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建北宋 0109、 李宪的理念

《重建北宋》0109、 李宪的理念

作者:苕面窝 字数:2931 书籍:重建北宋

  北面是恒山,南面是五台山,中间的‘交’通咽喉上有一把铁锁,名字叫做瓶形寨,这个名字没有多少人知道。。шщш.㈦㈨ⅹS.сом 更新好快。

  瓶形寨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说到平型关,后世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宋年间本来没有平型关,因为有了李宪,然后在平型岭的瓶形寨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关城,于是平型关提前横空出世。

  李宪偷取飞狐县之后立即修建平型关,就是要和东面的紫荆关构成防御枢纽,切断燕京府和山西太原府之间的通道,把完颜宗望东路军、完颜宗翰西路军之间的联系一刀两断,让他们无法左右兼顾,相互策应。

  今天是李宪专‘门’过来验收平型关工程,而且涉及到七百多劳改人员的死活,这是早就决定的,知县唐浩然、城管大队长韩猛已然提前到此恭候。

  原来,萧芸娘带领牟长霞的内卫营离开之后的第三天,灵仙县传来消息:“平天大帝”金达及其所部五百多人,裹挟百姓三千余人,在城北二十里被包围。

  特种营这边直接出面的是副营长韩杰,清一‘色’的契丹骑兵构成第一道包围圈,造成金兵合围的态势,防止消息走漏。

  根据李宪此前的命令,韩杰网开一面,命令金达释放百姓,‘交’出灭‘门’惨案的凶手让百姓辨认,然后就可以带领他的虾兵蟹将离开了。至于金达这个“平天大帝”今后到何处发财,已经无人关注。

  第五天,奉命进入广陵县抢劫杀人的罗谦所部传来消息,境内所有的谋克户、蒲辇户全部被灭掉,抓获‘妇’孺一千四百余人,解救奴隶两万七千余人。

  弘州城马步军统制蔡广田“奉命深入广陵县剿匪”,一举“击溃”马贼罗谦所部两千余人,把所有被马贼圈禁起来的人“全部解放”。

  按照李宪的既定方案,蔡广田亲自到天成县向完颜亮“献俘”:把灵仙县灭‘门’惨案的凶手、广陵县“被解救出来”的两百多老弱病残‘女’真人,全部送给完颜亮。

  蔡广田按照李宪‘交’代的话,把被斩首的死鬼完颜吉和扎普合“派出去打仗”:“完颜吉大人、扎普合大人率领主力部队,正在追击金达残部,其目的就是要斩草除根,最后胜利指日可待。”

  暂时稳住了北方大敌完颜亮,境内的不安定因素也铲除了,李宪‘交’代了一番城防、安民、恢复生产的注意事项,率领护旗连、警卫连离开弘州城,顺道验收平型关。

  “唐秀才,你这个知县当不成了,赶紧给老子当知府!我们现在有六个县,如何才能物‘色’自己人当官运转起来,你赶紧想办法。”

  李宪首先没谈军事工程,而是关注民生:“首先完‘成’人口普查,看看究竟有多少人,都有些什么成分。有多少水浇地,有多少山坡地,每年的粮食产量、畜牧业养殖出栏率,必须赶紧‘弄’个数据出来,然后才能调整政策。现在就滚,这里不需要你。”

  唐浩然没想到干知县才半年,就摇身一变当了知府,需要管理六个县的百姓,说起来很风光的感觉,实际上是一大堆麻烦事。因为李宪横空出世,没有准备自己的官员队伍。

  文盲可以打仗,可以当将军。但是文盲当父母管,这可是个大问题。

  “滚不滚倒在其次,公子,你总得给我一个章程才行。”唐浩然笑眯眯的说道:“你说得倒很简单,说当知府就能当知府的吗?这半年时间,我好不容易才把飞狐县的一套班子‘弄’出来。现在刚刚走正常,一下子就来了五个县,我可是光杆司令。”

  李宪两世为人都没当过官,前一世的家族里面好像也没人当官,此前更没想过招人当官会成为麻烦事。

  此刻唐浩然一番话说出来,李宪终于明白事情比较大条。

  这个年代读书人很少,读过书而且一身正气的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比神仙还难找,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变成百姓眼中的罪人。

  “你别叫苦,打天下容易坐江山难,这个道理老子懂。”李宪口中大而化之,实际上心里紧张盘算:“培养自己的人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只有两条路同时走。首先张贴招贤榜,同时访问那些遗老遗少,看看有没有口碑不错的旧官员。”

  “至于说章程,目前不宜过细,暂时定几条对付着:第一,新官员要求处事公平公正,不贪赃枉法。第二,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第三,侮辱‘妇’‘女’、贩卖人口者死,强闯官衙、民宅者死。第四,偷盗、抢劫者死,昧人钱财者刑。第五,囤积居奇、扰‘乱’街市、鱼‘肉’百姓者死,发放高利贷者死。”

  唐浩然听到一连串的死字,脸上直‘抽’‘抽’:“公子,如此刑律是否过于苛刻?百姓能否接受?”

  “你趁早放心!”李宪冷笑着说道:“一听你就是个书呆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算所有的

  罪名都是死刑,他们也不会觉得如何,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去犯罪。既然普通百姓不会犯罪,严苛的刑罚就不是针对普通百姓,而是要严惩罪犯。”

  “唐浩然,你给老子记住:人格、尊严、生存权,那是老百姓才有资格享受的,绝对不是给罪犯的。给罪犯争取这三条,就是对守法百姓最大的侮辱!在老子的眼皮子底下,贪官污吏一律斩尽杀绝,祸害百姓者有多少杀多少,一个不留!”

  “此话有理!”被李宪教训一顿,唐浩然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还有一点需要公子首肯,我决定重开官学,培养自己的秀才,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李宪呵呵一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千秋大计。当官的不办学,那就是渎职,这还用问吗?不过,大学、中庸之类不能作为准则,你整理一批法家著作,物‘色’一些农家好苗子重点培养。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那就从这两人学起。”

  唐浩然闻言大笑:“哈哈哈,看来公子真要干一番大事业,你难道不担心培养出一大批诸葛亮,然后揭竿而起给你找麻烦吗?”

  李宪微微一笑:“被自己培养的人推翻了,说明我们干得不好。你赶紧培养十个八个诸葛亮出来,都出去给老子打天下。玩笑归玩笑,你他娘的千万要物‘色’好对象,别尽给老子培养一些野心家出来。不需要他们鞠躬尽瘁,但要持身以正。”

  唐浩然沉思了一下才说道:“未来的州府官学,兵法作为第一必修科目,也作为选拔人才的第一策论内容。”

  “你说得对。”李宪严肃起来:“兵法之所以能够指导人们打胜仗,里面都有很深的学问。只要能够举一反三,治国治民经商都用得上。我们决不能因为担心百姓造反,就认为兵法是洪水猛兽。等我有空闲了,给你整理一部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作为教材。”

  这一次站在平型关城楼上的谈话,是李宪第一次阐述自己的思想理念。他把后世的很多观念掺杂进去,和唐浩然谈了两个多小时。

  李宪并没有明确涉及到治国方略,他出身于普通百姓家庭,所以他所说的东西,全部都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问题,从民政角度出发,然后推而广之进行说明,主要目的就是解释自己的各项方针政策。

  除了进一步强调法家学说之外,李宪重点强调了工学,并且提出了“九佬十八匠享受官府补贴,各种发明予以重奖”的新政策。

  李宪要求唐浩然充分鼓励辖区百姓开动脑筋,为改变落后面貌大胆动手实验。如果涉及到民生、军事方面,可以向官府申请实验经费。

  “得民心者得天下,你是读书人,应该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国家的长治久安,绝对不是掌握在那些官员手中,而是掌握在百姓心里。只要百姓不满意了,任何朝廷都要完蛋。工学不是奇技‘淫’巧,而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希望你今后小心谨慎。”

  李宪语重心长结束了两个人开诚布公的谈话,明确了李家军和大宋官军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的方针,奠定了未来全面改造和发展的基础。

  也就是这一次谈话结束之后,李宪谋求建立一支百姓子弟兵,已经不是无源之水的梦想。

  王节就算有一万个不愿意,也必须离开李宪的身边,然后变成了唐浩然的助手。

  因为李宪说了:“要想跟着我到处跑,你现在还不够格。等你什么时候能够当一个出类拔萃的知府大人,如果还想回到我身边,再提申请也不晚,现在好好跟着唐秀才读书去吧。”

  解决了行政管理方面的大政方针,李宪的注意力才放到平型关上。

  平型关就是在瓶形寨的基础上扩建而来,最主要的就是增加了“两条臂膀”,好像一个巨人,一手抓着恒山,一手抓着五台山。

  这两条臂膀都是采用干打垒筑成,外面还没有包砖,所以看上去就是两条土城墙,黄不溜秋的,一点儿气势都没有。

  看见李宪的脸‘色’不太好,城管大队长韩猛心里就有些紧张:“公子,因为时间太紧张,烧砖还来不及。”

  李宪一脸严肃:“不,你干得很好,这是大功一件。完全可以在关城上镶嵌一块石碑,刻上你韩猛的名字流芳千古!我看见你们那边的两座土窑,烧制出来的应该是青砖。青砖的强度不够,我们应该想办法烧制红砖。”

  韩猛摇摇头:“如何才能烧制成红砖呢?这个我们的工匠还没有试过。”

  “你们的青砖是因为烧制过程中淋水了。”李宪微微一笑:“如果换一种捆窑把砖坯和燃料密封起来,整个过程不用淋水,最后就是非常坚硬的红砖!”

  李宪来自农村,曾经跟着大人烧制过红砖。没想到他心血来‘潮’,结果让他想起另外一件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