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建北宋 0303、 守岁末,准备过大年

《重建北宋》0303、 守岁末,准备过大年

作者:苕面窝 字数:3024 书籍:重建北宋

  李宪前一世不过是一个臭当兵的,没有当官的经历。他的一切行动都是用军人眼光看问题,关注焦点是战术的主动‘性’。

  抢占制高点,就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比如说夜访高俅,比如说警告蔡攸,都是贯彻这个思路。

  但是官场上的套路刚好相反,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旁敲侧击,曲折迂回,才是官场上的制胜法则。

  ‘欲’擒故纵,‘欲’抑先扬,官场上对你破口大骂的可能是朋友,对你笑脸相迎的大多是敌人。

  二十世纪林大帅说得好:当你无法把他打死的时候,就把他捧得高高的,让他自己摔死。

  凡是能够养生的东西,就一定能够杀人。太极拳是一套养生功法,它就一定能够杀人于无形,这就是官场辩证法。

  李宪没有在官场上历练过,就无法领略“官场太极”的‘精’微奥义。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这是兵法原则,李宪当然知道,而且在战场上多次使用这一招。但在官场上如何应用,他就不明白了。

  战场上要求把敌人一棍子打死,绝对不能让敌人缓过劲来。

  正因为如此,李宪做事总是出其不意,直指本心。虽然起到了攻其不备的作用,却显得有些‘操’之过急。

  来到东京汴梁城不过两天多时间,李宪就搞出一大堆事情,得罪了一大批看见的、没看见的人,俗话叫做锋芒毕‘露’。

  官场上的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采取行动就必须攻守兼备,因势利导,借力打力,让自己随时都能够进退裕如。那才是不倒翁,绝世的高人。

  李宪没有当过官,还是当兵的那种一根筋,对官场套路狗屁不通。如果现在让他当官,早就被别人啃得渣子都不剩,只不过他自己不知道罢了。

  幸亏李宪两世为人,具有领先一千年的优势,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东西,可以在关键时刻暂时转移别人的视线,让背地里的很多人疑神疑鬼,从而给他留下了一线生机。

  不知道多少人在暗地里严重关注清风楼的时候,李宪也在秘密忙碌。

  八辆马车在瓦岗寨废墟上‘交’给了邹吉和曹申,然后就不知所踪。

  马车自然不会飞了,只不过八辆马车目标太大,所以采用了乾坤大挪移。这段时间邹吉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利用大批量运送爆竹进城的机会,分批带进城内。

  李宪就在清风楼后院的一个秘密仓库看见了八辆马车,因为用牛皮帐篷‘蒙’着,外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罢了。

  卜辙很少出现在别人面前,就是带着二十四个铁卫队员,分成三班看守马车,外人一律不准靠近。

  李宪设计的马车底盘,是为铜铸滑膛炮准备的炮车,借鉴了后世的模块化设计思路。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拆卸拼装。

  李宪来到仓库,并不是要改造马车,而是要拿一箱东西。

  如今好歹也算威震一方的人物,李宪当然动口不动手:“卜辙,打开第六辆车,把后面的配重箱搬下来。”

  这是一个长条形的木箱子,外面包着羊皮,用蜡封口防止进水受‘潮’,两个铁卫队员才能抬得动。

  卜辙看见死沉死沉的,就有些好奇:“公子,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这玩意儿没啥卵用,就是为了好玩。”李宪微微一笑:“你们过年燃烧‘毛’竹听个响,为的是驱年祈福。但是你们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东西那才是真正的爆竹。”

  原来,李宪在配制火‘药’的时候,发现有一批硫磺和芒硝的纯度不高,他也没有心情二次提炼,所以就带领姑娘们制作了人类的第一批鞭炮,让姑娘们啧啧称奇。

  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年间所说的“爆竹”,那货真价实叫爆竹。就是把没有裂开的大‘毛’竹架起来烧,竹节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爆炸,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一直到南宋时期真正的鞭炮才出现,也预示着大宋彻底灭亡。因为元‘蒙’利用火‘药’制造兵器,而南宋在发明有害无利的鞭炮。一进一出之间,灭亡成为必然。

  李宪一贯痛恨鞭炮,当然不会吃饱撑的去发明这种害人的东西。他是在做另外一种设想的时候,用边角余料做成的鞭炮。

  二踢脚、钻天猴,这才是李宪在白云山庄反复推敲过的东西。说白了,二踢脚和钻天猴,就是最原始的二级火箭。

  李宪当初并非要发明火箭,而是想完善部队的通信手段。偶然发明了左轮手枪,他就想到了后世的信号弹,然后一头栽进去想‘弄’出个所以然,于是有了鞭炮。

  李宪前一世小时候,玩过一种可以炸出降落伞的冲天炮,那真是记忆犹新。

  那种小孩子玩的冲天炮很小,红‘色’降落伞在空中飘飘

  ‘荡’‘荡’,平添许多节日喜庆,曾经让年幼的李宪产生许多遐想。

  穿越一千年,从遐想到瞎想,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经过无数次失败,李宪利用后世的空包弹原理,终于发明一种现代化的信号弹,实际上叫做礼炮更合适。

  李宪发明的信号弹采用铜管做轨道发‘射’,同样是二级火箭,‘射’高超过五百米。在空中二次爆炸的时候,就会炸出一顶降落伞。

  降落伞事先染成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从而达到指挥军队行动的目的。这属于飞狐军的军事机密,还没有装备下去。

  发明降落伞信号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个年代没有电话,更不可能有电报。两支军队之间的距离超过十里就没有办法协调,也做不到密切配合、‘精’确打击。

  就像上一次反击完颜婆卢火,李宪的预设战场、出动的四支部队,彼此之间实际上就隔一道山梁,可就是没有办法互相配合,只能各自为战。

  正因为如此,降落伞不光有不同的颜‘色’,下面还挂着条幅,用小铅坠配重拉直条幅,条幅上用军事暗语写着行动命令。

  仅仅有信号弹和降落伞还是不行的,如此之远、如此之高,用‘肉’眼根本看不见条幅上的字迹,这才是李宪发明单筒望远镜的初衷。

  汴梁城是大宋朝醉生梦死的地方,发明所有东西都遵循“新奇、奢华、无用”,三个基本原则,所以李宪带过来一箱十万响的鞭炮。要搞就开天辟地,要炸就惊天动地。

  李宪打开木箱检查鞭炮,卜辙凑过来看了一眼,顿时大摇其头:“这玩意儿‘花’‘花’绿绿的,好看是好看。可是比手指头还细,也能响?我们‘弄’回来的‘毛’竹起码都有手臂粗细,那才响。”

  李宪一边检查导火索,一边没好气的说道:“能不能响,老子比你知道!”

  其实李宪心里话是:听响有个屁用,据说人家的鞭炮可以炸塌立‘交’桥,你他娘的要过八百年才知道那种天方夜谭,如果你能活八百岁的话。

  卜辙赶紧闭嘴,毕竟他曾经见识过李飞凤的掌心雷,十米开外把一扇实木‘门’轰成了碎片。那真是木破心惊,房屋‘乱’摇。

  李宪是李飞凤的老爹,‘女’儿如此厉害,这个当爹爹的肯定更厉害,说不定眼前的这些小玩意儿到时候真能响。

  李宪刚刚把鞭炮检查好,牟长霞过来问道:“客人都已经离开了,明天的年夜饭如何安排?”

  李宪听得有些奇怪:“年夜饭又叫团圆饭,自然应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还用问我吗?”

  “不是这样的。”牟长霞脸‘色’一红,我们清风楼还有一百多那些姑娘们,都不知道家在何方,根本没地方可去。

  李宪恍然大悟,邹吉说过,当初把清风楼盘过来的时候,还接受了四百多妓‘女’。

  想到历史上这些妓‘女’两年后都会被金兵蹂躏致死,李宪心里也很难受:“她们也是人,被‘逼’上这条路实属无奈。不管怎么说,也属于我们清风楼的人,也应该享受家庭的温暖,大家就一起吃个饭热闹一夜。”

  说到这里,李宪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你盘点酒楼的情况,到底赚钱没有?”

  牟长霞点点头:“清风楼号称西大街第一楼,就是个销金窟,怎么可能不赚钱?尤其是四楼赌场,每天‘抽’头就是几千贯。姑娘们接客的水钱,每天也是数千贯。”

  李宪右手一挥:“折换成银锭,接客的姑娘们每人发红包一百两,酒店员工发两百两的红包。铁卫队员每人发红包三百两,十二个小丫头每个人发红包两百两。新年节下,又是在京城,让他们到大街上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让邹吉通知后厨,如果菜肴和酒水足够的话,就在大‘门’外两侧搭彩棚开流水席,免费供应西大街上的孤寡老人吃三天。我们开酒店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找一个立足之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他赶紧办。”

  牟长霞摇摇头:“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我和萧芸娘都想到了,可是行不通。”

  李宪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为什么?”

  牟长霞双手一摊:“公子有所不知,宫里已经传出明诏,除夕之日大内要做大傩仪驱祟。一共动用三千六百人装神‘弄’鬼,法驾仪仗摆出十多里。从大内开始游行,出朱雀‘门’到南薰‘门’,一直送到城外转龙湾才会结束。”

  “我们这里和五岳观紧邻,他们是大傩仪法事的参与者之一,西大街明晨开始净街,一直要到日落时分结束。然后才是爆竹山呼,守岁直至天明。我和萧芸娘还是第一次经历此事,所以被搞得措手不及。”

  李宪心道:你们是第一次听说,老子简直闻所未闻。有皇帝真他娘的麻烦,干啥都要首先山呼万岁。能万岁吗?最多还能活两岁!

  “把所有姑娘们组织起来,所有迎宾马车也拉出去,发扬我军传统,挨家挨户访贫问苦。孤寡老人每人赏钱五贯,米面十斤,‘肉’食一斤。制作大旗两面,上书访贫问苦、与民同乐八个大字,把我们清风楼的招牌彻底打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