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盛唐当驸马 第五十二章 神箭李晟

《穿越盛唐当驸马》第五十二章 神箭李晟

作者:轩辕氏后人 字数:2937 书籍:穿越盛唐当驸马

  在众人惊然错愕的目光中,李晟向前跨了一大步,对着史思明拱手道:“卑职从八品上武阶御侮校尉、守左威卫武威郡洪驰府左果毅都尉、武骑尉、河西节度使下使牙左牙将,洮州李晟,正式向史中郎将请求比试箭法!”

  此言一出,全场宾客皆霍然变色,随即轰然沸腾起来。就连原本脸色一副轻视不屑的史思明闻言也先是一怔,随即脸色变得无比沉重起来。

  就连顾元溪也深深吸了一口气。李晟,字良器,中唐宰相,名将。在历史上的唐德宗年间,入朝担任右神策军都将,官至太尉、司徒兼中书令;历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封西平郡王。其一生,抗衡吐蕃,讨伐河朔三镇,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与泾原之乱。在唐德宗李适在位年间。李晟、浑瑊、马燧,为唐德宗时三大名将。而论智烛几先,李晟高与其它两位名将。

  李晟有十五个儿子,其中长子李愿,官至检校司空,河中节度使。七子李宪,检校左散骑常侍、岭南节度使。十子李听,检校司徒、晋绛慈隰节度使,凉国公。而最出名的是第八子李愬,唐宪宗平定藩镇割据时,雪夜袭蔡州,擒获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为“元和中兴”立下了兢兢战功。官至魏博节度使,上柱国,凉国公,检校左仆射。

  李晟的大名,无论是在现在,后来的历史上还是这个时空的历史里,都已经是赫赫有名。

  此时,大唐帝国的达官贵人还有各个藩镇的军将士卒都知道李晟的大名。其人于十八岁时从军,也就是去年的天宝四载到河西从军,以箭术勇武闻名,传闻其箭法精深高妙,可于百步外射中铜钱里的小方孔。因其与隋朝名将长孙晟同名,所以又被称为“双雕都尉”。

  长孙晟乃是隋朝名将,出身关陇贵族。其人最大的功绩是以夷制夷,用离间计将既强且庞大的突厥汗国分猎为东、西两突厥汗国。而大隋帝国则借此分化打击,重新将汉族中央帝国塑造为东亚最强的军事力量。其有五子,分别是长孙无乃、长孙无傲、长孙无宪、长孙无忌、长孙无逸。其中四子长孙无忌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官至司徒、太尉,赵国公,乃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其人在太宗死后,高宗即位的前几年,位极人臣,创造了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最后辉煌。其女便是太宗文德皇后,高宗李治生母。

  长孙晟此人箭法高深,当世无匹。在出使突厥时,百步外射中铜钱方孔在突厥尔伏可汗摄图面前,以一箭射落两只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威震塞外。这就是“一箭双雕”典故的由来。将李晟比作隋朝的长孙晟,可见李晟此人箭术之高明。其人号称“河西军第一神射手”,与HB安禄山帐下的平卢兵马使,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帐下的蕃军校尉白孝德,在藩镇各军中,被同称为“天下三大神箭”。

  李晟在去年的天宝四载从军,而在短短一年,便已经威震西陲。今年的天宝五载春,李晟随王忠嗣攻打吐蕃,遇到吐蕃一猛将守城抵抗,唐军伤亡很大。王忠嗣大怒,召集军中善射的士卒。李晟应召而去,一箭射死蕃将,三军振奋。王忠嗣厚加劳赏,抚着李晟的背道:“此万人敌也。”

  以“万人敌”、“河西第一神射手”、“天下三大神箭”之一的赫赫威名,在崇尚军功武力的大唐帝国,自然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在之前一开始他指名挑战史思明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不例外把他当成疯子或者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而当他报出自身名字时,全场肃然。再无人会怀疑他的实力与名声,因为“洮州李晟”这四个字便足以抹去所有人的质疑与轻视不屑。

  史思明闻言则是一脸凝重,倘若在之前李晟未报出身份时,如果拒绝他的挑战,那所有人都不会说三道四质疑什么。因为史思明自身的实力并非是那些无名小卒可比的,拒绝一个无名小卒的挑战,所有人都不可能会怀疑他的实力与威名。但河西李晟亮出自身身份时,无论是史思明自己还是平卢军将士亦或在场的所有宾客,都心知肚明此战在所难免了。

  拒绝一个无名小卒的挑战自然不会有损自身威名,但倘若拒绝李晟这样一个与自己齐名的神箭手武将,那恐怕今日离开后,他一辈子都洗清不了徒有虚名与胆怯而退这样的耻辱了。

  无论为帝国效力的武将,还是那些散步江湖的侠客,最让人耻辱的就是面对与自身实力差相仿佛的武人而不敢应战。无论是沙场还是江湖,三千年流传下来的潜规则便是:当一个与你水平差不多的武人向你挑战时,你必须应战不可,否则无论你实力多强,有多大的苦衷,都一辈子摆脱不了这种被人鄙视耻辱。而你一旦没有应战,那无论你之前有多大的名声,都会因为此时完全烟消云散,你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也会将你当成一个耻辱,从此一生永远抬不起头来。

  史思明与李晟两人,本身便同处于大唐天下箭法最登峰造极的水平层次内。今日一战无论如何,都会名动天下。史思明自然不敢,也不会退缩。

  从单纯武人的角度来看,史思明自然也是十分期待与李晟这样的高手对决。毕竟只有即便野心强如史思明,也终究逃脱不了武人对强大对手的炽热渴望。

  即便心思复杂如史思明,自然也毫不例外地流淌着这种单纯武人的血液,当他听闻挑战者是名声实力不相上下的李晟时,他那尘封已久的武人之心也雀然兴奋起来。

  只是即便强悍如他,面对李晟这样的对手时,也不免会想到落败的结果。这并非是他技不如人或者对自身实力不自信,他对自身实力反而是极为自傲。但终究身份不同,李晟只是一名普通校尉,即使身上背着“河西第一神射手”的盛名,终究只是一名十九岁的年轻武将。即使他落败,那无论是身份还是名声,都不会成为他的包袱与累赘。而史思明不同,起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HB军帐下的平卢兵马使,一举一动,无论胜负都牵系着平卢三万多将士的荣辱与平卢节度使安禄山的脸面。所以他的压力,委实要比李晟大多了,所以即便强悍自负如他,一时间也不敢托大,脸色深沉凝重的思索应对方法。

  而在场的大唐贵族们,心中无一例外的都是心情兴奋与期待。毕竟是“河西第一神箭”对决“HB第一神箭”。两个人都是箭术登峰造极,名震天下的人物,这种高手强者间的巅峰对决,在众人的眼里,无异于古龙小说中西门吹雪与叶孤城在紫禁之巅对决的那种场面所带来的期待与震撼。

  “好——好——好——”顾元溪身旁的南霁云拊掌大笑道:“我这次倒真是来对了,HB的史思明对决河西的李晟,这种场面可谓是百年难得一遇啊。”

  在旁的雷万春哈哈笑道:“以贤弟的箭法,自然也不在此二人之下,何不上前一齐较量啊?”

  雷万春闻言脸色潮红,显得极其兴奋跃跃欲试。顾元溪心想,倘若不是今日这种场合的话,恐怕以南霁云的性子,当真会毫不犹豫地上前要求与两个身负盛名的箭法高手比试较量吧。不过顾元溪对南霁云的箭法也是极为赞赏。以南霁云在后来安史之乱后向贺兰进明求援时,一箭射入临淮城外佛塔砖墙半箭的水平来看,其箭法之绝妙,与李晟、史思明相比只高不低。

  “怎么?中郎将难道不肯赐教么?”李晟见状微微皱眉,倘若之前史思明不应是瞧不上自己的话,那在自报身份后史思明自然会了解自己的实力,难道他连自己这个“河西第一神射手”的实力都瞧不上么,还是他自己只是个浪得虚名之辈。他瞥了史思明一眼,见他久久沉思没有答复,不禁怒从心起,骤然不耐烦地冷冷问道:“史监门到底肯不肯赐教!”

  史思明问得“史监门”这三个人,顿时怒发冲冠。

  大唐的官场,一般是以排行称呼或者表字、姓加官职或者籍贯为称呼。前两种一般是左右亲近之人或者朋友才会如此称呼,所以对于李晟与史思明这种互不相识的两个人来说是不适用的。自然只能官职或者籍贯来称呼。

  以官职来称呼的话,史思明是正四品下武散阶的壮武将军,兼左监门卫中郎将,封RC县开国男。从散官称呼,可以称呼为“史将军”或者“史壮武”;从职官方面称呼,一般可以称为“史中郎”、“史中郎将”或者“史左监卫”、“史监卫”、“史左监门”与“史监门”;从爵位方面称呼,可以称为“史容城”或者“史县男”。

  李晟称呼他为“史监门”,其实从场面上来说是合乎情理的,但因为之前李晟把左右监门卫的职务形容为看门,把左监门卫中郎将一职形容为看门狗,那么此时“史监门”这个称呼就显得格外刺耳。

  史思明指着自己的席帐,愤然赪怒道:“好好好,自开元二十五年从军平卢以来,史某人在弓术箭法上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对手了。李校尉年纪轻轻却有‘河西第一神射手’之名,想来年少出名,定然实力非凡——”

  他捋起袖子,瞋目扼腕道:“史某人纵横HB二十余年,在箭术这方面自认颇有所成。今日在秦国夫人还有众位贵主面前,就让史某人好好看看,这‘河西第一神箭’的实力,到底是如何的深不可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