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莲谋 第二百零五章 李代桃僵(二十二)

《莲谋》第二百零五章 李代桃僵(二十二)

作者:桃圻 字数:2967 书籍:莲谋

  时间流逝得极其缓慢,穆清亦不清楚自己这样看了他多久,她能清晰地听见自己每一下的心跳,跳得铿锵有力,几欲破胸而出。

  见她这般反应,杜如晦心中“咯噔”一下,继而脑中似有人猛击了一下铙钹一般,豁然省悟。他睁大双眼,费力地从唇齿间挤出一个“你”字,两手拼命支撑着地,想要站立起来。只是他此刻哪里还有力气动弹,用尽了浑身最后的气力,终是斜斜地倒在锦垫上。

  穆清快步上前,原想使他在锦垫上躺得安稳些,却慌乱得手脚绵软,怎的都使不上力。她跪坐在他身侧,一手努力调整着他的卧姿,一手紧拽着他的袍袖,歉然低泣,“克明,克明,对不住,实在是对不住。是我自私寡义,一切错皆在我,日后你若怨我我亦无悔,我却不能见你有任何闪失,我不能……”

  杜如晦无力地垂下手,慢慢阖上双眼,穆清的声音在耳边越飘越远,远得如同隔了年岁,他的最后一丝意识里,好像只剩了一抹无奈的苦笑,这灌药的手段,不正出自自己之手么,倒教她整套地学了去。

  待穆清自泣诉中缓过来时,杜如晦早已酣然沉睡,浑然无知觉。她认真地在他身侧端详了几眼,探手抚平他紧皱的眉心。鬓边露出三五丝惹眼的白发,她轻巧地将拨弄着他鬓边的发丝,将它们尽数遮盖。末了她用力吸了口气,揩拭干面上的眼泪。轻咳两声稳住声调,“阿达阿达,这边已停妥了。”

  正屋的门应声推开,阿柳在门口探头一望,接着阿达与杜齐二人闪身进了屋子,手脚麻利地褪去杜如晦身上的锦袍,换上了一套石青色短褐,片刻不耽搁地将他搬抬上了门前石阶下的一辆推车。

  “出府的仆婢皆已安排妥当,都在西角门候着,只等将阿郎送去一道出府。”阿柳压低声音。快速说道:“七娘且放心。西角门统共就两名戍守,原都是军中旧部,与英华尚有几分同袍之谊,一会子送出去时。英华会去同他们寒暄一番。贺遂将军亦在暗中盯着。此事万无一失,断不会出了甚么岔子。”

  穆清这才安下心,一手撑着额头。黯哑无力道:“你们去罢,万要看顾好你们阿郎。倘若后日正午我尚未到,不必理会,更不许去寻,只管带着他,往延平门同康三郎汇合,跟着商队出城。大郎二郎同四郎,罪不及他们,劳烦阿柳明日将他们先送往杜陵,待个几日,自会有人来接出城。”

  阿柳用心记着她这一叠子的交代,隐约觉得透着些异样,只因她自己心里头紧张得直打颤,自然是顾及不了旁的。

  这一夜再无旁的话。直至天蒙亮,阿达不知从宅子外哪一处僻静角落,悄无声息地翻进院子,不等他叩门,穆清也不知哪来的警觉,已然觉察有人进了正屋所在的院子,她腾地从床榻上跃起,径直拉开了屋门,满面焦急。

  “娘子不必牵念,阿郎已在崇化坊安妥了。赵医士在那宅子里候着,说阿郎原就劳顿脱力,药力又生猛了些,且有得睡,总要有个两日光景方会醒转。”阿达立在门口,将崇化坊的情形细细说了一遍。

  临了他颇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皮,踟蹰了片时,又道:“赵医士另有句话要带予娘子。他说,倘若英华愿留在长安,请娘子放心将英华托付予他。又或她立了意要随娘子去的,赵医士说他……说他愿一同去,左右哪儿都是行医济世。”

  穆清蹙了蹙眉,忙乱中,倒将这事撂在了一旁。念及赵苍待英华这般,果真不违不离不弃之约,多少令她心底舒展开些,“这事……须得依着英华自个儿的意思,过了这一阵再说也不迟。”

  “先不说这些个不在眼面前的事,你紧着回屋去歇一觉,眼下这情势,我们母子能靠得上的,不过就是你们几个了。后头要辛苦劳动你的事自是少不了,七娘在此先行谢过。你也莫要推辞,你受了我这礼,才教我更安心些。”说着她敛衽向着阿达一礼,阿达手足无措,涨红着脸皮,连连摆手,“娘子使不得,这使不得……”

  说话间,天空的灰色不知不觉全褪剥了去,干干净净的湛蓝预示着太阳即将升起。穆清站在院中扭动了几下脖颈腰肢,接连不断的紧张焦虑使得她浑身筋骨紧绷欲断,院内树冠间的鸟雀并不知这一家的变故,依旧若无其事地在枝头叶间啁啾欢唱。

  忽然院外有人高声传道:“顾夫人可在里头?”

  穆清挪步至园子的月洞门前,一名羽林郎客客气气地向她一拱手,“在下见过顾夫人。擅自入内怕是惊扰了夫人,原本不该,只是贵府仆从已遣散,前门有贵客到访,却无人通传,只得由在下代行其职了。”

  这个节骨眼上恐怕人人避之不及,怎还会有人登门造访,还是位贵客。穆清心里惊诧不已,欠身礼道:“有劳将军。”也不敢耽搁,赶忙随着那羽林郎前去迎客。

  大门口果然有两驾华贵马车,侍婢环立,只不见仪仗华盖等物。车上款款下来一位女子,玄色轻纱幕离直遮盖至腰际,打扮并不华贵,暗紫色的泥银罗裙,不显不露,仔细一瞧,那罗裙却是八幅的,正经是位贵人。

  穆清心头一跳,来的正是她许久不见的秦王妃长孙氏。世人皆道秦王妃早年受陕州总管府长史夫人顾氏帮衬照拂,二人情同姊妹,个中实情却只有二人自己心知肚明,这一两年来,穆清有意无意地回避长孙氏,极尽恭敬,敬而远之。

  后头一驾马车帘幔一动,出乎穆清意料。自马车上下来的,竟是三名抱着孩子的仆妇。最大的孩子不过二岁的模样,最小的尚是襁褓中的乳儿。

  穆清立时明白过来,眼下不好过的不仅是永兴坊的杜府,只怕众多耳目口舌之下,秦王也未必能肆意走动,也只有“姊妹”间话别方才有机会得见,长孙氏携儿带女而来,分明就是一副家常往来的架势。

  她脚下加快两步,迎上前。屈膝正要行礼。长孙氏倒比她快了一步,已然伸手搀扶住她的胳膊,意味复杂地唤了声“顾姊姊”。

  穆清环视了一圈大门边戍立的羽林郎们,“咱们进去说话。”

  正院的几间大屋子已空荡荡的尽显狼狈。惟杜如晦惯常用的书房还尚可坐坐。阿柳在里间忙着收拾规整。倒是英华不知何时得了信。手脚麻利地奉上浆酪果品。穆清扫了一眼案上的盘盏,苦笑着一摊手,“我这儿。已是不成个样子,长孙夫人多担待。”

  长孙氏抬眼左右打量几眼,轻叹道:“终究是二郎与我对不住你们,害累你们至此,顾姊姊若还要这样说,便要愧煞我了。不知杜长史现下……安否?”

  “拙夫……”穆清垂下眼帘,轻轻摆弄了几下裙裾,似在掩盖面上的忧色,“自接着敕命后,猝然病倒,此刻只怕还起不得身。倒要劳烦夫人挂念,已着医士瞧过,郁火攻心,歇几日,顺了气儿,也便好了。”

  长孙氏颇觉有些意外,转念再想,大约太子设伏的消息错不了了,将杜如晦轰然击倒的并非大兴殿来的敕命,却是这暗地里的险难。此时她心中涌出货真价实的歉疚,顿了半晌,又想起此番的目的,重又打起精神来。

  “这是二位公子与小娘子罢?”静默的时间太长,穆清微微笑着望向那几个孩子,有意打破两人之间粘滞的沉默。“如今外头并不十分安稳,夫人怎就带了他们出来?”

  “这一别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毕竟同姊姊亲近了一场,故我私下想着,还该教姊姊瞧瞧孩子们。”既提起了孩子,长孙氏一贯精准的笑意又回到脸上,招手示意乳母近前来。

  “这是大郎承乾,顾姊姊是见过的。”长孙氏轻轻拉起李承干的小手,手腕上正套着出生时穆清送去的贺礼中的一样,一枚精巧的赤金核桃。

  “这是二郎,青雀。周岁才过两月余,圣上还未正经赐名,私下浑取了个小字,为的是好养些。”她又将另一名乳母招至近前。乳母怀中的孩子生得眉目清俊,与五官神情与长孙氏极似。

  最后一名母乳小心翼翼地抱着襁褓上前,长孙氏疼惜地亲手接过,拂开襁褓上的轻纱予穆清瞧,“这是二郎的嫡长女,才出了月,二郎最是珍爱,亲自起的名,取天生丽质的寓意,唤作丽质,小字莺歌。”

  穆清侧头细瞧了一阵,为难道:“青雀同莺歌我是头一回见,原该有个见礼的,只是仓促间未能来得及备下,可是要欠着了,待日后,日后安稳了,一并补上。”

  “姊姊这是哪里的话。”长孙氏将襁褓递还乳母,探头向穆清身后略一扫看,“怎不见四郎他们?大郎二郎来了许久,姊姊也不带来我瞧。”

  穆清回头朝英华点了点头,英华稍一怔愣,立时会意,起身勉强笑着屈膝一礼,“我去带他们过来。”

  少顷,英华搀着四郎,后头跟着杜构杜荷,走进书房。

  杜构杜荷先时已从英华口中得知是秦王妃到访,自是有百般愁怨,也全收了,依礼规规矩矩地向长孙氏和穆清分别行了礼。长孙氏连连点头赞道:“礼数周全,模样周正,果真是大好儿郎。”

  弟兄二人得了夸,喜不自胜,愈发地端起礼来。

  转眸又瞧见随在杜荷身边行礼的四郎,笑容更甚了几分,“许久不见,锦唐竟这样大了,瞧着就教人欢喜。”

  穆清心头急速掠过一丝异样,“锦唐”原是圣上赐名,平素鲜少这么唤他,便是长孙氏每每见着他,也只随着大伙儿的叫法,只称“四郎”的,今日怎无端地想起要唤他“锦唐”了。她心内浅浅地生出一层不安,暗低下祝祷,万望是自己想多了。(未完待续。。)

  书迷楼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书迷楼(.c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