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荆楚帝国 第五十三章 有诈

《荆楚帝国》第五十三章 有诈

作者:贰零肆柒 字数:2667 书籍:荆楚帝国

  “荆人巫器几何?”可击三百步外的巫器让人震惊,这是此战秦军第一次收到巫器的消息。

  “巫器有四,俱六匹龙马所挽。”令兵再道。听闻是六匹龙马挽拽,连赵政也不禁心疼。

  “荆人几何?”卫缭又问。他目光没有看令兵,而是看向案上的地图

  秦岭多川,每一条川都筑坝拦水那是不可能的,三日筑三坝已经使用了十多万劳力。现在就担心楚军会从意想不到的地方翻越出岭。辋川、代川、库川、汤川……,一直到武功县西,一百多里都可能成为楚军的通道。

  蒙恬之军今日晨间抵达蓝田后,兵力已足的秦军面临的问题只有两个:其一:楚军何在?其二,若楚军使用巫器,己方该如何应对?

  前者群山万壑,林木繁茂,除非楚军到了十几里外,不然就是山中猎户也没办法探察百余里宽的秦岭,秦军能做的就是等。现在楚军欲涉水出蓝川,可它真的就是在蓝川吗?

  巫器排除这个‘巫’字,实际上就是一具强弩。制弩唯有用弩,然而少府作的那些弩真的能止住楚军的巫器吗?

  记录令兵讯报后,卫缭陷入了深思。他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这种感觉从有人提议筑坝毁道开始越来越明显。他正想间,内堂中的赵政清咳客一声,赵高将他召了进去。

  “荆人若何?巫器有四焉?”赵政问道,他刚才听到了令兵的禀报。

  “然也。”卫缭道。目光没有看赵政,而是越过咸阳令赵勇,看向赵政下首坐着的蒙恬。“臣以为荆人巫器或有数十之多,此四器仅前军耳。”

  汧水之战楚军使用的巫器就有十六辆之多,那不过几千人。数万大军欲击咸阳,巫器只多不少。赵政点头之余指着蒙恬道,“蒙卿言,荆人或有诈。”

  “愿闻其详。”卫缭看向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四天半时间疾行六百余里,这样的速度天下任何将领都望尘莫及。蒙恬年纪不大,卫缭不敢轻视。

  “不敢。”蒙恬揖礼。“臣以为荆人善于游走,不喜阵战。大秦甲士逾百万,荆人却行精卒之策,举国甲士不过二十万,意想以一当十也。其以游走而使我分兵,以众寡歼我一部,自荆王设大司马府始,皆如此也。

  而今荆人破武关、拔商淤,其真所为灭大秦社稷乎?非也!臣以为此仍是游走之计,欲使我分兵也!”

  蒙恬最后一句话说的卫缭浑身一震,他很自然的想到了李信那四十万秦军。

  “荆人有大翼战舟,与其言之为战舟,不如言之为迅舟。稷邑之战,项燕覆我二十万人,何也?迅舟之故也。荆人诱我战于共邑,速拔南郡南阳,何也?迅舟之故也。若荆王出峣关击咸阳仍是游走之计,其军以迅舟速返南阳,联合齐魏之军击大将军,我军败也。”

  聪明人一点就通,从蒙恬说楚军善于游走开始,卫缭就猜到了蒙恬下面的话。楚军坚甲利兵,又有巫器之威,这是优势;楚军也有弱势,那就是人少。本来秦军可以以众击寡,然而楚军惯于游走,从来不在秦军预设的战场决战,这才造成了今日的被动。

  楚军是想再复制一场稷邑之战吗?那一日紧急通知赵政后,卫缭也曾想过。可想过又如何?咸阳是大秦的国都,赵政是秦国的大王,两者皆不可有失。

  “寡人以为荆王已返南阳也。”赵政莫名笑起,看着卫缭说话。他笃信蒙恬之言。

  “臣已命李信不可冒进,行军当缓。”卫缭连忙补充。有一句话他不太好说出来:当时他可是要李信全军回援关中的。

  “缓又如何?”赵政越想蒙恬的话越觉得有理,对蒙恬不由高看几眼。“荆人驾迅舟、善游走,其不与我相决也。我若能驾迅舟……”

  说起迅舟赵政就摇头,楚国的海舟航行到西洲也不过用半年时间,战舟一日可千里,这岂是秦国能比得上的。而没有迅舟,秦军如何逼迫楚军决战?南方河道纵横,从来都是舟楫之地。楚军如果不北上,秦军永远拿它没办法。

  “故臣以为,当掘开堤坝,再修栈道。”蒙恬建议道。“若荆人与我战,我军足以败荆人;若荆人仍是游走,我军亦可速速追之以战。”

  “善。”赵政闻言点头,“阻水之堤可毁矣。”

  “臣附议。”卫缭道。筑坝的主意不是他出的,但他没有反对。

  “臣亦附议。”咸阳令赵勇亦道。

  “蒙卿以为,荆人若击李信,当在何地?”此时赵政关心的不再是咸阳,而是南阳。如果李信那四十万大军被楚军全歼,哪怕是半歼,秦国也将元气大伤——仅仅战死,十年间秦军就减员四十多万,加上病死和庾死,数量更多。李信若是有失去,剩下的精卒,也就只有蒙恬的二十万人、王翦的二十万人了。

  “臣知军中粮秣不济也,荆人若击大将军,当在方城之内。”蒙恬判断道。“南阳与魏国交于叶。大将军入方城,荆魏之军必拔叶城,以断大将军粮道、归路……”

  蒙恬跟随父亲自小就在军中。歼灭战怎么打,他非常清楚。秦军四十万大军因为要攻城,辎重甚多,尤其是缴获赵人的破城之器甚是沉重,他们只能走方城东北角的叶城而不能走方城北面正中的鲁关。而李信要收复南阳、南郡,自要要先攻拔宛城。

  蒙恬越是说,赵政就越是皱眉。百年前各国军队的战力相差无几,胜利的希望不在战场,而是庙堂、尤其是别国的庙堂。再强的国家,只要数国群起而攻之,结果不是亡国就是国力大伤,魏国、楚国、齐国都是如此。一旦这些强国衰弱下去,秦国就一打一个准了,难题不再是怎么打赢,而是该打哪国。

  十年来楚国复强,战争似乎回到了合纵连横以前那种斗智斗勇的时代。秦军顺风战打的多,一直没有适应这种‘旧’式打法。如今说破也没什么,楚国不过是长平之战前的赵国而已,只要一次长平之败,楚国就将一蹶不振。

  当然,在给楚国一次长平之败以前,秦军不能遭受长平之败。想到这里赵政道:“南阳救与不救,若救之,当如何救,众卿言之。”

  *

  太阳偏西的时候,山林里知了叫得更加欢畅。半睡半醒的过了两个多时辰,熊荆被长姜叫醒。待穿好甲胄出内帐,幕府中诸将全已经到齐,他们见熊荆来,以一种振奋昂扬的语气齐揖道:“臣等见过大王!”

  “免礼!”从左至右,熊荆将幕府内的每一名将率都打量了一遍。为了让大王看到自己,西阳之将曾珏居然出列以迎。一如八年前在清水,这种检阅让他热血沸腾。

  “北面二十里便是秦军,北面百多里则是咸阳。”熊荆深吸口气,觉得自己要说点什么。“奈何绝秦欢也!曾几何时,那是我楚人食不甘味之所在,是我楚人仰人鼻息之所在,更是先君怀王囚禁薨落之所在。

  今日,我军来此,不为其他,只为复仇!为先君怀王复仇!为鄢郢数十万死者复仇!为楚地两百余万新黔首复仇!!

  唯有如此之复仇,才能让秦国贱民知晓:楚人与彼等绝非同类,我楚人不可轻辱。唯有如此之复仇,才能让赵政、让秦国的贵人官吏知晓:我楚人……仇必复,恨必血!

  你等务要尽告全军:今日,乃为楚人血恨复仇之日!”

  愤怒和激动交错在熊荆胸间,他手挥舞着,整个人也在挥舞。以前的战争都发生在故楚之地,唯有今日这一仗才是真正战于秦地。

  复仇,唯有尽败秦军、渭水赤红,日后他才能平静的看待秦人。他如此,眼前的各师将率对秦人的仇恨并不比他少。怒发冲冠的诸将,幕府里每一个字似乎都记得清楚,一出幕府疾行回自己的师旅,脑子里真正记住的只有六个字:仇必复,恨必血!

  “仇必复,恨必血!”越是简短的文字,越是能将人点燃。这句话被将率带出幕府后,两个时辰之内便传遍全军。酷热、崎岖、振奋、不安……,这些东西在一瞬间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仇恨。

  “禀将军,时至也!”甲四横涧,视日见沙漏将空,速向领军的师长牢乘禀告。

  牢乘眼睛只有里一片死寂,他面无表情的道:“行!”

  “行——!”没有鼓声,只有军吏传达的命令。列队以待的士卒听闻命令齐齐迈出了脚步。

  “禀大王,时至也!”熊荆所在的甲三横涧,庄无地声音并不响亮。

  “行!”熊荆低喝。军容暨暨,他骑在龙马上,身后的士卒都仰视着他。

  “禀将军,时已至。”前方两道横涧是分别是成通和斗于雉,甲一横涧的成通早就急不可耐,从甲四的郢都第二师出发开始算,他足足等了一个半时辰。

  时入下春,再有一个半时辰就要天黑,这时从身后三条横涧出发的士卒正漫山遍野的快步而来。成通手一挥,士卒迅速跟着他疾跑。白鹿塬,就在十二里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