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官途借势 第一个考察者

《官途借势》第一个考察者

作者:凤凌苑 字数:2627 书籍:官途借势

  说到公司的资金链和应对巨大风险的准备,各人神色凝重,这是公司和自家事业的生死存亡。 杨东轩不会将省里最新的动向先透露出来,因为省里的决策有多快、什么时候才抵达平秋市,这是无法预料的。各家在这紧急关口,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肯定比自己给他们期望效果要好。

  大家没具体说自己公司的情况,但资金链很紧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承认不承认都是事实,好在各人心态还不错,说到解决办法,最后都归结在吸纳资金这一条路上。继续吸纳入股金,用后来吸纳的资金来支付利息、应对万一出现的紧急状况。

  当初,各家公司统一了,吸纳资金时要三个月后才能取出利息,本金存入最短的时限是半年期。有些入股金已经到期限了,不过真没几个人肯将钱兑出来。因为个人都可按时得到利息,有这些钱,平日生活支出有了来源。将钱取出来的,除非是有急用,没有谁想将这些钱作为本金来做生意。平秋市除了小本生意,任何一家店要经营都不容易。当然,开店的发财的人也不少,可那是经过多年的积累,经验、人脉积攒起来后找到适合的经营路子。

  但是,万一出现谣言,即使只要将各家建筑公司资金吃紧,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的情况对外公布,都会引发入股金兑换潮,将这些公司逼死。有人提出加息吸纳资金,杨东轩给否决了,加息吸纳资金也不见得可多得到多少资金,因为经过这段时间对资金的吸纳,民间真正存在空余资金的人并不多,何况,吸纳资金的范围早超出城南区和平秋市市区,周边各县也吸纳了不少资金进来。

  虽不放心,经过这次提醒,各家公司也会有相应准备。吸纳资金过程,免不了存在一些大户,大户的资金不一定是他本人的,比如其他县入股金往往是某一个跟这边有关系路子的人,将该县不少资金集中过来进行入股,得到应有利息之外,还会有额外的激励,这部分就是大户获取,大户还可能对手来的资金利息扣下一些作为手续费等等,公司这边只要稳住这些大户,就不会有大动荡。

  直接回家,宋玥秋见他回来问题是不是吃过饭,杨东轩便提到十里牌风光、餐馆和各家公司资金链的事。宋玥秋说,“建筑商吸纳入股金的操作,其实就是民间集资,不过,将利息控制在一定范围,风险降下来,其中的风险还是存在的,你可要多留意。”

  “只要是正常运作公司,风险处在最低层次。不过,最担心的就是有人本身就抱着捞一笔跑人这样的风险,一旦有人这样做,牵涉到的面就大,也会波及其他所有公司的入股金。”“是啊,国内不少集资案就是这样爆发出来的。”

  “省里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具体的消息?如果省里有了明确的消息,这边的风险便完全降下来,好消息提振上下的信心。”“不会超过两个月,银行这边已经开会,但信息还处在控制中。”“国内存在什么绝密吗?银行有了动静后,消息绝对会透露出来。”

  “你是不是说我给你消息,好,你退还来。”宋玥秋笑着不依,杨东轩将她抱住,恶声恶气地说,“好,我吐出来给你。”“恶心。放下我,嘉嘉看见了呢。”

  杨东轩也担心给嘉嘉看到两人的亲密,这个真是儿童不宜的,放下宋玥秋不抱却不放她的手,将她牵进房间,宋玥秋见他这样,警惕地说,“做什么,可不成。”知道他胡闹起来就是个没完,即使闹完了自己浑身都软,儿子见自己如此肯会以为自己生病,更加呵问,总不能一直对儿子撒谎。

  “成的、成的。你知道我喝酒了,酒后失控……”杨东轩一边说一边忙,三五下将宋玥秋弄光,丢尽被窝。

  宋玥秋挥手捶打他表示抗议,可这时候抗议有什么用?只得由着他,配合他尽量快些。

  或许叶幸将城南区的窘迫和危险跟杨卓林沟通了,早早上班让肖子山过申项办来堵杨东轩,肖子山不去申项办那边,就在街口等。见杨东轩的车过来,给他打电话。见肖子山大早在等自己,杨东轩摇下车窗笑着说,“肖科长,这么早?还没吃早餐吧,走,我请。”

  “多谢杨常委。不过,先记着吧。今天吃不成,书记在办公室等呢。”“哦,那好,我这就跟肖科长过去。”调了车头往区委走。

  杨卓林的意思杨东轩也预测到,城南区的危险处境只要稍用心都能够看出一些,杨卓林手里有申项办这边工作推动的详细材料,不比外面的人可随意糊弄。没等杨卓林开口,杨东轩说,“书记也担心啊,不知市里有什么反响。”

  “你要什么反响?”“我要市里筹钱来解决工程款,地主老财很反动是吧,他们还给长工一口饱饭吃。市里拖欠钱款快一年了,还让不让人吃饭。”

  “这话你找市长去说,要不直接到省里去说。”杨卓林没好气地说,知道杨东轩对潜在的危机有警惕,可眼下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钱,没有钱其他办法都无法。目前,各方面都没有筹钱的路子,压力便集中在申项办和城南区。

  “这不是向领导反应情况呢,书记,不能越级汇报,这是常识,你可不能再害我。”“到底谁害谁啊,我都不知今年还能不能过年呢,你倒是轻巧,给我汇报就万事没有了,想得美。”两人也是苦中作乐地斗嘴,杨东轩心里真是不太在意,杨卓林身为城南区一边说,压力当然大得无以复加。

  “真没有办法?”杨卓林多少有些期待。

  “书记,我见过那些老板,如今,最大的变数是在市里。只要市里稳住人心,三个月也好,半年也罢,申项办都没问题。如果市里那边或区里有个别人另有打算,谁说得好?”

  “其实,银行只要在给几个亿贷款,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我也明白,可银行肯给我们贷款?”杨卓林苦笑着说,见杨东轩没心没肺还在笑,又说,“你自己去贷款得了”。

  “书记,那我到省里走走。”“快去快回。”

  省里的详情还不得知,杨东轩也许到省里见一见周瑾瑜老师,他对这次江南省的变化肯定知情。平秋市这边情况危急,他肯定不会坐看这边爆发大案,影响整个江南省的建设步伐。准备下午动身,叫姚京跟自己走,姚京很快准备好过来接杨东轩,却不料两人还没碰头,杨东轩接到张国学的电话。

  “东轩区长在城南区吧。”“张董,是在省城?”杨东轩没说自己准备去省城。

  “是这样,我带了几个人快到平秋市了,问问你是不是在忙。”“不忙。张董过来我热情欢迎。”“还跟我客气?我到平秋市来专程找你。”

  听张国学突然到平秋市来找自己,杨东轩没问是做什么,等见面后自然知道。当即让姚京先不过来,到大华大厦联系房间让张国学一行人住下。铜怀电器在江南省的规模不大,可在全国布局却很有气概,魄力十足,集团实力强劲。当然,张国学的来历也很了得,在京城就很深的根基,比起之前港南实业集团而言,实力不见得稍弱,只不过,铜怀实业比较分散,没引人注目而已。

  在市外路口等着张国学一行人,见面时,张国学忙说,“杨少如此客气,老哥如何当得起?”

  “张哥,远来是客。就不在这里多说,到酒店去。”

  进驻大华大厦,洗漱后,张国学出来跟杨东轩说,“这次来得突然,没打乱你工作计划吧。”“我们在基层瞎忙,工作上哪有计划,见子打子。张哥有什么事,我能够帮得上?”

  “帮得上。”张国学说,“走,先到申项办那边的工业片区看看,听说你们留有一大片地准备引进项目的,是不是?”

  “铜怀实业有这意愿?那真是雪中送炭啊。”杨东轩没想到张国学过来是要在工业片区弄块地做项目,这对城南区而言是最好的消息。同时,杨东轩也想到张国学应该得到了内部消息,才有这样的举措。

  到工业片区转一圈,看了预留的地块,张国学让人将这里的建设情况拍摄下来,作为进一步工作的资料。杨东轩见铜怀实业的人如此做,也明白张国学的决心。说,“张哥,到申项办去谈?”

  “好,我们项目的资料已经做了准备,还没完善。所以,做出来的方案也不尽完善,是现在递交给你,还是等相互做了沟通后再交给你。”张国学说,也知道,对招商引资工作而言,地方上对具体引进项目的人有奖励、也有政绩,这些自然会算到杨东轩头上。

  “按张哥的意思吧。”

  (重庆书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