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国那些年 第三七一章 星月为证

《代国那些年》第三七一章 星月为证

作者:冬水主 字数:1950 书籍:代国那些年

  “最是无用度残生。”

  看到这句话,再看着前面带路的袁胜先身影,韩枫不禁暗暗摇头。这是另一种处世态度,他也见过不少这种人,但如今回想,若不依仗白童之力,竟然一人也想不起来。

  这或许是人生智慧,又或许仅是自我保护的手段,但韩枫却不得不承认,袁胜先成功地因此避过了战场凶险,得以在这边疆一隅乐享清闲;而于这天地有“大用”的叔祖,却操劳一生,乃至最终。

  但若要自己学如袁胜先,处处慢人一步,低头认己无用,韬光养晦,只怕憋个一两天,便要生生闷死了。不仅自己如此,似乎那些自己记得的人,都是这样。从这个角度看来,这位袁统领,竟果真有“胜先”之处。

  在望月关稍作休息,韩枫一行正欲继续向离都进发时,忽然接到了锋关芒城的飞鸽传书。那是来自汉星关的战报,捷报。

  战报乃是芒侯亲笔所书,写得很简单,只说罗将军带兵英勇,行军神速,仅用一天时间便攻下了汉星关,将敌军全歼,立功卓著。在最后,芒侯还不忘为自己拉人情,写道罗将军少年忠勇,当为三军表率,应予以封赏以励士气。建议将罗将军破格提为下将军,另赐“飞虎”为号。

  韩枫也很器重罗怀信,对芒侯的建议自然乐做顺水人情。而让他觉得颇为蹊跷的,是战报中所提攻打汉星关用的时间。汉星关只有一千守军,缺兵短粮,如何能够抵挡罗怀信的上万虎狼之师?

  就在韩枫给芒侯回信时,罗怀信的来信解去了他的疑惑。相比起芒侯的战报,罗怀信所言更似战场纪要。

  来信字里行间都透着愤怒,如果这些笔锋能够化为剑芒,韩枫只怕自己也要如郎巴大叔一样瞎了双眼。那信中写道,当罗怀信带军来到汉星关附近时,伏涛城的援军也已经抵达。

  汉星关外的洪流彼时早已退去,虞林派出求救的士兵也终于顺畅无阻地抵达了伏涛城往西的驻兵处。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一万骑兵昼夜兼程地赶到汉星关。而这些新鲜血液一注入破败不堪的关口,便立刻给这关口带来了勃勃生机。

  洪水虽然给汉星关带来了灾难,但水流过罢,泥泞的土地上便多出了不少食物。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守军们捉鱼捕虾,甚至连水草都没有放过,在饱餐过后,士气渐涨,而援军的到来则无亚于雪中送炭。

  每位骑兵身上都带着三日口粮,虽然一进关口便被“分享”一空,但一支送粮大军就在一百余里之外,这无异于让每个人都吃了定心丸。

  由于李文轩全军覆没,虞林自然而然成为了最了解西代的高级军官。西代韩帝带军东征汉星关,在关外不战而退的消息一早就传到了梁公耳中,梁公并不知道西代内部的龌龊事,便将这军功记在了虞林身上。

  天时地利人和齐集于一身的虞林,在瞬间成为了伏涛城最炙手可热的边疆守将,他从都统的职位一转身就变为了副将军,第一次体会到了手下有上万士兵的乐趣。

  有了这些新生力量,虞林大刀阔斧地开始修整关口。一万骑兵再加上汉星关原本所剩无几的守军分成了三班人马,昼夜不歇地劳作,赶在罗怀信大军到来之前,将汉星关里里外外完全换了个样。

  甚至,虞林在关外还建立了三个小型工事,派了一千名轻骑兵埋伏在官道附近。

  因此当罗怀信大军刚一抵达汉星关附近时,便遭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罗怀信带着的也是一万士兵,与对方在人数上来说势均力敌,然而守城方有了城墙保护,本就占着地利的优势,更何况虞林防备在先,故而在交战最初,罗怀信甚至落了下风。

  所幸西代士兵的战斗力远在伏涛城士兵之上,即便起初被压过一头,但在僵持战中,也慢慢将优势扳了回来。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罗怀信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虞林也并非李文轩那般外强中干的孬种。一天**,谁也不肯退却,西边的关墙甚至易手了不下十余次,乃至当西代军队完全占领汉星关时,那面墙已经变成了一堵“人墙”。尸体压着尸体,尸体缠着尸体,血肉模糊之中,已经完全分不清楚谁是谁。

  这一仗,罗怀信惨胜如败。一万子弟兵,死了两千有余,伤了四五千。他是个从下级兵一路靠军功升上来的将领,虽然家境优渥,但军旅生涯让他爱兵如亲,看着那些尸首,他欲哭无泪,然而看着被活捉后兀自满脸倔强的虞林,他却无法将这怒火发在对方身上。

  在罗怀信心中,虞林是个合格的军人,他不逃不弃,奋勇杀敌并没有错,而这一切的血账,实则要算在延误军机的芒侯身上。

  ※※※※※※※※※

  韩枫将罗怀信的战报烧得干干净净。看着那小小纸条在火中变黄变黑,最终成为一撮灰烬一缕白烟,韩枫竟不知自己是何心情。

  想来,此时此刻的罗怀信也是憋着一腔热血,不知该如何是好吧。出兵之前,罗怀信已经与罗斌大吵了一架,此时他即便回到锋关芒城,也没有办法把满腔苦向父亲诉说,更不可能找旁人去讲,那么这封信,便是罗怀信唯一的出气口。

  也是那些死伤士兵们,唯一的见证。

  而罗怀信将这封信写给自己,不管那位少年将军心中如何打算,他总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给他这些兄弟一个公平。

  韩枫抬起了头,重任在肩啊……此刻的自己,完全没有与芒侯抗衡的基础,在自己眼中,芒侯宛如远处的南长门最高峰一样,不可逾越。

  那便是博望峰。

  彼时初到锋关芒城时,在城外的南长门山绵延的亚山脉中,他曾对博望峰有过匆匆一瞥。那时的博望峰仿佛屹立在天地尽头,而此刻他到了博望峰下,才知道这山峰果然如同天地尽头的一座天柱。

  过长门山的路就在博望峰下,是古人用斧头生生劈出来的,此后又有无数人走过。那条路虽然狭窄,却并不难走,只是行程之中,总觉得博望峰的阴影就在头顶。那硕大的山头如同一个巨人虎视眈眈地监视着脚下的“蝼蚁们”,似乎微微一动,就能夺走这些无足轻重的人的生命。

  而博望已过,离都便已不远。

  本书读者群:294/816/91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