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 Sect. 127. 晋王殿下(1)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Sect. 127. 晋王殿下(1)

作者:严优 字数:2542 书籍: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

  广顺三年三月四日,郭荣率部从驰抵京城。是夜,歇宿于东京馆驿。

  三月五日,晨。郭荣依皇命直入大内,于滋德殿外告进。

  这是皇朝建鼎以来他的第三次入觐朝阙。第一次,他结束了为后汉隐帝的服丧,在经历了八十一天的暌隔后见到父亲之面,领受了镇宁军节度使并澶州刺史的职位;第二次,他趁着王峻出京巡视河工之机请求入觐成功,在两年零九天之后见到父亲,与父亲纵论天下大事,并郑重提出了回到京师、回到帝枢、回到父亲身边的请求。

  五十天之后,今日,他第三次归来。

  他又激动,又冷静。

  滋德殿的大门为他打开,王景通恭敬礼道:“大皇子,请。”他点头,稳重地迈过门槛向殿内走去。

  出乎意料的,这次父亲没有在御座上等他,父亲就在御阶之下,负手长身站立。父亲双鬓斑白,容颜沉着,像一尊经年累月伫立山巅、望儿归来的石像。

  “父皇!”尚未走至父亲跟前,他已经心酸不已,忙下拜道:“儿臣叩见父皇。”

  “起来。”父亲平静地说道。

  他依言起身,勉力压制住心中的狂潮,凝视父亲。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的眼中泪光晶莹:“荣哥儿,爹为你……铲除了一块大石头。”

  “……儿子明白……,”君贵的心头一紧,“儿子……儿子不知该怎么感谢爹的恩德……”

  “回到爹身边就好。不要辜负爹的信任,不要辜负……这块被铲除的石头……”

  他认真看着父亲,感受到了父亲对于王峻深久的痛惜。

  他肃然应诺:“是!”

  父亲展颜一笑:“……荣哥儿,不光是爹,整个皇族,整个帝枢,整个臣班,整个东京,整个大周皇朝……,都在欢迎你的归来……”

  一刹那,他热泪盈眶。

  他终于回到了父亲身边,他终于进入了父亲所着手进行的这个伟大事业的核心部分。

  是日,天子诏下:以皇子澶州节度使荣为开封尹兼功德使,封晋王;又,进封皇子妇太原郡夫人符氏为蔡国夫人。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这道诏令很特别,它由皇帝本人亲自书写在盖有“皇帝承天受命之宝”国玺的空白御笺上,再交由中官以内府绫缎裱褙。在皇朝所敕颁的所有绫旨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翌日。风和日丽。

  大内左掖门外。报慈寺街。晋王府。

  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郑仁诲引君贵一行在晋王府门前下马。这就是他之前奉命找寻并重新整饰一新的大宅院。这座宅院的旧主是国朝初期以太子太师致仕、进封为左卫上将军的前朝老将宋彦筠。三个月前,宋彦筠举家离京返乡安度晚年,将这大宅放给经纪牙人出售。此宅占地甚大,宅中建筑园林颇费过工夫,因此售价不菲,一时半会儿也没找到合适的买家。正好郑仁诲奉命购宅,一眼便相中了它。

  一应购宅整修所费,官家降谕由内库支付,不花国帑。郑仁诲对这宅子的新主人是谁心知肚明,接了这道谕旨,体会出官家决意用私房钱为唯一的儿子置办宅邸的心意,愈发上心。宅院接手之后,他在整饰上运足了心思,既要符合皇族的仪度,又不能过奢招致官家反感。权衡设计之下,便呈现出了今日这般既雍容又疏阔的景象。

  曹瀚、林远等部从早已纷纷从马上跳下,好奇地看着眼前这座朱门髹金、壮丽恢弘的大宅院。宅院门楣上的匾额是新挂上去的,匾上“御锡晋王府”几个大小金字,是官家指定由冯道秘密手书、由郑仁诲秘密督造的—在进封的诰命正式下达之前,有关皇子的人事安排属于国家机密。用“御锡”二字,而不用“诏建”、“诏造”之类的字眼,也体现了这座王府所独受的恩宠。

  “殿下,请随臣进来,慢慢从细观看。”郑仁诲满面笑容,恭敬地示意道。

  自从进封的诰命公诸世间,所有的臣僚部从便都改口管君贵叫“殿下”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皇子都有资格被称呼为“殿下”。历朝惯例,能够被称呼为“殿下”的只有三“个”人:皇太后(含太皇太后)、皇后、皇太子。也就是说,皇子之中,只有太子才能被称作“殿下”。大周的臣属们以“殿下”称呼君贵,意味着他们已经将君贵视为皇太子、视为官方认定的储君了。

  君贵并没有被正式册立为东宫,臣属们这么看,除了因为大周的皇嗣之位根本没有别的竞争者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晋”这个国号的含义非同小可。

  在五代时期,“晋王”不是一个会被随便赐封的王位。

  理论上,国号中常以“秦”居首,在多数朝代“秦”的位次都比“晋”靠前,因为秦国是最终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皇朝的战国七雄之尊者。而且,五代军阀普遍崇拜的唐太宗在继位前也是“秦王”。不过,具体到当时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晋”却有着比“秦”更特殊、更靠前的地位。

  这是因为,五代时获封“晋王”的几个人都是当时的大能者,远比同时代获封“秦王”者的名声、功业要强大得多,所以在当时朝野心目中,“晋王”就逐渐具有了神圣的强悍意味。比如,后唐的实际开创者、后来被追封为武皇的李克用就是“晋王”;他的军神儿子、后唐庄宗李存勖也是“晋王”;再后来,石敬瑭也是先被辽人封为“晋王”,再进封“大晋皇帝”的。

  另一方面,从皇位的实际传承情形也可以看出,获封“晋王”的,后来都成了皇帝(或者被追尊为皇帝)。所以,“晋王”同时又兼具了皇储的尊贵意味。

  强悍而尊贵,这就是皇子郭荣被加封的国号为“晋”的原因。

  早前齐王高行周薨逝,朝廷为他议赠,官家郭威把理论上居首的“秦”国给了他,而刻意留下了“晋”国之号。那时朝野上下就都心知肚明,官家要把“晋”这个国号留给谁了。

  以最重要的皇子出任开封尹,也是五代时期的一个传统。这就等于将帝都政务大权交到嗣君手中,算是皇帝对嗣君在继位之前的栽培锻造和实政演练。比如后梁太祖朱温登基之初,就以皇子朱友文为开封尹;后晋高祖石敬瑭,以皇义子石重贵出任开封尹;后汉高祖刘知远将此位授给了长子刘承训;即便在汉隐帝刘承祐时期,刘承祐虽年轻无子,却也将开封尹之职正授给了皇弟刘勋。只有在皇家子嗣实在不成熟、无人可担当开封尹大任的时候,这个职务才会由外臣如王瓒、桑维翰、侯益等担当-而且到了后来,外臣就不再能除授开封府尹的正职,而是挂以“权知”之名。

  所以,皇子荣此番返京后被任命为开封尹,符合五代时期的这个传统,没有任何悬念。

  至于功德使,这是一个荣衔。功德使本身是宗教方面的主官,总管僧尼、道士、女冠等的名籍和功役。其时佛道并行,信徒甚众,宗教具有令朝廷不可小觑的精神力量。以皇子兼任功德使,不仅是从朝廷正命的角度肯定宗教的存在意义,确保宗教的发展不与皇权发生冲突,也有以宗教为皇家求得福佑的意思。

  今日,郑仁诲引领着君贵在晋王府中转了一大圈,将房屋园林逐一看过,又回到客堂中,方笑道:“臣见识有限,即便竭尽全力,也只能将王府修整到这个模样了。倘若有哪里不周到、不合殿下的心意,还请殿下示下。趁着蔡国夫人和皇孙女尚未迎接到府,臣立时叫工匠们整治,完全来得及。”

  君贵笑道:“郑副使说哪里话来!这座府宅恢弘壮丽,远过所期,我只恐它过于奢侈,伤了朝廷俭素之德,岂有不周到之议?郑副使用心至殷,用力至勤,也真是辛苦了。”

  两个人又客气几句,郑仁诲见皇子再没有别的话说,便道:“倘若殿下没有更多吩咐,臣就先告辞了,好教殿下在府宅内歇息歇息。”

  -

  -

  -

  -

  -

  -

  注:题外话。北宋初太祖赵匡胤承后周遗制,以开封府尹之位、晋王之号加封皇弟赵光义,意味着赵光义在赵氏集团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赵光义以“金匮之盟”为自己“兄终弟及”继位的合法性辩护时,同时就要举出自己出任开封府尹、封晋王这两点,来说明自己本来就是皇储。而且,在赵光义继位后,“晋”这个国号就冻结了,不再封给他人。而“秦王”还是可以照常封的。

  -

  -

  -

  -

  -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