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建北宋 0309、 接警讯,皇城外应变

《重建北宋》0309、 接警讯,皇城外应变

作者:苕面窝 字数:2907 书籍:重建北宋

  让自己的宝贝‘女’儿上台,李宪真的十拿九稳吗?非也!

  但这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实属无奈之举。。更多最新章节访问:ШЩЩ.⑦⑨XS.сОМ 。

  宋徽宗赵佶,绝对不是什么讲信用的人,他的圣旨简直就是放屁一样,只有傻子才当回事。两百骑兵进入擂台西侧待命,李宪就已经明白了所有的利害关系。

  今天已经把话说出口,如果不能杀掉一人的话,今后就没有人把李宪说话当回事儿。

  但是,无论让谁上台,超过十四岁都属于成年人,那就不好办。因为大宋有刀剑管制条令,任何人不能随身携带兵器。

  尤其是在京城之中,兵器形状的东西都不准出现,哪怕木头和竹竿制作,用来唱戏做道具都不行。

  李宪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擂台兵器架上面摆放的兵器绝对有‘毛’病。此前薛沁儿打擂吃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兵器不趁手。

  唯有李飞凤不到九岁,她身上虽然有一把幻影短剑,人们一般会认为是小孩子的玩具,刚开始不会太在意。

  李宪此前给李飞凤强调的就是不准拔剑,免得被人看出问题,最后追究兵器的来源,成为整垮清风楼的罪证。

  上一次李宪拜访高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裴鸾娇和李飞凤先后动用贴身短剑,而且还杀了几名官军,这是严重违反朝廷法度的灭‘门’之罪。

  权衡利害之下,李宪被迫让李飞凤出战。即便宋徽宗赵佶想反悔,他也不好意思拉下脸皮,在近万人面前对一个不到九岁的小‘女’孩动手。此其一。

  给敌人一个下马威,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在其他人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杀掉目标。如果是成年人偷袭敌人,赢得不够光彩,反而很丢人。

  但是李飞凤就不一样了,她不到九岁,平敬宗三十多岁,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别说李飞凤偷袭,就是用更卑鄙的手段杀了对方,观众也会认为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因为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此其二。

  明知道很多人在暗地里搞鬼,李宪此次陪姑娘们出来,当然提前做好了预防措施。不仅李飞凤配了双枪,他自己同样是双枪在身,而且在台下凝神以待。

  一方面给李飞风掠阵,另一方面就是提防真正的大敌四大金刚的师父王文卿,这个老不死的还没有出现。此其三。

  李飞凤身体侧旋的同时开枪,一方面是利用惯‘性’增加拔枪的速度,另一方面就是不让观众发现她手里有东西,主要是不让城头上的宋徽宗看见,从而造成掌心雷的神秘感。此其四。

  至于给小小年纪的李飞凤配双枪,就是因为萧芸娘和牟长霞、薛沁儿还没入‘门’,枪法那都不叫枪法。

  因为没有能力发明弹簧,只能用最原始的簧片。李宪勉强‘弄’出来的左轮手枪,开一枪之后必须用另外一只手拨动转轮,并不能自动上膛。

  要命的地方在于,如果当场拨动转轮,弹壳就会掉出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李宪绝对不允许让别人把弹壳捡回去。

  居于这两个原因,李宪和宝贝‘女’儿都配双枪,左右开弓可以同时打死两个人,应该足够震住一批人。然后找机会暗中拨动转轮,并且把弹壳收藏起来。

  李宪此前和李飞凤蹲在地上密谋,就是在推演各种可能的变化,一共做出了两个应敌方案。

  如果没有骑兵出来,李宪有另外的对阵策略,就是萧芸娘、牟长霞、薛沁儿、李飞凤一起上台,进行一场四对四的较量。李飞凤多出一支手枪,就是为了给打不中对手的人补枪,把四大金刚一举铲除。

  自始至终,李宪都没有准备自己上台,除非王文卿亲自出面。因为入云龙公孙胜曾经说过,王文卿很有两下子,一定要小心在意。

  细节决定成败,李宪从来不是一个没有计划就胡‘乱’出手的人。

  此前的判断果然没有错,李飞凤一枪打死平敬宗,擂台西侧的两百骑兵顿时催马冲了过来。

  幸亏李飞凤为了躲避飞溅的血迹,已经跳下擂台,不然的话就会被骑兵堵在擂台之上。

  观众本来涌向擂台,想近距离看看李飞凤这个小仙子。没想到两百骑兵突然冲过来,近万人为了躲闪骑兵冲击你推我搡,现场顿时一片大‘乱’。

  李宪两世为人,最担心的就是发生踩踏事件,所以只好举起右手高声叫道:“铁卫队保护姑娘们进入马车,防止不法之徒趁机捣‘乱’,其他人到我身边来统一退走!”

  好在停在路边的四十九辆马车就是一座铁桶阵,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避免了人群的冲击。

  李宪留在最后,看见姑娘们已经全部上车,他高举的右手刚要放下来,突然感觉手掌心里多了一张小纸条。

  此时管不了那么多,李宪右手一握拳头捏住小纸条,飞快进入

  第一辆马车,也就是核心人物出来的马车。

  现场整整‘乱’了十多分钟,随着大量观众四散奔逃,街道终于现出形来,李宪抓住时机大喝一声:“车队全速前进!”

  这个时候以保命为前提,就算撞到别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卜辙站在车辕上亲自给李宪驾车,终于看清了目前的局面:“公子,皇城骑卫队并没有追击,而是把擂台保护起来了。”

  “我知道!”李宪在车内说道:“毕竟此前有过圣旨,朝廷不敢公然对我们不利。骑兵冲过来,是担心我们把另外三人也杀了,所以他们的目标是保护擂台。拐弯,车队通过高桥直奔内城正南的朱雀‘门’,然后停在御街上,等候我的下步命令。”

  卜辙一边调整马车方向,一边提出心中的疑问:“那不是进入皇宫的御道吗?只怕更危险吧?”

  李宪的声音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没事,此刻局面‘混’‘乱’,但谁也不敢在皇宫‘门’口捣‘乱’,御街上最安全。”

  车队刚刚从东面角‘门’子转出来,还没有抵达高桥头,距离朱雀‘门’还有两里多路,李宪的命令又来了:“车队停下,结成圆阵就地待命!”

  卜辙毕竟跟随李宪战斗过,听到一连串的命令全都是自相矛盾,顿时知道出了大事,所以没有再提出疑问,而是用最快的动作指挥车队结阵,同时命令铁卫队的二十四匹战马在外围游动,防止敌人偷袭。

  如果真有敌人突袭的话,现在的局面非常被动。

  因为李宪这边的人,只有几个核心人物有左轮手枪,铁卫队二十四名队员都是木头哨‘棒’。这种状态只能勉强自保,根本没有主动出击的战斗力。

  李宪的第三道命令接踵而至:“让铁卫队员收到圆阵中间来!”

  左轮手枪的最大打击距离只有五十米,所以李宪被迫就地布置圆阵,准备利用七支左轮手枪照顾四十九辆马车。

  马车里面的萧芸娘一脸忧‘色’:“公子,既然有警,我们困在此地也不是办法。一旦敌人利用硬弓打击,我们依然支持不住。惟其如此,还不如冲出去算了。”

  原来,李宪不明不白接到一张纸条,当时一片‘混’‘乱’没机会细看。等到他进入马车之后一看,上面只有八个字:内勾外联,当心埋伏。

  这张纸条是包国雄冒死传过来的,因为时间有限,他大概只听说了有人勾结,究竟是不是有埋伏,在什么地方埋伏,目前一概不知。

  除了李宪、铁骨朵、裴鸾娇、安九娘四个人之外,没有人认识包国雄。而包国雄和李宪单独见面,再无第三人知道。

  正因为如此,李宪没有解释纸条的来历,也就无法和萧芸娘、牟长霞、薛沁儿说太多。

  就目前的情况推测,汴梁城里面自己真正的敌人,只有蔡攸或者是蔡氏集团,高俅不可能故意惹事。

  宋徽宗赵佶是否会是自己的敌人,李宪还无法确定。就算宋徽宗是敌人,也不应该在大年初一动手。

  根据大宋朝的祖训和程序,大年初一是正旦大朝会。

  各州郡派遣使者朝贺,敬献各地贡品。还有万国使者来朝,实际上就是大金、大夏、高丽、回纥、于阗、南蛮、真噶、大理、大食等国家的使者上殿称贺。

  大年初二,相国寺烧香;大年初三,南御苑‘射’箭;大年初四,外国使者上朝告辞;大年初五,开始筹办元宵灯会。

  如此密集的外事活动,而且外国使者团加起来数百人,宋徽宗赵佶绝对不敢大动干戈。

  经过一番推测,李宪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蔡攸不甘心,勾结一帮子东西给自己出难题。

  对方到底有什么‘阴’谋,出动了多少人,有多少处伏击地点,采用什么方式进攻,李宪目前一概不知,所以他只能等。

  情况不明的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西面两里就是朱雀‘门’,那里可是皇城的大‘门’,两百骑卫队正在来回巡视。李宪不相信敌人如此胆大包天,敢在皇城‘门’口发起进攻。

  萧芸娘的大局观并不差,稍微冷静之后,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公子在等什么?”

  “等一个冲出去的机会。”李宪神情严峻:“我们只有回到酒店,才能够获得暂时安全。可是,要从这里回到新城西大街,一共要经过四座桥,过七条街道。不是那么容易的,慢慢等着吧。大不了等到天亮,全都会大白于天下。反正老子也不上朝,就在这里慢慢耗着。”

  沉默不语的薛沁儿突然一拍双手:“我明白公子在等什么了!”

  牟长霞抱着李飞凤,闻言一愣:“等什么?”

  李飞凤接口说道:“我们车上少了两个人,自从开始分组逛街,这两个人就一直没有出现。大娘、二娘,你们没反应过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