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恰逢雨连天 253 二五二章

《恰逢雨连天》253 二五二章

作者:沉筱之 字数:2307 书籍:恰逢雨连天

  天色不知何时已暗了,外间风起,云端流霞。

  霞色透过窗,将柳朝明的身影笼在一片明晖交织的光影里。

  他安静半日,问:“苏时雨,当初仕子案后,你曾立志入我都察院,你的志,是什么?”

  苏晋张了张口,觉得难以回答。

  是明辨正枉,守心如一?

  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济民,济世,济天下?

  可这样的鸿鹄之志,若无法始终坚守如一,说出来,只能是一种可笑的亵渎。

  “被云遮了的月,你找到了吗?”柳朝明又问。

  “尚在途中。”苏晋答,顿了顿,反问:“大人当初谓我,暗夜行舟,只向明月,大人的月,可是已寻到了?”

  柳朝明道:“我亦尚在途中。”

  他沉吟许久,目光落到苏晋身上:“其实”

  然而话未说完,外间忽然传来叩门声,是李茕引着侍卫阙无到了。

  阙无入得书房,向柳苏二人拱手行礼,说道:“柳大人,陛下收到军函,西北赤力异动频繁,决定提前拔营,今日连夜赶路,务必在天明前抵达剑门关,特命末将来接大人,不知大人可已将行装整好?”

  这话说得十分委婉。

  所谓整好的行装,除了该交还的御史袍与左都御史官印还能是什么?

  柳朝明没答,一旁的李茕道:“已收好了,阙大人稍候,下官这就去取。”说着匆匆转下台阶。

  阙无又看向苏晋:“苏大人,陛下今日本欲召见您,但因百事缠身,又要提前返程,实是无暇他顾。您昔日被处以流刑,而今仍是戴罪之身,陛下命您暂留住锦州府衙门,等陛下想好如何处置,自会派人前来传达圣命。”

  苏晋作揖称是。

  阙无又道:“今早沈大人与翟大人去过行都司后,便随同陛下一起至东郊巡军,而今已与陛下先一步去往剑门关,无法回来与苏大人作别。”

  他说着,自怀中取出一封信函与一节杨柳枝:“这是二位大人托末将转交给苏大人的。”

  信函是翟迪亲笔所写,字迹苍劲干净。

  而杨柳枝大约是青樾随手从路旁折的吧。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千言万语道不尽,春常在,日后总能再相见。

  苏晋将柳枝握牢在掌心:“多谢阙大人,也替苏某问青樾与启光一路安。”

  片刻,李茕便带着两名小吏整好行装回来了,将手里卷宗交给阙无:“这是三年来,与屯田案有关的案宗汇总,包括翠微镇的桑田案,因不知回京后,陛下要将此案移交给刑部还是大理寺,柳大人已在卷末按照刑部大理寺不同的查审流程作了综述,后附证据与证人名录。”

  阙无道:“辛苦柳大人。”看了守在院中的侍卫一眼,侍卫会意,上前来接走卷宗。

  李茕默立片刻,又自身后另一名小吏手中仔仔细细地接过绯袍:“这是大人的御史袍与都察院左都御史官印。”

  阙无没唤侍卫,而是亲手接过,呈于手上。

  烈烈绯色如新,只一望,便叫人失神。

  阙无又道:“大人既已休整妥当,不如即刻随末将赶往东郊与陛下汇合?”

  柳朝明点了一下头,欲随阙无离开,苏晋的目光却不经意落到那一抹明媚的朱色上,忍不住就唤了声:“柳昀。”@暮光灿灿,她的目光从绯袍移向他,“方才,大人与时雨说的最后一句话,大人想说,其实什么?”

  风是从天末吹来的。

  他背光而立,她迎光而立。

  柳朝明亦看向苏晋,半晌,摇了摇头:“没什么。”

  马车起行,阙无赶车赶得很快,直至夜里,已行出城外数里,然郊野人家亦有庆贺之声。收复安南,拓展疆域,云贵设道,江山数十年终于有了头一个实实在在的喜讯。

  不知日后会否更多,会否更好。

  柳朝明掀开车帘,今夜的月极明极亮。

  亮得像方才离开时,与苏时雨溶成一身的黄昏艳色。

  她站在斜阳暮里,霞光兜头浇下,一身素衣如灼,问他其实什么。

  其实什么呢?

  柳朝明想,最初想让她来都察院,实是因老御史之托,后来发现她是女子,才悔之不已,时局险难,纵是男子亦九死一生,况乎她还背了个谢相之后的身份。

  仕子案后,她跪在自己身前,说大人之志,亦是时雨之志,他不知怎么就信了她。

  先头的种种权衡利弊思量得失全然作不得数,苏晋一直不知道,当年她那么轻易就做了御史,是因为奉天殿审仕子案的前一日,柳昀曾单独求见了朱景元,恳请他准允于仕子案立下功劳的苏知事入都察院。

  大人之志,亦是时雨之志。

  若不论及立场,她后来作为,从来不曾令他失望过。

  那抹明艳绯色曾在他心中催生出一片莲叶田田的好风光。@可惜好风光该藏于风中,匿于月下,只有在黄昏为她的素衣染上灼光,明眸中生出烈火时,又恍惚得见。

  而往事去了糟粕,碾磨成玉,最终静水流深。

  还能其实什么呢?

  其实,她也是他这么多年来,所见过的,最好的御史。

  或许是朱昱深早已派人打了招呼,待苏晋回到锦州府衙,她住的院落已被单独劈了出来,修筑隔墙,增派巡卫,又添了随从,简直要作成钦差别院。

  苏晋本欲与当差的说不必麻烦,一想到如今衙门内当家的布政使大人一心只会溜须拍马,权且作罢,唤来一名小吏问覃照林与晁清的去向,小吏答:“今早大人令覃护卫与晁先生一起去寻翠微镇的镇民,眼下还没回来哩。”又连忙问,“大人要派官兵去寻人吗?”

  苏晋摇了摇头:“不必。”

  用过膳,洗去风尘,躺倒在榻上,却是怎么也合不上眼。

  苏晋不知今后何往,想去西北寻朱南羡,可他好不容易平安,自己这罪臣之身,只怕会给他招去祸事。

  沈奚那日说,十三这几年还是留在西北为好,此言双关,她不是听不明白。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几年朝局尚动荡,她与朱南羡的身份太特殊,妄动是下策,该静候等待时机。

  茫惘间不知何时睡去,隔日醒来收整妥当,左右无事可做,本想去衙门里再问问屯田的案子,走至院中,意外听到脚步声。

  原以为是覃照林与晁清回来了,迎去院门口,竟是阙无。

  苏晋愣道:“阙大人不是已随陛下离蜀返京了么?”

  阙无道:“是,但陛下有要事交代,是以末将途中折返。”

  他拱手一揖:“苏大人,陛下想告诉您,他已知晋安陛下如今正于去往西北的途中。”

  苏晋眉心微微一蹙,辨不清这话背后深意,整个人都警觉起来。

  岂知阙无将语锋一转,不再提朱南羡,反是道:“陛下问,在苏大人看来,满朝文武,除了柳大人,牵扯重大的屯田案,当由哪个衙司来审最为合适?”

  苏晋想了想,说道:“屯田案涉及新政,更有诸多官员涉案,依苏某看,自仍是由都察院来审最为合适。但赵大人已致仕,都察院中,副都御史言修与翟迪,佥都御史宋珏,以及新近的右佥都御史顾云简虽都是大能之人,前程可期,但他们惯听柳昀之令行事,院内一时无人坐主而案情重大,只怕审查过程会滞后难行,得不偿失。保险起见,还是依柳昀之意,交由刑部与大理寺共同审查最为妥当。”

  阙无道:“陛下说,他心中有个衙门,不知苏大人可觉得合适?”

  苏晋合袖一揖:“阙大人请说。”

  阙无往院外看了一眼,合掌拍了拍手。

  须臾,两名侍卫一前一后入得院中。

  他二人中,一人手里呈着前一日李茕交还的屯田案卷宗,一人手里呈着一身朱色绯袍与左都御史的官印。

  两人走到苏晋面前,径自跪下。

  阙无道:“陛下问,依苏大人之见,若迁任昔刑部尚书,内阁一品辅臣苏时雨为左都御史,她所掌领的都察院,可审得好此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