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血帝国 第一百三十四章 乱云漫舞(二)

《铁血帝国》第一百三十四章 乱云漫舞(二)

作者:月兰之剑 字数:2601 书籍:铁血帝国

  1904年5月10日,新疆,伊犁河谷,炮火正烈。

  自4月上旬以来,俄哈萨克集团军约十二万人开始向伊犁方面推进,而驻守伊犁方面的华军第一军团仅有六万一千兵力,为贯彻西北方面军司令官张遥前上将下达的“避其锋芒、坚壁清野、固守要点、扰其后路”的十六字方针,第一军团司令官严猛中将率军团主力边战边退,在距离边境线约50公里的伊犁要塞完成重新集结,并以要塞为防御核心构筑起一条横贯河谷、正面超过40公里的绵亘防线,取名为“昆仑防线”。

  4月底,俄哈萨克集团军主力进抵昆仑防线前,开始试探性进攻,在华军密集火力打击和骑兵反突击下损失惨重,至5月初被迫暂停进攻。

  5月8日至5月9日,俄军集中大炮猛轰华军阵地,5月10日一早,在炽烈的炮火掩护下,俄军集中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约六万人(配备火炮180门、机枪50挺)向防线南段发起了攻击。

  负责防线南段防御的是华军预备第一一零步兵旅和第八步兵师的二十三步兵旅——前者主要由当地人组成,兵力不足八千,战力较弱,全旅仅配备18门火炮和12挺机枪;后者为国防军常备编制,总兵力近九千,配备71门火炮迫击炮和101挺轻重机枪。

  战斗在染透了春绿的伊犁河谷上展开,这里曾经驰骋过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的轻骑,也曾为大汉、大唐的铁骑所践踏,清帝国在这里书写过胜利也经历过耻辱,如今,全新的中华帝国又将在此地上演何样的剧目呢?

  战场上空,一只样貌奇异的大鸟引起了头戴哈萨克毡帽的俄国骑兵的注意。

  “那是什么东西?”

  “老鹰吗?”

  “你见过四只翅膀的老鹰吗?”

  “飞下来了……下来了!”

  FJZL-5“大风”侦察联络机发出嗡嗡的噪音,一个小角度俯冲,掠过俄国骑兵的头顶,带起的大风吹走了其中几人的毡帽,受惊的战马则高举前蹄撂翻了背上的草原骑士。

  “司令官阁下,太冒险了!”

  飞机前座的年轻飞行员对着面前的黄铜传声管管口叫道。

  “该死,忘记带手榴弹了,刚才丢两个下去就好了。”

  传声管里传来一个沙哑的男声。

  “阁下,我要对您的生命负责!”飞行员有点急了。

  “我命令你,再盘旋几圈。”后座的乘客显然不打算体谅对方。

  “但是请您不要再命令我俯冲下去了。”飞行员企图讨价还价。

  “服从命令,中尉。”乘客毫不含糊地说道。

  飞机一圈圈地盘旋起来,帆布蒙皮的机翼下面,蚂蚁般的步兵和骑兵正向漫长蜿蜒的战壕线缓缓移动,无数的炮弹洗掠过树木、青草和蚂蚁,浓烟滚滚向天,与白得耀眼的云朵伴行、共舞。

  “飞低一点,中尉。”乘客命令道。

  “阁下,太危险了。”飞行员不买帐。

  “那么你爬到后座来,我亲自驾驶。”乘客威胁道。

  飞行员屈服了。

  飞机再次小角度俯冲,掠过一队俄国步兵头顶,被惹烦了的俄国步兵举起手中的步枪对天乱射起来。

  “机翼中弹了!”飞行员惊叫道。

  “破了两个洞而已,算不了什么,继续盘旋……”乘客却不慌不忙。

  此时,在他们的屁股后面,那些正忙着朝天射击的俄军步兵却被飓风般横扫而过子弹打倒了一大片——战壕里的华军机枪开火了。

  飞机转过半圈之后,后座的乘客目睹了更大规模的屠杀——数百名俄军骑兵陷入了华军的交叉火力网当中,在密集的机枪和炮火纵射下瞬间被放倒大半,他们的马刀和步枪在空气中划过一道道充满金属质感的轨迹,与裹着军装和鞍具的动物尸体形成完美的映衬……

  一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伊犁要塞以东的简易机场上。

  伊犁位于新疆首府迪化以西460公里(主要道路里程为670公里)外,紧扼肥沃的伊犁河谷中方一侧,至1902年已成为拥有5万人口的边境重镇,要塞则在城西自成一体,配有六座永久炮台和四座核心堡垒,配备有58门要塞炮,守军为第八步兵师特设守备团约2500人。

  机场上,好几位将校军官紧张兮兮地围拢上来:“张司令官,您没事吧。”

  现年三十八岁的西北方面军司令官张遥前上将轻盈地跳下飞机,先掏出手帕擦拭了一下满是乌黑油烟的脸,便不块地瞪了那些将校一眼:“现在战事如此紧张,你们怎么还有功夫跑到这里来!我好着呢,不用你们瞎操心,快跟我回司令部!”

  众军官唯唯诺诺,随即有马夫牵出一匹白色阿拉伯马,张遥前将飞行帽扔给随从,一个箭步跃上马背,扬鞭策马奔驰而去。

  “这位司令官不好伺候呀。”

  “又不是第一天呆司令部了,废话这么多。”

  “快跟上去吧,呆会司令官还要发脾气呢。”

  众军官低声议论几句,各自上马追随过去。

  身为刘云老嫡系之一的张遥前在甲午战争时任禁卫第四旅旅长,隶属钟夏火的禁卫第二师,以1894年8月10日率部入朝作战,历经多场主要战役,对日登陆作战开始前被调回国内任新组建的禁卫第五师师长,故未能参加对日作战,战后先后出任总参处长、炮兵总监、步兵军长、军区参谋长等职,1900年起出任西北军区司令,中俄开战后直接就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官。

  就在昨天,得知昆仑防线全线遭俄军大规模炮击后,张遥前便决定亲自乘飞机赶到前线视察,昨天晚上抵达后先了解了一下基本情况,这天一早便搭上飞机直往战场而去,让一班陪同军官着实担心了一场。

  回到设在伊犁城内的第一军团司令部后,张遥前召集众人讨论战况,此时前线已发电报告:敌军第一波冲击被我击退,我军损失亦较重,具体损失正在统计中。

  “传我的命令,各部应死守阵地,不许后退一步!有功夫统计损失的话还不如抓紧时间整修工事!”张遥前毫不犹豫地下令道。

  看着传令兵遵命离去,第一军团司令官严猛中将小心地凑过来问道:“张司令,方面军的援军什么时候到啊?”

  “第九十五旅今天应该出发了,十天内可赶到。”张遥前简洁地应道。

  “只有一个旅吗?”严猛绝对地不知足。

  “阿拉山口方面已经派出了九十四旅,现在我手里只剩下步兵第九十六旅和骑兵第九旅,在内地的援军赶到之前,不到危急时刻预备队绝对不能动。现在喀什方面也正遭到俄军的压迫,钱岚少将的第二军团比你的军团弱多了,那些*部队也不大可靠,要增援也要优先增援第二军团!”张遥前毫不客气地解释道。

  “内地派援军来了吗?”严猛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是的,昨天大本营专门拍电报给我,说是已经把步兵教导师和步兵第九师编组为西北第三军团,5月20号前登车出发。”

  “那这几个月没指望了……”严猛小声嘀咕道。

  自北京到伊犁要横跨整个中国,主要道路里程超过六千公里,其中有超过一千八百公里的路要靠双脚、马和马车来跋涉,这两个师的部队连同大批辎重即使取得了铁路的优先使用权,没有一两个月还是到不了前线的。

  张遥前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大本营还说了,这批援军将用于对俄军的反攻作战,届时我军将以挺进到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到斋桑泊一线为作战目标,收复上世纪以来俄军强占去的西部国土!”

  “可是以我军脆弱的后勤保障,要实现那样的任务实在很困难,除非玉迪(玉门-迪化)铁路能在近期通车……”以谨慎闻名的严猛总会优先考虑实际困难。

  “大本营当然也考虑到了,电报里说,玉门到哈密的军用简易铁路已经完成了铺设,计划到六月底通车,哈密到迪化的军用简易铁路路基也正在紧急建设中,计划年底实现通车——不过看大本营的意思,应该是要在年内解决问题。好了,闲话少说,今天俄军发起了猛攻,我在飞机上看了看,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完全能顶得住。”说着,张遥前扫视了一圈众军官,加重了语气道:“大家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到前线去,鼓舞士气,指导工事的整修和部队的部署,要牢牢把握住预备队,不到最危险的时刻决不能随便动用……我们要在这道预设防线上死死地拖住敌人,最大限度地消耗敌方兵力,大家坚忍一阵子,待内地的生力军一到,看我们如何饮马巴尔喀什池!”

  巴尔喀什池者,巴尔喀什湖也,在张遥前看来,两者的区别实在有限得无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