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守鼎1643 第0012 哀民生之多艰(下)

《守鼎1643》第0012 哀民生之多艰(下)

作者:寒玉阳 字数:1764 书籍:守鼎164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朱由榔心里默默地念道。

  看着这个聪慧伶俐的少年,他心下颇为怜惜,决定收留到身边,便道:“我身边正缺个仆从,你可愿跟着我?”

  少年闻言大喜,作为梧州的地头蛇,他一眼便看出了眼前这个气度不凡的年轻公子肯定出身富贵之家,知道自己傍上了贵人,以后怕是不再愁吃穿了,他很是兴奋,急忙跪下,道:“小人愿为公子驱使。”

  身旁内侍王补真闻言再度皱了皱眉头,他近身一步,轻声劝安慰道:“少爷——”

  朱由榔挥手止住了他后面的话:“不必多言,此事我自有分寸,让人先带他回府梳洗打理一下。”

  “奴婢,哦,小人遵命。”

  王补真转身轻轻一挥手,身旁不远处一个身着灰袍带着毡帽的中年汉子走了过来,王补真对那中年汉子耳语了几句,对方点了点头,不由分说,拉着刘天阳就走。

  少年刘天阳知道这位肯定是负责暗中保护富贵公子的家丁护卫,便很听话的跟着他走了,见人走远后,朱由榔继续逛了起来。

  从钟鼓楼到西市这一段,各街道又是一样遍布流民与乞丐,因为无人收容,他们只能睡在两旁的屋檐底下,似乎很多人已经身体僵硬,显是饿死或冻死了。

  “大爷行行好吧,随便给口吃的就成。”

  “给我家孙女一口吃的吧,等年景好了,老朽给各位立长生牌位,天天上香!”

  “大爷,我有一把力气,给您老卖力气,就求个吃饱饭。”

  有气力的还在一旁跪着卖力吆喝乞讨着。

  与街道两旁悲惨的流民乞丐相比的,便是街上各衣着光鲜的商家豪强们,他们出入前呼后拥,所穿所使之物皆是豪华奢靡。

  看着这些人,街上流民乞丐有的麻木,有的羡慕,有的严重则满是仇恨。这个情形落在朱由榔眼中,心中又是一阵叹息,真真应了那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方面是富者土地连绵,华屋广袤,一方面却是贫者连立锥之地都无。不患寡而患不均,大明南方就已经有如此景象,那天灾人祸不断的北方百姓估计更惨了。

  怪不得李闯能在北方闹得那么大了,明之将亡,是不得不亡啊!

  这个老大帝国,不管南方北方都腐败溃烂了,都懒到骨子里了,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到那种无奈和痛苦!

  不知不觉间,走近了西大市附近,这里附近道观寺庙甚多,商铺林立,街道边上的沟渠里堆满了垃圾污秽之物,把沟渠都堵塞了,即便临近冬季,气温较低,依旧臭气熏熏。

  两侧的房屋多为两层或单层的木房,还有不少广西特有的竹屋,底层多是铺面,只是大多已上了门板,显是生意并不景气。

  道路上车马不绝,满是粪便,很多街道坍塌坑洼,许是年久失修。

  逛了一圈下来,朱由榔也有些累了,路过一个茶肆时,抬头一看匾额,名“云轩阁”,店名起得如此文雅,想来是个不错的休憩之所,遂趋步而入,找了个僻静之处坐下。

  甫一坐下,他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云轩阁的大堂四壁竟然挂满了各种诗词歌赋。

  有客人进来,茶博士赶忙过来招呼,见客人坐下后四顾张望,一副惊讶的模样,心中顿时明了,于是笑呵呵的道:“这位客官想必是第一次来鄙店吧。”

  朱由榔点了点头。

  茶博士摆出一副了然之色,然后笑着介绍道:“墙壁上的诗词歌赋都是各地应考的生员们闲时所作,里面不乏名诗佳作,客官若有兴趣,可以仔细阅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惊喜。”

  朱由榔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起身将墙上的诗词歌赋一一浏览了一遍,当看到一首名为《国事四五叹》的诗时,眼前顿时一亮,其内容如下:

  浮云挂空名,

  常为天地忧。

  忠心付明月,

  莫如不相知。

  署名:严廷英。

  朱由榔看罢,不由大赞一声:“好诗!”

  话音刚落,耳边传来一语:“此诗好在哪里?这位公子可否为在下讲解一二?”

  朱由榔闻语转身,就见身后站着一名袄服道袍,福巾芒鞋,一副大明士子打扮的中年人。

  此人四十有余,面色白净,眉不过眼,五官纤弱,下唇只留出一抹短须,整个人看着也是瘦弱。

  人长得甚不起眼,只是顾盼之间,眼神中透着聪慧难言的光彩。

  朱由榔微一愣神,便回道:“该诗抒情强烈,一股浓浓的忧国忧民之意扑面而来,读之让人颇为振奋。

  特别是最后两句忠心付明月,莫如不相知,明面上讲的是一片情意只有明月知道,还不如未曾谋面,实则暗指对大明的一片忠诚,却不被朝廷所知,颇有怀才不遇之感,寓情于景,浑然无迹,妙哉!妙哉!”

  来人一笑,幽幽地道:“忠心付明月,莫如不相知,人这一辈子总有些东西抛不开放不下,也不知是图个什么。”

  朱由榔听完大生感触,忽然直视着来人问道:“此诗可是兄台所作?”

  来人惊讶之色一闪而过,紧接着又恢复了淡然:“正是鄙人,不知这位公子上下①?”

  ①上下:上下是问人的名字,古代的书信文章都是竖行,名字上下而书。

  “鄙人姓王,上之,下明。”朱由榔说完请严廷英入座。

  严廷英入座后问道:“王公子年纪轻轻,怎也偏爱这些寓意苍凉的感时诗篇?”

  朱由榔有些自嘲地道:“山河破碎,天下糜烂,吾辈心中虽有报国之志,却也知道能力浅薄,登不得大雅之堂,所以平日里不敢把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但有严兄这般振聋发聩的忧国诗篇,在下就是想藏也藏不住了。”

  严廷英听罢,苦笑道:“王公子就别取笑我了,我家境贫寒,科举又不顺,屡次落榜,如今不得不靠卖字画来度日了。”

  严廷英脚下放着一个书柜子,柜中装着文房四宝和一些已填满的字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