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恰逢雨连天 116 一一五章

《恰逢雨连天》116 一一五章

作者:沉筱之 字数:2319 书籍:恰逢雨连天

  “前言不搭后语,既十年没跟苏府来往,苏御史又如何及时得知其父过世的消息?”朱沪微道,“十三你与苏御史相交甚密,救他心切,这本王理解。但你不能为了救人就作伪证,为兄念你伤病未愈,暂不与你计较,你若再胡搅蛮缠,莫怪为兄连你一齐重惩。”

  朱南羡道:“皇兄认为本王作伪证,是因此案尚未水落石出。本王虽是行伍之人,也知道审案定罪需人证物证俱在,眼下苏宛与太仆寺邱使丞尚在进京途中,皇兄单凭几样由通政司呈来的物件就要重罚一名四品御史,恐怕于理不合。”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顿,忽然抱拳对着朱沪微一揖:“皇兄不如稍后几日,等苏宛与邱使丞进京,

  到时若仍证明苏御史有教唆纵容之罪,皇弟甘与她一同领罚。”

  日暮戌时,大殿幽幽,朱沪微隔着昏黄的灯火看向朱南羡,片刻只道:“来人,再给本王多掌几盏灯。”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朱沪微其实知道他这个十三弟心思明透更甚旁人,但他自小所得的偏宠太甚,虽赤诚坦荡,却不愿直面这昭昭皇权背后的晦与暗。

  都说刚则易折,朱沪微原以为朱南羡经此番大难,即便不会一蹶不振,怎么也要大半年才回缓过来。没想到这才短短月余,他这个从来一根筋的十三弟非但生出了这许多弯弯绕绕的心机,竟还能强压下对自己的痛恨,变得能屈能伸起来了。

  是因为这个苏时雨吗?

  朱沪微想,若十三还是从前的十三,暂不取他性命实也无妨,可他如今既要算,既要谋,那便是劲敌,是对手,是对自己而言,非杀不可的人。

  眉间朱砂发出嗜血之泽,朱沪微神色一肃:“强词夺理。此案牵连之广,太仆寺卿,兵部员外郎皆可作证,何来没有人证一说?你可知被苏晋构陷的两名太仆寺官员明日便要被流放陇西?你让本王等,等什么?等着苏时雨将该嫁祸的人嫁祸了,该救的人救了,再来伪造好证据来本王面前自证清白么?”

  一言及此,朱沪微再不看朱南羡,高声吩咐道:“来人!将佥都御史苏晋及为其包庇罪行的十三王朱南羡一并”

  话未说完,奉天殿的门忽被推开。

  夕阳西下,柳朝明站在日暮最后一缕霞色中,目光自殿中扫过,凉凉开口道:“本官听说七殿下拿了我都察院的人,特来问问殿下,此人究竟所犯何罪?”

  朱沪微的神情愈发阴郁:“刑部拿人的时候,柳大人也在场,竟不知苏晋利用职务之便,栽赃嫁祸太仆寺两名无辜官员,为其妹苏宛的救命恩人脱罪一事么?”

  “若殿下口中的苏宛是杞州苏府的苏宛,”柳朝明跨过门槛,步入殿中,“本官可证明苏御史对其小妹上京一事并不知情。”

  @他说着,唤了一声:“言修。”

  少倾,言修便自奉天殿外呈着一个托盘而来。托盘上除数封旧信之外,还有一张状纸。

  柳朝明道:“杞州苏府的老爷是文远侯的故旧,这些年时与文远侯有书信往来,七殿下若看了这些信函便知,苏御史自十年前离家,确实不曾与苏府中人联系,便是她的近况,苏家老爷也是自文远侯处得知。

  “去岁入秋,苏老爷最后一封信函里称身子每况愈下,大去之期不远矣。文远侯收到此信,托付本官打听,这才知苏老爷已于初冬去世。事后本官将此事转告苏御史,她才写了家书慰问。十年光阴,

  苏府变迁几何她不知,家中人添几何减几何她也不知,难道单凭一封去往苏府的家书,七殿下便要诬蔑我都察院的人以权谋私么?”

  “正是如此。”朱南羡道,“苏御史将家书交给本王后,也曾言明不知苏府如今有人丁几何,要请本王的亲兵帮她细细问过。此言本王原封不动地转告了那名亲兵,皇兄既得了苏御史的家书,想必本王的亲兵也在回京的路上,皇兄等他回京,着他问过便知。”

  朱南羡知道,朱沪微既得了苏晋的家书,那么这名送信的亲兵一定已遭遇不测,可也正因为此,

  朱沪微诬陷苏晋的阴谋才有了漏洞。

  朱南羡续道:“苏御史的家书,本王看过,里头只提了苏老爷一人。至于这名苏家小姐,她既接了苏御史的信决定上京,想必是见过本王的亲兵,且打听过苏御史近况的。她一人之言终归是做不得数,皇兄可等本王的亲兵回京后,着二人对峙,看看苏御史究竟是否教唆纵容,抑或此事根本就是一场误会,是苏家小姐情急之下只提了苏御史的名,便被有心人借题发挥。”

  柳朝明最后道:“倘七殿下信不过本官与十三殿下,也无妨,此处还有一份文远侯亲笔所写的证词,七殿下总不该信不过文远侯。”

  @齐帛远虽早已致仕,但他是昔年朱景元身边三位谋士中唯一还活着的人,身份非常人可比,朱沪微便是再大权在握,也不敢不卖齐帛远这个情面。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看来今日也只有放苏晋一马了。

  朱沪微的目光自殿中扫过,从朱南羡到柳朝明最后落到苏晋身上。

  他才不信苏晋只是杞州苏府的一个私养子,那苏家老爷另两个公子的画像他老早就看过了,与苏晋没有半点相似,且那二人文墨不济,连个秀才都没中过,怎可能有一个这样惊才绝艳的兄弟?既然有,苏府又为何要苏晋撵走呢?

  他一直觉得苏晋的身份可疑,却一直未能查出什么,但今日一案后,他心中疑虑更深了。

  朱南羡与柳朝明倒也罢了,他二人自苏晋入仕后便对她多有照拂。

  可这个苏时雨究竟是什么人?竟能得孟老御史与文远侯同时关照如斯。

  朱沪微蓦地觉得自己已触碰到了一个巨大秘密的边缘,他只要顺藤摸瓜,顺着苏晋与孟良与齐帛远瓜葛往深处查,就能抓住一个致命的把柄,一个足以致苏晋的命,致朱南羡的命,甚至还能令柳朝明元气大伤的把柄。@一念及此,朱沪微忽然一点都不生气了,他笑了笑,温言说道:“不提文远侯,苏御史此番有十三与柳大人同时作保,本王哪还有什么信不过的呢?看来这案子的确是本王操之过急了,苏御史,你平身吧。”

  苏晋方才被拶了指,眼下虽有缓和,但十指钻心之痛尚未平息。

  她以掌末撑着地面,缓缓站起身,额头已汗涔涔一片,可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只听朱沪微又道:

  “你这以权谋私的罪名的确是个误会,本王便不追究了。但朝廷损失的马匹确实与你有脱不开的干系,

  若放在寻常倒也罢了,眼下北疆即将战起,西北,岭南也有动乱,正是用马之时。

  “苏御史一向勤勉,本王不欲罚你俸禄来弥补损失,且罚奉也不解失马的燃煤之急,苏御史足智多谋,不如你替本王想想,有什么法子能尽快为北大营添补上这损失的马匹?”

  殿中除朱沪微一党,一共就站着三人,苏晋,朱南羡与柳朝明。

  大随的民马官府都有载录,等闲不能调配,朱沪微又不让苏晋以俸禄弥补过失,那么他这话,只能是说给一个人听的。

  朱南羡沉默一下道:“失了多少匹马?”

  朱沪微道:“兵部报的是十九匹,但伤了多少就不知道了。十三你是领过兵的,知道战时用马,有伤残的有病痛的皆不可取,否则耽误战况岂非得不偿失?是以这回自广西征调而来的百余匹兵马,恐怕都不能用了。”

  朱南羡淡淡道:“那便请皇兄具体说个数,这损失的马,全由我南昌府作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