里之外?不退兵,他们还是要加架炮攻营,陛下还会落下出尔反尔之口实,如之奈何?”

  “哈哈哈,”朱由崧大笑,“尔想得简单啦,这么大的事,任凭四王也无法决断,他们必然到京师请示多尔衮,多尔衮野心勃勃,介时朕再给他们放一些烟雾弹,刺激一下他们的胃口,鞑子们必然断然拒绝,但是这样一个往返至少要个十天八天的,我们就赢得了时机,大计可成。”

  “高,实在是高。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实乃我大明之福,奴婢佩服的五体投地。”安林抚掌称赞,众卿也都心悦诚服了。

  朱由崧很快拟好了两份同样的文书,把墨迹吹干,用上玉印。须派两个有胆识之人,到洛阳和白沙岗的清营中下书。

  朱由崧经过仔细斟酌,决定派郑鸿逵和郑大木叔侄俩前往,这二将有勇有谋,文武全才,更重要的是对大明朝忠心耿耿,其忠勇绝对信得过。

  在御帐之中朱由崧单独召见郑鸿逵和郑大木,这二将荣幸之至,深感责任重大,表示纵肝脑涂地,也要完成使命。

  朱由崧很欣慰,赐御宴,并亲自作陪,以此种方式为二位英雄壮行。

  用过饭之后,郑鸿逵和郑大木将文书带在身上,骑上两匹快马,分别带了两名小校,没有带兵器,只是暗藏利刃,以防不测。

  出了明军的大营,叔侄俩分道扬飙,一个向北奔洛阳,一个往南奔白沙岗。

  打发走了两位使臣,朱由崧一面命人加紧施工,一面开始继续放烟幕弹麻痹敌人。

  要不然明军连打胜仗,却主动动装怂求和,退让千里疆土,鞑子不是傻逼。

  朱由崧得让鞑子们有理由相信,自己也是迫于无奈!

  于是派出军将四处打粮,其实他们的粮草很充足,至少维持一个月没问题。

  现在是青黄不接的四五月份,而且连年打仗,兵荒马乱,田园荒芜,老百姓死走逃亡,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因此打粮是比较困难的事,有钱银子买不来,朱由崧又明令禁止抢劫,因此这些军将只有四处打探询访。

  清军的探子也不是摆设,探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即来回洛阳和白沙岗向四王禀报。

  PS:第一更送到,因电脑出了问题,小草现在是用手机为大家码字,速度就慢多了,这一章花了近三个小时,凌晨三点起床,现在快六点了。请大家多多支持小草,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