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七零年代淘金记 24 诈骗

《七零年代淘金记》24 诈骗

作者:甜饼 字数:8593 书籍:七零年代淘金记

  叶悠悠一抬头, 唉哟, 这不是拿一条小黄鱼, 跟她换了二百多斤面粉的那个大姐吗?

  “大姐,好久不见。”叶悠悠尴尬的看着她笑,不时瞄一瞄柳满红,心虚的很。

  这位大姐赶紧抬头招呼柳满红,“这是你家闺女呢,生的可真俊,上回我在街上摔了一跤,多亏你闺女把我扶回去。你们这是, 唉哟,上我家坐坐去。”

  看到柳满红的伤,也就不用问他们干嘛上卫生所了。这位大姐拼命邀请他们去家里坐坐,热情的叶悠悠都不好意思了。

  “大姐, 你上卫生所,也是有事吧,还是不耽误你了。”叶悠悠急于摆脱她, 赶紧说道。

  “唉呀, 上回的事, 大姐都没好好谢谢你呢。我是过来找人的,咋时候来都成,走走, 上咱家吃饭去。”

  也的确到饭点了, 母女俩昨天一天只吃了半个馒头, 早上一起来就折腾到现在,滴米未沾。

  大姐很是热情的把柳满红的胳膊一挽,“走吧,家里有啥吃啥,又没特意准备,没啥不好意思的。”

  柳满红看了一眼女儿,叶悠悠摸摸肚子,心想反正她是饿了,这会儿走回去还得一个钟头,等吃上饭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去了。

  看着这位大姐,“那就谢谢大姐了。”

  “谢啥啊,该我谢你才对,走走,咱回去。”大姐很高兴,自我介绍姓肖,叫肖云。在镇上公安局的食堂里,当临时工。

  一听是公安局,叶悠悠有点憷得慌,但肖大姐已经捉了她的手,冲她一眨眼道:“没事,哪朝哪代,都不能跟肚子过不去,对吧。”

  “这倒是。”叶悠悠只能苦笑,本来想躲着她,结果又遇着了,她能怎么办,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等到了她家,下了厨房,才知道什么叫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普通的菜色,她一炒无论是颜色还是香味,俱都不同。

  肖大姐还蒸了白米饭,一人一大碗,配上腌的小咸菜,炒的小黄瓜,和一盘回锅肉,简直是一顿盛宴。

  柳满红只扒饭和小咸菜,夹了两块黄瓜,回锅肉碰都没有碰。农村有些人家是这样的,请客总会有一个肉菜摆出来,但客人是不会去吃的,或者最多吃上一筷子。

  因为可能连续好几天请客,都会有同样一盘菜摆着,没人会傻呵呵把肉菜吃光,让主人家难堪。

  没想到肖云直接上筷子给他们一人夹了一筷子肉,“吃呀,尝尝我的手艺。”

  “好吃。”回锅肉用的是三层的五花肉,还带着一块肉皮,烧成了酱红色,入味极了,从来不吃肥肉的叶悠悠也觉得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好吃吧,你肖姐要是没这点手艺,人家也不会让我去掌勺。”肖云得意极了。

  说起来,要不是叶悠悠的面粉,她还真得不着这么好的差事。人家是看在面粉的份上,才告诉她这个消息,她又凭着一手好厨艺挤了进去。

  吃了饭,柳满红非要去帮着肖云去厨房洗碗,肖云当然不让,叶悠悠便让柳满红坐,她去帮忙。肖云看到叶悠悠,果然再没说不让帮的话了。

  “肖大姐,之前的事,我妈她不知道。是别处的一些关系,因为他们不好露面,才叫我帮着跑个腿。”这事她得赶紧给肖云说清楚,可别真以为她手眼通天。

  一边悄声说着,一边给肖云打下手,手脚麻利的接过碗擦干净,摆放整齐。

  “咱们都打过交道了,你看大姐是哪种过河拆桥的人吗?”

  肖云当然不会真的以为叶悠悠这个年纪的小丫头,能搞来粮食。但她不认识后头的人,也只能找叶悠悠搭线。

  叶悠悠老实道:“不是。”

  肖云的确不是那种人,能够在柳满红面前瞒的滴水不漏,也没有故意向着柳满红打听他们家的事,的确是个明白人。

  “大姐找你啊,是有好事。”肖云喜滋滋的开口。

  叶悠悠抽了抽嘴角,关于好事的认定,她觉得,她需要和肖云统一一下思想。

  肖云的好事,是认识了一个有本事的人,可以把面粉运到省城,黑市价高达二块一斤。

  悠悠很奇怪,“你把面粉卖了?”

  那还眼巴巴用小黄鱼换了面粉干什么,肚子饿了的时候,光有钱又买不到粮食。

  “卖了一部分,剩下的换了粮食存在家里。我就是觉得这个价高,他们说也可以用黄金结算。”还承诺,搭上线了可以给她一笔好处费。

  叶悠悠装作遗憾的样子摇头,“你可能不知道,这批面粉就是从省城搞过来的。现在他们又不知道上哪儿去了,我可找不到他们,只能等他们来找我。”

  “太可惜了,要是他们来找你了,记得一定要告诉大姐。”肖云可惜的叹气,这笔好处费看样子是赚不到了。

  叶悠悠知机的掏出钱,“在大姐家里吃饭,还没给您饭钱呢。”

  “这孩子,大姐在你眼里就是这幺小气的人啊。买卖不成,大姐也得感谢你,请你吃一餐饭是应该的。”

  “那谢谢大姐,我和我妈就先回去了。”叶悠悠走的时候,还是在餐桌的碗下头压了五毛钱。

  她想,她以后还是少来清水镇的好,上回果然出手太重,看吧,被人记到了现在,真把她当成了大佬。

  回去没有驴车,只能慢慢走。幸好吃饱了肚子,柳满红讪讪道:“是妈糊涂了,今天一早起来,竟然忘了蒸两个馒头带上。”

  “反正以前也常挨饿,习惯了。”叶悠悠本意是安慰柳满红,没想到柳满红一听,背过身子,流下泪来。

  “这十几年,咱们娘俩过的到底是啥日子。”终于解脱了,柳满红越想越为自己不值。

  “与其想之前的十几年,倒不如想想咱们之后的几十年。”叶悠悠牵着她的手,坚定的往前走。

  回到叶家村,离得老远就看到花妮蹲在村口的大树桩子上,看到他们,赶紧站了起来,拼命冲他们挥手。

  “咋了花妮。”叶悠悠快跑几步,没什么事的话,花妮不会跑出来等着他们的。

  “辛老师来了,知道你们去镇上了,一直在我家等着呢。”花妮扯了一把叶悠悠,“你爹妈?”

  “离了。”叶悠悠笑了笑,“这是好事。”

  不幸的婚姻就该早些结束,这是好事,绝不是坏事。

  花妮问出她最想问的问题,“那你们还会留在叶家村吗?”

  “不会,但我会想你的。”

  花妮虽然想过多半是这个结果,但听到叶悠悠亲口说出来,还是很想哭,哽咽道:“我也会想你的。”

  “只要你肯好好识字,不要放弃学习,我们以后就一定会再见面的。”叶悠悠甚至不敢说,可以来找她玩,或是让她来找自己玩的话。

  象他们这个年纪,已经顶得上半个劳力。就算不用下地挣工分,家里的家务活,也是要分担的,不可能让他们为了玩而浪费时间。

  花妮沉浸在悲伤里,不知道有没有将叶悠悠的话记到心里。

  回了家,柳满红背上一只背篓,里头就是她和女儿全部的家当。

  花妮爷爷拎出一个箩筐来,里头装着被叶悠悠砸掉的锅。其实,是叶悠悠叫花妮回去的时候,顺手去自己家,帮着她藏起来的。

  箩筐里头还有十斤粮食,“你们去二妞她姥家,粮食肯定不够吃。这些虽然不多,但至少能顶些日子。你们家的事,爷爷没能帮上忙。要是在小湾村有啥事,就来找爷爷。爷爷家里别的不多,男人还是有几个的。”

  “爷爷,您别这么说,您已经帮我们很多了。”离婚这种家务事,外人是没法管的,不怪任何人。

  更何况,昨天晚上不是花妮爷爷出手,他们母女俩,还不一定要被叶家人怎么欺负呢。

  只是,这年头谁家也没有余粮,一下子拿出十斤,对谁都不轻松。叶悠悠很不好意思,柳满红也推辞了好几回,直到花妮爷爷发了脾气,才不得不收下。

  辛墨浓是骑着自行车来的,将箩筐绑到自行车后座上,推着车,陪着他们去小湾村。

  花妮一直送他们送到村口,这回是真掉眼泪了,一颗一颗往地上砸。叶悠悠哄了她许久,才将她哄回去。

  柳满红见再无别人,这才急问辛墨浓,“我娘她,是不是知道了。”

  “我还没来得及提呢?昨天晚上去镇子上办事,今天早上正好看到叶家人,才知道你们去扯了离婚证。我去了民政局,工作人员说你们刚走。结果一路紧赶慢赶也没追上,就先到隔壁花妮家等着了。”

  “唉哟,这是错过了。”柳满红随口道:“我们遇上二妞的熟人,在人家家里吃了一顿饭。你这孩子,是不是还没吃呢。”

  “吃了,我自己带了干粮的。”辛墨浓笑了笑,推了一把自行车道:“要不然,我先带上二妞走一趟,回头再来接红姨。”

  “你带上二妞先走吧,不用来接我,我脚程快。”柳满红挥挥手,叶悠悠就被推到了自行车的前杠上坐着。

  “辛老师昨天晚上就去了镇上。”叶悠悠问道。

  “嗯。”

  “因为严树的事?”如果不问清楚,她可能会睡不着觉。

  “是啊,他骗够了钱,跑了。”辛墨浓心想,谁能想得到呢,这样一个人,日后会变成国际上有名的诈骗犯。

  “本来辛老师是可以抓住他的,是因为我,才让他跑掉了吗?”叶悠悠虽然在问,但心里已经认定了,是这样的。

  “如果我说是呢。”

  “那他骗了多少人,多少钱。”

  “你想补偿他们?”辛墨浓觉得这丫头真是个谜,有时候心机深沉的可怕,有时候又善良的让人看不懂。

  “多少表示一点吧。”叶悠悠声音沮丧。

  虽然叶建国被骗了是活该,但是其他被骗的人,她总觉得有些抱歉。如果不是她拦着,也许辛墨浓已经逮住他了。

  “放心吧,除了叶建国,其他人并没有损失。”辛墨浓昨天晚上就去抓人,怎么可能让他跑掉。

  所有人的钱都被他装在写了名字的信封上,只让严树带走了叶建国的三百块。至于为什么放他走,辛墨浓只能说,除此之外,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处理这件事。

  这个年代诈骗,就算不是死刑可能也要关一辈子。

  虽然严树不是个好人,但是为了几千块去死,似乎也太草率了。

  只希望自己所说的话,他能听进去,如果他照做的话,不用诈骗他也能赚到足够的钱,从而活下来。

  清水镇的公安局里,人声鼎沸,跟着去严家取证的人,兴奋的抱着一个大文件袋回来。

  “找到了,找到了,钱和帐都在这里。”

  一听钱找到了,守在公安局等消息的受害人,俱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文件袋里有严树的认罪书,他自述自己是鬼迷心窍,原本只是开了一个玩笑,没想到大家都当了真。他开始还觉得好玩,收了钱,后来钱越来越多,他便开始怕了。

  只是他这个人要面子,这些话说不出口,一直到昨天晚上,他收了太多的钱,终于慌了手脚。

  他不敢面对,所以干脆跑了。

  但他并不是真心想骗人的,所以把受害人的名字和钱数,都分别放在信封里,请公安的同志帮他还给被骗的人。

  信封上写着人名,金额,以及什么时间和地点给的钱。信封里头,装着的就是钱。

  公安的同志一一和报案人核实,全部都对得上的,便将钱数返还。

  轮到叶家人,他们等了一天,结果却只挨了一个晴天霹雳。

  “严树的认罪书,文件袋里的信封和钱数,都没有提到叶建国的名字。”公安的同志看他们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

  按理,严树肯认罪还钱,就没必要还藏着一家。

  “不可能啊,我们真的给了他钱,整整三百块呐。”叶茂急的冒出一头的汗,老太太想嚎,看了一眼公安同志的制服和大盖帽,又忍住了。

  “会不会是前头的人搞错了,把我们的钱拿走了。”叶建国也是急的不行啊,心里把严树骂了几百几千遍。

  “你们是怎么交接的,谁给的钱,什么地点,什么时间。”虽然怀疑,但该问的还得问。

  “是我拿去给他的,约在学校门口见的面。”叶建国详细的把时间地点金额又说了一遍,但公安的同志几乎把严树的认罪书和文件袋翻烂了,也没找出有关叶建国的只字片语。

  “我要告他,告他,公安同志,你们抓住他就知道了,我要跟他当面对质。”叶建国气的不行,叶家人也跟着嚷起来,要当面对质。

  “去沐东的人已经出发了,如果抓到,我们肯定会详细审问,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公安同志让他们先回去等消息,门一关自己也议论开了。

  有个家在清水镇的当地人笑道:“这叶家人也真有意思,别人家送钱,至少有大人陪着,他们家倒好,就放心一个半大孩子拿着三百块钱去送人。”

  “这么大的小伙子,正是说不清的时候,谁知道……”谁知道他给没给呢,但这话他们的身份不方便说,话题也就此打住。

  去小湾村的路上,叶悠悠斜坐在自行车的前杠上,勉力扭着头,还等着辛墨浓的答案呢。

  没想到,他竟然发了呆。

  等辛墨浓发现,赶紧道歉道:“别担心,除了叶建国,其他人都没什么损失。”

  顺便说了认罪的事。

  “大家为什么会这么相信他?”这是叶悠悠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他这个人,其实特别聪明。”辛墨浓觉得,他如果不是误入歧途,应该也能一番作为。

  严树家在农村,父亲早逝,母亲却是个能干人,顺着七拐八弯的关系,攀上了在政府里工作的一位严姓官员。这位官员和严树的父亲其实只是远亲,但严树的母亲一直带着严树去走动,两家人的关系便相处的十分不错。

  后来严树在清水镇读书,他虚荣的不愿意承认自己农村孩子的身份,便在同学当中说自己是严姓官员在乡下的妻子生的儿子。

  父亲参加革命工作后,冲破了包办婚姻的枷锁,又重组了家庭。

  当时这种事也是有的,加上严树还带同学去了所谓的父亲家里坐客,大家便都信了。

  再之后,他手上没钱,便动起了歪心思。知道一个同学家里有亲戚在想办法参加招工考试当工人,便说自己可以想想办法,但要二十块好处费。

  这个同学回去一说,家里人觉得二十块不多,换一份工作还是值得的,便真的给了。

  没想到,这个亲戚果真被招上了。全家人大喜,把功劳算在了严树的身上。

  “其实,是人家自己考上去的,和严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吧。”叶悠悠听到这里,已经大概明白了严树的套路。

  “是的,但这些人不知道,后来又有几桩事找他,他拿了钱办事,有些办成的就收了钱,没办成的,就退钱。这些没办成的,反正一分钱没损失,也不会拿这件事做文章。办成的,就把功劳都归到了严树的头上。”

  “就跟包生儿子是一样,没生儿子就把钱退给你,反正可以稳赚另一半生儿子的钱。”叶悠悠心想,有这些事在前头铺垫,也难怪这回说可以左右招工,大家就都信了。

  辛墨浓笑了,“就是这个理。”

  算算时间,严树应该已经坐上了去抚省的火车,那边靠着海,常年有人偷渡去米国。这一回,他还会选择这条路吗?辛墨浓也不知道。

  到了小湾村,王桂花看到外孙女被辛墨浓给带了回来,连声问她,“这是怎么回事?”

  “东西先搁下,我去后头接红姨,有什么事,让二妞跟您说吧。”辛墨浓溜了,临走给了叶悠悠一个鼓励的眼神,似乎在安慰她,你搞得定的。

  “姥姥,我爹妈离婚了,我归我妈管。”叶悠悠先说出最坏的消息。

  “离了。”姥姥只蹙眉冷静的重复了一遍,确定他们离了,才冷哼一声,“离了也好,幸好她还不傻,知道把咱们二妞带回来。不然姥姥豁出一张老脸,也得去叶家闹一场,把你给接出来。”

  留在叶家就毁了,王桂花虽然对女儿不是很看得上,但是这一点,却让她极为满意。

  用姥姥的话说是,“虽然傻,还没傻到家。”

  “姥,那我和妈妈以后……”叶悠悠捂着脸,从指头缝里去看她。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明天把户口迁过来,再把工分关系转过来。”姥姥思路清晰,又很镇定的样子,让叶悠悠有点飘乎的心思,终于回到了地面。

  不过这个镇定的样子,只维持了不到一会儿,就被柳满红脸上的伤给破了功。

  “这是叶家给打的?龟儿子,敢打我闺女,明天我非得把叶贵原样打一顿才能消气。”既然闺女闪烁其辞,不说是谁打的,那这笔帐就算到叶贵头上,准没错。

  看到一口新锅,王桂花愣住了,叶悠悠只好坦白这口锅是自己去黑市买的。

  听到女儿一个人进城,还去了黑市,柳满红举了几次的手,都忍住了没有落下。

  “你也不怕拍花子的把你拍走了。”柳满红急道:“以后再不许一个人进城。”

  “知道了。”反正她下回去,也一样不会告诉柳满红。

  东西一搁,王桂花就带着女儿和外孙去小湾村找村支书。最后是从地头把村支书给找到的,一听柳满红离了婚,带着孩子回了小湾村,支书顿时一惊。

  “离婚?”他还有点不敢相信。

  可见这年头,离婚的事是有多么少见了。

  “看把我闺女给打的,这丫头也是你看着长大的,是不是个好的,能干的,你这个当叔的能没数。咱们小湾村的姑娘嫁出去,被叶家村这么糟践,我还能把闺女留在火坑里?”

  这话说的,村支书是一句劝的也说不出口了,“我这儿没啥,你们得先到叶家村打个证明,把户口和工分都转出来,再去生产大队登个记。我这里,只接收就好了。”

  “那得了,等咱办好了再来麻烦支书。”王桂花办起事来一板一眼,条理分理。

  叶悠悠发现自己没啥好补充的,干脆没开口,原样跟了回去。

  再回叶家村,村支书一边打着证明一边问他们,“你们知道建国被骗的事没有。”

  “昨天她大伯到民政局找人,好像说了一嘴,我们也没咋听清,到底出啥事了。”柳满红的确没怎么关心,她以为都闹到公安局了,这事一准能解决。

  这会儿听村支书说了才知道,叶家被骗了三百块钱,老太太病了,躺在床上叫唤呢。

  柳满红一撇嘴,“她不是儿子多吗?还怕没人伺候啊。”

  要是不离婚,这事一准落到她头上。

  老太太病的时候特别喜欢作践人,逼着人给她端屎端尿,还喜欢拿指甲掐人,好几回掐得柳满红整条手臂都是青的。

  她现在终于解脱了,老太太整天说另两个儿媳妇好,现在正好,让他们伺候去吧。

  村支书开了两个证明,一个是转户口的,一个是转工分的。

  “你们家老太太不是来了吗?人呢?”村支书刚才还看着是三个人,怎么一办完手续,就变成两个人了。

  柳满红一转身,“唉哟”一声,“我的娘哟,肯定是去找叶贵了。”

  娘俩赶紧去找,一个老太太对上个中年汉子,那能是对手吗?现在他们又离了婚,谁知道叶贵会不会动手。

  村支书把笔一搁,也跟着过去,反正他也是要下地的。另外,叶贵可别把小湾村的人给打了,自家村里人怎么都好说,打到隔壁村去了,这是要出乱子的。

  叶悠悠离得老远,就听到了自家姥姥的声音,为啥这么响亮,因为姥姥举着个大喇叭。

  谁也不知道这大喇叭哪儿来的,只知道下地干活的也好,在屋里呆着的人也好,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叶贵你个王八龟孙子,没本事的窝囊废,打老婆的下贱秧子。我是瞎了眼才把闺女嫁给你,你这种男人就不配有老婆孩子。我闺女在叶家当牛作马这么些年,下地挣工分,做饭喂鸡一抹带十杂,哪样不是指使着她去干。十几年,兜里比脸都干净,愣是一分钱都没见着过。就这样,还天天只能混个水饱,从嫁到你们家开始,一顿饱饭都没吃过。”

  “一家子吸血鬼,还想逼我家二妞下地干活挣工分,去养活他们家成了年的大孙子。叶贵你给我站出来,你说,我有没有一句讲错的。”

  叶贵早就傻了,站在原地,动都不敢动一下。王桂花拿着大喇叭就朝叶贵头上砸,“敢打我闺女,不就是仗着你们家人多,我们家孤儿寡母,没人撑腰吗?我们家没男人,我也不怕你这个窝囊废。”

  王桂花毕竟是个老太太,而且是丈母娘打女婿,谁家也不好劝。农村的习俗,长辈打小辈是没人管的。

  最后是老头儿过来,一把将王桂花撕虏开。

  一看老头动手,柳满红和叶悠悠赶紧上前护住王桂花。

  “你们干啥干啥,有完没完了,你闺女自己不是东西,非要跟我儿子离婚,现在来闹,晚了。咱们叶家,不许这样的女子进门。”

  老头儿气哼哼的,家里被骗三百块,他的心都在滴血,气没地方出,正好都出在老二一家身上。老太太说的对,就是他们一家带坏了叶家的运势。

  “我来干啥,我当然是来打人的。你儿子打了人就这么算了?我还没死呢。呸,少给你们自己脸上贴金,你们就是跪到地上磕头,我闺女也不可能跳回你们家这个火坑。”

  老太太当然打不过老头,但她也没打算打,拿着大喇叭就着贴在叶贵的耳朵边上喊了,这一声声的,比炸雷还可怕。

  老头当下就受不住,捂着耳朵跑开,站得远远的,气急败坏道:“你干啥,你这是干啥。”

  “我都说了,我是来打人的。”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太太关了大喇叭,用只有叶贵才听得到的声音继续说道:“我老太婆在这里发誓,我儿子要是能回来,你们姓叶的一家人,一个都不得善终。”

  说着又拿大喇叭狠狠在叶贵脸上砸了好几下,确保他的脸会肿起来,和自己女儿一样,才停了手。

  叶贵虽然躲了好几下,却没有还手,可他也很委屈,“娘,我没动手。”

  “我知道你没动手,可你媳妇被人欺负的时候,你没护住,就是你的错。我找你算帐,一点错也没有。”

  老太太昂首挺胸,把大喇叭塞到叶悠悠手里,“小孩子腿脚快,赶紧给你们支书还回去。”

  村支书总算知道为啥这个大喇叭这么眼熟了,敢情是王桂花在他办公室里顺的啊。

  又好气又好笑的接过大喇叭,“您看看,一把年纪,何必呢?”

  “是啊,就是年纪大了,有火就得撒出来,不然憋在心里,容易生病。”王桂花带着闺女和外孙女就象得胜的公鸡,是昂着头走回去的。

  柳满红很快就在小湾村上了工,离婚时积攒的愤怒泄尽之后,便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她要养活女儿,自然要更加努力。

  王桂花出去替女儿跑手续,一般都会把外孙女带在身边。叶悠悠充分发挥她嘴甜的优势,很快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叶家是怎么欺负人了。

  没法子,谁叫生产大队里常常有各个村里的人去开会学习呢。叶悠悠一露面,叔叔伯伯阿姨大姐的一喊,再帮着大队里的人端茶倒水,说说笑笑之间,就奠定了舆论基础。

  舆论有多重要,叶悠悠可能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更清楚。

  既然爹妈离婚已成定局,她就要努力营造柳满红自强不息,敢和重男轻女这种旧思想斗争,也敢反抗压迫的新女性形像。

  从头到尾,她没多说叶家一句不好,越是这样,她的话,反倒是越让人觉得可信。

  因为叶家村的村支书和妇女主任过来开会的时候,是一句反驳的话也没说过的。

  不是他们不想维护叶家村的人,问题是人家说的没有一句是添油加醋,反倒是真相比人家说的还要严重的多。

  小湾村的村支书倒是开会的时候说了一句,柳满红半边脸肿的都不成样子了,还要争着下地,因为小湾村还没接收,她下地是没工分挣的。可是她说,就是没工分也要干。

  “实在是好样的。”小湾村的村支书总结,眼角微微瞥了一眼叶家村的村支书。

  这也是叶悠悠给柳满红建议的策略,虽然会多劳累几天,但这个时候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对他们只会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农村的妇女闲人,嚼舌根子的肯定少不了,但只要村支书,生产大队的领导,认可柳满红在离婚这件事上没有过错,那这些闲话都是浮云。

  果然,连续几天到生产大队办事,最后一次送来补充的材料后,生产大队很迅速的给他们办好了户口和转工分的手续。

  小湾村也第一时间接收,虽然跑了好几趟,但整个过程没有刁难,也没有额外的闲话,已经是出人意料的顺利。

  叶悠悠等家里的事情都安定下来,找机会回了叶家村一趟,上河边找着割猪草的花妮,摸出一块姥姥亲手做的锅块。

  锅块是在农村的土灶里做的,用面粉裹了油渣和大葱做馅,然后在表面撒上一层芝麻,贴到灶边用小火烤熟。外焦内嫩,香酥扑鼻。

  咬一口下去,那香味能飘半个村,简直是收买人心最大的杀器。

  比如花妮,吃上一个锅块就已经准备替叶悠悠卖命了,又收了一包锅块,恨不得下辈子也给她卖命。

  “我算好了,你们家一人一个,不算你刚才吃掉的。”

  “那就是我还能多吃一个呗。”花妮一听多饶自己一个,笑的简直见牙不见眼。

  “不过,你给了我这么多,你们自己家咋办。”花妮家劳力多,算是村里过的不错的人家了。想到二妞她姥姥就一个人,肯定过的很艰难,就有点不敢拿了。

  “我姥姥特意做了感谢你们的,我娘在那边挣工分,我帮着喂鸡,我姥说年后再养一只猪。怎么着,日子都会越来越好的,你就放心吧。”

  花妮听她这么说了,才心中大定。将锅块包了一层,搁到自己的背篓里。

  轻扯一把叶悠悠,眼珠子四下一转,很好,没有人。

  “我跟你说,你家奶啊,闹得不可开交,要你大伯娘回来伺候她呢。”

  叶悠悠捂了嘴笑,她特别喜欢逗花妮的原因就在这儿,特别是她受了别人的礼,就恨不得马上回报的表情,简直可爱的要命。

  “哦,怎么说。”闲暇之余,听听叶家的笑话也是好的。

  “还能怎么说,你家的三婶一直住在娘家,说要复习准备招工考试。你家大伯娘又留在镇上,家里的活计没人做,你爹回去了,帮着干活。但老太太没人伺候,在家里发了好大的脾气,让你大伯把大伯娘叫回来伺候她。”

  叶悠悠嗤笑,“我那个大伯娘,可惯是个会躲懒的,她才不愿意呢?”

  好容易跟着叶茂去了镇里,过上城里人的日子,哪里还愿意回来干伺候人的活呢?

  “你家老太太说了,让你大伯把工作给你大堂哥,他们两口子回来挣工分。”

  “哈。”叶悠悠恨不得给老太太发个奖状,这老太太,心眼足足的啊。

  “不过你大堂哥不愿意,天天闹的跟唱戏似的。”花妮笑的不行,反正她是想不通的,工人都不愿意干,那他想干什么?

  “他们被骗钱的事,就没继续闹?”叶悠悠目光微动。

  “闹又能怎么样,骗子都跑了,什么也没抓到。再说这个骗子把别人的钱都还了,就他们家没还,好多人背地里说,肯定是你大堂哥把钱昧下了。你大伯闹了几回,公安的通知厂子里的领导把他领回去,哪里还敢再闹。”

  “我问你,高大朋那事准了没有。”

  花妮不明白,怎么一下子扯到高大朋的身上了,但老实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爷说,咱支书精着呢,不见兔子不撒鹰。高大朋一天不跟他们家叶媛领证,就一天得不着啥好处。”

  “我记得你当时说,这个工作得要高中学历,对不。”

  花妮不明所以的点头,“对啊,咋地。”

  忽然一下子瞪大眼睛,“你是说……”

  叶悠悠点头,“这样高大朋就去不了供销社了。”

  “可是,那你大堂哥,这这……”

  叶悠悠的想法很明白了,把这件事捅穿,让叶建国去争。他们学校停课,但是给了每个学生发了**,所以,叶建国是有高中学历的。

  叶建国只要去争,就轮不到高大朋这个外人。就算是女婿也不行,他可不姓叶。

  要是支书把这个机会给了高大朋而没给村里人,下一届恐怕就没人会选他了。

  而且,就凭叶家老太太这糙性,为了她的金孙,不得盯着支书家闹到死啊。

  花妮很是感激的抱了一下叶悠悠,为了替方方姐报仇,她大堂哥可就要得利了。

  “你放心吧,爱占小便宜的人到了供销社,还不定会咋样呢?有些好处,对某些人来说,不是蜜糖,反而是毒/药。”

  更何况,不抛出这个饵,金翠怎么会心甘情愿回叶家村照顾老太太呢。

  要知道,举荐信这种事,老头儿老太太不出面,是没用的。

  村子里头的人情关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反正老人家的话,比他们这些总在外头瞧不起村里人的话好使,就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