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妖王 第九十一章 玉石俱焚

《大唐妖王》第九十一章 玉石俱焚

作者:公子七鱼 字数:2266 书籍:大唐妖王

  “轰轰,轰轰”,震耳欲聋的声音不断响起,然后是爆炸声,周围的地面都不断在震动。

  这不是什么战场,而是金华山的绿水峰中同宗大比的场地。

  对,就是同宗大比。

  一晃,时间就到了七月十八日,同宗大比也进行到了第三天。

  此刻,就在绿水峰的平地上面,立起足足十六个木台来,木台上面则是不断有弟子走上去切磋战斗。有的花哨无比,有的无聊至极,当然也有的惊天动地……

  孙立此刻就在台下站着,手里则是拿着一封信,一封家信,一封平安县城中宋大全寄来的家信。细细算来,这已经是第三封了。

  “孙立侄儿,见信如见面。四月一别,已有三月之期,为舅甚是想念……”

  这一封信,看上去和之前的两封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细细读下去就会发现,这封信的语气要急一些,字数也多一些,当然里面隐藏的内容也要紧急一些。

  不对!不是紧急一些,而是十万火急!

  这一次不再是“君归何时”的四个字,而是一条警告的消息,消息明确的告诉孙立,有人在调查他的身份。现在已经骑马去孙立编造的那个白鹿县老家了,预计不出十天,就能调查清楚,到时候……

  “十天吗?”孙立眉头微微皱起,然后目光扫过家信下面写着的“七月十五日”,眼睛一眯,“十天是之前的,那么只剩下七天了才对……”

  “七——天——”孙立自言自语的念出这两个字,然后猛地一转头,目光如电的射向一边的的木台,木台上面正刚刚结束一场战斗。

  专门负责的记录员,正在匆匆的记着获胜者的名字,然后抬头喊道:“十一号台,下一场对战弟子,王松、孙立!”

  话音刚落,“砰”的一声响起,孙立就已经跃上了高台,而对手却是慢悠悠的走上来。

  那是一名身穿蓝色长袍的内门弟子,目光扫过孙立的灰色长袍,轻蔑的神色一闪而逝,露出一副翩翩公子的做派,微笑的道,“这位师弟好,我叫王松,是六年前入山的,现在……”

  孙立微微一愣,听着对方好像继续要说下去,眉头慢慢皱起,转头望向台下的记录员,开口问道:“现在,可以比试了吗?”

  “可以。”纪律员一脸肯定的点点头,“按照规矩,只要双方都出现在台上,战斗就可以开始了。”

  “好。”孙立目光一利,看向还在继续介绍自己的王松,“师兄,请出手。”

  “呵呵,师弟莫急。”那王松轻轻一笑,然后继续道,“我现在是脱凡五重的修为,修习的是山中的吐纳术……啊!”

  王松最终还是没有介绍完自己,刚刚介绍了一半,不耐烦的孙立就出手了。一拳猛地轰出,整个木台都是一震,空气的爆裂声,如同猛兽咆哮般传遍四周。

  “你!”

  “砰!”孙立的拳头在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轰在了对方的胸口上面,然后巨大的力道爆发,直接把对方轰下台去。

  只一回合,只一重拳,连剑都没有拔,一场对战就这么结束了。

  这种效率,让台下的记录员都不由的是一愣,好半天才想起在册子上记下孙立的名字,然后站起来向着孙立大声的道:“那个……那个既然你胜了,明天你就可以继续参加对战了,三场中再胜两场,就可以继续再次晋级成为本次同宗大比的前五百名了。

  “嗯。”孙立听后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跳下台去,就往一边走去。

  而另一边被轰下台的那位王松师兄刚刚艰难的站起来,看着孙立的背影,一脸不服的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啊,偷袭取胜,胜之不武啊。再说,你连我的自我介绍好没有听完呢,也太不给面子了吧。

  嘿,我告诉你,我可是五长老庞天华的门下弟子,我手里拿着的是极品法器沧浪剑……喂喂,你别走啊,我还没有说完呢!我学习的剑术的是赤阳剑诀,我还会清风纵的身法,我……”

  在王松的叫喊中,孙立走远了,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道:“七天啊!你的介绍太长了,而我有点急,所以……还是等下次有机会在听完吧。”

  然后,孙立就走进道路尽头,灰发老人的山洞中。

  灰发老人不在,但是孙立一点惊讶都没有,平静的走到药鼎前面,就开始起火炼药。火焰升腾中,孙立向着药鼎中快速的放入一种又一种的药材,然后封鼎、控火……

  这是灰发老人之前就交代下的,也是孙立这些天来一直做的事情。

  那天树心被司空老掉包之后,孙立思量许久,最终还是没有离开金华山,因为老树妖的树心就在对方的手上。

  所以,自己只能按照司空老给自己的安排,参加同宗大比然后一步步走下去。

  孙立清楚,司空老是要给自己设一个局,然后达到一个目的,但是自己只能这样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老树妖的树心。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快,快,快!

  自己要在司空老调查清楚自己身份之前,在司空老的局收拢之前把树心拿到。拿到了,自己就赢了,拿不到则是输。

  看上去,有些无奈,又有些凄惨。

  但是,孙立绝不会认命的,更不会真的完全按照司空老安排的走下去,所以,孙立也做了一些余外的准备。

  “轰”的一声,一鼎丹药炼制完毕,孙立打开鼎盖用药夹取出药丸来,封好,转身走向一边。

  “哒哒哒”,孙立一直走到山洞的一个角落里面,然后弯腰从角落中取出一个人头大小的瓦罐,开始往里面装填一些东西。

  东西的数量很大,但是种类却很简单,只有三样:硫磺、芒硝和木炭!

  现代历史上,唐朝初期孙思邈的《丹经》中记载:硫磺、硝石各二两,研为末,置于销银锅,半埋入土中放入皂角三个,点燃。待火熄后,合木炭炒,至木碳余三分之二,退火,则成。

  现代历史上,唐朝中期清虚子的《伏火矾法》中记载: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碾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成矣。

  一硫二硝三碳——这就是**方法。

  孙立很久之前就知道这方法了,只是没有找到使用的地方,而现在倒是有了。

  孙立眼睛闪烁了一下,看着装入瓦罐中的东西,用心的封好,然后继续装填下一个,在自己的计划中,这东西要用很多很多。

  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到夜幕降临。

  然后孙立悄悄的潜出山洞,把一个个的瓦罐送到预定好的各个隐秘位置,在瓦罐的内壁中贴上一张黄色的符纸,最后深埋到地下。

  贴在瓦罐中的符纸不大,只有一指长,半指宽,比起正常的要小上一半还要多。这正是金华山中一种很是偏门的符纸——千里急火符。

  一般是母子两张,分别持在不同人的手中,一旦一个人点燃手中的母符,那么无论相隔多远,另一个手中的子符也会燃烧起来,用来传递一些预定好的紧急的信息。

  比如,接连烧掉两张,是“有大妖,全力支援”的意思。

  再比如,接连烧掉三张,则是“遭到袭击,有重伤员,速度来支援”。

  总体来说,这符纸的效果算是之前孙立见过的那个法器“玄冥铃”的删减版,威力小,一次性,但作用差不多。

  但是现在,孙立却用它来当做瓦罐中火药的引火机关。

  到时候,一张“千里急火符”就是一道催命符!

  月黑风高。

  孙立的身影宛如一个幽灵般,不断的出现在金华山的各种地方,偶尔抬起头,露出的目光锐利而冰冷。

  司空老,希望你不要逼我走到这一步……

  不然,玉石俱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