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恰逢雨连天 154 一五三章

《恰逢雨连天》154 一五三章

作者:沉筱之 字数:2819 书籍:恰逢雨连天

  朱南羡接过苏晋手里的卷宗与奏本,看了尤公公一眼。

  尤公公会意,躬着身退到宫苑外头去了。

  “来。”朱南羡将苏晋的手我在掌中,带她推开了一旁的堂门。

  此处不是未央宫的正殿,而是栀子花苑深处的栀子堂。

  进得殿门,朱南羡将苏晋的奏本与案宗放下,回身亲自掩了门窗,说道:“你的折子我晚些时候看,先与你说一桩要紧事。”

  他折身回了柜橱,自一方暗格里取了一副卷轴与一封密信递给她,犹豫了一下,问:“你是谢相的孙女?”

  从前朱南羡只知苏晋是女子,却没计较过她的出生。

  而他不问,她便也没与他提过。

  苏晋没答这话,将她手里的卷轴展开。

  卷内裱着一副江山风雨图,走笔气象万千,正是出自苏晋的祖父,谢相之手。

  这画是她九岁生辰那年,谢煦教她作画时亲自画给她的,苏晋伸手摩挲着左下角“赠谢氏阿雨”五个字,半晌,哑声道:“我还以为这幅画早已烧掉了。"

  朱南羡看着她:“从前在明华宫里挂着一副日出江河图,走笔与技法与这幅画一样,是父皇最珍贵的事物之一,据说是当年起兵时,谢相与父皇,文远侯,老御史一起立誓时所画,我们几个兄弟都曾见过,直到景元十二年,父皇才忽然将江河图收起来。”

  苏晋知道,景元十二年,天子下令废中书省平章事,十三年,派兵追杀到蜀中。

  那日她躲在草垛子里,看着教她养她的养父毙命于刀兵之下。

  但他的神情确实坦然的,仿佛从起兵那一日开始,他就在等着这一天了。

  朱南羡道:“这幅画是朱沪微的探子从蜀中一户姓黎的老兵府里搜到的,当年他在蜀中任衙役头子,你的故居被焚毁前,他暗自将这幅画带了出来。后来托了在官府的关系,将军籍抹了,在蜀中做起了茶叶生意。

  “他本已改名换姓,但朱沪微大约是猜到了你与谢相有些关系,专程派人在蜀中打听,翻了二十年来所有军户军籍,这才把这名老兵找出来。”

  苏晋沉默了一下,将手里的画轴慢慢合上,又从密信里取出那探子捎回来的供词。,尽在“这老兵说,当年你随谢相迁入蜀中时,京师早已下令盯着你们了。他知道隐于山居的人就是谢相,也知道你是他的孙女,他以为谢相终会带你走,但你们却仿佛要落脚安顿在蜀中。后来皇令下来,他带着兵去的那一日其实看见你了。你就躲在一旁牛车上的草垛子里。”

  苏晋记得,自己当时躲在草垛子里一直微微发抖。

  她格外早慧,三岁能诵七岁作赋,经史子集过目不忘,昔年阿翁将她当作男儿来养,幼时时光静谧无声,只与诗书相伴,平生头一回识干戈,就是白骨沥血的惨烈。

  刀光火色中,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衙差朝草垛子走来。

  她隔着草隙望去,发现他举着火把,一直盯着自己藏身的地方看。

  她以为他看到她了,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可衙差的手都快伸到枯草上了,却忽然放下,转头看向一旁跪着的赶车人:“干什么的?”

  赶牛车的是个老实人,一听衙差问话,一句也答不上来,跪着不住地哆嗦。

  衙差于是吼道:“没看到官差办事?赶紧把牛车赶走!”

  苏晋一直以为自己是平白捡了一命,原来竟是无端受人一恩。

  “这老兵事后一直心中有愧,托人销了军籍,在你祖父这幅画前立了一个无名的牌位,做起了茶叶生意。过了几年他发迹了,觉得冥冥之中是你祖父庇佑他,便想着去找你,将你带回蜀中,认作义女。谁知一找数年,自找到了当年那个赶牛车的。

  “赶牛车的说,谢相遇难那一日,他其实也知道你躲在他的牛车的草垛子里。他原想如实禀报,可你一个姑娘,还那幺小,他实在是不忍心。后来他以为那老兵一时马虎大意,侥幸带你走,于是没日没夜地赶车,怕人追来,想把你带到天远地远的地方去。可是他太累了,赶着车时打了个盹,再醒来时,牛车轻了,他回头去找过,你已不见了。”

  苏晋看着手里的供词,安静了许久才道:“我跳下牛车,一个人走到了杞州。阿翁曾说过,如遭逢大难,可去杞州苏府避难。”

  皇权倾轧之下,功过是非都是浮眼云烟。

  他纵然助他夺江山,也知道自己兔死狗烹的下场。

  所以明达如谢煦,在阿雨出生的当日,就已为她留好了退路。

  朱南羡看着苏晋紧握状词的手指节发白,抬手将其覆于掌中,轻声道:“你既是谢相的孙女,那就是我的父皇…”他顿了顿,后面的话说不出口,只好问,“你祖父无故枉死,你可会怨我?”

  苏晋睫梢一颤,抬眸看了朱南羡一眼又垂下眼帘,片刻,摇了摇头:“山河诱人,皇权遮眼,当年的事岂能以一个‘怨’字蔽之,何况陛下是陛下,殿下是殿下,在阿雨心里,殿下始终是不一样的。”

  心里有条河,河里落着潇潇冷雨。

  朱南羡听了这话,只觉得这潇潇冷雨也是润物无声,又问:“那你入仕可是要为你祖父洗清冤屈?我帮你,好吗?”

  苏晋却笑了一下:“昔勾践灭吴,赐死功臣文种,武帝立汉,诛杀李陵一家,青史大都有规律可循,我彼时年幼,不解祖父何以堪破生死,确曾想过要入仕为他洗冤,要还他公道。后来渐渐明白,我要的公道在青史,在人心。而陛下或殿下的一意昭意其实于事无补,它太迟了,没有人会在意,也换不回人命。”

  苏晋沉默了片刻,又续道:“一心苦读到头来却是茫惘,在翰林修书,在松山县断案,在京师衙门任职,只觉对身边疾苦无能为力,许多官员尸位素餐,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直到后来仕子之案的时候,柳昀告诉我,其实我可以去都察院做御史。”

  明辨正枉,拨乱反正,进言直谏,守心如一。

  她到现在都记得深牢。

  “那时才有了自己该走的道,有了鸿鹄之志,想着宋儒的横渠之言(注),想要以己之力姑且一试。”

  朱南羡念得书虽不如苏晋多,但《横渠语录》里,大名鼎鼎的四句他还是听过的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道:“我知道,你在都察院的两年最是自得开心,等眼下的事端过去,”他顿了顿,“我去与柳昀说,让你重回都察院,继续做一名御史。”

  苏晋却摇了摇头:“不了,殿下初掌大局,日后还有许多险难,在刑部也很好,尽己所能让天下律法清明,何况掌一部之权好歹不任人宰割,留在殿下身边更能辅佐殿下。”她垂眸,轻声道,“殿下忘了吗?当时说好的,无论殿下在哪里,阿雨都要陪着殿下。”

  方才还如烟波江上的心一下像被掀起涛涛浪潮。

  朱南羡自己都没反应过来,已然伸手勾住苏晋的后颈,俯首吻了上去。

  唇下柔软如花,带着干净的清新,如朝露一般。

  再往里走便是蕊。蕊尖与他相撞,微微一颤,却没有退避,而是迎了上来。

  这欲退还迎的颤动在朱南羡的心中掀起狂澜,在他四肢百骸蔓延开,让他觉得连这么紧拥着怀里的人都不是不够的。

  他还想要得更多。

  身体仿佛不听使唤一般,当下一个横抱就将苏晋放于一旁的小榻上。

  满苑的栀子香隔着紧闭的门窗也能渗入堂内,他俯下脸去,喘着气,与她贴着额头,看着她眼里清透如雨又灼烈似火的眸光,听她极轻极轻地唤了声:“殿下…”

  终于忍不住闭上眼,伸手探到她的领口,再一次闭眼俯首。

  然而正在这时,堂外却传来脚步声,须臾间尤公公的声音就在门外响起:“禀太子殿下,礼部尚书罗大人求见,说要急事要奏。”

  朱南羡眉心一蹙,可花香盈鼻,怀中软玉,实在割舍不下,一只手仍拥着苏晋,腾出另一只手来摸到一旁的小几上的茶壶茶盏,然后横袖一扫,只听“哐当”一声,壶盏尽皆碎裂在地。

  外头的二人吓得扑通跪倒,一下便息了声。

  整个世界终于安静了。

  苏晋的手环上来,在他双肩稍稍作歇,待他的脸移向她被解开领口的脖颈,才轻轻一推他:“殿下,可能是安南国使臣的事。”@朱南羡动作一顿,忍不住低声笑了一下,哑着嗓子道:“你竟还分的出神来想罗松堂找我何事。”

  但他确实没打算今日就要了她,听苏晋这么说,慢慢将她松开,却仍是贴着她的脸,抵着她的额头问道:“阿雨,我娶你,好不好?”

  他略停了一下,又说:“不是立妃,更不是立后。”

  他脑中还是一片浑沌,方才的江海还在五脏六腑中翻覆,也不知自己词不达意地说明白了没有,想了想道:“我也不要当这个皇帝。”

  苏晋愣了愣,问:“殿下不愿继位,是要让位给十七吗?”

  朱南羡笑了一下,拉着她坐起身,将她揽入怀中:“我已派人去找麟儿了,我总觉得他还在,还活着,否则以朱沪微之能,何尝大半年找不着一个故去的人?”他伸手轻而缓地为她理了理凌乱的鬓发,“我想过了,我一定要把他找回来,他是皇兄之子,这个皇位该是他的,只要他回来,我就可以娶一”

  “殿下。”这时,外头又传来三声叩门,仍是尤公公的声音,“都察院柳大人与兵部龚大人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