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之天下为棋 17欲盖弥彰

《红楼之天下为棋》17欲盖弥彰

作者:闭门造车 字数:4436 书籍:红楼之天下为棋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句话在师徒之间同样适用。

  即便不是师父和徒弟,也是授业恩师跟道门一个甲子来最受器重的弟子。贾玖乔装去了边关一事,自然是没有瞒着道魁等人。碍于种种原因,道魁等人不好直接跑去边关,却也时时关注着边关的动向。

  清风涧里,道魁坐在几案之后,小心翼翼地用内力烘烤着手中的迦南香片,而他身后的柜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好些小匣子。

  贾玖在京里的时候,每天都要焚香练琴,而他所用的香,无一例外都是道魁亲手制成的。即便他拜入道门时间不长,道魁也习惯了每次多合一份香给他留着。这几个月来,贾玖不在,道魁这里的香也积攒了好几匣。

  世家子弟几乎每个人都会一两手合香的绝活,各人对香道的理解不同,采用的合香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道魁所制的香惯例是用内功将合香的各种材料先行炮制过,再进行合香。他的内功亲水,如此处理过的香料合成的香,别有一股缠绵缱倦韵味。这是道魁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也是贾玖青睐这种香的主要原因。

  不过,今日道魁选择制香,固然是例行之事,也有一半原因是为了压制住心底的不安。

  不管怎样,贾玖几乎可以说是他一手教养出来的。即便这孩子天赋惊人——道魁不知道贾玖带着作弊器金手指,就当贾玖天赋过人这才进益神速。——贾家那样的环境,贾玖的八岁了都不曾为他请为先生,道门中人当然把贾玖当成了道魁一手教养出来的。这也是京中众所周知的事实——他也是个小孩子,又是独自一人去了边关。即便武功超群,可在北面,也有能人。叫道魁如何不担心呢?

  将手中的迦南香片放在一旁,道魁拿起了另外一片,还没有凝起内功,就听见有人急匆匆地走来。

  “慕青霜。发生何事了?”

  慕青霜笑笑,在道魁前面坐下,道:“若是我动作不快一点恐怕有人要牵肠挂肚了呢。”

  “如何?可是彤云流有消息了?”即便被取笑了,道魁也没有反驳。彤云流。也就是贾玖对道门意义不用他一再重复。

  “继彤云流带人袭击了青牛部之后,至今没有传来片言只字。只是有谣传,说草原上消失了好几个部落。”

  道魁一愣,手中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其实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很多礼节都很变态。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间,这在《礼记.内则第十二》里面有详细的记载。礼仪这种东西,从大体上来说,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简单。贾家的礼仪看似繁琐,其实在很多人家看来,贾家的礼仪粗陋得很。就跟伺候贾母吃饭一样,王夫人还能有个座位,还能够吃上厨房专门为他准备的饭菜。可按照古礼,他至始至终都必须站着,还只能吃贾母的剩菜剩饭。

  当然。这种随着时代而变得宽松的礼仪,也成了贾家是暴发户人家的又一个佐证。

  问题在于,这种礼节不仅仅用于父母家人之间,还适用于师徒之间。

  按照正经的礼仪,贾玖既然被道门收入门墙,就应该住在道门的地盘,比方说玉清山上,在接受道魁的教导的同时,也随身伺候道魁。这才是正经的弟子做派。

  因为贾玖是女孩子,因为道魁是代替道尊收徒。因为种种这样那样的原因,所以贾玖得以不用跟在道魁身边随身伺候。这也给了众人一个错觉,那就是道门只是需要利用贾玖,这才这样不讲究。这个错觉也大大模糊了贾玖对于道门的重要性。也只有道门高层的人少数几个人清楚贾玖的重要性。

  而在这些人里面只有少少的两三个人知道贾玖去了边关。而大部分人,只知道贾玖在玉清山闭关,因为贾赦是贾玖的父亲,道魁才这么关心边关的事情。

  而慕青霜则是这两三个人之中的一个。但是也仅限于贾玖去了边关一事。

  “另外一件事,当今已经来了玉清山。他可是事先探听了道魁没有闭关方才过来的。道魁,这次您可是躲不过去了。”

  道魁听了。更是添了一层烦恼。

  慕青霜道:“同修多年,道魁,我还从来不知道你是如此地关心世俗之事呢。”

  道魁苦笑道:“好友,若是我跟你说,万岁会一再亲临玉清山,其实是因为一本方略,你可相信?”

  慕青霜道:“这个凌风子已经确认过了。只是凌风子也说了,万岁手里的那份方略是道魁的笔迹,而且是真迹。”

  道魁苦笑道:“如果我说,这份方略的草创者不是我,而是彤云流呢?”

  “他?怎么可能?他才多大!”

  道魁道:“你果然不相信。你见过此物就知道了。”

  道魁起身,从身后的书架的暗格里面取出厚厚地一叠纸。

  “这是什么?”

  “当初我与彤云流的对话。事后我都将之记录了下来。后来的那份方略就是根据这个反复推敲、补遗而成的。问题是,除了当日在场的几个人,没有人愿意相信彤云流是那份方略的草创者。”

  慕青霜翻了翻那叠纸,道:“如此说来,彤云流资质不仅仅是在武学之上,更在韬略之中!”

  道魁道:“不错。我道门中人一贯随性,这也是使得我们道门在许多时候宛如一盘散沙一般。说句不好听的,当年道门若是有彤云流这样精于谋略之人布局,也许我们就不会中了别人的算计。慕青霜,我不想彤云流止步于道子候补。”

  慕青霜道:“原来如此,道魁不曾将这份草稿展露人前,一来是因为旁人不会相信,二来则是希望皇家之人不会注意彤云流,至少不要发现他在这方面的才能。是这样额么?”

  道魁叹息一声,道:“时事变迁。从前虽然有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的偏见,却不会完全地把女人拒之门外。可是近年来,出现来很多女子,本身并无多少本事,却对朝政指手画脚。似乎非他们不可。若是他们能听人劝,或者是初入官场的新人,那还好些。可惜,他们是女子。官场上的那些老油条们也不好把手插到别人家的内宅去;这些女子的家里本身就想借着裙带关系上位,巴不得他们能够更风光一点。可惜朝廷被这些女人弄得乌烟瘴气,而世人对女子插手朝政一事也越发不满。太上皇和当今万岁都先后不止一次下达了后宫不得干政的命令。若是让人知道彤云流在这上面的天赋,只怕彤云流就毁了。”

  这一点,慕青霜也认同。贾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京师里的人都清清楚楚。说句不好听的,那是他们家有本事的女孩不稀罕做这个(比如贾敏),想在这上面做点上面的女孩又没有本事(比如贾元春)。如果不是之前贾家两房闹得太厉害,甚至大房这边三条人命都赔上了,只怕有人早就算计上了彤云流了。

  现在么,贾家那位老太太就是想要算计,也要看他大儿子这边要不要作他。

  慕青霜道:“看起来,道魁也很清楚贾家的事情。只是我很好奇,道魁又为何如此其中彤云流?不怕他重蹈覆辙么?”

  道魁指了指慕青霜面前的那叠纸,道:“答案就在这里。跟过去的那些女子不同。彤云流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在他的布局中,得到最大好处的,是天下的百姓,然后是国家,之后才是参与其中的各方势力。至于他本人和他自己,最后得到的确是微乎其微。用他的话来说,贾家根基浅薄,他自己又是一个女孩子,一下子得到太多。不是好事,只会让他的家族成为抱着金砖过闹市的稚子。”

  “彤云流真的这么说来了?”

  道魁道:“不止一次。如果是克己,我要说他意志坚定、品格出众,如果是因为眼光。那我要说他资质过人。可实际上他却是兼而有之。这样的孩子,叫我忍不住想看看他的未来。”

  慕青霜道:“道魁,即便您看重这孩子,可是他毕竟是个女孩。如今您对他对偏爱与器重,已经让众多道友议论纷纷了,若是您……可惜了。这孩子怎么不是个男孩儿呢?”

  道魁道:“若是男孩儿,只怕早就被送入宫中成为诸位皇子们道伴读了。哪里等得到今天!罢了。”

  慕青霜道:“说了这半天,道魁,万岁你可要见上一见?这可是人家第四次专程来拜访您了。”

  道魁叹息一声,道:“既然如此,那就见一见罢。”

  依旧是那莲花池边四角亭,池里的莲花乃是道魁某次历练带回来的异种,即便山中时节迟,山腰处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些莲花就已经含苞欲放了。

  皇帝一见这些莲花就笑:“看到这莲花,朕就想起了一桩旧事。那时候朕还年幼,大皇兄还在,平日最喜欢捉弄我们这些弟弟。有一年下雪天,下面进贡了一盆盛开的莲花来,大皇兄就捉弄我们这些还没有读书的小鬼说,那就是雪莲。当时仁德太后还在,他老人家每年要用雪莲入药的。然后我们几个兄弟就说大皇兄骗人,谁知道,大皇兄理直气壮地道:‘雪莲就是长在雪地里面的莲花,现在是下雪天,这莲花又开得好,不是雪莲是什么?’我们说不过他,甚至还有几位皇弟还觉得大皇兄说得很有道理。”

  国师凌波子笑道:“看起来,万岁与晋王千岁得感情很好。”

  皇帝笑道:“是啊,大皇兄虽然喜欢捉弄我们,可是对我们这些兄弟们可真是没有话说。在大皇兄的眼里,无论我们的母妃是谁,无论我们是否得宠,我们都是他的弟弟。如果大皇兄一直都好端端的,也就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来。可惜了,大皇兄走得太早了。”

  国师行了一礼,等皇帝走过去了,方才跟上。

  他当然知道皇帝的心思。皇帝本人是不愿意和亲的,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去受这份罪。可是他的身边,有一群人高喊着要和亲,闹得最厉害的,居然是他的儿子们。最后,皇帝不得不在儿子跟女儿之间选择了儿子。只是皇帝的心中终究是落下了心结。

  国师在心中叹息一声。

  道魁。这一次,你是真的躲不过去了啊。万岁的性子,绝对不会让你一直将他拒之门外的。

  就在这个时候,皇帝一眼就看到了上面的葡萄藤架子下面站着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一身蓝黑二色的袍子,头上是蓝色的水晶冠,长着跟国师一模一样的脸,不是道魁又是哪个呢?

  看见道魁的时候,皇帝先是一愣。继而大喜,连忙快步上前,走到葡萄藤架子边上的时候,皇帝这才放慢了脚步,微微打理了一下仪表,这才上前一步,道:“道魁,久见了。”

  道魁转过身来,唱了个道喏,道:“让万岁久等了。”

  皇帝连连摆手:“不妨事不妨事。玉清山上风景迷人。让人流连忘返。道魁又是达者,朕就是多来几次又何妨?”

  话是这样说没有错,但是在场道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都是客气话罢了。万乘之君到底万乘之君。

  皇帝在边上的大石头上坐下,又请道魁等人在下面的石鼓上坐了,这才道:“听说近日道魁在打听边关之事?可是为了贾郡君?”

  “是?”

  皇帝笑道:“贾赦父子在安远卫,虽然之前出了不少事故,不过现在都已经过去了。无论是贾监军还是贾主簿都安好,还立了不少功劳呢。听说这事儿还有道门都功劳?”

  道魁道:“让万岁见笑了。彤云流这孩子担心父亲,翻遍了家里的书。这才在老国公的手札里面找到这个法子,又利用自己金衣道子候补的身份,给下面的弟子施压,为自己的父亲送去了一大堆东西。彤云流擅自插手国事。贫道已经责罚过他了。”

  皇帝道:“道魁太过严格了。这孩子不过是担心父亲与哥哥,怎么能说是过错呢?若是朕对儿女们有他的一半,朕就心满意足了。”

  道魁连忙道:“万岁,诸位殿下都是人中龙凤……”

  皇帝摆摆手,道:“道魁,你不用为他们说话。朕还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不过是为了私利而已!算计来算计去。算计的还不是朕坐着的这把椅子?!当朕什么都不知道呢!长乐那孩子,就因为他是朕的表妹留下的唯一骨肉,他们就容不下他!若是朕的儿女们有贾郡君的一半,朕也不用这么发愁了。”

  大太监王继恩道:“那万岁为何不加封贾郡君呢?”

  皇帝道:“那丫头可不会接受。他要的是父兄平安归来,若是朕封了他,他绝对敢跟朕开这个口!”

  说着皇帝就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道魁,这个,想来你也听说过吧?那丫头跟朕做了一个交易。刁钻的小丫头,拿着高祖皇帝跟荣国公当年的约定跟朕卖好,不但将自己手里的烫手山芋脱手,还让朕承他的情。更过分的是,朕还是心甘情愿的!甚至朕还为此觉得高兴,认为如果还有这样的算计,朕多多益善。不过,现在朕只有一个疑问。听说那丫头是道魁一手教导出来的,就不知道道魁能否为朕解惑?”

  戏肉来了。

  道魁叹息了一声,道:“万岁其实是想问那本方略是出自何人之手吧?”

  “正是。不知道道魁可否能为朕解惑?”

  道魁实话实说。他很确定,就是他说了实话,也没有人会相信的。

  “实不相瞒。关于那本方略,乃是贫道根据某日与彤云流的对话补遗而成。至于彤云流如何想到这些,或者说他从哪里得知这些,贫道无可奉告。”

  皇帝道:“当真?”

  “当真。”

  沉默弥漫开来,皇帝心中有气,却不得不忍下。就跟世人公认的那样,大齐皇室没有这个实力跟道门硬撼,而他这个皇帝也不可能拿道魁怎么样。

  皇帝迟疑了一下,方才道:“朕听说贾家派了人去北面。那是一个很年幼的小女孩。”

  道魁答道:“前往北方之人,乃是彤云流的大侄女。为此,彤云流将一身功力送给了那个孩子,自己不得不闭关。此事乃是世人皆知之事。”

  世人皆知,可不等于事实的真相。

  道门与人有约,所以道魁这么说。

  知道道门与人有约,所以皇帝保持了沉默。

  皇帝道:“道魁,那你可知道,那孩子离开安远卫之后就不知所踪?”

  “哦?”

  道魁终于抬起了头,跟皇帝对视了。皇帝只觉得心中一沉,就是之前有多少打算,此刻竟然都出不了口。

  花了一会儿工夫收敛心神,皇帝才道:“根据安远卫得来的消息,据说是被动地防守并不能解决安远卫的问题,所以他选择了主动出击。”(未完待续。)

  PS:烧了四天,挂了七天盐水,总算是好了。不过被家人禁网了。过年之后开始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