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之天下为棋 第十五章第八十二节 马匹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十五章第八十二节 马匹

作者:闭门造车 字数:3658 书籍:红楼之天下为棋

  贾玖并不是有意跟在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的后面的,实在是他的马不行,跑不快。

  打贾代善去世之后,荣国府其实就不行了,贾赦很早就知道,上面不会愿意让自己沾兵权的。所以,为了让上面放心,贾赦变成了宅男,而且还越来越宅,除了古董玩器就是女人。武将应该不离身的刀剑,他根本是碰都不碰一下,更不要说亲自过问马匹之事了。

  受到贾赦的影响,加上贾政又自诩读书人,不理俗务,王夫人的胆子越发大了。贾代善留下的好马和培育出来的小马乃至是种马和马奴,都陆陆续续地被王夫人或者是发卖或者是送人,等贾玖懂事之后,已经是丁点儿都不剩了。

  即便是贾玖身边的丫头们私底下也不止一次盘算过,王夫人在贾代善的马上得了多少银钱,又拿贾代善的马暗地里跟别人交易、做人情又得了多少好处。

  后来贾政王夫人被扫地下堂,贾赦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马房那边的情况依旧没有好转。因为那个时候,马房里面不但没有马,就连贾代善训练出来的马奴也不在了。没有经验丰富的马奴,又如何培育出好马呢?

  如今的荣国侯府里的马,除了温顺,也就耐力好这一点可以拿得出手了——因为拉车需要——根本就跟神骏搭不上关系,最多也只能说,还过得去。

  贾玖骑的这匹马,就是典型的荣国侯府的马,模样一般般,速度一般般,却很温顺,不会轻易伤人,更不要说吓到了太太奶奶姑娘小姐们了。这匹马也是荣国侯府里少数的负重过关的马,背着贾玖和贾玖的或天戟,还能够跑上一段不小的路程。

  当然,这样的马。速度自然是不快的,只能在后面慢慢溜达。

  贾玖不习惯将自己的武器交给别人保管。所以,或天戟也好,倾雪剑也罢。都在他自己的身上,加起来,好几百斤的重量,马儿当然跑不快。

  贾玖在后面溜达,他的随从们自然也只能跟着他慢慢溜达。

  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原本是想找个地方说说体己话的。却不想,后面缀了这么一个人。哪怕对方跟自己的距离并不近,可就这么跟着,也着实让他们不能放心大胆地说话。

  其一,他们听说过,有些内家高手,只要将修为聚集在双耳之上,就可以听见很远的地方的声音。其二,贾玖身边的人,很多都是长乐公主给他安排的。而长乐公主身边的人,则是皇帝安排他。很难说,这些看见某些事情之后,不会跟皇帝打小报告。

  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只得停下来,等贾玖骑着马,慢慢地赶上来,方才客气了几句:“大侄女,你武艺高强,怎么不跑前头去?跟在我们两个老家伙身边可打不到好猎物呢。”

  贾玖连忙在马背上欠了欠身,道:“晚辈见过两位王爷。”

  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都道:“侄女实在是太客气了。这里虽然说的秋猎场。却也是行军。行军的规矩,大侄女应该知道的吧?甲胄在身,一应礼节全数从简。大侄女也不用这么一本正经的。”

  其实按照正经的礼节,贾玖应该从马背上下来。不过。贾玖没有这么做,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也没有要求贾玖这么做。贾玖不行礼,是因为他是女子,还因为如今的荣国侯府可不想掺和到某些事情里面去。

  他们荣国侯府跟东平王府、西宁王府已经不是一路人了。更重要的是,贾玖在出门前,贾赦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求贾玖跟所谓的四王八公之家保持距离。贾玖牢记着父亲的话,因此,嘴巴上虽然客气,可这礼节上却是扎扎实实地表现出了对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的排斥。

  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可不是六岁的孩子,如何看不清楚这一点?

  他们原来就是王侯之尊,从来都是别人奉承他们的。尤其是这些年,东平王府、西宁王府和南安王府再度把手伸到了军队里面、在军队里面占据了一席之地,就连皇帝面对他们的时候,也比十二年前要客气了许多。可以说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在北疆战事之后,脾气暴涨了许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玖如此怠慢他们,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如何不生气?

  可生气又能如何呢?贾玖的战斗力如何,这两位王爷清楚得很。他们知道,他们和他们的随从全部加起来,都比不上贾玖的武力值。

  就是因为打不过贾玖,又知道皇帝和太上皇在争夺贾玖,这个小丫头眼下可不是他们能够得罪的,他们方才选择了停下来,等贾玖过去,他们休整一下,再出发。

  说白了,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就是想把贾玖早早地打发走,所以才跟贾玖这么客气。

  总之,到目前为止,双方都是社交礼仪,说的也都是客气话。

  贾玖也知道对方说的是客气话,可社交礼仪还是不允许他就这么走了,他还必须跟对方废话两句。

  贾玖道:“哪里,两位乃是王爷之尊。晚辈今日又没有身披甲胄,哪里当得甲胄在身这四个字?”

  东平郡王连忙道:“当得,当得。我们两个虽然不是闲散王爷,却也差不多了。本王虽然比令尊略小几岁,可惜的是,本王上战场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多数时候,都在京里呆着呢。”

  东平郡王这句话,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他说的,还是客气话。因为东平郡王年轻的时候,可是跟着老东平王爷上过战场的。可惜的是,后来当今皇帝上了位,找了个借口,就将四位异姓王养了起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东平郡王被变相地软禁在了京里。

  这些年来,东平郡王做梦都想着恢复祖先的荣耀。

  那年大齐整个北疆都沦落于狄人的铁骑之下,大齐将士死伤惨重。朝廷害怕晋国东进,也害怕宋国北上,因此启用了旧臣,四王八公之家更是宛如嗅到了血腥味儿的苍蝇一般围了上去。

  贾赦是自己躲了去,可东平王府和西宁王府、南安王府这三家,却在那时候借势东山再起。拉起了不小的人马,再度在军队里面有了一席之地。就连跟宁国府荣国府齐名的其余六位国公府邸,也都跟着得了不少好处。

  只除了北静王府。

  北静王府不同于这三家。哪怕是十五年前,这三家几乎是软禁在京里的时候。还是留了些百战老兵在王府里充当亲兵的。因此,只要这些亲兵在,这三家很快就能够重起炉灶。可北静王继任的时候年纪还小,北静王府里面的那些老兵不是被挖走了,就是被太妃给打发了。加上北静王自己认为接下来武将没有多大用处,因此主动向文臣靠拢,也造成了北静王府的老兵们的失势和大量流失。

  所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东平王府和西宁王府、南安王府都抓住机会,重新掌握了兵权,北静王府却没能抓住。

  北静王府的状况,北静王,不,现在应该叫靖北伯。靖北伯的打算,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也十分清楚。可是他们看不透的,却是贾家。

  在他们看来,贾家是那场战争中,唯一一家活着从边关回来的勋爵之家,而且还是打了胜仗、立了功劳的。当时,如果贾赦站出来,那么贾家势必会成为军队里面的新的巨头,即便不能跟当年的贾演贾源和贾代善那样,也能够成为第二个杨家。可是贾赦偏偏躲了去。

  也就是因为贾赦躲了去。他们几家才得到这么多的好处。

  这些年来,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在背地里嘀咕贾赦傻的时候,可没少庆幸:如果当日不是贾赦选择了退缩,他们还得不到这么多的好处。

  因此。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对贾赦一家子的感觉十分复杂。

  在他们眼里,当时的贾赦只要一伸手,荣华富贵就垂手可得,可贾赦偏偏就做了缩头乌龟。

  在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的眼里,如果贾赦不是真的蠢,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贾赦怕是早就做了皇家的走狗。才会在那个时候顺着上头的意选择了退缩。

  因此,对于贾赦也好,对于贾赦的儿女们也罢,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都是十分忌惮的。加上他们都知道,跟着贾玖的人,好些是皇帝的人,这心里就越发没底。

  就跟现在这样,他们还巴不得贾玖能够走到前面去,免得他们老是担心自己两人的言行被打了小报告。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不得不选择了跟贾玖废话。

  西宁郡王还道:“大侄女,你武艺高强,为何不跑前面去?你不是答应了,要给长乐公主打火狐皮做新衣裳的吗?”

  贾玖笑道:“让两位王爷见笑了。不是晚辈不想。而是晚辈的马儿跑不快。”

  西宁郡王指着贾玖的或天戟道:“方才我还在说呢,你父亲对你的事儿未免也太不上心了。这秋猎,谁家不好好准备的,只有你,连弓箭都没有,就扛着这玩意儿。这种东西用来上阵杀敌是好的,可这秋猎,他又有什么用呢?还有你这马儿,一看就是给家里拉车、伺候女眷们出行的挽马。你家难道就到了这个地步?连匹好马都没有吗?”

  贾玖连忙道:“让王爷见笑了。家父对这些东西向来是不上心的,晚辈长这么大,也没有见过家里有几匹好马,听说,不止是家里的好马,就连祖父当初调教出来的几个马奴,也早在晚辈出生之前就被送了人。上等好马,自古以来就是千金难求。若是为了晚辈就花上四五千两银子买一匹马,一不符合家里的规矩,二来,这两年家里也周转不开。横竖也不是日日要用他,能使唤就成了。”

  事情是王夫人做的,贾玖可没有这么好的脾气替王夫人兜着,哪怕王夫人这会儿已经进了黄土。

  东平郡王道:“那么弓箭呢?你来打猎,连弓箭都不带吗?”

  贾玖道:“不是晚辈自谦,实在是晚辈不擅弓箭。就是晚辈拉开了弓,多半也是射不准的。若是在战场之上,瞄不准也无所谓。横竖对面都是敌人。可这秋猎场上都是自己人,误伤了可不是小事。”

  真实原因还有一个,即便是带了弓箭,若是箭矢被人偷了去,做了别的什么事儿,终究是一个大麻烦。即便箭矢没有丢失,若是被人仿造了,做下大逆不道之事,那一样是祸害全家的节奏。

  所以,贾玖一开始就没准备弓箭。

  东平郡王道:“原来如此。我放在还在嘀咕呢,你这么就带了这一戟一剑,什么弓箭都没有上身,原来是这个缘故。”

  西宁郡王却对贾玖的或天戟产生了兴趣:“我想,这应该就是真正的或天戟了吧?之前你带上战场的,应该是按照比例缩小的,本王说得可对?”

  贾玖道:“王爷果然慧眼如炬。是的,晚辈今日带在身上的这两样才是真正的或天戟和真正的倾雪剑。之前带上战场的则是按照比例缩小的。不然,就是晚辈力气大,不在意兵器的重量,可这大小不合适,也是不称手的,自然用起来也更吃力些。”

  西宁郡王道:“本王听说,那小的份量就不轻,有七八十斤重对吧?那这真正的或天戟又有多少重?你使唤起来可如意?”

  贾玖答道:“或天戟一百八十斤。”

  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都吓了一大跳:“哟,份量还真是不轻。难怪你要骑着马在后头慢慢走了。”

  一百八十斤,加上贾玖本身的体重和其他的东西,这重量怎么都上了三百斤了。

  能够驮着三百多斤的重量,然后跟别人赛跑什么的,这样的马,哪怕是在战马之中,也算得上好马了。

  “是的。这孩子便是祖父养的那些战马的后代。因为他的父母和祖父母的模样都不出彩,所以才留了下来。这也是晚辈家里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马了。”

  东平郡王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居然说出了口。

  “让大侄女见笑了。”

  “哪里,王爷是爱马之人,自然会对马儿上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