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好莱坞之金牌制作人 第664章唯利是图

《重生好莱坞之金牌制作人》第664章唯利是图

作者:英联邦 字数:2720 书籍:重生好莱坞之金牌制作人

  马克首先准备开刀的,是纸质传媒和出版业务,其发行的杂志超过了64种。全美最畅销5本杂志中,时代华纳公司就占据了4本,分别为《时代周刊》、《人物》、《体育画报》和《财富》,此外其它的著名杂志还包括娱乐周刊、财富杂志、InStyle等。

  占米国消费类杂志广告收入的24%

  世界第二大的出版业主,时代华纳的前身就是时代集团,他们是做出版业起家的。

  现在马克开刀的居然就是出版业务,现在的出版业务,除了几个重要的杂志《时代周刊》、《财富》《人物》、《体育画报》之外,其它的六十种杂志和报纸都在出售之列,同时计划裁员三万人,主要是从出版业务下手,其它部门也裁减了一部分人员。

  时代华纳的前身时代公司始建于1923年,创办者是两个大学生,最初他们发行一份新闻周刊,然后又创办了有关生活、人物和体育等方面的其它杂志。作为杂志出版、新闻报道和图片新闻的先驱,他们对整个20世纪新闻出版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在兼并了华纳兄弟以后,成为最大的传媒公司,这出版业务是他们的七大业务之一,时代华纳出版集团是时代华纳的主要子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集团,这可是历经几十年演变至今。

  虽然在2006年,法国阿歇特图书集团以5.375亿美金收购时代华纳图书出版集团一部分业务,并成立阿歇特图书集团米国分公司,但那只是一部分出版业务,主要是利特尔.布朗的出版业务,像现在差不多将整个出版业务一刀切的做法,令出版业务的员工们愤怒不己。

  曾经他们是时代华纳的代表之一,时代华纳是主打文字和影像的公司,时代出版集团代表时代二字,他们是这集团的骄傲之一,但是现在,他们成为了公司要遗弃和裁减的部分。

  作为时代华纳的七大部分之一,这基本是一刀切了,虽然保留了几份影响力巨大的杂志,但是时代华纳退出出版业的决心是不容质疑,作为曾经传媒圈里的中坚力量的纸质传媒,自从王者光环退化以后,日渐边缘化,变成夕阳产业了。

  马克在董事局没有费多少唇舌,马克只是用一个平果平板电脑作为展示:“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找到的所有的书,这是你手中的可移动书库,随着更多的作品数字化,掌上阅读才是未来的主要方式,纸质书籍走向没落不可避免。”

  而且现在出版业利润日益减少,除非是那些大卖作品,否则出版一本书的利润那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只是保持收支平衡,这与那些高利润行业相比,可以少到寒酸的了。

  马克一直追求高效益和高利润,所以决定从出版业战略撤退,节省和抽调大笔资金用于投资其它行业。

  许多人都不敢置信:“我们还是盈利的,公司为什么抛弃了我们。”

  某编辑沮丧的道:“我高中毕业就加入杂志社,从排码印剧做起,三十年的职业生涯都在这里了,我是没有勇气去找新工作了。”

  尽管时代华纳管理层通过了三年裁减三万人,使该集团全球员工保持在十万左右,也与工会和市政府作了协商,但因为双方分岐巨大,根本没有达成一致,出版部门只是有一半人接到裁员通知,但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共同抵制母公司的野蛮冷血行为。

  整个出版部门的人,上至公司董事会成员,下至普通员工,团结一致,为了保住饭碗,他们还决定组织一次三万人参加的大罢工,抵议这种冷血无情的行为,而马克则是他们重点批评和抗议的对象。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马克主导了时代华纳的改革和大裁员也不是什么秘密,他们恨透了这个自私恶毒的家伙,他们将马克形容为冷血无情的吸血鬼,吸血版的黑勋爵是马克的最新形象。

  如果罢工成行,时代华纳将会是被政府斥责、舆论狂批的对象,更会成为社会的笑柄,随之而来的是股市大跌,面对这巨大的压力,他们可以选择的方式不多。

  只要将声势闹起来,即使是时代华纳顽固的执行,政府也会迫他们退让,除非是时代华纳破产,否则政府有的是收拾他们的方法。

  马克在收到即将罢工消息时,正在组织管理层的人研究雅虎为什么快速没落,他们系统性的总结出几点。

  雅虎从开始的互联网神话到衰败的落幕,不禁让人唏嘘不已。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定位模糊,方向迷失,从一开始,创始人杨致园和大卫.费罗并没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在雅虎内部没有形成灵魂作用。和其他互联网巨头不同,雅虎没有清晰的价值观。

  最开始,雅虎本质上是一个内容搜索公司。但走着走着,雅虎觉得依靠要自己掌握内容才行,于是朝向门户和媒体公司而去。并不断开发新的业务,一发不可收拾。十几年来,雅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定位,新的业务体系越来越弱,开拓能力也没有增强。

  押错了搜索、内容的未来方式,让雅虎输掉了一大局。随后又错过了内容、社区、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则让原本有机会扳回一局的雅虎,彻底葬送了自己。

  第二是:管理层动荡:CEO连换,高管频出走,事实上,从上到下频繁的人事调动对于雅虎来说并不是新鲜事。除了发生董事会集体出走事件,每一次的动荡也伴随着大规模的裁员,在路透社此前的撰文中写着:雅虎出走的高管们对老东家今日靠变卖核心资产度日的惨状,感到无比痛心。他们承认,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官僚作风日盛,雅虎最终失去了专注度,为最终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据统计,雅虎21年中换了7任CEO,这七人中最长任期为六年,短的仅四个月,并且他们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各不相同。同时也创下9年更换6任CEO的记录,随着CEO们不断地调整雅虎的定位,导致企业发展极不稳定,一度经历了几次不同的转型计划,也并没有帮助其摆脱困境,反而越来越糟糕。

  三是追求利润卖专利,因小失大,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不能适应变化就会被无情的淘汰。然处于风口浪尖的雅虎,并没有发力主攻技术创新。杨致远曾正确地预言,在电商之外,社区、内容、搜索、个性化,是未来互联网的四个战略核心,但雅虎却没有在技术上攻克其中任何一个堡垒。

  商业化是雅虎起家早期的特长,但长期对利润的追求,使得雅虎因小失大。在和谷歌、微软的协议中,雅虎看重的都是搜索广告营收的主要分成,而把更重要的搜索领域的核心市场、技术人才和更加宝贵的用户数据拱手相让。

  卖专利求生存,几乎是所有欧米高新企业的避冬粮草。在过去的3年中,雅虎出售或授权的专利超过6亿美金。去年3月,雅虎财务长高德曼曾表态,雅虎正想方设法求售专利、地产和其他“非核心资产”,希望能够为公司带来10亿—30亿美金进账。

  四是错失较佳被收购时机,雅虎的市值已经在七年内暴跌了近八百亿美元。微软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想以446亿美金收购雅虎,但遭遇570亿的更高竞价后微软放弃了这项收购计划。并且当时雅虎高层担心一旦被收购自己手中的权力就会受到大幅度限制,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买卖。考虑到雅虎此后陷入的困境,微软算是交了好运。

  五是大量高价失败或管理不善的收购

  雅虎其实做过很多正确的投资和并购,如收购亚里40%的股权、投资日本雅虎等。但是雅虎的并购项目并没看到有效的合并改革,大多数都管理不善,最后往往彻底沦为败局。

  1999年,雅虎以57亿美金收购财务状况不佳的网站,同年36亿美金收购了当时流量最高的网站之一GeoCities(用户制作内容社区),但被收购后逐渐衰退,后来,米国版本也被正式关闭;

  2003年,16亿美金收购付费点击业务发明者Overture ,但广告收入仍落后于谷歌。

  2005年,雅虎大肆收购eb 2.0公司,如图片社区Flickr、书签工具提供商美味公司和社交日历服务即将来临公司等;

  去年5月,雅虎以11亿美金收购博客平台汤博乐,目前估值仅剩不到4亿美元,并且为了吸引买家不断的在做减价。

  就这样,定位模糊、内部动荡的雅虎错过一波又一波转型的风口,曾创造历史的互联网巨头没想到最终被历史所干掉。事实证明,某一时期的行业领袖,并不能成为下一个时期的领袖,像微软和思科这样的公司少之又少,雅虎的落败似乎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谢幕,这就像米国在线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