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盗墓之敲棺 第三十三章 化龙池

《盗墓之敲棺》第三十三章 化龙池

作者:曹汉生 字数:2480 书籍:盗墓之敲棺

  墓室内很空旷,手电打过去一眼看不到头,我暗自咂舌,这间墓室的规模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管中窥豹,看来白公胜不仅自立为楚王,连墓葬都按照最高级别修建的,就是与皇陵相比也不遑多让。

  我没敢走太深,先在门口用手电观察了一下,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两排粗大的石柱延伸出去,柱子上面有很多浮雕,乱七八糟的我没细看。石柱后面是一排照明用的站立式连盏树形灯,并非是大缸,装油的灯盏很小,估计也没油了。

  我壮起胆子向里面走去,墓室要我比想象中的冷很多,而且静的可怕,只有我自己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在回荡,听得我心直慌。

  没走多久,手电光下出现了东西,我感觉差不到要走到墓室的中间了,不禁握紧了步枪,仔细端详过去。

  “咝!”我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相信眼前见到的东西。

  只见墓室中间有一方不小的池子,里面似乎有水,池子前还堆摆放着一些东西,而水池两旁则是堆山积海的异宝奇珍,粗略一扫,金玉铜器应有尽有,一度让我产生幻觉,是否真的挖到了帝陵。

  虽说我在秦汉堂做活,见过很多常人一生都不曾见过的瑰宝,可是与这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我是万万没想到,一个被撵下王位的篡国之人,竟然积累了如此丰厚的财宝,我觉得白公胜临走前一定是卷走了楚国的大半国库!

  从春秋至战国,楚国是灭国最多的国家,想必这些宝贝多是来自累世的积攒。

  春秋时期楚庄王成就春秋五霸,即使到了战国时期也有亡秦必楚的说法,可想而知楚国当时的国库是何等的丰盈,我想不出除了敛天下之富的秦始皇陵,还有哪里的财宝会胜过此地。

  理智告诉我最好不要这样做,可我还是忍不住上去捞了一把,一串颗颗晶莹剔透中间串着一尊坐佛宛若仙珠的赤玉项链,旁边是一个彩绘楠木蟠螭纹宝盒,单说这盒子就是天价了,盒子上还挂着一个十几节的龙凤玉挂饰,下面是一柄无鞘的云雷纹青铜剑……我惊呆了,这里的每一件带出去那都是真正的尖货。

  大浪淘沙,开一个斗出来的并非都是常人想的那种一锹土吃三年,更多的已经成了破铜烂铁,没了卖相,再好的陶器瓷器,出手也就大几千。

  真正的好东西不多,层层分下去,到手的也更少了,真正的大铺子都是靠深坑里的尖货维持着的,一年能有那么几件就算可以了,毕竟这年头坑口已经不好找了。

  可眼下这些,随便带一件出去,都是大铺子才能吃下的极品中的极品,属于那种没有多少人敢给你估价那种。

  虽然我开始的目的并非是捞明器,但是当这些东西摆在面前时,我相信没人能克制住,我也不例外,忍不住的开始挑拣起来。

  但是珍宝太多了,根本无从下手,每一件都是传世之宝,我还能保持的最后理智就是告诉自己:不能贪婪,能拿多少是多少。因为凭我一个人,根本无法挑完所有的宝物。

  我把冲锋衣脱下来,用鞋带把衣服两头绑死,不知道还能否再进来,我尽量挑选小件的宝物多装进去,最后将衣服两个袖子打结,形成一个包袱背在身上。

  直到这一切结束,我的心还忍不住的砰砰直跳,我知道如果我能出去,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及其舍不得的从金山银山中走出来,我开始去探查那方水池,水池前是一块照壁,上面雕满了阴印的铭文,我打着手电看发现竟是墓志,也在一个极端诡异的故事中,描述了这方水池的来源。

  原来是“王”得了一种怪病,变化极其恐怖,众人无法医治,当朝令尹却说这是“天相夭折”,,要补气才能重成“天相”,故此选了一处宝地,可助王恢复。

  可是那地却有蛇患,楚人下令铲除蛇患,继而发现了此处的地下蛇窟,蛇窟中有一条巨大的母蛇,已经有了龙相。当时的令尹告诉众人,正是此地的风水才让这条大虫吸收了百川精华,再过百年必然困龙升天,故此楚人军队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捕杀母蛇,并且提炼出它体内的蛇油建造了这口“化龙池”。

  之后令尹又以大手段搬山涉水,改山川百利之走向,夺天地造化汇于这口池子,将“王”安置于池底,必然能改命续气,重新执掌王位。

  读到这我停了下来,又是“令尹”,我现在敢肯定这位令尹必然属于那神秘的一脉人。他们渗透进千年历史当中,活跃在不同的时代,却都以种种诡谲手段,向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前进。

  我继续向下看,不过下面记录几乎没有提到后续,只说令尹点化了母蛇的幼崽,使其成为“圣兽”守护此地,而后将他们的“王”沉于龙池,等待化龙期到来。

  我知道这位令尹废了这么大劲,肯定不止一座“化龙池”这么简单,他肯定还有某种目的。同时我又好奇,最后结局如何了,因为自从兵败之后,历史上再无白公胜的记载,难道这个化龙失败了?

  照壁后面就是龙池,旁有一张桌子,上面整齐的叠放着一件玉甲,和一柄长剑,看来是给白公胜准备的,楚人还希冀他们的王会重生,带领他们重新夺得天下。

  玉甲是黑玉,巧夺天工,况且是完整的一套,价格不菲,但是我已经无法再负重,没什么念头要带走,长剑不知什么材质锻造,上面虽有有着一些锈花,不过剑刃还是很锋利。我着急要到化龙池一探究竟,就没多细看,越过桌子,直直走向池子。

  不知是否电池不足的原因,手电明灭了两下,我拍了拍后堵,才恢复正常。

  这口池子不小,似乎呈倒梯形,因为我看到四周有向下的阶梯。

  我向池中看去,惊讶的发现池子里竟然真的有东西,呈现出透明的膏状,手电光一照,竟有些因为散射而显出的剔透。

  我又将手电移向池中心,看着看着忽然心脏漏跳了一拍,紧接着如擂鼓般咚咚的跳动起来,天呢,我看到了什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人竟然漂浮在池子中央,我敢确认那是一个人!

  那人头戴切云冠,腰束大带,宽袍,广袖,曲裾,明显的汉服特征,我惊讶的几乎叫出来,难不成那人是白公胜?!他下葬的时候还活着,那现在……不对不对,不可能,几千年的人怎么可能还活着!就算因为化龙池能保存肉身,他的生理机能肯定也早就消失了!

  我微微移动手电,想确认一下,可是他的尸体漂浮在化龙池中,低头颔首,两鬓自然垂下,挡住了大半面目。就在我打算再换一个角度的时候,一圈柔和的光晕从白公胜的手中散开,当我移开手电的时候,那道光晕便缓缓收缩,直到消失。等我再次照过去时,那如同一笼轻纱般的光线又柔柔扩散开。

  我眯眼看过去,像是颗珠子被白公胜攥在手里。我知道能被墓主人带在身边的,那都是生前及其心爱之物,更何况是进入化龙池,那颗珠子绝非凡物。我在脑海中略一搜索,便锁定了一个清晰的名字,紧接着我的心脏便不受控制的跳动起来。

  随侯珠!

  春秋有两宝,其一是家喻户晓的和氏璧,传言秦始皇的那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就是用它雕刻而成。而另一个则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它早已泯然于历史,这便是随侯珠。

  传言随国君主在一次出游的途中看见一条受伤大蟒,他心生怜悯,使人救治后放归自然,之后那条大蟒在夜里口衔夜明珠前来报答,言称它是龙王之子,为答谢救命之恩,赠以龙珠。

  楚灭随之后,随侯珠便流落到了楚国,秦数次求见不可得,再之后虽有坊间传说楚灭国时随侯珠被秦始皇收入囊中,可是却再不曾露面。如今席卷了楚国国库得白公胜手握神珠,不得不让我联想到搜神记上“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室”的随侯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