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建北宋 0423、 出了状况

《重建北宋》0423、 出了状况

作者:苕面窝 字数:2920 书籍:重建北宋

  李宪心中怀念萧,现在是正午时分,他并没有出去哭一宿。

  仇恨只能放在心里,然后体现在行动中,哭不能解决问题。

  萧死在完颜彀英所部手中,而且是被弓箭‘射’死,这笔血债永远不会忘记。就算为了给萧报仇,这一次也不能让鸠魔铁的铁弓营好受。

  可是,如何才能给敌人制造麻烦呢?这就是李宪现在思考的问题。

  太行陉的羊肠坂这条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当年赵匡胤带兵北上,还亲自搬石头修路,大部队最后才勉强过去。

  光明右使刘不全所说的两天的行程,那是指一个人而言。如果考虑到军队行军,就要考虑必要的辎重物资,速度可就难说了。

  鸠魔铁的两千四百骑要想安全通过“北面的天井关南面的五龙口”这段路,没有四天时间都不可能,因为羊肠坂晚上根本无法骑马赶路,更不可能快速前进。

  “公子,刚才都是我不会说话,惹你生气了。今晚定更天就要出发,你还是赶紧回去休息一下吧。”

  身后一个轻柔的声音传来,让李宪非常不适应,因为裴鸾娇从来没有用这种语气说过话。

  “疯丫头,你个人能力很强,求战心切,我能理解。”李宪转过身来看着裴鸾娇:“你们都还小,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死了一个萧就够了,我不希望你们有什么危险。当然,要战斗就会有牺牲,但绝对不是现在,知道吗?”

  裴鸾娇抱着李宪的左臂往回走:“你是为我好,我能没心没肺吗?刚才芸娘二姊好好把我骂了一顿,也给我讲过真正的战场在什么地方。现在我都明白了,今后绝对不会给你找麻烦了。”

  李宪刮了一下裴鸾娇的鼻子:“你没有到过北方,不知道金兵究竟有多凶残,也不知道那边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有时间就问问沁儿,她会告诉你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干不过他们,需要采用一些无耻手段进行牵制。”

  “等到我们能够正面迎战的时候,我一定让你带领一支人马承担重要任务。现在就是要跟着芸娘多学东西,明白没有?我把长霞、沁儿带出来,实际上也就是让她俩学东西。今后的血战必定一场接着一场,有你们发挥力量的时候。”

  裴鸾娇突然笑了:“芸娘二姊说,像我这样的马上将领,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可以孤军深入,千里。公子,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究竟有多大啊?”

  “究竟有多大?”李宪拍了拍脑‘门’:“这么说吧,我给你三匹宝马轮换着骑,如果你运气不好的话,一口气跑十天半个月,很可能一个人都看不见,还有可能被狼群给包围了脱不了身。”

  裴鸾娇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夸张么,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李宪很严肃地说道:“知道镖骑将军霍去病吗?他当年率领两万铁骑进攻匈奴腹地,一个来回就是一万多里,你以为是开玩笑的吗?芸娘说得没错,到了漠北之后,最需要的就是豪气冲天的将领驰骋。”

  “好,我记住了!”裴鸾娇终于找到了新的目标:“我一定按照公子所说的,认真训练一支娘子军,我到时候就带领娘子军万里直捣敌人腹地,让他们看看我大汉‘女’儿的威风。”

  有时候都是天意,裴鸾娇今日晚上一席话,居然一语成谶。

  此后不久,她居然率领一个独立‘女’兵军团打出铁血风采,让所有敌人都为之退避三舍,重塑了裴家军的威风,成为李宪手里最具杀伤力的五只铁拳之一。这都是后话,略过不提。

  黑夜笼罩大地的时候,睡了四个小时的李宪穿戴整齐走出帐篷,一个小方阵已经出现在眼前,方阵前面是韦十娘和马彪牵着战马。

  李宪没有说话,而是开始巡视这支小部队。

  这是一支穿着宋军服装,头戴范阳帽的小部队。目的是为了鱼目‘混’珠,便于在敌后活动。

  最前面是落霞观的三十六个‘女’兵,每个人都牵着自己的战马,背后背着长剑,马鞍桥左边挂着弓囊,右边架着一杆红缨枪。

  后面是七十名男兵,同样都牵着战马,身上挂着腰刀,马背上也是弓囊和长枪。不过都是镔铁枪。

  李宪重新回到小方阵前面,薛沁儿已经把宝马金‘玉’赤骝牵了过来,柔铁金枪、未济重剑、子母双锏一应俱全。

  “既然大家都站在这里,那就说明你们都做好了思想准备。不要看大金国现在是大宋的盟友,金国‘女’真鞑子绝对不人,他们时刻都想灭亡大宋,这个野心马上就要付诸行动,到时候你们都会看到。现在有一支‘女’真‘精’锐穿‘插’过来,我们要过去给他们一个教训。马彪所部在前面开路,目标就是五龙口,出发!”

  李宪没有多说,简单进行了一

  下战前动员,马彪扳鞍上马,带领七十骑离开了大营。

  萧芸娘冲着李宪挥了挥手,什么都没说。草原民族的男人出征打仗,那都是家常便饭,也是分内之事。

  薛沁儿和裴鸾娇手牵手想上前来说什么,最后看见萧芸娘纹丝不动,她俩也就挥挥手,随即又去擦眼睛。

  落霞观的姑娘们虽然都是武林好手,但没有经过训练,完全就是一群普通百姓。军队和百姓有本质的区别,哪怕你是武林绝顶高手也不例外。

  此刻是第一次出征,落霞观的姑娘们都有极大的好奇、紧张情绪,叽叽喳喳在所难免,所以李宪不得不强调一句。

  “注意前方,保持肃静,走!”李宪飞身上马,口中低吼一声,双脚一磕马腹冲出了辕‘门’。

  东出口和五龙口之间有八十里的直线距离,七弯八拐接近一百五十里。

  李宪计划在第二天入夜时分赶到,一定要在羊肠坂小路上给铁骑营制造麻烦。如果让鸠魔铁的铁骑营冲到平原地带,他们这一百人就不够看了。

  为了争取时间,就要尽可能不饶弯路,所以李宪命令每个人外面穿一件宋军衣服,尤其是要戴上范阳帽掩人耳目。戴帽子主要是掩盖李宪身后的一群‘女’兵,因为宋军里面是不可能有‘女’兵的。

  马彪原本是济源县的县尉,相当于后世的县公安局长。这一次的整个穿‘插’路线,全都是他当初抓贼辑盗的地盘,可谓轻车熟路。

  “报”

  李宪正闷头策马赶路,前面一匹快马冲了过来,正是第一‘混’成连的一排长,和马彪一起投诚的三十六人之一的杨耀武。

  “马彪在前面五里遇到了他原来的一个朋友,名字叫折有年,现在是临水镇巡检。我们要渡过东面的沁水赶到五龙口,临水镇是最近的渡河处。”

  李宪猛然想起来,马彪投降才一天时间,敌人后方很可能还不知道,这个机会应该好好利用一下:“耀武,临水镇巡检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马彪的突然到来有没有怀疑?”

  杨耀武低声说道:“目前还没看出来,马彪当县尉的时候经常到这里办案,所以他俩非常熟悉。临水镇最大的世家就是折家,据说是当年杨业折夫人的娘家后裔,和晋阳的折可存属于一条线。”

  李宪一拍脑袋,杨业是并州太原人,就是《杨家将》里面的杨继业杨令公,他的老婆折夫人就是里面的佘太君(北方的折、佘同音)。也就是说,赫赫有名的杨家将,实际上和折家军联姻。

  山西的折家军、杨家军,都是五代十国里面北汉刘崇时期的大军阀,后来向赵匡胤投降,是北宋开国功臣。

  因为杨业是降将,作为赵匡胤的铁杆心腹,潘美(中的潘仁美)从来就没有瞧得起杨业父子,从而为杨家军全军覆没埋下了伏笔,于是有了后来的《杨家将》这部评书。

  李宪知道,真要说起来,潘美并非什么‘奸’臣,而是北宋初年的名将,一生东征西讨,勇猛善战,为北宋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是北宋初年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将。在《宋史》列传中排名第十七,杨业排名第三十一,孰重孰轻一清二楚。

  潘美限制杨业,指导思想不过是代表了大宋历来的国策:北方都是番虏,对于杨业父子这样的降将绝对不能太信任。

  对于潘美、王诜等人的所作所为,赵匡胤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结果后来一发而不可收拾。

  真正导致杨业被俘的人,其实是王诜。杨业率军出战,约定王诜负责接应。但是杨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回到接应地点,结果王诜以为杨业趁胜追击敌人,所以就撤兵回去了。

  实际情况刚好相反,杨业和辽兵一接战就折损大半,二儿子杨延朗当场战死,加上没有接应兵马,杨业力竭被俘,最后绝食而亡。

  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里面也出现一次,黄忠出战,赵云约定时间接应。结果黄忠没有按时返回来,赵云当机立断率兵杀了出去,果然发现黄忠被包围。

  最后结局:赵云是真正的英雄,王诜是可耻的败类。

  因为“伟大宋朝”已经约定俗成,过去的历史都是歌颂无耻的赵匡胤,只能极度丑化赵匡胤的铁杆潘美。都是用来颠覆历史愚‘弄’老百姓的,绝对做不得数。

  使劲一挥手驱散了脑海中的思绪,李宪低声说道:“耀武,你马上返回去暗中告诉马彪,如果折有年没有什么坏心思,看在当年杨业老将军的名分上得过且过算了。我们的目的是渡河,不要节外生枝。”

  李宪平时对手下将领再三强调:敌人很聪明,自己很愚蠢。目的就是要让自己保持警惕,不要大意轻敌。

  殊不知在很多时候,没有人能够记住这个原则,李宪也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