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平凡人的饭碗 第37章 柳暗花明

《平凡人的饭碗》第37章 柳暗花明

作者:老道伊人 字数:3350 书籍:平凡人的饭碗

  回到院子里,老穆依然在琢磨着张功运的话,尽管两个村离得并不算远,但是他们在此之前却并没有一面之识,就是昨晚怕他误会,才没有出来见他一面,听村里熟识他的人介绍,这张功运曾读过几年书,在农村也算得上肚子里有墨水的人,再加上今天上门道谢显露出的真诚,老穆认定张功运也是个朋友场上的人。

  不让穆珍在学校住宿,那是老穆十头老牛也拉不回来的决定,张集村紧邻学校,并且村里学生多,在那里借个地方住是最好的选择,可刚刚一面之缘的张功运面前,确实也说不出口,对于穆珍的新学期的住宿问题,还要再想办法。

  老穆刚才那声叹气,只是觉得穆珍的住宿实在就近解决不了,还是暂时住在家里,如果找到合适的可借宿的地方再定也不迟。

  老穆思考了一会儿,似乎也没有什么着落,便踱步到厨房门口,对着穆珍说:“开学后,我不想让你住校了!”

  “回家来住吗?”正在看书的穆珍抬起头看着老穆回应道。

  “对,先回来住些日子,再想办法,骑着驴找马,总会有办法的!”老穆说这些话时,显出些许无奈。

  穆珍听到回来住,心里有点不情愿,那意味着老穆每天晚上还要去接他回来。从小王庄到学校并不隔庄,但是三里多的夜路,黑灯瞎火的不说,特别在在两地的中间地段,还有一个桃花寺留下的土堆,后来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死亡之所,许多年来,尽管人们从没有见到过什么,但从老年人嘴里讲出的那些神灵志怪故事,夜晚走到那里时,想起这些鬼怪故事,足可以让你头皮发麻。很多人都清楚那只是自己吓唬自己,但是如果真的轮到自己夜晚走过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恐吓自己的故事。假如再碰上下雨的天气,那段泥泞的路面,更是让人苦不堪言。

  老穆虽然有文化,也不迷信鬼神,但是自己一个人却不敢走夜路,刚来滨湖中学的那学期,每次晚上去接放学归来的穆珍时,总是要让秀花陪着,特别是风雪天气,用“受罪”两个字形容实不为过。这是穆珍极不情愿看到的,所以穆珍不乐意这么干,但是仅凭一个孩子,也确实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穆珍点了点头,这么多年来,穆珍从老穆的眼神中就能领会老穆的意图。

  “刚才,刚才来的是你同学的父亲!”老穆迟疑起来,因为刚才只顾想心事,忘了问及张功运儿子的名字,所以现在与穆珍交流,突然如断电的喇叭,卡住了。

  “我知道,他儿子叫张然!”穆珍看着老穆不言语,补充道。

  “你怎么知道是张然的父亲!”老穆有点吃惊。

  “刚才他一进咱的门,我就看着面熟,你刚才一提我同学,立即想到是哪个了,长得很像!”穆珍说得很轻松,他家在村东头,离学校也就几百米。”穆珍提到这,有点兴奋,把刚才的不快全部忘掉了。

  “可不可以跟他去住?”老穆试探着问穆珍。

  “这,真不知道,见了面可以问问,他对我挺好的!”穆珍很轻松地答道。

  老穆沉默了,刚才他怎么就不多问上一句话呢?他为自己刚才的犹豫自责起来,老年人不止一次说的“张口三分利”的勇气哪里去了呢?穆珍对于张然的好感,自然给老穆吃了颗定心丸,他的那种穆珍不乐意的担心有点多余了。转念一想,张功运前脚刚走,自己就追上去问显得有点唐突,弄不好还让人家笑话自己鲁莽,不如再想想别的办法。

  穆珍早就厌恶了学校里的住宿环境,只是觉得碍于老穆的想法,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染上那可怕的疥癣时,他一度想到离开那个鬼地方,可身上有了皮肤病时,自然也休于启口,如今病已彻底治好,并且父亲也同意自己借宿的事,他脑子里瞬时想了好多离校近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在脑海中筛选了一遍,他写在纸上的五个名字中,最后一个——刘旭昶,心里顿时亮堂了许多,穆珍曾经去过刘旭昶在张集村住的那两间小屋,两间外观看起来很有历史的土屋,没有院墙的老土屋,屋前的那棵大榆树给穆珍留下深刻印象,冠大如伞,几乎全部盖住了土屋,虽然土屋外观看起来很旧,但是屋内收拾得却很干净,除了一张大床,就是一张旧式的桌子,如果能跟他住,也解决了自己晚上学习的问题,这绝对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据刘旭昶说,家里还有一套新房子,父母与姐姐住着,这个小土屋是自己与弟弟住着。

  穆珍想到这里,恨不得立即飞到学校,见到刘旭昶并商量借宿的事情。

  有全家治疥癣这件事,穆珍想到要想解决好自己借宿的事,还要全家共同努力。穆珍起身走出自己的卧室,来到老穆面前,对正在院里站着抽烟的老穆说道:“大,我有个同学,自己与弟弟住着两间老屋,我想跟他住,你看行不行?”

  老穆眉头紧蹙,回应道:“他家里什么情况?学习如何?”

  “学习还行,家里的情况!”穆珍迟疑了一下,继续说:“不知道!”

  “你能找到他家门,咱爷俩现在去趟!”老穆突然提出的想法让穆珍有点愕然,真的想不清楚老穆为何这么急就去同学家里。

  “这个,这个……”穆珍真的不知如何回答,支吾起来。

  “你觉得不太行还是,我们爷俩去他家看看,你到人家家里去住,我也应当见见人家家长!”边说边推出那辆“老泰山”,插在院里,然后提出张功运提来的那篮鸡蛋,挂在了车把上。

  老穆觉得当下解决穆珍新学期的住宿问题是全家的首要问题,一刻也耽误不得,早上错过了,这次不可以再不努力了。

  毕竟路子不算远,爷俩没说上几句话,便到了张集村口,他按照穆珍指的路进了村,很快便找到那两间老土屋,屋门开着,穆珍对着屋门喊道:“刘旭昶,刘旭昶!”

  “谁叫我?”说着一位圆脸蛋,还透着点稚气的孩子跑到门前伸出头来。

  “穆珍,你来找我?”男孩觉得很吃惊,跑出门拉住了穆珍的手。

  “这就是刘旭昶。”穆珍拉着刘旭昶的手对站在榆树下的老穆说。

  老穆点了点头问道:“你父母呢?”

  “他们在新院,我带你们去!”对于刘旭昶来说,他并不了解穆珍父子找他父母有什么事,只是觉得同学来找他感到亲切。

  当他们三人站在一个红砖红瓦的院落前时,刘旭昶有点兴奋地说:“这是我的新家!”说着推开了那扇带着两个大铁环的大木门,老穆看着这院落,突然觉得这家主人确实不一般,这院落在全村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院落了。

  “快进来,大,咱家来客人了!”刘旭昶一边招呼老穆爷俩进来,一边对屋里的父亲叫喊。

  这叫喊声显然惊动了屋里的大人,一个中年男子从屋里走出来,恰好看到推车进来的老穆,面露疑色:“你是?看着面熟得很!”

  “我儿子与你儿子是同学!”老穆看着刘旭昶的父亲也有点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快进来,快进来。”边说边对插上自行车的老穆往屋里让。

  “我就在前面的小王庄,今天听儿子提到你们儿子,想着来拜访您!”老穆客气地说道。

  “哪里能拜访,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您太客气了,你一进门我就看着你面熟,突然想起来了,你在一中毕业的,对吧?”刘旭昶的父亲问道。

  “对,五六届的!您也是?”老穆若有所悟。

  “是啊,我是五八届的,晚你两年毕业!我叫刘学峰!”刘旭昶的父亲接口道。

  “那时我们还说过话,只是这么多年都忘记了!”刘学峰很客气地说。

  “那是,我叫穆可贵,这么多年了,我们还能记起来,真是不容易!”老穆感到面前的这位学弟现在生活还是不错的,不然怎么能在村里盖这么体面的房子。

  “哪里能忘记,那些激情的岁月,一辈子也难忘记啊!”刘学峰感叹道。

  “就是,我们当时还在学校共同参加过大生产劳动呢!”老穆接着说,老穆觉得叙叙旧,然后再说正事,这正事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就是,我记得你还是班里的班干部,带着全班喊过号子呢!”刘学峰显然对于当年的老穆留有深刻印象。

  “那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都这么多年了,你还能记得这么多,看来我们也是有缘人!”老穆有意在引向正题。

  “有缘啊,我们虽不是一个年级,但也是同校的校友,现在孩子们又成了同学,也是亲上加亲了!”刘学峰继续说道。

  “今天来找你,还真有点事需要你帮忙!”老穆听到刘学峰套近乎的话出口,觉得到了正事登场的时候。

  “你看见外了不是,也是老同学了,有事就直说,只要能帮的我会不遗余力!”刘学峰拍了下胸脯,很干脆地回道。

  “我儿子穆珍在学校住了一年,不想在学校住了,因为与你们不是一个乡镇,所以在这学校读书的就他一个,晚上回去住很不方便,想借宿你家,你看这方便不方便?”老穆觉得这会儿叙旧的话提出来这个自然也不会显得唐突,并且正如刘学峰说的能帮的自然会同意的。

  “这个没有问题,孩子住的是两间土屋,不知你嫌弃吗?如果不嫌弃,自然是个好事,哥俩还可以互相帮助!”刘学峰回答得相当果断。

  老穆心里立时觉得如释重负般的轻松起来,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刘学峰继续说道:“房子虽然旧了点,但是屋内我收拾得很干净,原来是老大与老二在那里住,你儿子来了,我就让老二住在新院里,你放心,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说!”

  老穆觉得面前的刘学峰真的是帮了自己的大忙,这个已经骚扰了自己几天的问题,没有想到在这里迎刃而解,实在觉得有点欣喜若狂。

  “那就太谢谢你了!”老穆不知如何感激,于是说得有十二分的诚意。

  “不用太客气,我们这同学加上孩子们这同学关系,都是几辈子积的缘份!”刘学峰小有激动地说。

  老穆点了点头说:“你看,我这心里包袱放下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拉呱,我还要回去办点学校的事情。”老穆准备起身告辞。

  站在一边听他们俩说话的孩子一声不吭,此时也显得有点兴奋,刘旭昶拉住穆珍的手说:“以后我们住在一起,我再有问题请教你更方便了!”

  一年来,刘旭昶很佩服穆珍,简直是心目中的同龄老师一样,此时听到穆珍与自己一起住,自然高兴得蹦了起来。

  穆珍也很开心地点了点头,跟着站起来老穆走出屋门,刘学峰紧随其后,忙着将老穆提来的鸡蛋往车把上挂:“你看来了还提东西,让我觉得不好意思!”

  “大过年的,提点礼物,就算看家里老人了!”老穆觉得此时与刘学峰的关系拉近了,于是便说出看老人的话来。

  两人又互相谦让了一回,最后还是老穆的坚持,将鸡蛋留在了刘学峰家里,随后带着儿子回到家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