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公子林砚 67 抓周

《(红楼)公子林砚》67 抓周

作者:时槐序 字数:5570 书籍:(红楼)公子林砚

  荣国府。

  贾元春净了手, 捻了颗药丸子服侍贾母吃了, 言道:“老太太放宽心, 姑妈还是念着老太太的。瞧, 这不,听说老太太病了, 日日送了东西来。便是这药听说还是特意让林表弟去寻了太医院的院正开的。”

  贾母闭着眼, 无动于衷。东西是来了,可人却没来。

  她指尖颤了颤,只觉得什么都变了。如今人人都不听她的了。贾赦管不住, 王熙凤管不住, 贾琏更是事事与她对着干, 这些日子看她的眼神越发冷了。如今便是从前总喜欢粘着她,对她言听计从的贾敏也换了模样!

  一个个都是这样!

  贾母发觉好似有什么东西渐渐溜走,她拼命想要抓住, 却事与愿违。

  “林表弟才貌双全,又圣宠不倦, 如何是我能够攀得起的。我往梅花庵去得多,因着明/慧师太在,长公主,明玉郡主并她家妹妹常去, 便是康亲王也去过三四回。倒也听到些消息。

  据说陛下本是有心招林表弟做驸马的, 只因林家与沈家早有了默契, 陛下不好同自己的老师争, 这才罢了。只说到得那时由他来赐婚。”

  贾母眼珠儿动了动。贾敏只说林如海早便同沈家定了林砚与沈沅之事, 却不曾说这一遭。

  驸马,驸马!难怪这般不同意元姐儿。倘或能娶个公主回家,便是她也不会愿意再将就。只林家与沈家不过是有默契,并未曾定下来,陛下既有此意,怎地偏偏还回绝了。简直是蠢!

  贾母一口浊气堵在胸口。这世上之事怎地如此不公平。此类机会,有些人八辈子都求不来,有些人唾手可得却偏偏弃如敝履。

  而且,舍了皇家也便罢了,娶谁家不好,为何非得是沈家!

  沈家现在越发在意贾琏,林家本就同沈家关系亲近,如今又结了亲,这般岂不是完全与贾琏站在一起了?若如此,二房还有什么希望?

  不!他不能让林家站在大房这边!更不能让贾琏成事!

  沈蘅……沈蘅……

  贾母心头紧了紧,抬头看向贾元春,“你说,康亲王也去过梅花庵?”

  “康亲王请了明/慧师太给贤妃娘娘看诊,因此有来过几回。是来讨论贤妃娘娘的脉案的。”

  贾母心思转动起来,“康亲王……”

  “孙女每逢往梅花庵,也会去听明/慧师太讲讲经,偶尔也问些医理。明/慧师太对孙女的态度说不上热络,却也尚可。”

  能与明/慧师太扯上关系,自然又进了一步。贾母眉宇松动了些许。

  贾元春舒了口气。她原也和贾母一样,觉得只要她有能耐,有手段,拢住哪位王爷的心,便能成事。可现今几位皇子,哪个都不是情种,正妃侧妃之位有限,谁人不是想着用这些位子去换取能帮助自己的势力?

  可她有什么?这些日子,她也看清楚了。想要进府不难,便是大皇子如今也还暗示过。然而他所谓的进府也不过是一顶轿子抬进去,与侍妾何异?这不是她想要的。

  她也想过借梅花庵的地利之便走康亲王的路子,可康亲王比之大皇子还难办,对她一直回避,看都不看一眼。在康亲王这,她只怕是连进府的资格都没有。

  可她不能把这些情况告诉贾母,让贾母觉得她没用,觉得她毫无利用价值。

  况且,这些时日,她发现,其实未必只能选皇子。她还有别的路可以走。贾元春嘴角轻轻勾笑,扶着贾母坐下,言道:“老太太放心,孙女知道该怎么办。”

  贾母点头,这样也好。元春若是能入皇家,未必比嫁给林砚差。再者,若她有了出息,宝玉身份上也可提高些。

  “老太太,孙女瞧着姑妈也是一时之气,这会儿只怕早后悔了。只是做惯了当家太太的人,恐拉不下这个面子来。若不然怎地日日送东西,还遣了人来问您的病?

  要我说,老太太大人有大量,莫同姑妈计较。只当我与林表弟不合适,没有这缘分。至于宝玉……宝玉还小呢,哪里急着议亲了。老太太只别太宠着他,叫他好生念书便是。”

  这话说的贾母心里熨帖,也绝有理。左右宝玉黛玉都还小。林家这几年大概都不会有定亲的想法,倒是真不必急。是她太焦躁了。如今不宜同林家闹僵。贾敏那头,她还得去哄哄。

  林家书香,看重读书人。宝玉聪明,过得几年有了成绩,又有元春的身份加持,自会让林家另眼相看。再说,倘或宝玉黛玉两个孩子自己生了情愫,林家疼女儿,也便不会不应了。

  “你说的对。我记得过几日便是礞哥儿周岁,林家刚上京,这次也是宴客的好时机,怕是要大办的。凤哥儿还未出月子,自是不能去。那日你随了我一起吧。”

  贾元春笑着应了。

  ********

  六月二十七日。礞哥儿周岁。林家大宴宾朋。京中稍有些头脸的人家都来了。

  贾母一大早便上了门,也不知同贾敏如何说的。反正林砚只看到,贾敏好似又哭了一场,心情却是好了些,也同贾母缓了关系,母女俩依旧亲亲热热的。贾母还带着贾元春上上下下地帮忙,一派和谐。

  这头,林砚正哄着礞哥儿抓东西。可小孩子没意识,总喜欢鲜艳的东西,对笔墨纸砚反而不怎么注意。林砚被气得跺脚。

  林如海皱眉,“他爱抓什么抓什么,你何苦这般折腾。”

  “谁家抓周不得先训练训练,要是抓得不好怎么办?”

  林如海只觉得他杞人忧天,“抓周只是个礼,不论抓了什么,总能说出个好寓意来的。你脑子里总想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你要有这闲工夫回头多看点书,多写几篇文章,别在这竟折腾礞哥儿!”

  林砚撇嘴,很是不服气,“那要是抓了胭脂怎么办?胭脂这玩意怎么会放在抓周台上。”

  这点林砚实在有些无法理解。他本以为贾宝玉抓胭脂是戏说。谁知抓周礼真的会有胭脂,不但有胭脂,还有花朵,绸缎。若是女孩子,还有剪子,尺子,锅铲,勺子。压根不是他之前想的都是些笔墨纸砚或者金算盘之类那么简单。

  哦,对了,还有玩具。也怪林砚,虽然在这个时代活了十几年,却没见过抓周,今日头一回见,脸都快黑了。

  林如海看得莫名其妙,“便是胭脂,也会说此子往后必定容貌骄人,貌比潘安。”

  “啊?”林砚睁大了眼睛,还能这么解释?还有这种操作?

  林如海斜眼看过去,“你当你抓周的时候,抓得是什么?”

  林砚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你抓得是朵花!”

  当年小小一团的林砚还走不稳,拿着花儿转着圈爬着去找贾敏,仰着头举起手,死活要往她头上戴,闹得抓周礼都没弄完。贾敏面上哭笑不得,心里却欢喜得很,顺了林砚的意,把花儿接过来戴上。林砚笑得滚在贾敏怀里。

  林如海想着,嘴角不自觉弯起笑意。

  林砚脸色却囧了,可又忍不住好奇,“那当时是怎么说的?什么寓意?”

  “和胭脂一样!”

  林砚摸了把自己的脸,“这倒是没说错,我觉得我是长得挺好看的!”

  要不要脸呢!要不要脸呢!要不要脸呢!

  林如海笑容一僵,嘴角抽搐。

  林砚眨了眨眼,“随爹!谁让爹您是美男子呢!我这是遗传!”

  林如海瞪了他一眼,将礞哥儿抱了起来给乳母,“给礞哥儿换身衣裳,带到外面去。时辰差不多了,马上就开始了。”

  有了林如海的解说,林砚倒也不那么在意了。抓什么有那么重要吗?他就是抓了朵花也没见成了花花心肠的人。贾宝玉莫非是因为抓了胭脂才养成在内帷厮混的陋习吗?

  当然不是!还是父母教育,家庭环境,启蒙引导的问题。

  既然林如海都明白和了解,更不计较,他何必耿耿于怀?

  林砚将这层心思抛去,跟着林如海去了前院。没一会儿,司徒岭和司徒岳便赶在抓周礼进行前一秒来了。

  两位王爷亲临,好大的面子,众宾客人人起身见礼,面上越发谄媚与热络了。

  礞哥儿的抓周礼开始,却是抓了一只笔。看完全场的林砚只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当真多余。

  乳母十分人精,放下礞哥儿的方位简直是精挑细选。颜色艳丽的花朵胭脂全在他屁股后头,礞哥儿瞧不见,而他面前就是一只笔,杆子还是金子打造,明晃晃的。伸手直接就够到了。

  惹!这操作简直666!

  如此,他又不免怀疑,就这情形,自己当年是怎么抓到花朵的?莫不是林如海骗他的吧?

  林如海转头对上他那眼神,就将林砚的心思猜了个透彻,脸瞬间黑下来。

  尤其第二日,林砚还真对着贾敏问了出来。

  贾敏哈哈直笑,“这可真怨不得你父亲!你那会儿正闹脾气,偏时辰又到了,只能将你放上去。你不高兴,滚来滚去地撒泼,把台上抓周摆放的东西弄了个乱七八糟,好容易才抓了朵花在手里。”

  林砚面上更囧了。妥妥的黑历史啊,他为什么要提!贾敏却笑得越发欢喜。

  林如海一嗤,转头看黛玉同礞哥儿玩。礞哥儿在塌上爬来爬去,抓了点心先喂了黛玉,又喂林如海,口中喃喃着:“吃!吃!”

  林如海怔高兴着,哪知礞哥儿转过身便又朝林砚走过去,“哥哥,哥哥!”

  林砚愣了好半晌,蹲下身看着他,“礞哥儿说什么?”

  “哥哥!”

  吐词清晰,半点不含糊。不是咯咯笑地那个咯咯,而是哥哥!

  林砚喜得把礞哥儿抱起来转圈圈。

  林如海面色又黑了下来,看着手里刚被礞哥儿塞过来的糕点,突然就觉得没那么甜了!合着他教了几个月的爹都不如这臭小子只教了一个月的哥哥?

  林砚将礞哥儿抱在怀里,指着林如海说:“礞哥儿再叫一声,叫给爹听听!”

  说着满身嘚瑟地带着礞哥儿往前凑。林如海伸手将礞哥儿接过去交给贾敏,提着林砚的脖子出了门,“走,去看看你功课做得怎么样了!”

  林砚呀呀叫着,等到了临河院,林如海松了手,这才斜睨过去,“爹,你就是吃醋了吧?”

  林如海不答,镇定自若,“功课呢?拿出来!”

  林砚咬牙,“爹,你这是在公报私仇!你嫉妒礞哥儿会叫我不会叫你就直说!”

  林如海面色不改,只淡淡又问了一句,“你国子监的功课都有哪些,我可是都知道的。我记得,前几日我才给了你一沓卷子,让你七日内做完。”

  林砚一听便知道逃不过,支支吾吾磨蹭着不动,缩着脖子往后退了一步。

  林如海皱起眉来,直接进了林砚的书房,翻出那几份卷子,果然,一个字都没写!这下,林如海假生气成了真生气,一张脸都沉了下来,却难得没直接开打,更没骂,反倒坐下,叹起气来。反常得让林砚一阵阵发怵。

  “你这个样子,可曾想过,明年乡试要怎么办?你莫非觉得乡试是这般容易过的?便是乡试侥幸过了,会试呢?殿试呢?

  国子监虽这一年来好了些,可因着前些年的荒唐,许多人家都去了别的书院,尤其有条件的都往江南四大书院走。你便是能在国子监有个好成绩,放到天下又算什么?”

  林砚很有些呆,“明年乡试?”

  林如海看他那模样,显然压根没想过明年下场的事,一口气堵在胸口,冷笑道:“当初是谁信誓旦旦同你娘说,没准你还能比我厉害,考个状元回来的?”

  “那个……我那就是随口说说,哄母亲开心。”

  林如海干瞪眼,“随口说说?”

  林砚脖子一缩。

  “我记得,当年你迷上同西洋人玩时我就说过。不论你是喜欢作画,还是喜欢那些稀奇古怪的西洋玩意儿,我都可以不拦你。唯有一样前提,需得有功名在身。”

  林砚自然记得。当初因着这个,他不肯上学,还被林如海打了一顿。他虽已是秀才,不论公堂还是面见陛下,都可称一句“学生”。可林如海口中的功名指的绝对没这么低。

  林砚垂下了头,小心翼翼开口:“我现在已经有功劳了,若是要出仕,也是可以的,而且职位前景一定不低。”

  “所以呢?”林如海冷哼,“你便得意洋洋,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科考也便不需要了?”

  林砚闭着嘴,不敢答。

  林如海一声长叹,“你可曾发现,这些天,各处茶馆总有人提及你当天舌战群儒,立志主战之豪言?”

  何止呢!更是把他之前剽窃的那“横渠四句”再次搬了出来。尤其强调,这是连皇上都赞赏,亲笔书写,让人刻下来立在国子监门口的。

  要不是他抄的那首骂人的诗算不上绝佳,只怕也会传得天下皆知。

  林砚抬头望过去,“爹做的?”

  “是!”

  额?居然还有这一出?

  “你可知为什么?”

  为什么?林砚有些呆,“总不会单纯为了给我造势,为我扬名吧?”

  哪知林如海竟点了头,“正是为了给你扬名。扬你的才名!”

  “你入京以来圣宠不衰,风光无限,望远镜,弓/弩,玻璃,马车,还有你让九皇子放在金玉阁售卖的上了发条会游的船,会跑的马,会走的车。可谓赫赫扬扬,一刻也没闲着。

  可前两者是暂时不宜被世人所知的。后三者更不过是小儿家的玩意儿。唯有玻璃,马车尚可说于民有便,于国有利。但你可曾想过,这些在大多数读书人眼里是什么?”

  “是玩物丧志,是奇技淫巧!”

  林砚张着嘴,刚想说奇技淫巧可富国,对上林如海的双眼,又给吞了回去。

  “你曾说柳尚元有大才,却也说,他绝不会在功名未成前出手。为什么?”

  “功名未成前出手,为谋士,为幕僚。功名有成时出手,为肱骨,为栋梁。”

  不是说谋士幕僚不好。但在这个已经发展到科举取士之法深入人心,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年代。前者的地位和前景,以及载入史册的方式和世人的评说,都远远比不上后者。

  林如海幽幽看着他,“你自己都明白的道理,怎么到自己身上就忘了呢?”

  林砚立时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他今日所为,即便功劳再大,若无功名支撑,也自会落了下乘。若是被有心人抓着做文章,许还会被打成以奇技淫巧之物魅惑君心的佞臣。

  若不然,他凭什么能圣宠不衰?凭什么被皇上赐玉牌?

  他此时有多得势,有多风光,日后的质疑和骂名就有多大。

  要想消除这些后患,他就必须有能与之匹配的功名和才名。而这个功名与才名在这个时代读书人的眼里便是科举!不说状元,好歹不能落了后,得是个靠前的名次吧?

  有了这些,他才能把他的“奇技淫巧”转变为功绩。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或许最初他想过逍遥天地之间,洒脱自在。可自打他入了这个局,便断了这念想。而这一路走来,他也渐渐发现,其实他并不如自己想得那么视功名利禄于粪土。

  至少,他有抱负,有渴望。他想要身处的这个国家变得更强,也想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他想要唤起女性意识的崛起,想要改革朝政制度的弊端,想要促进商业资本萌芽的发展,想要……

  等等等等,许许多多。这些零零总总,不论成与不成,至少他如果要去试一试,就必须有一个相当的身份。

  比如他写的话本子。倘或有一日,人们知道了太虚先生便是林砚。那时,是“呦,这是状元郎写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大一些,还是“呦,这是那个弄出来玻璃的人写的”大一些?

  这就是功名身份的不同而带来的不同效果。

  林砚看向林如海,林如海必定是看出了这点,也瞧到了他心态上的变化,才会如此。

  “你可知,前几日闫炳怀来府上找过我?”

  林砚一愣,这话题跨度是不是有点大,不是在说他科举的事吗?额,不对!闫夫子?家访?不会告了什么状吧!

  林如海唤了林松进来,“去我书房取了左边第二格架子上的东西来。”

  没一会儿,林松便抱了一沓册子过来。林如海没接,示意给林砚。林砚一头雾水,拿过来一看,一大半都是他在国子监的作业。每一题不论对错,都有朱砂批注。

  后面是好几张纸的阐述与总结。将他功课中的强项和弱项都挑了出来,一一罗列。最下头是一叠卷子,这般一看。卷子好似也大有文章。那些题目,竟都是围绕他的弱项出的。

  “这上头的字迹,你该认识。”

  林砚确实认识。这些批注都是闫炳怀亲笔。

  林如海感叹:“闫炳怀那日掏心掏肺同我说了两个时辰。字字句句饱含对你的殷切期盼。你非是没有高中之才,可同捣鼓些新玩意儿相比,你这心少了不只一点半点。

  你如今风头太过,性子又自傲。他是不愿你被眼前浮华遮了眼,落下身后不良之名。更是不忍你一身才气就此蹉跎,堕了心性。同他比起来,我竟觉得我这个做亲生父亲的,实在是惭愧。”

  林砚脑袋一点点低下来,抱着那叠卷子,很不是滋味。他能说什么?但看理出来的这些东西,闫炳怀为了他可谓呕心沥血。可闫炳怀的某些做法,实在是让他有些承受不来啊!

  他只能闷闷道:“爹,我知错了。”

  林如海低低嗯了一声,“过来!现在写!我看着你写。”

  说着,林如海还真亲自给他磨墨。林砚心头阵阵发苦,在国子监被人盯,在家还被人盯,有比这更糟心的吗?

  而且看闫炳怀这沓卷子的高度,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离明年乡试,还有一年多呢!要不要这样!题海战术难道不是只在临考前几个月复习的时候才用?

  可惜,林砚也就敢心里吐槽一下,面上只能应着,耷拉着脑袋坐过去,提笔,写作业。

  好容易写完一份,林如海检查后点了头,林砚才松了口气。

  看着他没精打采,就快睡着了的模样,林如海发笑,“让你做功课就这么痛苦?”

  林砚很想应是,没这胆子。只道:“这几日都没睡好,昨晚更是忙到三更。犯困!”

  林如海一愣,皱眉疑惑起来,“我倒是听秋鸣说你这几日都在写东西,累得很。本以为是在做卷子,如今看来竟不是。总不会又是在写话本子?”

  最后这一句的声音让林砚一抖,忙摆手,“当然不是!我在做正事,还是大事!”

  林如海笑起来,“什么大事?”

  林砚眯着眼,神神秘秘地打抽屉里翻出一册本子递过去。

  “父亲上回不是说,五皇子言道国库不丰吗?儿子又想了个法子。本来是想着父亲过些时日才上任,我也好将细节处再调整调整,到得那时由父亲呈上去。父亲新官上任,总得干上一票大的!”

  对他的这种说辞,林如海嗤鼻,可接过手慢慢看下去,却是越看越严肃,到得后来直接站起来拉上林砚,“跟我走!”

  “去哪?”

  “进宫!”想看的书找不到?打开”将书名发给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