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圣迹仙踪 第七回 新婚蜜夜新娘归天 新郎誓言终不续娶

《圣迹仙踪》第七回 新婚蜜夜新娘归天 新郎誓言终不续娶

作者:老杰克 字数:4213 书籍:圣迹仙踪

  日月穿梭,时光飞转。周景王继位五年,老聃已过而立之年。这日接到母亲玉女老妇人书信,崔其告假归家完婚。老聃便遵从母亲心愿,告假半月,骑青牛奔往曲仁家中。

  老聃骑青牛走在路上,真有一种喜上加喜感觉。因为他这时在王宫之外已经有了自己的住房。这是年前重阳节分得的,三间青色瓦房,坐落于一片官民杂居之地。虽然比不得前院那几家官邸的深宅大院,却也比西院那些平民百姓住宅品级略高。一圈墨蓝的低矮砖墙,围起一座南北略长的方形院落。院落东墙内,还有一小棚舍,正好可饲养青牛,这也是老聃相中此房原因之一。

  老聃牵青牛刚搬进新居,喜气未尽,家乡便来人捎来母亲玉女老妇人书信,催促其归家完婚书。他还曾设想过,待完婚之后,便将母亲玉女老妇人与新婚妻子接来,一同享受天伦之乐。

  青牛走在路上,老聃在牛背上心中有美滋滋的感觉。他知道,他将要迎娶的新娘,原本相识,且与其有着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情。这新娘,就是儿时家中女仆胡氏之孙女嫣红。

  老聃至今还记得儿时与嫣红的许多趣事:涡水河救险,偷摸其宝贝,拉手同看外祖父与太乙元君炼丹……等等,历历在目。

  自当年外祖父与太乙元君炼丹,无意间煅烧成金刚镯,交与李耳,食仙丹离家出走后,胡氏也辞别,领其孙女嫣红回隐阳山老家去了。此后二十余年没再见过嫣红。老聃儿时虽然与嫣红相处不到半年,然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情却一直难以忘怀。老聃入周都洛邑后,每年探家都能想起嫣红,那年回曲仁里参加徐二子婚礼后,还曾登上阴阳山顶向北眺望,想象嫣红突然出现,能见她一面终生无憾。直到去年春日,老聃再次回曲仁里探家,这一愿望方得以实现。

  那是因花狸猫闹朝,景王赐老聃龙柱下可坐小椅子记事不久,老聃告假骑上青牛,心情愉悦地回乡探家。这青牛似乎较往日放快脚步,三天路程两天便赶到家中。走进院门便听到笑声,却是母亲与胡姓氏坐在庭院中说笑。胡氏身旁还站立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老聃一眼便认出,那姑娘就是嫣红。二十余年不见,嫣红已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这时,母亲冲老聃道:“李耳,还不来拜胡奶奶。”老聃忙对胡氏作揖道:“胡奶奶好!”胡氏上下打量后看定老聃言道:“二十年不见,已长成大小伙子。”言罢,便对身旁姑娘道,“嫣红,见过你李耳哥哥。”嫣红粉脸微红,冲老聃作万福道:“耳兄好!”老聃忙点首道:“好,好,问嫣红妹妹好!”

  众人又客套一番,家仆搬来饭桌,厨娘端来饭菜,一同围在庭院中,共进晚餐。饭后,玉女老妇人拉胡氏去东屋叙旧。嫣红与老聃来到西屋,坐于桌前闲唠攀谈。

  时才餐中三杯酒下肚,老聃感到浑身热乎乎的,心里很兴奋。一时不知说啥为好,嫣红则小心地搜寻着投之所好的话题,什么“天道”、“自然”、斗转星移之类。这便引起老聃兴致,滔滔不绝地言说起来。不知不觉,两人便开始回顾儿时所共同经历的趣事……

  直到深夜,嫣红才,女老妇人为其母女安排的房中。临出房门前,突然站住,回头笑道:“儿时落水获救时,我曾言道说过,待我长大后,耳哥必须娶我。现如今我已长大成人,耳哥可有打算?”言罢,不待老聃答话,便绯红着脸颊,跑出屋门。

  老聃若有所思地愣在屋中……

  这晚,老聃刚要铺床睡下,玉女老妇人便来其房中,直言相告,此次胡氏带孙女嫣红来家用意:主动提亲将嫣红许配于老聃。胡氏还言道,嫣红早已有言在先,今生今世非李耳不嫁。

  老聃听母亲如此言说,自然喜出望外,一口应允。

  玉女老妇人即刻向胡氏报了囍,并商定,来年春暖花开后,选良辰吉日,为其二人完婚。待老聃返回周都洛邑,转过年,胡氏独自再到曲仁里,与玉女老妇人商定:李耳与嫣红二月十五日即李耳生日那天完婚。胡氏走后,玉女老妇人便托人捎信与洛邑老聃。

  老聃骑青牛走着,想着,终于来到村南的涡水河边,儿时经常在这涡水河中洗浴,还曾救过小嫣红性命,小嫣红还叫嚷长大成人要嫁给自己。不想却一语成真。

  老聃想到这里,青牛趟过涡水河。

  老聃又见到了那片李子林,那是他出生之地。尽管他早已忘记前世及出生时细节,但听母亲讲过,怀他七十二载后,在这片李子林下顶破母亲左肋出生。

  老聃爬下牛背,虔诚地为李子林作揖致谢。

  老聃骑青牛回到曲仁丽里家中,是二月二十三日中午。玉女老妇人逼着他,去往本村裁缝家,赶做做了一套新衣,还让其写好请柬,让家仆送往村中各户。

  二月十五日这日在清晨,老聃家中庭院张灯结彩,宾客纷纷前来贺喜。因新娘家坚持要自备花轿送新娘至村边,老聃与好友徐二子等一帮男女,老早便前往村边迎候花轿。

  吉时刚到,花轿进门,奏乐放鞭炮迎轿。停轿后卸轿门,老聃掀开轿帘,二子长子徐甲与一童女便迎嫣红新娘出了轿。童女用手微拉新娘嫣红衣袖三下,搀扶着新娘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新娘碎步撵上红毡,到喜堂右侧便停了下来。是时,新郎老聃站左侧,新娘嫣红站于右侧,喜娘将红色花带两头分别放在新娘与新娘手上。婚礼司仪便喊道:

  “见礼,奏乐!”

  随着悠扬的音乐奏起,新郎与新娘,在伴郎与伴娘及童男与童女的簇拥下,跪于香案前。

  “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一众人听着司仪的指挥,做着动作。司仪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读祝章!”

  一个十三四岁小儇的声音传来,慢慢的读着祝章。祝章很长很长,老聃晕乎晕乎,根本就没听清楚他在念什么。终于又听见司仪者唱:“升,拜!升,拜!升,拜!”整个过程也就是“三跪,九叩首,六升拜”。嫣红在晃晃悠悠的凤冠重量的下,郁闷的熬过了这些繁文缛节的俗礼。最后司仪唱:“夫妻对拜,礼毕,退班,送入洞房!”众人便欢笑着拥着新娘嫣红和新郎老聃到了洞房。

  待新郎与新娘双双于床边做好,喜娘于床头柜上,拿了一盘“床头果”,按习俗新人要共吃“床头果”。童子便等先挑了一颗放入老聃嘴里。童女也又挑一颗放入嫣红口中。接着,新郎与新娘又喝过交杯酒,吃些瓜果糕点,喜娘便唤新郎老聃及一众人,离开洞房。新郎老聃由喜娘引领,去院中为参加喜宴宾客敬酒。洞房内便自有新娘嫣红,盘腿坐于床上不动,名曰“坐福”。

  院中的喜宴足有二十余桌,曲仁里全村男女老少近二百口人,皆倾室而来。新郎老聃由喜娘引领挨桌敬酒,有时还被逼罚酒,直到把所有宴桌全部敬过后,待宾客散去,傍晚时分,方由喜娘引领回到洞房。他哪里知道,其身后又跟来一帮青年男女,开始闹房。

  按规矩新娘今天是不能多与客人说话的,但是闹房时先逗新娘开口,那帮青年男女也就极力逗新娘,还什么看其衣裳纽扣,五颗纽扣说是“五子登科”,看其脚髁头,说是看老寿星。

  老聃心想,这是什么婚礼么?早知道这样一切从简算了。

  闹至午夜始散,新郎老聃送客了,喜娘开始铺被褥。这时新娘嫣红真真涨红了脸。喜娘铺好被褥过来道:“小姐,床褥铺好了。”新娘嫣红装详点点头,赏以红包,喜娘嫌不足则佯立不走,待增加后方出。

  新娘嫣红赶紧蒙盖头于头上,静候床边等候新郎老聃。

  不久,老聃就回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敬酒时被逼喝烈酒的缘故,老聃胃里尽是一片翻腾,好在嫣红并未注意,正等他掀盖头。

  老聃手颤抖着拿起喜称,挑起盖头,嫣红羞怯的低下头。还好还有一层珍珠挂饰遮面,却一下被老聃的大手撩起挂在凤冠一侧,这下子嫣红的面貌是完完全全展现在老聃的面前。

  老聃在嫣红耳边呢喃道:“嫣红,你今天真美。”

  “难道我只有今天美么?”嫣红装详生气,却发现老聃一动不动的歪在在她肩膀上睡着了。

  嫣红轻笑,费劲的将他扶好躺平,盖好被子。心里寻思,看来是要我一个人“坐花烛”了。

  嫣红静静的看着床上躺着的这个已经成为夫君的老聃,眉如北斗,色绿,中有紫毛,长五寸;目方瞳,绿筋贯之,有紫光;鼻双柱;口方,颐如方丘,颊似横垄。连睡颜都带着一种天生的仙家的风范,特别有趣。她看得入神,忽然被他一个翻身一把过来倒在床上。“啊呀”嫣红叫了一声,“坐花烛”还没完成呢,就顺势摊开双臂,抱住老聃,满脸烧红在新郎的急促呼气声中。

  一阵疾风暴雨式狂吻之后,嫣红轻推老聃。老聃赖伏在她身上不下。嫣红就娇声道:“如此和衣而伏,怎能行夫妻之实?”

  老聃如梦方醒,急忙起身,退去自己衣裤。又将嫣红剥得一丝不挂。嫣红忙拽过锦被掩盖玉体,老聃却又钻入被中……

  然而,老聃由于激情过盛,刚探出正道,不待入门,便泄气而下。两人终于平静下来。

  嫣红把玩老聃宝贝,嬉笑道:“时才那样硕大阳刚,此时为何变得短小柔软?”

  老聃似有惭愧笑道:“被你阴柔所克。”

  嫣红道:“时才并未入内?”

  老聃道:“被你阴柔所吓。”

  嫣红便拽老聃手于阴柔处,娇羞言道:“此乃生育天地万物之谷神玄牝,你若用之,必屈服与它。”

  老聃道:“但不知谷神玄牝可用多久?”

  嫣红道:“谷神玄牝是永恒长久,它是玄妙生育之产门,就是天地万物产生之根源。它孕育万物生生不息。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嫣红说道此,手中宝贝再度崛起,不仅惊叫道,“哎呀,变化如此之快!”

  老聃嬉笑道:“既是如此,我再用之。”说罢,如同翻身上马,再探路径。嫣红自然主动引路。老聃顺利入内,如愿以偿……

  一阵莺歌燕舞后,两人皆感欢喜满足。再度平静下来,又相拥而卧,情义缠绵,难舍难分。窃窃私语一番,老聃便迷迷糊糊就睡着。

  这正是:

  两小无猜忆当年,青梅竹马结良缘。

  洞房花烛寻天道,入得****顺自然。

  百年醴醪成佳酿,姹紫嫣红伴君贤,

  好声好气真情驻,和和睦睦并蒂莲。

  也不知过了多久,老聃被身边的嫣红推醒。勉强的睁开眼睛,发现天还未亮,还要再睡,却听得嫣红的哭泣声。

  老聃一惊,急忙起身,抱其问道:“何故哭泣?

  嫣红扑进老聃怀中,哭诉道:“夫君呀,我昨夜方知,我自身并非凡人,而是上界先天圣母后花园中一盆鲜花,被祖母偷抱于人间,所变化成人。”

  老聃先是惊愕,而后便搂紧嫣红,安慰叹道:“如此说来,你便是仙女下凡,我求之不得,快别再啼哭。”

  嫣红也搂紧老聃,便如此这般地向老聃接着哭诉了事情的原委:

  “昨夜你熟睡后,祖母来你家唤我至窗外,告知我身世。并说婆母玉女老妇人原本也是天庭先天圣母之童女下界,其职责便是寄胎生你,待你成亲后即需返回天庭。祖母还言说,昨日用花轿送我出嫁后,她去往天庭先天圣母处,请求惩罚偷花之过,并禀报我俩现已成亲。先天圣母笑道:‘此事早在我掌控之中。我早已禀报玉帝与王母,玉帝说你育花有功,还封你脱离妖界,归入仙界。还可于天地间自由选定居所。王母也许诺,日后你可参加神仙所聚蟠桃会,’先天圣母还对祖母言道:‘你下界转告嫣红,待其新婚后,即刻与当日天亮之前,与婆母玉女一同返回天庭,不得拖延,我将派玉舆前去接迎。’祖母还说,昨夜从天庭回来后,便已转告婆母,让她早些准备,等候玉舆接迎。想必婆母此时正在……”

  嫣红哭诉至此,便搂紧老聃,泣不成声:“夫君啊,你我仅有一夜夫妻缘分啊!也不知别后何时再能相聚……?”

  正在此时,猛听得玉女老妇人与窗外叫道:“李耳我儿,速送嫣红出来,不可耽误时辰。”

  老聃一脸泪水,拥抱嫣红走出。

  老妇人玉女已等候在院中,对老聃言道:“李耳,你与嫣红夫妻之情及你我母子之情,就此割舍。你要切记:你原本为太清转世,日后莫忘讲经授道黎民,及解惑教化生肖之责。还要切记;我婆媳俩归天之事,天机不可泄露,万万不可相告他人,”言罢,老妇人玉女泪水夺眶而出。

  ……

  嫣红于院中挣脱老聃怀抱,泪流满面对老聃道:“耳兄,夫君,你我缘分未尽,日后定能相会。”

  嫣红说完,搀扶婆母走出院门,已有千车万马,五帝上真,拥抬着八景玉舆,迎接这婆媳缓缓升天。

  嫣红于空中还在喊道:“夫君,一日夫妻百日恩情,多多保重!”

  老聃于院门外长跪不起,高声对天发誓:

  “李耳将终生不再续娶!”

  天亮后,老聃与家仆买来两具棺椁,停放与院中,将母亲所遗衣物、妻子戴过凤冠霞帔,分别装入两具棺椁中。对外言称婆媳一夜先后仙逝。并守灵三日,将棺椁于村南李子林中埋葬。并立墓碑,亲手书写:慈母玉女老妇人与爱妻嫣红之墓。

  此后,一连多日,老聃都在浑浑噩噩度过,如同在梦境中。

  就在老聃准备回京都洛邑之事,又传来一个信息,其少年时好友徐二之子徐甲,因参加老聃婚礼,喝过喜酒大醉,夜晚走失,一连七日未归家中。老聃与二子及其家人又四处连寻三日,仍然不见踪影,才骑青牛闷闷返回周都洛邑。

  唐人杜甫《新婚别》诗句借吟此处,却也贴切: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