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225章 皇家书院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225章 皇家书院

作者:星星草 字数:1921 书籍:回到明末当帝王

  就在朱由崧的剑要落下来的时候,有一人突然跪倒在朱由崧面前为钱谦益求情,此人非别,正是无端被他的老师迫害的郑大木,黄宗羲、郑鸿逵等人愕然。

  朱由崧心中一动就没往下落这一剑,这时郑大木道:“陛下,师徒如父子,虽然老师犯下不赦之罪,但大木斗胆,请陛下高抬贵手,留老师一命,如果可以,大木愿意代老师受过。”

  都认为此时最恨钱谦益的应该是郑大木了,然而关键时刻郑大木却出面为钱谦益求情,而且愿意代师受过,代师受过,这可不是说着玩呢,当着皇上的面,那就是愿意替钱谦益掉脑袋、坐牢!

  这是众人始料未及的,特别是知道内情的东林骨干们,一时间对这个国子监的学生、二十岁的年轻人,全都肃然起敬。

  此时学生和老师,人品之高下,犹如云泥。

  此时心里最感动和负罪的当然是钱谦益了,钱谦益老泪纵横,无地自容了。

  在场的人感动之余,全都看向朱由崧,但朱由崧的剑还是落下来了,东林党人包括柳如是在内,把眼一闭,认为钱谦益必死无疑。

  但是朱由崧这一剑下来后,并没有鲜血迸流,脑袋骨碌在地的情景。

  众人仔细一看,朱由崧这一剑只是把钱谦益的乌纱帽扫去了一半,只剩一个圈和两边的翅还戴在头上,就像个没顶的草帽一样,由于剑锋吹毛利刃,钱谦益发髻被斩落大半,露出脑瓜皮,像是被剃了头一样,钱谦益顿时魂飞魄散晕倒在地。

  一瓢冷水钱谦益又醒了过来,狼狈不堪的他惊魂甫定后,赶紧叩头谢恩。

  朱由崧将宝剑还匣,对钱谦益道:“朕看在大木的份上不杀你,但也绝不再启用你,朕赐你出家。”

  就这样,钱谦益被革除了一切功名,朱由崧擢任吴伟业为礼部尚书,不久南京城紫荆山下的一座小庙,钱谦益和柳如是把女儿小如是交给了朱由崧,一个落发为僧,一个削发为尼。

  随后朱由崧从钱府里搜出大量的书信,主要是与左良玉来往的信,有真信还有伪信,还有几封是与郑芝龙的来往信,由于钱谦益等人均已招供,因此,这些信朱由崧看都没看,全部当众焚毁。

  方以知、陈贞慧、冒襄、李香君、董小宛等,这些东林复社的骨干才女们也全都被免除了死罪,这些人感念皇恩,连同黄宗羲在内都愿意认罪归顺朝廷,朱由崧甚至连大牢也没让他们蹲,朱由崧的理由是,既然连钱谦益这样的罪魁祸首都赦免了,何况是这些人呢?

  在贺宣娇等人陪同下,朱由崧扯着小柳是,从钱府回到谨身殿西暖阁,朱由崧让金皇后负责照看小如是,面对如山的文举策论试卷,卢九德请示如何处理,朱由崧一笑:“如期如众举子开榜,到于这些策论嘛朕也不用一个个再细看了,但也别浪费,天气这么冷,当柴火吧。”

  “陛下圣明,这玩意儿好烧,还没烟,正适合取暖。”卢九德也不敢乐,躬着身子应诺着。

  接下来东林书院被拆除了,说是拆除其实就是换了招牌,是为朱由崧亲笔的“皇家书院”,皇家书院与国子监齐名,书院除了清洗后的东林学子外,还招收落弟的贡生继续就读。

  新成立的皇家书院隶属于礼部,学院具体事务由儒学大师刘宗周负责,在里面讲学做学问的除了刘宗周本人之外,主要还有黄宗羲、方以知、陈贞慧、冒襄、李香君、董小宛,等等。

  刘宗周和新任的礼部尚书钱谦益商讨之后,为学院拟定了院规和院训,只做学问,不谈政治。

  朱由崧也时常抽时间来这里听他们讲学说道,每次朱由崧驾临皇院书院,李香君和董小宛都要为朱由崧或吹拉弹唱,或琴棋书画地献上绝技,以这种方式感念皇恩浩荡。

  东林党的事就这样被朱由崧用这种方式摆平了,朝野震动。

  现在只有一个侯方域尚在武汉左良玉那里,卢九德等人建议把侯方域的父亲侯恂等一家人全部抓起来投入大牢,然后问罪左良玉。

  朱由崧没那么做,因为左良玉现在还没有什么迹像,侯家的事以后再说,且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中旬,接下来武科取士就要开始了。

  经过十天的初试或者叫会试之后,进入殿试或者叫廷试的程序,名单逞给朱由崧,朱由崧一看,四川石柱的马氏兄妹、玉面公子陆校、神箭少年张玲均在列,朱由崧满意地点点头,把李全叫过来,问这些天悦朋客栈之事。

  “陛下容禀,”李全施礼后凑过来道,“自那日一别,那几位小英雄除了习文练武,无一天不念叨陛下的,他们都说这次武科取士,武状元非陛下莫属。”

  朱由崧哈哈大笑,李全和卢九德都笑了,李全继续道:“陛下,还有呢,那位才貌俱佳的马小姐……”李全刚说到这里,看贺宣娇两只秀目向他瞪圆了,赶紧打住。

  朱由崧笑着看了贺宣娇一眼道:“娇儿,想你那位干妹妹了吧,明天就能见着他们了。”

  贺宣娇把小嘴一抿,嗔道:“奴家才不想她呢,怕是有人在想呢!”

  “金花跟娇儿一样,如此巾帼栋梁之才,朕岂能不想呢,复兴大明,驱虏讨贼全指望着你们呢!”朱由崧说着,把贺宣娇揽入怀中,李全、卢九德等太监宫女们赶紧识趣地退出去了。

  第二天巳时,朱由崧便端座在武科场点将台上,金皇后带着小柳是与贺宣娇左右相陪,文武百官环于左右而坐,今天天气也好,微微有些风,冬日的暖阳尽情地为他们君臣驱散着严寒,照在人身上觉得特别舒服,下面偌大的武科场一览无余。

  四周围是站得整整齐齐的甲衣将士,阳光下明盔亮甲,枪械闪光,全都显得精神抖擞。

  主考官是当年的武进士现任五军都督府中军大都督的郑鸿逵,副考官则是御营统领刘肇基,二将满是甲衣,全副武装,在武科场考官席上就坐。

  这时,武贡士们全都骑着马有序地来到梅花圈前排队等候,郑鸿逵指令下达,梅花圈开放,排在前面的两名武贡士背着弓箭纵马冲进了比武场。

  这时,马金花、马万年、陆校和张玲四员小将坐在马上东张西望,他们正在寻找一个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