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战将王玄策 第六十回:校兵场气势如虹 桑及多再析形势(上)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六十回:校兵场气势如虹 桑及多再析形势(上)

作者:涅阳 字数:1892 书籍:大唐战将王玄策

  故事再回到这校兵场,接着前文继续说。王玄策看着老先生如此谦卑有礼,赶忙就给拦住了:“先生不必如此大礼,你们均是咱们大唐的国宝,原本只想让你们安度晚年,不曾想遇此劫难,实在是心中有亏呀!”

  “将军有此之志,老夫怎肯落后”话语之间,张寻真老先生就紧紧的拉住了王玄策的手,眼噙泪水的望着他,这份眼神之中不仅寄托着一种对奸贼的气愤,更寄托着一份对他的殷切期望!

  作为普普通通的大唐子民,真是做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受辱人人得而攻之的理念。

  不仅仅是老先生,还有他身后这二百来位国宝级的匠人。他们明白,这些年在吐蕃,得到这么好的照顾,正是因为背后有这一个强大的大唐,繁荣富庶的大唐。正是因为这些,才让吐蕃人对他们礼敬有加;如若背后没有强大的大唐作为支撑,这一切都是空谈。

  他们比当时的任何华夏儿女,都更深层次的体验到大唐国的伟大,大唐国的内涵。所以,面对王玄策如此处境,他们也比别人有这更深层次的理解……

  但见这王玄策引着周陈二人以及小六身披明光铠,随着松赞干布走上这检阅台,台下这一千兵士与二百来匠人,在贡布顿珠以及李正己张寻真等人的带领之下,均是飒爽英姿。挥动着战刀与斧子,高声呼喊着“杀,杀,杀!”而德瓦国王随着文成公主以及小翠儿,则矗立在检阅台旁,观瞻这这番盛世。

  随着松赞干布大手一挥,这喊杀之声,随即停止。只听他高声说道:“列位吐蕃与大唐的弟兄们,咱们吐蕃与大唐不仅山水相连,更是一家人。大唐的兄弟就是咱们的兄弟,大唐兄弟蒙难咱们该怎么办?”

  “杀向曲女城,救出兄弟!”检阅台下下的一千二百余勇士大声吼道!

  听着这气势如虹的声音与高昂的斗志,松赞干布随即再次问道:“大唐国蒙羞,就是咱们吐蕃国蒙羞,贼人抢掠大唐的财宝,让大唐蒙羞,让吐蕃蒙耻,咱们该怎么办?”

  “杀向曲女城,为大唐雪耻,为吐蕃雪耻”检阅台下的一千二百余勇士继续大声吼道!

  “好,如此,我松赞干布多谢各位兄弟们了,我希望你们听从王长史的将令,一往无前,旗开得胜,我和公主在咱们逻些城,等待着你们的凯旋,为你们庆功!”

  望着这恢弘的一幕,文成公主也很是感慨,随即走到了松赞干布的身旁,对着这台下的勇士们说道:“我虽贵为咱们吐蕃国的国母,但是更是大唐皇室的一份子,在这里,我代大唐皇室谢谢诸兄弟们了,预祝你们凯旋归来!”文成公主话语之间,就对着列为勇士,伸出双手,长长一揖!

  这一幕,也让这台下的列位勇士,感触颇深!依旧用这一句句高昂的“尊王长史将令,为大唐雪耻、为吐蕃雪耻”来回应这文成公主的信任与重托!

  随着列位勇士的话音刚落,但见这王玄策亦是高声讲到:“我身为大唐的臣子,能够得到吐蕃兄弟们如此信任,实在是感激不尽;我代被困的诸位兄弟们,谢谢你们了!”说罢,王玄策亦是长长一揖。

  而台下这些勇士们,亦是用激荡的“雪耻,雪耻,雪耻”来回应着他!

  随着王玄策,青釭剑一挥,慷锵有力,响彻云霄的吐出“出发”二字。这一千二百余勇士,在其带领之下,跨这青海骢,雄赳赳,气昂昂,前往尼婆罗国与德瓦国王的七千藤甲雄狮汇合!

  在这出发的一幕之上,有一双饱含深情的眼神,正望着周曾,祈求他平安归来;而周曾也在这一瞬间,回望了她一眼,四目相对,含情脉脉!

  沿着通往泥婆罗的官道,德瓦国王、王玄策、陈茂材、周曾、李正己、张寻真,贡布、顿珠、小六等人在马背上已经商量好了这行军布阵之法,以及攻城器械的营造事宜。

  因为这八千军马均是精壮的汉子,且都是以骑兵为主。骑兵的优势就是利于在平坦之地,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但是在这五印度的北部,有几座城池,不仅横跨在高山峡谷之间,扼守这通往曲女城的必经之路,而且都还是这阿罗那顺的死忠支持者。

  故而,要想饮马殑伽河,攻入曲女城,必先得攻破这几座城池。而这攻城,自然得用攻城之法,而不能一味的用骑兵强力冲击!

  因此王玄策的具体方略就是:将这些兵士,授以大唐行军布阵之法;用些许时日,加以锤炼;一方面不仅可以减少攻城之时的伤亡,另一方面则可发挥这骑兵的最大优势;攻防兼备,样样俱全!

  同时,这攻城器械的营造事宜,则具体分配给了李正己和部分兵士。至于这行军布阵,以及攻城之法则是有王玄策、周曾、陈茂材三人在泥婆罗的校兵场,加以训练士卒。

  德瓦国王听此具体安排之后,也是甚为满意。

  到了这泥婆罗,入了这帕坦城,令王玄策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则是,这泥婆罗七千军队的领军将军不是别人,正是这巡城将军普拉帕德。

  德瓦国王的用意也甚是明确,就是一心支持王玄策的所有行动。因为他深知普拉帕德和他们,都是彼此熟悉,这调动起来也更加的方便!

  于是,这支有一千铁甲骑兵,七千藤甲兵,以及二百余大唐国宝级匠人,组成的三国联军;按照应有的分工,在泥婆罗国暂时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大战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历史就是如此,苍茫的历史长河,到了七世纪的这一年(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注定了必将属于是一个人,一个王朝。而这一切的得到,凭借的都是一份威武不屈的信念,一份为祖国找回颜面的力量,一份马革裹尸的执着,一份不达目的是不罢休的坚守。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大唐!

  编者说:很多人说你为什么不用几个金手指呢;其实吧,这些为祖国挣颜面的历史人物,他们经历的事,遇到情,要比凭空的金手指更加的精彩;既如此,那就真实的书写他们的一生。自此,王玄策的开挂人生正式开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