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血帝国 第二百零二章:决断!意志的较量!(一)

《铁血帝国》第二百零二章:决断!意志的较量!(一)

作者:月兰之剑 字数:4536 书籍:铁血帝国

  华盛顿,白宫西翼椭圆形办公室。

  背靠壁炉和壁炉顶上的乔治.华盛顿肖像画,美利坚合众国第28任总统伍罗德.威尔逊斜拄着手杖,双腿交叉在蓝白竖纹的软椅下,面前的桃心木小茶几中摆着一个玻璃水瓶和六个八棱玻璃杯,茶几两边的米色沙发中端坐着六位神色各异的军政要员。

  左边由近至远依次为:刚刚从卡萨拉布兰卡返回的国务卿兰辛,威尔逊一向器重的海军部长丹尼尔,以及新近由太平洋舰队司令升任海军作战部长(即原海军参谋长)的本森上将。

  右边依次为:半年前任命的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号称“投资鬼才”的伯纳德.巴鲁克,不大招威尔逊喜欢但扎实能干的陆军部长史汀生,.斯科特中将。

  茶几的另一头,就是由维多利亚女王赠送、使用来自皇家海军“勇毅”号军舰上的木材制成的总统专用写字台,写字台一侧摆满瓷器之类艺术品的格橱下方有两张小靠背椅,那是总统的私人秘书和记录员的位置。

  写字台后的落地窗外,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雪地反射进来的光线甚至有些刺眼。

  圣诞将至,院子里几位身披.过膝大衣的工作人员正在收拾一颗一人多高的胶冷杉,但在这间象征合众国最高行政权力的小小办公室内,此时此刻,不但寻不到一丝一毫的节日气氛,还弥漫着一股挠心抓肝而郁气难消的、摩拳擦掌而一触即发的、强装淡定而忧心难掩的严肃。

  “……正如之前我们预料的那样,英法.一致要求我们在1916年之内在法国战线投入至少200万陆军,英国还单独要求我们派出陆海军部队协助防卫澳洲和印度洋西岸。”

  国务卿兰辛正双手握在膝前——.膝盖上摊着一本的棕色硬皮笔记本,以一贯的介于从容与高傲之间的语气向与会者报告两周前召开的第二次卡萨布兰卡会议的情况。

  “英国方面同意将陆军主力用于法国战线,但为了.弥补印度战线注定的失败,计划在明年年中之前对达达尼尔海峡发动一次强有力的海陆联合攻势,目标是攻占君士坦丁堡,迫使奥斯曼帝国退出战争,这样一来既可阻止东亚联盟和中欧同盟国集团通过波斯湾和2B铁路实现会师,又可打开一条援助俄国的便捷通道……”

  “俄国代表希望盟国立即增加北冰洋航线的运量,.以便在海峡战役达到预期效果之前确保俄**队能继续战斗下去,但他们自己也承认,摩尔曼斯克的港口设施以及通往南方内地的铁路,很难在短期内承担比现在更多的援助物资的卸载与转运工作,理所当然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轻松地推给了我们……”

  “作为对俄国承诺作战到底的奖励,英法许诺战.后支持俄国吞并中国西北和东北诸省,并保证其在巴尔干享有‘不可动摇’的优势,最后还有俄国最渴望的东西——海峡的无条件自由通行权,虽然是打过折的,不过看起来俄国代表对此已经心满意足——不,简直是心花怒放。”

  “……以上就是会议.的基本情况,就我个人的观感,英国的战争决心并没有因为孟加拉湾海战的惨重损失而动摇。法国则热切期盼美军的到来,显然他们等的有点不耐烦了,一再主动提出愿意帮助我们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俄国人的信心在动摇,但还抱有最后的幻想,那就是我们,合众国。我说完了。”

  兰辛按了按膝上的笔记本,向总统点头致意。

  “谢谢,你的报告能让我们对当前的形势有更清晰的判断。”威尔逊来回旋着手中的文明杖,坚毅的目光转向与兰辛相隔了一个位子的本森上将。

  “接下来我想知道我们的舰队最近都在干什么。”

  须发斑白的本森将军略一欠身,身姿更显端正。

  “如您所愿……直到一周前,在大西洋方面,以8艘无畏型战列舰、4艘侦察巡洋舰、20艘千吨型驱逐舰和第1舰队仍继续以斯卡帕湾为基地,在留守英国本土的皇家海军大舰队编制内执行北海封锁作战,以6艘装甲巡洋舰和24艘老式驱逐舰为基干组成的3支任务编队与皇家海军密切配合,继续执行大西洋反破交作战……”

  “太平洋方面,9月初发动的科迪亚克岛攻略作战到上周末已进入尾声,有组织的抵抗基本肃清,我攻略支援舰队除了5架飞机坠毁或失踪外没有其他值得一提的损失。由于海冰的威胁日益增加,舰队于12月初就已返航西雅图,旗舰爱达荷号战列舰先行返回东海岸,准备与两周前完工、正在切萨皮克湾试航的两艘田纳西级战列舰汇合,与新近服役的一批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新的第5舰队,作为机动兵力,随时准备开赴最需要支援的战区。”

  本森口中的田纳西级战列舰,与之前的“新墨西哥”级、“宾夕法尼亚”级和“内华达”级同属美国海军自1911年开始建造的“标准战列舰”,所谓“标准战列舰”,是指所有这类战舰都共用一个标准化的舰体设计和大致相当的动力水平,这样一来这类战舰既使火力、防护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基本航海性能和机动性能大同小异,便于编队作战。

  在这类“标准战列舰”上,长期被认为是保守土气的美国海军采用了燃油锅炉、三联装炮塔、重点防护等新技术和新概念,还在“新墨西哥”号和“田纳西”级上试用了概念前卫但实用性尚有局限的“涡轮-电力”驱动系统。

  除“内华达”级外,其他三极“标准战列舰”的火力配置都是4座三联装共12门14英寸(356毫米)主炮(内华达级为2座双联装和2座三联装共10门14英寸主炮),至于主炮塔的布置方式,四级均为前后各2座背负式炮塔,可同时使用全部主炮指向一舷射击。其中内华达级和宾夕法尼亚级使用的是与之前纽约级相同的45倍径主炮,而新墨西哥级和田纳西级则采用了性能更优良的50倍径主炮。

  防护方面,四级标准战列舰均采用比同时期英式战舰较厚的主装甲带(水线最厚处达13点5英寸即343毫米),其三联装主炮塔的正面装甲板厚度更达到惊人的18英寸即457毫米(内华达级双联装主炮塔的正面装甲板为16英寸即406毫米),水平甲板的装甲厚度(76到89毫米)不逊于同时期的英德主流战列舰,然而反观其并不出众的航速(20到21节),再比照1912年前后陆续开工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和“复仇”级,以及第一假想敌——中国的“扬波”级和“平海”级快速战列舰(最高航速均在25节以上),很容易令人将其与一种名为“乌龟”的爬行动物产生某些非理性更缺乏褒奖意味的联想。

  新服役的“田纳西”级与前三极标准战列舰的最大区别在于水下防护的改进,首次在每舷都设置了第一层隔舱是空的,后3层为装有重油的液舱,最后一层空间在舷内,与第一层一样也是空的,这一结构预计可以抵御180公斤TNT炸药的爆炸冲击——这也意味着该级舰理论上足以抵御开战以来已知的华军各型航空鱼雷(投放重量450到550公斤,雷头装药125到150公斤)的威胁。此外,田纳西级首次为每一座锅炉设置了单独的动力舱室(此前三极均为每舱两座锅炉),而两台汽轮机和发电机组都安装在锅炉内侧沿舰体中线配置,这样的配置方式使战舰的动力机组得到了有效的防护。

  作为珍珠港遭袭一年后才姗姗完工的最后一级标准战列舰,田纳西级充分吸取了之前的惨痛教训,除了设计时就已考虑到的水下防护的强化,防空火力的增强和防空作战指挥能力的提升成为舾装时的改进重点:设计时的两舷共8座单装3英寸(76毫米)高射炮被替换为8座从英国紧急引进的MKV型单装4英寸(102毫米)高平两用炮,此外在B炮塔和X炮塔顶部、舰桥两侧与后方共安装了4座单装和6座双联装共16门维克斯MKII型2磅高射机关炮(口径40毫米,同样引进自英国)。作为最后的对空防线,舰上还见缝插针地安装了总共24挺开战前就已仿制成功的维克斯-马克沁MKI型点3英寸(7点62毫米)水冷高射机枪。

  比单纯增加防空武器数量更有效率的,是为战舰装备先进的对空观瞄设备,田纳西级两舰均安装了独立的高射测距仪,配合机械计算器和电控击发装置,既可有效地集中火力攻击单架敌机或密集机群,又可迅速转移和分配火力对付分散的多架敌机,大大提高了对空作战的效能。

  本森口中的另一艘“爱荷华”号战列舰即新墨西哥级的3号舰,这次回到东海岸之后,也计划将防空系统升级到田纳西级的水平。

  除了3艘新锐的标准战列舰之外,筹备中的第5舰队还将加入3艘“切斯特”级侦察巡洋舰和至少16艘最新型的四烟囱平甲板型“威克斯”级驱逐舰,排水量3500吨的“切斯特”级火力贫弱(2门5英寸即127毫米主炮)、航速低落(仅26节),尚未服役就已过时,1150吨的“威克斯”级具有强大的雷击能力和适度的自卫火力,但还不足以保护战列舰不受敌驱逐舰威胁。

  “……最为遗憾的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可用的航空母舰,就算集结再多的机动兵力,也很难下决心将它们投入毫无空中保护的战场,中国人给我们的教训太惨痛太深刻了。”

  本森将军总结道,不甘心地向威尔逊总统低了低头。

  威尔逊提起手杖点了点拼花的地板:“对此我深有同感,海军部长先生,我们的第一批舰队航空母舰什么时候能加入舰队?”

  “1917年初。”

  早已打开笔记本候着的丹尼尔毫无犹豫地接过了话茬。

  威尔逊皱眉:“看来我们还得等很久。”

  “有一个办法可以稍微争取些时间,我们打算征用更多性能优良的高速邮轮,用8到10个月时间把它们改造成主要用于训练飞行员和舰员,必要时可以为舰队提供防空和反潜掩护的大型辅助航空母舰,我称之为‘准舰队航母’。这种准舰队航母已经根据1915年造舰法案改装了3艘,另外还利用内湖轮船改造了2艘专门的训练航母,明年3月后它们将陆续服役。”

  “就这些?”威尔逊不满道。

  丹尼尔连忙用铅笔撩到下一页:“我们还可以在几型便于大批量快速建造的货船基础上,设计一种轻型辅助航空母舰,它也许不能伴随作战舰队行动,但却可以用来保护需要进行长距离跨洋航行的运输船队,当然它也可以用来训练飞行员和舰员,以及向缺乏港口和转运设施的前方基地运输飞机,我称之为‘护航航母’。”

  说完把铅笔尾端在本子上点了点,猛然加重了语气:“当然,最根本的,我们还需要建造更多的舰队航空母舰,结合孟加拉湾海战的经验教训,海军总委员会认为当前建造中的7艘舰队航母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太平洋反攻的需要,我们有必要追加建造一级载机更多、航速更快的舰队航母,而且应当采用易于建造和有利于缩短工期的标准化结构,数量则应超过前两级的总和。”

  总统威严而永远不满足的目光突然转向了正往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的兰辛:“孟加拉湾海战的教训应该不止这些——罗伯特,这次回来带的礼物呢?”

  习惯了受宠不惊的国务卿抬头向丹尼尔晃了晃下巴:“我离开卡萨布兰卡的前几天就已经嘱咐乔治先把报告带回来,特别交代优先给海军复制一份,应该早就交到部长先生手里了。”

  丹尼尔摊手道:“我是三天看到的,非常感谢,这份报告意义非凡,请允许我简要概述我个人及海军总委员会部分知名人士对这份报告的初步认识。”

  “首先是航空兵的作用。不可否认,航空兵在孟加拉湾海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侦察,还是反侦察,无论是从空中攻击敌舰,还是在敌方的空袭中保护己方舰队,战斗从双方进入望远镜可视的距离之前早已打响,缺少空中掩护的主力舰队很难在对方的轮番空袭中免受严重损失——甚至只是轮值的战斗机中队晚到了几分钟也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双方都拥有相当数量的战斗机部队进行伴随掩护时,单凭鱼雷攻击机群很难消灭处于最高战备状态的对方主力舰队。”

  “现有技术条件下的鱼雷机,载雷时速度缓慢机动性差,进入投雷航线时必须低空平直飞行,很容易被敌方战斗机和防空炮火拦截。”

  “双方广泛使用的18英寸轻型航空鱼雷,航速低航程短,很多时候必须进入点3英寸机枪的有效射程内投放,令载机陷入极大的危险中,而较小的雷头对新型超无畏舰的破坏力也十分有限。”

  “双方在战斗开始后,都将摧毁对方的航空母舰作为首要任务,无暇对主力舰队发动强有力的攻击,结果双方的舰载机连同航母很快损失殆尽,战场最终仍旧由相对完整的战列舰队主宰。”

  “最后还应看到,这场战斗中,双方的岸基航空兵部队发挥了不亚于舰载航空兵的作用。包括大型船身式水上飞机在内,岸基航空兵的飞机性能不受航母起降和容纳条件的束缚,通常航程更远,载重更多,机动性也更好,对飞行员的要求也没有那么苛刻。其惟一的缺点就是需要依赖相对固定的基地,不过在岛群密布的太平洋,这并非是致命的……”

  威尔逊听到这里显然有些不耐烦了,歪起手杖笑道:“我的海军部长先生,我看你的简要概述一点都不简要,你打算留下来吃晚饭吗?”

  丹尼尔眯起一只眼,机灵地接过话茬:“谢谢,虽然我很期待,不过晚上我还要给孙子置办圣诞礼物,下次怎么样?”

  两人相视而笑,气氛稍稍轻松了些,丹尼尔借势喝了口水,面带歉意地合上笔记本。

  “一句话:航母不是制胜的惟一手段,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均衡的舰队。”

  威尔逊还以赞许的微笑:“说下去。”

  “其次是关于战列巡洋舰的问题,这场海战充分证明了在新型大口径主炮和空投鱼雷的威胁下,速度即防护的理念已经过时:参战的皇家海军5艘战列巡洋舰中,2艘被华军舰载机的鱼雷击沉,3艘被东亚军战列巡洋舰的350毫米主炮击沉——其中2艘弹药库爆炸,几乎无人生还……”

  “……皇家海军已经开始紧急修改新型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即使首舰已开工近一年,我想我们也有必要对建造中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进行充分的检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