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荆楚帝国 第二十六章 入寝

《荆楚帝国》第二十六章 入寝

作者:贰零肆柒 字数:2678 书籍:荆楚帝国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若不是路上不时见到被狂风掰断的青郁树枝,不时听见路旁沟壑里雨水汹汹奔涌,任谁都会忘记昨夜郢都经历过一场狂风暴雨。

  工尹刀很早就起了床,昨夜,春申君的门客朱观急忙来见,和他商量了一晚上所谓的‘应对之策’,目的,当然是要阻止大王让王子荆主持水车制造。王子荆能三百钱造水车,造府也能三百钱造——三百钱肯定不够,可为了争太子之位,往里面垫钱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楚国之富,富在封君、大臣,也富在各级官吏,造十万部水车需要垫一万多金,这已经相当于全国一年农税的一大半了。可钱多也没办法,真要让王子荆造出三百钱的水车,大家就等着丢官吧。左徒昭黍这些老公族,纪陵君那些可怜的无地封君,肯定会挑唆继位为王的王子荆夺了大家的好处,现在不出钱,以后想出钱都没机会了。

  车驾缓缓而行,工尹刀对朝议有些迫不及待,他觉得今天肯定能报当年春申君之恩,让昭黍等人彻底失算。然而,等他赶到茅门大廷时,忽然发现很不对劲:历来早到的左徒昭黍居然不在,子莫、淖狡也不在,还有春申君、还有老臣宋玉……,这些人全然不见。

  难道大王今天不早朝吗?等候开朝的朝臣也发现了问题,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为何如此。工尹刀只好一个人在心里嘀咕,然后再看了几眼玉笏上写的东西:单人水车三百五十钱,双人水车四百二十钱,牛拉水车六百一十五钱。这是昨夜紧急核算商量好的价钱,也是报给大王、防止王子荆负责水车制造的价钱,更是一部水车要大家垫一千多钱的价钱。

  “时至,入——朝!”茅门已经打开了,傧者调子拖的奇长。重臣不在,最先入朝的是工尹刀、太府伯南、司会石尪几个,然后才是茅门右侧的封君大夫。

  “令尹何在?”朝堂内,趁着大家还未按班站定,司会石尪低声相问。

  司会是核算全国财政的总会计,太府与隶属楚王内廷的高府相对,是统筹令尹府下全国物资的总仓管,他们的重要性都没有工尹高。工尹是全国百工之长,可工尹地位不是因为管理百工,而是因为工尹要随大军出征,工尹刀以职为姓,其祖不少都死在战场。

  “左徒、司马亦不在,宫中必有大事。”工尹刀不想还好,一想吓了一跳:大王难道……

  “大王视朝乎?”太府伯南看着那扇闱门,目光有些呆滞。

  “不知。”工尹刀心不在焉。大王如果真的薨了,那谁将为太子?子歇会如何应对?自己又要如何应对?

  朝堂里人越聚越多,工尹刀则感觉越来越冷。好不容易等到太阳出来,这本是大王视朝的时间,闱门傧者出人意料的毫无声息,又苦等一会,大家终于有些慌了——宫中肯定出了大事。

  正朝开始慌乱,路门之内的燕朝却安安静静。

  左徒昭黍、箴尹子莫、大司马淖狡、太卜观季、太宰沈尹鼯、左尹蒙正禽、老臣宋玉、荆王子之傅鹖冠子……朝中重臣全跪于席上。只是,本该坐于燕朝正中的大王不见踪影,本该坐于大王左下首的令尹黄歇也不见踪影。

  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昨夜,大王病急,宫中谒者以三节相召,昭黍和子莫战战兢兢,担心大王薨落。太子未立,此时薨落说不定真会发生鹖冠子说的先共五王子之乱,万幸的是神灵的保佑下大王熬过了后半夜,风雨将停的时候,他沉沉睡着,刚刚,又召令尹黄歇入寝。

  在座的除了太卜观季、左尹蒙正禽之外都是荆党,大王和黄歇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王还活着,大王还活着,自己这边方能从容造势布局,荆王子即位只是时间问题。

  昭黍的目光与鹖冠子的目光在空中相接,两人想法虽同,可都不想与对方过多交流,目光一触即避。子莫倒对鹖冠子微笑,似乎是在为昨晚的事致歉。

  “召——左徒、大司马、宋大夫入寝。”正仆长姜的声音从东面的寝室传过来,这边的傧者当即向昭黍等人相告,“大王召三位贵人,请。”

  “嗯。”昭黍嗯了一声,起身后正襟抚冠,又摸了摸左边的佩玉——君在不佩玉,不是要解下腰带上的佩玉,而是说要把左边的佩玉结起来,这才和大司马淖狡、老臣宋玉趋步行向寝室。

  寝室昏暗,地上铺着的红色蒻席有些发黑。行过数重帷幕,昭黍方见楚王斜靠在床,身上半盖着一条龙凤对纹的黄色绢丝大衾。床的一侧站着躬着身子的正仆长姜;另一侧,是身着缁衣目光木然的熊荆。令尹黄歇跪立在床前,神情肃穆。

  “臣昭黍、淖狡、宋玉拜见大王。”昭黍、淖狡、宋玉齐声而拜,这似乎是大王终前托孤。

  “免礼。”熊元的声音很小,很疲惫,但很清晰。

  “寡人欲立荆儿为大子…咳……”熊元看着昭黍和淖狡,似乎是说的太急,当即咳了一记,好在他自己调整了一下呼吸,吐了口气才接道:“欲以宋大夫为傅,以尔等为保,可乎?”

  “臣……敬受命。”昭黍看了黄歇一眼,见其依旧肃穆,稽首伏拜。

  “臣敬受命。”宋玉、淖狡没有昭黍那么多顾虑,一边领命一边伏拜。

  “善。”见三人领命,熊元像是松了口气。“寡人墓之木生矣。昔宠爱李妃,欲立悍儿,然我楚国凋敝如斯、外患愈烈,悍儿天真,无以为一国之王,不可成社稷之主。荆儿聪慧知礼,胸中自有治国韬略,寡人惜其年幼,故请子歇、宋大夫、鹖冠子为其傅,又请尔等、荀卿为其保……”

  熊元说得很慢,好在口齿清楚。淖狡对谁为太子傅、谁为太子保无所谓,昭黍心里却在想太子傅、太子保的人选。黄歇身为令尹,为太子傅并不奇怪,三老臣宋玉学识渊博,亦可为傅,但以荀卿为太子保……,怕是黄歇的主意了。

  先惠王之后,列国皆言变法。变法实质,不过是弱封君之势、削重臣之权,以强国君。法如何变、结果又会如何,昭黍并不在乎,但昭氏曾经的一个门客总结出一条规律:那便是列国主持变法的皆为外臣:

  李俚,卫国人,于魏国变法;

  吴起,卫国人,于楚国变法;

  商鞅,卫国人,于秦国变法;

  申不害,郑国人,于韩国变法;

  邹忌,邾国人,于齐国变法;

  乐毅,中山国人,于燕国变法;

  为何如此?难道是诸国没有变法的人才?不是,不是诸国没有变法的人才,而是诸国士人对本国贵人难以痛下杀手;而国君也需要一个外臣来推卸责任,事后以平国人之怒,变法最成功的秦国,不正是车裂商鞅以泄诸人之怒吗?

  太子傅保中,鹖冠子也好、荀卿也好,都是赵人,都想在楚国实施变法,一展胸中抱负。以后是驱逐他们、还是车裂他们不得而知,那是后来的事情,昭黍真正担心的是楚国公族恐又要遭吴起之难了,难道,不被秦国所灭的唯一办法就是变成另一个秦国吗?

  思虑百转,熊元缓慢的话语中,昭黍心有惴惴,不过他担心的事情并未只此一件。只听楚王缓缓说道:“大子未冠前,令尹府由子歇执掌……高府仍托于子黍。”

  按照楚国惯例,加冠需二十岁,也就是黄歇还要做十多年令尹。十多年后黄歇已经百岁,他能活到那个时候吗?而这,是黄歇同意大王立荆王子为太子的条件吗?

  “大王,若有人行不义事,若之何?”昭黍直言不讳,诸人脸色一紧,黄歇特意看了昭黍一眼,然后头才转了回去。

  “呵呵……咳咳…”熊元笑了。“子莫言荆儿生而知之,寡人信也。荆儿昨日言秦王加冠之日,即为长信侯叛乱之时。嫪毐诛、秦相免,秦王独掌大权,赵国……咳咳……赵国之亡,不过十数载矣。”

  生而知之是子莫的夸张之辞,即使昭黍,也未必将此当真,可大王信之。这时昭黍、淖狡、宋玉皆看向熊荆,黄歇也看向熊荆。秦王加冠是上个月的事情,消息传来需一个多月,也就是说,十多日之后便可知此言是真是假。

  真是这样吗?真有生而知之的人吗?真是圣王降于楚国、大楚必兴吗?

  四位重臣注视自己,熊荆依旧木然。

  事情来得很急很急,一夜功夫被立为太子,最多一年之后就即位为王。

  虽然以前常和鹖冠子推演楚国纵横之策,那仅仅是庙算,纸上谈兵当不得真。现在好了,成为一个有八百年历史王国的国王,肩负脉系久远熊氏一族的荣辱,左右三百多万国人的命运……

  但,坑爹的是他此前忘了这个时代的国君需加冠成年才能执政;坑爹的是他虽然懂一些近代热兵器战争的皮毛,现在打得却是一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冷兵器战争;坑爹的是他要率领这个羸弱的国家去抵抗善战、野蛮,集天下之力而来的强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