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荆楚帝国 第五十七章 青阳

《荆楚帝国》第五十七章 青阳

作者:贰零肆柒 字数:2581 书籍:荆楚帝国

  五岭第一道防线就有两百五十里,第二道防线或能延缓修筑,但江淮防线、浙北防线、夏邑、邓邑、洞庭、九江、杭郢、番禺……,这些地方加起来又有多少里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熊荆顺着湘水南下,直至洞庭郡郡治所在地青阳。三年前郡尹被熊荆撤换后,昭黍推荐其同氏昭柳,熊荆当即任命其为郡尹。

  楚国经营湖南已有百余年,细究起来这还是吴起变法的结果:‘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这大约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从那时候起,楚国开始经营湖南。先君顷襄王时,白起拔郢,为求得喘息之机,楚国献青阳以西予秦国。

  青阳以西即为长沙以西,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江汉、洞庭、鄱阳)之一。秦国重视农耕,自然欣然受之,两年后楚国就撕毁盟书,十五万兵击江畔十五邑,秦国当时攻魏甚急,只能默认此结果,两国因此再盟。

  先祖勇武也好、懦弱也罢,已经竭尽全力开拓疆土,保存国祚。熊荆现在看到的洞庭郡和苍梧郡,就是楚国七代君主开拓守成的结果。

  青阳以北是彭城(彭城君,今岳阳),长江在此大致形成了一个V字型,字以上是云梦泽,属秦境;V字以下则是楚境。其左,是澧水流域,有零阳(今慈利)、有涔阳邑(澧水北面的支流涔水),有临澧(临澧君);

  澧水流域的南面,是沅水流域。沅水有中邑(中君,今桃源东北)、临沅(临沅君,今常德),有詹阝阳(詹阝阳君,今常德东北),另外还有高蔡、枉陼两个小邑;沅水再往南是资水,资水有益阳。

  这是湘水左岸的城邑,而整个湘水,最上游苍梧郡濡水(今舂陵水)流域有临武,郴县(今郴州)、鄙邑(今永兴)、耒阳(耒阳君);湘水左侧有洮阳(今全州)。濡水与湘水在庞邑交汇(今衡阳),往北至湘潭有口湘君,再往北越青阳有罗县(今湘阴县)。

  整个湖南,大小县邑十九个,封君原有十个,行敖制后,非封君所属的县邑主要封给了昭氏誉士。这当然是有意的,就像城阳、随县承包给若敖氏一样,都是为了使其迅速壮大。但湖南终究比不上城阳、随县,洞庭郡有民两万多户,苍梧郡不及一万户。这些丁户甚至包括山林里的百越、三苗,城邑里的楚人其实很少,更多的是楚化了的苗人、越人。

  郡尹府内,宴飨的规制和郢都毫无两样,甚至因为是山地,又近洞庭,食物要比郢都还丰盛。熊荆一路行来忧心忡忡,并无多少食意,三饭之后,看着堂上的封君、誉士,熊荆问道:“若秦人攻来,你等有何设备?”

  熊荆忽然问起了兵事,脸带笑容的诸人顿时沉重起来,昭柳道:“禀告大王,秦若攻我,当有两途,一为大江,二为沅水。至大江而来,臣等已造大翼战舟百艘,又有舟师……”

  “日后再无舟师,只有县卒、私卒。”熊荆打断了昭柳的回答,楚国军制变动很大,现在只有各县、各氏的军队,没有王卒、舟师这种国家性质的军队。

  等于说,各县各氏必须县人守县土、氏人守氏土,不能指望国家军队的援助。只是这也不是绝对,洞庭郡如果失守,长江下游的沙羡、夏邑、鄂县、西陵、邾城必直接承受秦人的兵锋,湘江上游的苍梧郡,岭南的西瓯、雒越等越人也会忐忑不安。为此大司马府专门划定了各个防区,防区内各县邑建立了互援机制,杜绝各自为战的情况。但援救是要时间的,尤其是洞庭郡这样的边郡,熊荆提醒的意思也在这里。

  “臣知也。”昭柳毫无慌张之意。“臣所言舟师乃他县之卒,乘舟而来也。秦人惧我舟师,不敢与我战于大江、洞庭之上。只可于黔中郡顺沅水而下也。前岁秦人在鸿沟沉舟楫以塞水道,臣亦效之,今已在沅水之上沉舟以塞道。

  沅水有中邑、临沅、詹阝阳、三城,另外还有高蔡、枉陼两座小邑。沅水之上曲折难行,秦若伐我,水路不通无可伐也。”

  沅水上游即黔中郡,屈原曾曰:‘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早上从枉陼出发,晚上就能在辰阳夜宿。辰阳即辰溪,辰溪下游的沅陵,辰溪上游的黔中郡治所(今怀化),已归秦国所有。如果顺沅水南下,只要突破常德,那就能兵临罗县。罗县北为彭宗,南为青阳,被切断后洞庭郡就得不到长江流域赶来的援助。

  “臣又请造府售洞庭郡水泥、钜筋,以增筑中邑、临沅、詹阝阳三城,奈何水泥久久不得。”昭柳话锋一转,当着熊荆的面说起了造府,好在工尹刀留在了番禺。

  “各地皆缺水泥。”熊荆无可奈何的摇头。钜铁产量不足,但更不足的是水泥。托瓦特蒸汽机的福,水泥生熟料的磨制可以不在河流旁边,直接以蒸汽机带动钜铁打磨建厂效率更高,改良后的水泥窑也不需停火熟料便可出窑,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水泥年产量现在已经超过三万吨,仍然四处告急,造府现在的计划已经做到十万吨每年——这非常非常保守,民国仅仅一个启新水泥厂年产量就有三十万吨,考虑到各处都要筑城、修桥、建防线(盖房铺路根本就顾不上),即便年产十五万吨、二十万吨也不夸张。

  “然臣请水泥不多,”水泥厂就是熊荆办的,昭柳好不容易见到了熊荆,肯定不会错过良机。“仅万吨耳。臣闻夏邑筑城六十里,高四丈八尺,水泥四万五千吨、钜铁四千五百吨,洞庭同为大楚之地,亦是边郡,敢问大王何以厚此薄彼?”

  夏邑即夏侯所有,夏侯是先君顷襄王的宠臣,非以战功封邑,因为是边城,城邑一直未收回。夏邑筑六十里之城,几乎比郢都还大,全国的氏族、誉士看得人人眼红。

  不在王制之下,君王一言九鼎、不可置疑的时代已经过去,全国百十个氏族、两万誉士眼睛里都揉不得沙子。夏侯那样的马屁精不收其封邑也就算了,还给他筑六十里之城,谁听到都会心中不平,脾气不好的甚至要破口大骂,他夏侯凭什么得此城?

  “此事可问昭黍。”熊荆苦笑。夏侯那样的马屁精当然没资格得六十里之城,但这样一座雄城安置在一个毫无能力只会怕马的人名下,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掩护?“洞庭需万吨水泥,要筑十三里之城?”

  封人纠此前告之项燕的物料明细有误,城高四丈八尺,一里城墙需耗水泥七百五十吨,钜筋七十五吨。虽然数值有差异,但水泥成本得益于蒸汽机一降再降,目前售价依然是千钱一吨,加上钜铁,成本仍在九十金、九十五金上下。

  昭柳要万吨水泥,万吨水泥只能筑城十数里,这样的城池实在太小了。

  “洞庭郡非无金也,奈何水泥不足。”昭柳实情相告。“臣亦想请购四万五千吨水泥,可乎?”

  “秦人必于沅水而来?”熊荆问道。

  “若攻拔洞庭郡,畏我舟师,只得从沅水而来,除此别无他路。”和熊荆亲自把灵渠走一遍一样,昭柳也将洞庭郡、苍梧郡走了一遍,又询问苗人长老,确定沅水是长江以外进攻洞庭的唯一通道,但是通道是通道,有没有必要进攻洞庭那是另外一回事。

  洞庭郡的价值在秦楚眼中都不是很大,秦国要攻拔楚国,应该从上蔡、大梁;楚国要进攻秦国归复旧郢,应该从随县和夏邑。从彭城逆长江至旧郢不但远,还很难走。

  “沅水设防之事当报于大司马府军备司。军备司若许四万五千吨水泥,造府即售四万五千吨。洞庭虽是边郡,然郢都一向看重,若非看重,何以费数千金以通赣水、筑醴陵?”

  看着堂上的封君誉士,熊荆反问道,一时人人点头。这条唐代才开通的道路若非郢都遣人开拓,湘水、赣水到现在都还隔绝。

  “湘水、赣水、浙水,三水需通。他日若是夏邑已失,可互相为援。又若洞庭失守,洞庭之楚人可退至赣水、浙水。”

  “楚军胜稷邑、夺敖仓、拔大梁,秦惧我舟师,不敢与我再战而伐赵,大王以为秦人将拔洞庭?”彭城君惊问道,彭城最北,他最担心秦人打来。

  “你以为秦军不伐我?”熊荆反问。

  “臣以为秦军伐赵需十数年,又有魏韩,亦需十数年……”彭城君的想法并不奇怪,正朝有几个朝臣也是这么估计的,以为楚国的时间大约还有三十年。

  “秦伐赵或要十数年,韩魏怎可与赵国相提并论?”熊荆道。“秦灭韩魏,自要攻楚,此或十年也。洞庭郡是边境,秦人或许明日就攻来,岂能侥幸以为尚有几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