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安宁(4更)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安宁(4更)

作者:平白兄 字数:1907 书籍: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在遥远的京兆,所有人对望渊城中所发生的事情都尚未得知,包括叶绥。

  明面上,叶绥已经登上了汪府那辆漆黑的马车,跟随汪印离开了国朝。

  实际上,她早已秘密来到了长公主府,安居于长公主府一处幽静的偏院中。

  为了避免引起有心人的察觉,她连奶娘季妈妈都没有带,知带着佩纸、佩砚两个婢女。

  至于她身边的赵三娘和佩墨,早已跟着那辆漆黑的马车离开了。

  留在她身边的人绝不止这两个,王白等暗卫隐匿在暗处,时守卫着她的安全。

  当然,他们的存在,长公主府的人是绝对察觉不了的。

  这一天,长公主府的长史赵奉来到了偏院,恭敬地行礼道:“夫人,一切可还适应?倘若有任何需要,但请吩咐老奴。”

  叶绥忙回道:“长史大人客气了。这里一切都很好,多谢长史大人的用心。”

  长史也是朝中五品官员,尤其是长公主府的长史,叶绥绝不会将赵奉当作奴才。

  赵奉露出了憨厚的笑意,态度仍旧恭敬道:“夫人千万不用客气!夫人到来了,也正好让老奴等人有事可做,活动活动筋骨。”

  不然,殿下薨逝了,他们这些老奴活着一天,也只剩下等死而已。

  若不是要替殿下和驸马爷守着长公主府,他们这些人也早就随殿下而去了。

  幸好,这座萧条的府邸中,还时常有督主大人和元康殿下前来。如今,督主夫人更是住了下来……

  赵奉和长公主府其他几个仆从仿佛活过来了一般,整个人都多了一丝生气。

  平时里没有什么事情,赵奉也会来这座偏院一趟,询问叶绥可有什么吩咐。

  叶绥自然没有什么吩咐,她和往常一样笑了笑,回道:“我自然不会与长史大人客气的。在这里真的很好,我就是一直长住下去也是愿意的。”

  叶绥所说的并不是客套话语,她是真的这样觉得。

  自从搬来长公主府这座幽静的偏院,她的心也渐渐安静了下来,仿佛洗去了很多尘嚣,内心已经很久没有轻松过了。

  平日里,她除了翻看医书、研究医术外,便是听着王白汇报外面的情况,也不用劳什么神费什么心。

  这里真的一切都好,只除了……半令不在身边。

  想到早已来京兆的汪印,挂念着汪印的情况,叶绥的笑容微滞了滞。

  “夫人,可是又什么不妥?”赵奉见状,立刻问道。

  叶绥也没想着这有什么好掩饰的,这样回道:“没有什么,只是……想到了大人。”

  赵奉顿时不知该说什么了,默然片刻,他才回道:“夫人不用担心,督主大人吉人天相,此行一定会顺顺利利的。”

  汪印被用来交换云州五城,这个事情赵奉当然知道,但他不知道汪印为何会答应这样做。

  不管如何,这并不妨碍他相信督主最后能够顺利回来。

  不然,督主夫人也不会搬来府中不是?他相信,督主大人一定是有什么安排,他们这些奴才只需要等待就好了。

  赵奉想了想,继续说道:“夫人,奴才听说护国公已经向皇上请旨,将城西汪府收为别院……但皇上还没有应允。”

  长公主府虽然门前冷落,但赵奉也并非两耳不闻府外事,尤其与汪印有关的一切消息,是他重点关注的。

  他不清楚汪府被护国公收为别院,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但好歹也是有关汪府的消息,想必夫人是愿意知道的。

  “劳长史大人挂心了,府中我们已经作好了安排,就算成为护国公别院,也无碍。”叶绥这样说道。

  这个结果,还是半令苦心安排的。

  赵奉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么老奴便放心了。”

  很快,赵奉告辞离开了。他一离开这座偏院,就有一个仆从迎了上来,禀道:“大人,国公爷传唤。”

  赵奉立刻去了定国公府,自从长公主殿下薨逝之后,他也不时前来国公府,故而也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督主夫人在府中如何?”齐瞻竹开口问道,他传唤赵奉,自然是为了知道叶绥的情况。

  赵奉弯腰恭敬说道:“回国公爷,督主夫人每日里只是看医书,连偏院的门口都没有出过,看着倒是悠然自得。”

  悠然自得……

  齐瞻竹倒对叶绥有些刮目相看了,汪印此去生死未卜,其却悠然自得,这份淡定心性,非一般人能比得上。

  从叶绥身上,齐瞻竹也能隐约猜出汪印此行的动态。

  汪印与叶绥恩爱甚多,可以说汪印安危绝对是叶绥心思所系,叶绥如今悠然自得,显然表示汪印如今平安。

  既然平安,那就表示计划一切顺利。

  齐瞻竹心中稍定,叮嘱赵奉要仔细照顾好叶绥、注意有心人的查探,便让赵奉退了出去。

  赵奉离开之后,定国公夫人彭氏便走了进来,她看了看齐瞻竹的神色,开口问道:“老爷,您可是在忧虑汪督主此行的计划?”

  齐瞻竹点点头,不觉叹了口气:“我虽然答应了汪印的计划,但是直到如今……我也不知道这么做,对还是不对。”

  汪印这个计划太过庞大,要是成功,自然对国朝有天大的好处,若是失败了……

  若是失败了,对国朝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但是对于汪印来那就绝对不一样了。

  好像……此事成功与否,对汪印都没有什么好处。

  此刻齐瞻竹心中实在是忐忑不安,充满了对前路的忧虑。

  齐瞻竹与彭氏这一对老夫老妻,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隐瞒,有关叶绥的事,彭氏也清楚。

  彭氏想了想,这样道:“老爷,妾身倒觉得,事情已经去做了,那么就无需后悔。您既然答应代为照看其夫人,想必您相信汪督主没有臣之心,也相信其能很好完成计划。既如此,只需要静待最后的结果就可以了。”

  彭氏对叶绥人同样印象深刻。

  当初在京兆闺学的时候,就是她和儿媳妇长公主郑薇力排众议,坚持叶绥与邵真并列,让叶绥也能成为闺学魁首。

  彭氏不会知道,此举为大安朝带来了多大的福祉。

  正是因为叶绥得成为闺学魁首,才能得到那本人间至宝《春庭阵图》,汪印才能将其流传于军中,在望渊城中,缇骑才能以少胜多,赢得了战役。

  世事玄妙,大概就是如此了。

  在京兆这里,像叶绥和定国公夫妇一样,时刻关注着汪印的人,还有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