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盗墓之敲棺 第十五章 古栈道

《盗墓之敲棺》第十五章 古栈道

作者:曹汉生 字数:2603 书籍:盗墓之敲棺

  这些传说我倒不是很在意,每个地方都有,特别是干我们这行的,经常和奇人异事打交道,听到的多了去的,有些离谱的都渗人,里面或多或少都有些夸张的成分。

  我喘匀了气,也拿过地图去看地形,这一看不要紧,一下子被我发现一个大秘密。小何见我看的入神,拍拍我肩膀,问我怎么了。

  我没应他,连续换了几个位置,对照着手里的地图去看,他们几人都被我的奇怪举动吸引过来,我大气不敢喘的看了好半天,指着旁边一座山激动道:“日月盘,能在火海种金莲,这的风水真是太妙了,我们所在四水归朝,那边竟还有一个木雀悬钟,大风水上讲,大山环环相扣,这就是莲花宝地啊。”

  大头一脸惊讶,吃惊道:“真有莲花宝地吗?”

  我点点头,莲花宝地指的就是几座宝穴交相辉映应形成的风水格局,这期中有着很玄奥的道理,肯定不是1+1=2那么简单。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莲花宝地,在北京北边的天寿山就是其中一处,坐拥整片莲花宝地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大明十三陵,山环水抱必有气,坊间都传说就是这处宝地才造就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知道了前面就是木雀悬钟大家都很兴奋,如果说真正的战国墓就在附近,那无疑就在前面这个与四水归朝同样有名的宝穴上。

  我看到薛冬青有些欲言又止,问他怎么了,他满面愁容的说道:“那座山不能去啊,山里闹鬼,我先前和你们说的村……那就是个鬼村。”

  大头哈哈一笑,拍拍手里的95式,“你看到这个宝贝没,什么牛鬼蛇神都能给他打个稀巴烂。还有你这位哥哥,你听听分析的多有道理,甭管你是四水归朝还是老汉推车,一眼就能辨出来,这是什么,这就是能耐,你放心,带我们过去,保你安全,我再多给你加一倍的钱。”

  薛冬青连连摆手,一副苦瓜脸说:“各位哥哥,是真不能去啊,太危险了,我们村儿人都知道,那邪门的很。据说那个村有个特殊的传统,每年的后几个月在晚上六七点钟,家家户户都要关紧门窗,熄灯灭火,连个声儿都不能出。不管门外谁敲门说什么,都没人不开,否则就有大祸临头。你们想想看,这是啥传统啊,分明是山里的鬼怪下来吃人啊。”

  他又指着大头的枪说:“不瞒你们说,那个村确实有宝,老一辈说解放前有一窝响马子他们抢了很多财宝,包括我们村都被他们搜刮过,解放后被围剿,他们就把财宝藏在了山里的某个洞中,还抓了一个女孩,问她愿不愿意替他们看守财宝,那女孩说愿意,就被响马子把头砍了下来,与珍宝一同埋在洞里。这个事流传出去之后,经常有人上山去寻宝,可是却都没见有人下来过,所以咱们不能去啊。”

  我们几个对视一眼,都觉得有戏,这种当地的传说恰恰说明了村子的不简单,甚至有可能是类似宋代的柏子户。

  在南方的盗墓团伙中,专门有“舌头”的职位,就是负责踩点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是能言善辩之人,及其善于交谈,他们负责探听当地传闻,或是有关古墓的传说,再由专门人去探索墓地的真实性。

  大头伸手搂过薛冬青的脖子,嬉笑道:“小冬青啊,你听雷哥我给你说,哥哥们这一路的手段你也看到了,那都是有本事的人,什么魑魅魍魉的都难不倒。而且我跟你说,咱们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人,他呢,很有可能就在那座山里,那家伙才猛呢,那是赵云转世啊,万千人中也能杀个七进七出……”

  我看大头越说越离谱,就让他少jb扯淡,我把薛冬青拉到一边,对他说:“我们是来找东西的,当然那个大脑袋的家伙除外,我答应你,只要把我们带过去就行,等我出来,你几年读书的钱我让那个家伙全出了。”

  薛冬青低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我能看到他双手死死的捏着拳并在身体两侧,最后咬牙说:“我想去北京。”

  我一愣,哑然笑道:“不读书了?”

  “读。”他抬头看我,眼睛里似乎有些不一样的东西,“行吗?”

  我答应他了,不知道这对他来说是对是错,也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有一个北京梦吧。

  确定了目标,我们开始商量路线,薛冬青说要绕到那座山上最少也3天路程,大头当时心就凉了。

  我们之前讨论过,对方队伍里肯定也有个堪舆高手,我心里知道肯定比我这个二把刀要厉害得多,否则也不会在外面就知道潭底的穴是个陷阱。他们不仅没有在这耽搁时间,还抛掉了重型装备轻装上阵,很有可能已经上山了,我们如果再用三天绕过去,那真的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了,最重要的是汉生一个人,也不知道情况如何,如果真的发生冲突,他一人孤掌难鸣难会有危险。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薛冬青挠挠头说:“其实也有近路。”

  大头眼睛一亮,催道:“那你不早说。”

  “很危险。”薛冬青展开地图,指着上面一处说:“这里有条古栈道,你们看,离我们现在的位置不远,走这边可以直接过去,在这,是一条铁桥,但是已经很多年没人走了。不过就算桥不能走,我们至少也能缩短一半的时间。”

  “但是这条栈道……很有年头了,而且也没人修缮过,特别危险。”

  我们商议了一下,觉得可以去栈道瞧瞧,从节省时间这点来看,对我们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天快黑了,我们原地扎营休息,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大伙就起来赶路,没走上一个小时,就赶到了薛冬青说的那处古栈道。

  果然如他所说,栈道年久失修,很多木质结构都已经老化,踩上去都会下陷一分,不过好在这条栈道不是纯粹的木栈道,用望远镜看过去,会发现栈道有很多段都凿进岩壁里,与一些崖阁和壁龛相连,应该还算安全。

  下去前,我们几个都用登山绳相互连起来,又分别在身体两侧挂上机械塞,以防意外发生时,可以就近卡住。

  准备就绪,小何率先下去,由于体重原因我们一致投票取消了大头先锋的角色,这让他愤愤不平。

  小何尽量贴着一侧峭壁试探着前进,走了几步,回头对我们说:“可以下来了,比预想中的结实很多。”

  我们接连下去,起先走起来还有些小心翼翼,后来发现虽然栈道看起来古旧,不过承重还算不错,估计是很久没人走了,沉下去一点后,便压实在下方的支撑上。

  我说:“这条栈道看起来不像是一般的民用栈道,下面都加了斜撑,右侧也有护栏,在当时应该是军建了。可能起到运送粮草的作用,这种栈道承重都很好,走车走马都没问题,虽然年头久了,我们小心点应该没多大问题。”

  话音刚落,大头脚下“咔嚓”一声,一条腿透过木板陷了下去,吓得他赶紧揪住一旁岩壁上的常春藤,我也吓了一跳,对他说:“这趟回去可少吃点吧。”他没理我,拍拍胸口,自己在那念叨“好人一生平安。”

  就这样,我们几个有惊无险的走完了木栈道这一段,来到一个石壁内开凿的“<”形壁龛。薛冬青提议歇会,我也有些累了,当下几人就在这里休息起来,其实路没走多少,可是上上下下的很费精力,像在走高跷一样。

  小何在前面看了看,张望道:“前面就好些了,是一段岩壁内开凿的栈道。”

  半个小时后我们继续上路,踩在石头上的感觉就是不同,大家走起来也加快了很多,只要小心不从侧面掉下去就没问题。

  走到下午四点多,前方出现了一个崖阁,有门有窗的,却不是麦积山那种,这个崖阁内部空间很大,且深,我们进去打开手电,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尊半嵌在墙壁里的巨大卧佛,说是佛,不过我也不认识。

  往前看是一堆乱石,看起来像塌方后将深处埋起来了。小何看到佛像也很吃惊,说这地方咋会有大佛,大头就在一旁撇嘴说佛个毛线,这尊石像叫“镇三山”,古时候的人在山里修路不顺了都要拜一拜,就像混黑社会都要拜关二爷一样。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大头看我们一副受教的样子,颇为自得,不禁卖弄起来:“人有人路,鬼有鬼途,建桥修路都有很多讲究。水患成灾大堤决口就是有水鬼作乱,需要用黑狗血铸铁牛沉下去,土里埋铜俑也是一个道理,这尊‘镇三山’应该也是修栈道的工匠铸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