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天子剑 第十章 途中悟心

《大唐天子剑》第十章 途中悟心

作者:草跟人 字数:2239 书籍:大唐天子剑

  “怎么会不见了,他周虎是吃屎的啊,连个人娃子也看不住,要他何用。”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朱温愤怒的一把甩开手中的急报折子,咬牙切齿的道:“告诉他,如果找不到,让他把自己的脑袋砍下来。”

  “陛下,臣在收到这封密报的第一时间,就让崇政院通知了各城门要道,严查十五周岁左右的男性。真要是那人自己跑了,依照他胆小懦弱从未吃过苦的性子,肯定是躲在了城中。如果。。。如果真是被人救走了,那么。。。或许也还会在城中没有离开。”

  “有走漏消息吗?”

  “虽然周虎在没有看到人之后,就立刻让城门全部关起来了,但是也不确定到底出城了没有,毕竟当时已经晨时了。而且现在城内有着不少的流言蜚语,应该是消息走漏了。”

  “查,严查。不管涉及到谁,一查到底。朕想看看到底是谁的脖子有那么的硬。”

  “是,陛下。”

  “敬爱卿,你说会不会是那李胡子的人?”平静下来的朱温想了想对着敬翔问道。

  “臣不知,不过。。。如果真是有人劫走的话,那么不但是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蜀王王建,吴王杨渥都有可能。因为现在也只有他们还一直在妄想着兴复唐室。”

  “一群痴心妄想之辈,朕迟早都会灭了他们。”

  虽然对于这晋王李克用恨得牙痒痒,可现在的朱温还是只能无可奈何。“依爱卿之意,现当如何处之。”

  “陛下,这大唐早就亡了。所以不管是蜀王也好,岐王也罢,虽然他们嘴里一直嚷嚷着要兴复唐室,可实际上他们根本就不敢与我大梁一战,其心思怕是也想自己称王。现在的这李柷已经是可有可无,就算他们有这李柷在手,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了,天下大势已在陛下的手中。”

  “臣真正担心的还是那晋王李克用,此人对大唐的确是忠心耿耿,而且这李克用自小在军中长大,领兵打仗非常之厉害。如果是此人劫走了这李柷,那肯定会拥护这李柷重复大唐皇室,恐到时天下舆论会对陛下不利。所以此人不除,我大梁根基难稳。”

  “是啊,这独眼龙的确是个劲敌,而且运气也是好。朕曾先后设局三次,最后一次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能取其性命,可最终还是被其逃走了。“飞虎子”之名的确是实至名归,是个猛将,可惜不能为朕所用。”朱温一脸惋惜同时还有点羡慕此人的运道。

  “可这天下终究还是只有陛下能称帝。臣相信,天下豪杰将尽入陛下手中。”

  千穿万穿,唯有马屁不穿。朱温听得是心情一阵舒爽,哈哈大笑。

  “这李柷朕本来还想看在其“禅位”的份上,让他老老实实在曹州逍遥的做个济阴王。可如今看来,既然自己找死,那就怪不得朕了。”

  朱温满脸含煞的自言自语道。自始至终,朱温和敬翔根本就不相信那周虎在信中所说的被雷电击中烟灰湮没,消失的一干二净。

  “传朕旨意,各地城池门口,交道要道河岸码头,一律严加追查。特别是挨近那李胡子等人的边塞要地,能可错杀也不可放过一个可疑之人。一旦发现有人和这李柷在一起,即刻拿下死活不论。”

  “另着保义军节度使康怀贞加紧进攻潞州,告诉他,必须在今年第一次场雪到来之前占领潞州,不然提头来见朕。”

  “。。。。。”

  建昌宫中,一道道圣旨开始朝着整个大梁境内传去。

  ******************************

  在朱温和崇政院知事敬翔在汴州皇宫之中好奇着李为民在哪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此时的李为民正坐着一艘小渔船往汴州开封府而来。也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那个胆小懦弱的亡国皇帝早已不是他们手中那个随便可以蹂躏的李柷了。

  当夜从那柳菲儿房间窗户跳走的李为民根本就没有离开氏府,而是在氏府前院的马厮内偷偷躲了起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更何况现在外面还是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李为民可不想自己被闪电来个外焦里嫩。没有理会氏府内突然响起来的噪杂声,在马厮内痛痛快快的睡了一觉。

  第二日天微亮,李为民就爬了起来,偷偷的出了氏府,朝着城内渡口码头而去。下了一夜的雨也停了下来,十月的北方早晨已经是一片寒冷,外面是白蒙蒙的露水雾气,这样的天气来的实在太及时了。

  天空渐渐的亮了起来,汴河码头边早已经停着了三三两两大清早在讨生活船家人,李为民包了一艘小渔船从汴河拐入了传说中的隋唐大运河通齐渠,朝着开封府的黄河渡口板渚而去。

  李为民知道自己现在必须抢时间,趁着那周虎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被压在那房屋下面,必须远离这曹州。可不会骑马也没有四个轮子车子的古代,只有乘船才是唯一最快、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李为民要去的地方叫长安,那座世界第一大帝都。从氏府出来正在纠结自己该往哪里跑的时候,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去长安,去皇宫。反正也不知道要去那的李为民,也就只能随着心中这个声音朝着长安而去。

  要想从曹州到长安,就先得乘这种船家人的打鱼船从曹州的济阴河先到汴河,再从汴河到达黄河边的渡口板渚,换大的商船从板渚渡口沿黄河直上到达潼关,再从潼关进入广通渠直达长安,顺利的话也至少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间。

  通济渠,也称汴河。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其连接了黄河与淮河,是隋唐时期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来来往往的货运商船络绎不绝。这条贯穿南北的与东西的水路大动脉,何尝不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工程。虽然隋炀帝征集民夫最后把国库搬空,劳民伤财,死伤无数的人。可其给一个国家带来的益处却是无穷大的。

  站在船头,李为民看着这条繁华的运河,心中的震撼远比从历史书中看到的强烈的多。隋炀帝有错,他错再不该征用自己的子民来修建这条黄金水运。李为民心中想到要是自己,就去征服突厥,掠夺他们的人口,全部抓回来修建河渠,修道路,多好啊,每天给两个包子,饿死也不心疼,也没有人来造自己的反,相反百姓肯定还会非常的乐意。

  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注意,现在整个中华帝国的道路除了官道比较宽阔用碎石铺就之外,其它地方的道路就是条羊肠小道,有的甚至都不能算是道路,只要下个雨根本无法通行。道路不通,货运不畅,那必然整个国家的商业就不会太繁华,商税自然也就就难。

  几千年来的王朝更迭,税收都是来自百姓,从百姓的土地中掠夺他们的命,那么不造反他们还能干什么?这个时代的百姓都是盲目的,他们没有读过书,靠的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手把手教的生存之道。他们的想法非常的简单,只要不饿死,有口吃的,就不会想着去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如果还能有点余粮,儿子能取上个媳妇,那对于皇帝绝对的是感恩戴德。

  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帝传》第一卷二十三回:天佑四年,民帝自曹州出,乘民舟。观运河思百姓不易,突然悟:得民心者得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